国际禁毒日期间利用电视媒体开展禁毒戒毒宣传教育案例
案例内容
【案例背景】
利用电视媒体开展禁毒戒毒宣传教育,可以适应地区内禁毒形势和戒毒特点,受众面广,可信度高,讯息传递迅速,对于宣传毒品危害、传授戒毒知识、展示戒毒工作成果,具有明显效果。本案由江苏省南京市大连山戒毒所提供。
【案例基本情况】
2017年“6·26”国际禁毒日期间,南京市大连山强制隔离戒毒所联合南京电视台教科频道《有请当事人》节目组,充分挖掘所内毒品危害典型案例,动员戒毒人员及其亲属走进电视直播间,面向南京市民,控诉毒品危害,以电视直播、现场访谈和跟踪报道等方式制作了三期禁毒宣教专题节目,在国际禁毒日期间播出,观众达到数百万人次,社会反响强,宣教成效显著。
南京市大连山戒毒所通过主管机关市司法局牵头联系,寻找到南京市知名电视访谈节目组——南京电视台教科频道法治现场《有请当事人》栏目。双方约定,以南京籍戒毒人员鲜活的毒品危害案例为题材,以“6·26”国际禁毒日为契机,联合开展禁毒戒毒宣传教育活动。《有请当事人》节目是由全国金话筒获得者方方主持的一档访谈类法制宣教节目,节目坚持以关注人物命运、评述事理人情为表现手法,讲述南京市民的身边事、烦心事,在南京市民中有着较大的影响力,收视率一直居于区类同类节目的榜首。
戒毒所内吸毒危害案例比比皆是,有的甚至触目惊心。但是要动员说服戒毒人员及其亲属,走进电视直播间,直面数百万市民讲述自身的毒品危害故事却很难。为筹备好本次禁毒戒毒宣传活动,戒毒所成立了活动工作小组,围绕新型毒品危害、吸毒者的子女和吸毒者的家人三个角度筛选案例,并指派得力民警,开展案例筛选和说服动员工作。民警对初步排摸出的十余个典型案例的戒毒人员进行了深入的说服教育,动员他们励志戒毒,直面人生,走进电视台,敞开心扉,讲述自己吸毒原因和给自身、家庭、社会带来的严重危害。民警又联系走访戒毒人员亲属,劝说他们全力支持戒毒人员树立戒毒信心和决心,把救亲人、救家庭和教育帮助他人结合起来。通过民警的反复教育和真心劝说,终于有3个典型案例戒毒人员同意接受电视采访报道,走进直播间,和主持人、戒毒所民警共同讲述吸毒危害的故事。三个宣教案例分别是:陆某某,吸食冰毒五年,入所后伴有严重的幻听幻觉和被害妄想,通过戒毒所民警的精心治疗和心理辅导,身心康复显著,其本人和家庭对戒毒所十分感激;朱某某,吸食冰毒六年,和女友一起吸毒,未婚生女儿为先天性软骨症,专家排查病因为父母长期吸毒,导致孩子基因突变;刘某某,吸食冰毒九年,一次在家吸毒后产生严重幻觉,疯狂殴打父亲,致身患癌症的父亲身体多处骨折,导致父子关系紧张。
案例确定后,戒毒所和节目组立即投入到紧张的前期准备中。为了保障节目效果的真实性、震撼性和教育性,《有请当事人》节目组制片人和戒毒所工作组研究决定,成立三个制片小组,具体跟踪三个当事人和家庭。一是编写采访脚本和访谈提纲,跟踪采访拍摄戒毒人员及其家庭状况,力求以镜头语言表述毒品对社会、家庭和个人的危害。二是深入研究戒毒人员的成长史、吸毒史和家庭历史及现状,力求以个案解读来说明吸毒问题的个人成因和家庭成因。三是加强和戒毒人员及其亲属的交流,帮助他们查找家庭生活、家庭教育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力求让吸毒危害的亲历者在解说毒品危害的同时,能正确认识到吸毒的原因。四是加大对戒毒人员的戒毒救治力度,帮助他们在认知上找准吸毒的深层次原因,确立积极的悔过意识和戒毒意愿,树立坚定的戒毒信心,让他们能深刻领会毒难戒、毒能戒的道理。
紧张的节目前期准备工作完成后,终于进入节目制作阶段。节目以主持人提问的方式,由戒毒人员及其亲属回答走上吸毒之路的荒唐,控诉毒品危害;由戒毒所民警回答戒毒知识和戒毒工作。主持人步步深入、循循善诱的提问,将戒毒人员及其亲属带入饱受毒品摧残的悲惨回忆中:陆某某在讲述自己吸毒成瘾后伴有严重的幻听和被害妄想,长期生活在亦人亦鬼、生不如死的世界中;朱某某观看电视台制作的关于其先天残疾女儿的VCR时,泣不成声,悲痛欲绝,懊悔自己一时的放纵,给孩子带来了永远不能缓解的痛苦;刘某某面对被自己打伤刚从医院走出来的患有癌症的老父亲,羞愧难当,承认吸毒让自己从人变成的兽。节目在评说毒品危害的同时,不间断对应插播先前制作的VCR,戒毒人员家庭家徒四壁的窘境和南京的繁华都市形成了震撼的对比。节目中,戒毒民警通过深入的戒毒个案剖析,向社会大众宣教吸毒的成因、新型毒品危害、禁毒的法律制度、戒毒知识和亲情帮教、后续照管等知识,指出毒难戒、毒能戒的道理,同时积极修复戒毒人员亲情关系,帮助戒毒人员家庭重燃生活的希望。
鲜活的吸毒危害案例,当事人的真情倾诉,真实的镜头画面,通过电视媒体讲述戒毒所的故事,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收到了较好宣教效果。节目播出后,数百名观众向电视台写信或致电,向戒毒人员亲属表示慰问,向戒毒所民警表示敬意,向电视台表示感谢,也有个别观众向电视台请教戒毒的知识。
【案例思考】
通过本案,我们有如下思考:
1. 强制隔离戒毒场所长期从事禁毒戒毒工作,对地区的毒情毒害有着专业的理解认识,掌握大量的毒品危害典型案例,拥有丰富的禁毒宣教资源,理应成为全社会禁毒戒毒宣传教育工作的行家里手和领头雁。
2. 戒毒场所应确立融合发展、协同发展的理念,推进戒毒工作社会化,提高社会对戒毒工作的关注度,提升禁毒戒毒宣传教育的社会效应。
3. 戒毒场所应结合先进的宣传媒体,扩大受众面,积极讲述戒毒故事,传递毒品危害和戒毒知识,为全社会禁毒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