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服务首页
司法行政人员首页
欢迎您访问司法行政(法律服务)案例库
首页 > 采用“一创、两定、三结合”模式开展校园禁毒普法宣传教育工作的案例

采用“一创、两定、三结合”模式开展校园禁毒普法宣传教育工作的案例

分享
案例内容
【案例背景】

经过多年持续严打整治,近年来毒品滥用情况有所好转,全国范围内吸毒人群持续下降,我国禁毒形势稳中向好态势得到巩固和发展。但形势的转好并不意味着可以放松警惕,作为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工作,禁毒工作的落实仍需要多方配合深入开展。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范新型毒品对青少年危害的重要指示精神,天津市双口强制隔离戒毒所和平大队充分利用和平区教育资源,瞄准定位,积极探索先行先试之路,发挥派警职能作用,联合区禁毒办、区教育局形成合力,以青少年为重点,有计划针对性地开展禁毒普法宣传教育活动,帮助青少年增强禁毒意识,提高拒毒、防毒的能力,并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积极参与到禁毒斗争中来。

【案例基本情况】

【方案制定】

天津市双口戒毒所联合天津市和平区禁毒办、区教育局多次召开联席会议,针对禁毒普法宣传入校园工作,进行了大量的前期调研和沟通,共同确定禁毒普法宣传教育入校园工作方案为“一创、两定、三结合”并加强贯彻落实。

(一)“一创”。在区禁毒办原有禁毒教育基地的基础上,双口戒毒所与区禁毒办联合创建,力争在全区每个校园内设立“禁毒普法宣传教育微基地”。即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在适当位置布置上墙展牌,张贴禁毒宣传画面及标语,并制作固定展柜摆放毒品仿真模型,使禁毒普法宣传教育形式实体化。

(二)“两定”。一是定期开展活动。每学期的开学季和寒暑假前期,派驻警察走进校园开展禁毒宣传教育及法律法规宣讲;二是确定工作目标,制定派驻警察普法宣传的工作职责并在校内公开,主动配合校方制定教案。

(三)“三结合”。结合学校自身的校园环境建筑风格,对“微基地”进行装修装饰;结合学校的教育需求、学生的年龄结构、课程安排等有针对性的制作教案,开展禁毒宣教课堂化讲座;结合学校的需求搞好各项课外辅导活动。

【方案实施】

(一)联合创建“禁毒普法宣讲教育微基地”

目前双口所和平大队已在天津市第五十五中学、和平区二十中学附属小学、中华职专等三所试点学校建立了“禁毒普法宣传教育微基地”,并探索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工作机制。2023年以来已与全区35所中小学建立了良好联系,将全面覆盖所有学校并采取突出重点、逐步实施的工作原则,循序渐进、脚踏实地扎实开展“微基地”入校园工作。

(二)确定工作目标,定期开展活动

青少年正处在生理、心理发育时期,好奇心重、判别是非能力不强,对抵制毒品的危害性和吸毒的违法性缺乏认识,最容易受到毒品的侵袭。我们要针对青少年着重开展禁毒宣传教育工作。例如:2023年2月13日是全市中小学新学期开学第一天,和平大队派驻警察走进天津市第六十一中学,配合少先队队课,为初一的学生们开展“开学第一课”禁毒教育主题活动。通过播放禁毒宣传视频、展示毒品仿真模型,向学生们讲解了毒品的种类、外形特点等内容,让学生们更直观地认识毒品;通过PPT讲解展示吸毒后人体的外貌变化及戒断毒品期间生理和心理上的痛苦反应,让学生们更深切了解到毒品的可怕,强化学生们对毒品的抵制心理,增强毒品防范能力。

(三)结合校园环境、教育需求和课外辅导需求开展活动

1.结合学校自身的校园环境建筑风格,对“微基地”进行装修装饰。布局摆放毒品仿真模型时,有针对性的进行设计,凸显校园的特色力争做到“一校一特色、一园一亮点”。  

2.结合学校的教育需求、学生的年龄结构、课程安排等有针对性的制作教案,开展禁毒宣教课堂化讲座。针对小学生年龄偏小,认知较弱的特点,在授课的课件中加入大量的插图和动画,来调动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进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针对中学生,禁毒宣讲内容加入禁毒历史知识,与在学课本教材做到有机结合,将禁毒知识作为课外延伸,强化理解吸收;针对高中生,将禁毒知识与新闻时事相结合,并进行案例分析和相关法律法规讲解,有效提升学生们对禁毒形势的认识和对禁毒相关法律法规的理解,强化拒毒意识。

3.结合学校的需求搞好各项课外辅导活动。配合校方开展法制宣传辅导课、禁毒主题夏令营、心理健康讲座、爱国主义教育等各项各项课外辅导活动。

例如:2023年3月20日和平大队派驻警察联合区禁毒办工作人员,来到逸阳梅江湾小学开展升旗仪式,派驻警察担当升旗手,迈着铿锵有力的正步走到旗杆之下,在庄严的国歌声中缓缓升起鲜艳的五星红旗。升旗仪式之后,派驻民警为在校600余名师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并与禁毒普法宣传有机结合,使学生们在培养家国情的同时强化禁毒意识,自觉远离毒品侵害。

再如:2023年3月27日为了迎接第28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和平区万全小学举办了“安全知识自选超市”活动,邀请了禁毒、法治、消防、特警、电力等与安全相关的部门为学生进行宣传教育。和平大队携手区禁毒办搭建展牌、布置展台、摆放毒品仿真模型,学生由老师带领进入会场后随意参观,派驻警察充分利用毒品模型、展板及宣传册等载体为前来参观的学生们普及毒品知识,学生们很感兴趣,提出各种问题,派驻警察积极讲解,形成有效互动。活动现场共发放禁毒宣传品500余份,帮助学生们认识到毒品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危害。派驻警察在现场还接受了央视新闻的采访,在镜头前详细介绍了毒品的危害,强调了识毒、拒毒的重要性,并呼吁大家把“珍爱生命 远离毒品”的理念传播给更多的人。

【案例效果】

和平派驻大队采用“一创、两定、三结合”模式,在和平区各学校开展了一系列的禁毒主题教育活动,多角度、多维度帮助不同年龄段的学生们了解毒品知识和禁毒相关法律法规,帮助学生们强化了禁毒意识,提高了拒毒防毒的能力,护航健康成长,并得到了校方、学生以及学生家长等群体的一致好评。

【案例思考】

(一)加强宣讲队伍建设。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禁毒斗争面对的形势越来越严峻。毒品的伪装性越来越强,例如伪装成“邮票”、“饼干”、“奶茶”等,对青少年群体有着很强的迷惑性。这也对禁毒宣传队伍的专业素质与业务能力提出了新要求,培养、磨炼一支专业素质强,业务能力精的禁毒宣讲团队是禁毒宣传的重要基础。

(二)丰富宣传教育手段。对青少年群体开展禁毒宣传时,相比枯燥单一的说教式宣传,利用在PPT中插入视频、图片等方式进行讲解,更能提高青少年的听讲兴趣和课堂注意力。如果能够借助更加先进的科技力量,通过“声、光、电”技术把禁毒知识以更加具体直观的形式进行展示,将会使受众感到身临其境的体验,达到震撼警示的良好教育效果。

(三)加大合作共建力度。面向青少年的禁毒宣传是一项社会工程、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部门齐心协力、共同参与,使禁毒宣传教育工作走进家庭、学校、社区、娱乐场所、农村等,呼吁广大群众参与禁毒人民战争,形成合力共同守护青少年在绿色无毒的环境中健康茁壮成长。

您的满意度:
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您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