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印传情·拓片寄意”让传统文化创意产品为禁毒宣传助力的案例
案例内容
【案例背景】
一笔一墨一丹青,一纸一字一发明。202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苏州考察期间,体验了苏州市民间传统美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的木刻年画印刷。江苏省太湖强制隔离戒毒所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传承传统文化的指示精神,创新性地将丝网印刷和拓片临摹融入到禁毒宣传教育活动中,旨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技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以新颖的方式,优化禁毒宣传教育的体验,提高公众对毒品危害的认识,增强禁毒意识。
【案例基本情况】
一、方案制定
拓片是我国一项古老的传统技艺,是使用宣纸和墨汁,将碑文、器皿上的文字或图案,清晰地拷贝出来的一种技能。拓片临摹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参与者对传统文化的认知,还可以锻炼他们的专注力和耐心。丝网印刷属于孔版印刷,最早起源于中国,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与平印、凸印、凹印一起被称为四大印刷术。丝网印刷是指用丝网作为版基,并通过感光制版方法,制成带有图文的丝网印刷。
太湖强制隔离戒毒所民警多次走访地方艺术高校及有关文化机构、非遗传承人,考察了拓片和丝网印刷模板制作的流程,安排民警学习文创产品的制作与维护,并利用“林则徐禁烟发源地”的地缘优势和文化背景,与高校老师、手工匠人合作设计了多块拓片石刻和印刷模板。
二、方案实施
1.活动准备
戒毒所与苏州市禁毒委、教育部门及有关文化机构合作,在禁毒展览馆、警营开放日活动现场、妇女儿童活动中心、中小学校园等适合举办丝网印刷和拓片临摹活动的场所,定制了多块以禁毒宣传月主题“绿色人生 健康无毒”、“青锋禁毒课堂logo”为内容的石刻拓片,准备临摹所需的工具和材料,包括宣纸、墨汁、喷壶等工具,并在活动现场摆放精心设计的禁毒宣传展板和宣传资料,展示毒品的危害和禁毒的重要性。
2.活动宣传
通过公众号媒体、活动电子海报、现场直播、教师宣传等方式,向公众宣传丝网印刷及拓片临摹的文化概念,并突出禁毒宣传的主题。在活动现场由民警进行文创制作教学,邀请学校师生、社会群众参与活动,并将优秀作品用作展示陈列,扩大活动的影响力。
3.活动执行
戒毒所利用传统文化创意制作,吸引更多的市民游客,在禁毒宣传互动体验的活动现场,通过流行的集章形式,让来访者通过毒品知识宣讲、毒品样品辨别、毒品危害模拟等环节,最终参与到禁毒主题文创制作。以文化引流,参与者在现场民警的指导下,选择自己喜欢的雕刻内容进行拓片临摹、丝网印刷出相应图案的团扇。在文创制作的过程中,民警向参与者讲解丝网印刷和拓片临摹的历史和技巧,同时穿插禁毒知识的宣传,如禁毒宣传月的主题、毒品的种类、危害以及如何预防毒品等。完成文创制作后,参与者可以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在活动现场,并分享制作的体验和对禁毒的认识,也可以通过其他互动活动获取相框,以便装裱纪念。
4.活动总结与反馈
活动过程中,戒毒所民警收集了参与者的反馈意见和建议,评估了活动的效果和影响力,根据反馈意见,对未来即将开展的禁毒宣传活动中的环节、内容及方式进行改进,使禁毒宣传教育更具针对性、实效性,也更有温度、更接地气。
三、实施效果
自传统文化创意制作活动助力禁毒宣传教育工作以来,戒毒所已在苏州市青少年禁毒宣传教育中开展文创制作40余次,进入大中小学校20次,警营开放日4次,线上直播活动3次,市民活动场所20余次,惠及群众超1.2万人,掀起了传播传统文化和普及禁毒知识的热潮,受到群众广泛好评。
【案例思考】
本案例以弘扬传统文化为切入点,通过传统文化创意制作活动与禁毒宣传相结合的方式,成功提高了公众对毒品危害的认识。这种创新的宣传方式不仅丰富了禁毒宣传教育的形式,还增强了公众对禁毒戒毒工作的关注和支持。通过多次对参与者的问卷调查和现场观察,民警发现将拓片临摹结合禁毒宣传普法活动,群众满意度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有以下优势:
一、拓宽禁毒宣传教育的载体。参与者对传统文化活动表现出了极高的兴趣和参与度,他们在文创制作过程中不仅提高了对传统文化的认知,还深入了解了毒品的危害。此外,活动还吸引了媒体的关注,进一步扩大了禁毒宣传教育的影响力。
二、创新禁毒宣传教育的内容。禁毒宣传文化活动的内容可以根据禁毒宣传教育的需要进行更新,定做普法、禁毒、反诈等相应内容拓片、丝印模板,在禁毒宣传教育活动中融入更多的互动体验,切实提高禁毒宣传教育的深度和广度。
三、培养禁毒宣传教育的人才。戒毒所对禁毒宣传教育的队伍秉持“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要在长期的学习和积累中,掌握新颖、有效的宣传方式,使禁毒宣传工作保持高效化,持续为社会面普及更多禁毒知识、讲好更多禁戒毒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