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校园开展禁毒宣传教育案例
案例内容
【案例背景】
近年来,青少年吸食毒品问题日益严峻。经对全省收治在所的16岁至18岁的200名戒毒人员进行调查,绝大多数人员在学校期间未接受到禁毒方面的教育,即使有少数人员接受过一些,但学校自行开展的毒品危害、毒品防范的宣传教育存在覆盖面不广、形式手段单一、内容浅显的问题,学生对毒品犯罪和防范知识知之甚少。为此,我所将学校作为禁毒宣传工作的前沿阵地,充分利用专业优势和资源优势,大力开展禁毒宣传进校园活动,通过点、线、面结合的方式,逐步实现本市学校禁毒宣传的全覆盖。经深入地方公安、派出所、社区充分调研,我所首先将南昌市某中学作为禁毒宣传教育的试点学校。
该中学现有初、高中学生1200余名,前身是企业子弟学校。该校地处城郊交界,附近有二十来家网吧、KTV场所,社会关系鱼龙混杂。因企业效益下降,一些学生家长外出谋生,造成部分学生一直处于脱管状态。据该校所在地派出所片警反映,经常接到当地居民对该校学生吸毒的举报,特别是近两年17岁以下的青少年吸毒人数增幅较快,最小的才12岁。据此,我们组织民警对该校学生进行了深入调查。通过发放调查问卷,了解到该校大多数学生对毒品的辨别、毒品的危害、毒品的防范等禁毒知识非常贫乏,很多学生选出来的答案完全出乎我们意料。在调查的200名中学生中,竟有82%的学生认为摇头丸不是毒品,74%的学生相信“一次不会上瘾”、“吸毒可以减肥”等等。
【方案制定】
根据该校外界环境复杂、内部宣传弱化和家庭管教不够的实际情况,结合调查研判的结果,我所决定在该校开展为期10个月的禁毒宣传教育活动,同时迅速成立了教育矫治大队长任组长,八名骨干民警为成员的禁毒宣传工作组,确定了“无毒青春 健康成长”的禁毒宣传主题,通过开展系列活动,切实增强在校学生的毒品防范意识,提升其识毒、拒毒、反毒的能力,让毒品远离校园,为在校学生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实施情况】
(一)活动搭台,营造禁毒宣传氛围
读禁毒书籍。为在校师生发放《毒品预防教育》宣传读本,使师生了解毒品预防知识,增强禁毒、拒毒意识;看禁毒影片。利用学生自习课时间,每月播放一部禁毒题材影片,并由工作组民警现场引导学生对影片进行剖析,让青少年感受到毒品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的严重危害,从而达到预防效果;参观戒毒场所。2016年11月至12月期间,组织全校学生分12批到戒毒所参观,零距离感受戒毒人员的生活,现场接受禁毒警示教育。听“忏悔之声”报告。挑选6名16岁至18岁的在所戒治人员组成“忏悔之声”报告团,于2016年10月24日、2017年6月26日分两批到该校开展现身说法,报告团成员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惨痛教训痛诉毒品对身心的危害,对家庭的摧残,让现场学生深受触动。开办禁毒讲座。自2016年10月起,每季度由工作组民警根据学生特点,并结合当前新型毒品的各式变种制作授课课件,通过直观的画面、专业的讲解,让在校师生认清危害,树立自我保护意识。进行禁毒宣誓。2017年6月26日禁毒日当天,工作组民警再次走进校园,组织全校学生开展“拒绝毒品、珍爱生命”的宣誓活动,引导学生争做“远离毒品、珍爱生命”的践行者和“识毒、防毒、拒毒”的倡导者,实现“学生不吸毒、校园无毒品”的目标。
(二)联动周边,净化校园外部环境
在该校初步形成“人人识毒,人人参与禁毒宣传”的良好氛围基础之上,广泛动员学生家属参与到毒品预防教育工作中来,努力构筑“学校、家庭、小区”三位一体的禁毒宣传教育模式。因该校学生绝大多数是单位子弟,工作组决定依托该单位内部网络、电台、广播等工作阵地,让禁毒标语、禁毒宣传片、禁毒影片、现身说法录像等资料与单位实现共享。工作组民警还主动与该单位住宅小区协商,在小区内以座谈会、悬挂宣传画、发放宣传材料等形式,广泛宣传《禁毒法》及毒品的危害和预防知识,并特别将单亲家庭、留守学生、涉毒家庭作为工作重点,通过“一助一”、“多助一”结对的方式,开展禁毒宣传帮教工作,提高家庭保护意识和防范毒品能力。2017年春节过后,结合执法部门开展的整治娱乐场所行动,工作组民警联合执法部门走进该校周边的娱乐场所,广泛进行毒品预防宣传教育。2月6日下午,组织校园周边娱乐场所经营业主和从业人员在社区活动室举办了一次禁毒宣传教育培训,现场发放禁毒宣传品,签订禁毒责任书,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
(三)正确引导,筑牢防毒拒毒防线
因该中学位于城郊交界处,学校管理相对宽松,学生易受外来不健康思潮影响,倘若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和是非观,极易纵容欲望而走上吸毒道路。因此,工作组把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列入此次禁毒宣传教育计划中,积极探索学生主动预防吸毒的治本之策,并向该校建议把思想道德教育摆在学生教育的重中之重,共同帮助青少年“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工作组结合戒毒所内的禁毒教学内容,编制了一套《正确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电子版教案,该教案不仅告诉学生什么是毒品,还会告诉他们在哪些地方,什么场合容易沾染上毒品,分析为什么会吸毒,吸毒后会有什么后果以及怎么预防等等,并建议该校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中增加该套教案内容。在为期10个月的禁毒宣传教育期间,工作组在该校开设了“爱心妈妈谈心室”,让有心理学基础和心理咨询经验的民警帮助学生化解自身心结,提高心理素质,促进他们全面健康成长。
【案例思考】
通过工作组10个月来的努力,目前基本形成“学校、家庭、小区”三位一体宣传体系,在校学生的抗毒意识明显提高,毒品危害、毒品防范知识和相关法律常识在该校得到普及。在2017年9月最后一次问卷调查中,绝大多数学生能通过毒品的照片准确辨识毒品,较好地掌握自我保护的方法,深刻认识培养健康生活情趣的重要性,达到了预期目的。
目前,我们在针对试点学校进行集中宣传上成效明显,但禁毒宣传不可能是“立竿见影”,还要注重长效性、创新性、渐进性。当前,传统的禁毒宣传方式方法已成为禁毒宣传教育的“保留节目”,但如果经常延用这些“保留节目”,很容易让宣传对象尤其是青少年产生“视听疲劳”、“感官迟钝”,让教育成效大打折扣。因此,注重形式创新,利用微信、APP等新型宣传平台,加入现代高科技元素,实行拓展现场体验等多元化方式,是新形势下加强禁毒宣传的客观要求,也是强化宣传教育效果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