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服务首页
司法行政人员首页
欢迎您访问司法行政(法律服务)案例库
首页 > 珠海市强制隔离戒毒所“90后”戒毒人员团体心理辅导

珠海市强制隔离戒毒所“90后”戒毒人员团体心理辅导

分享
案例内容
【案例背景】

“90后”戒毒人员是指1990年以后出生、年龄在18-28岁的戒毒人员。《2016年中国毒品形势报告》指出,截至2016年底,全国18岁到35岁吸毒人员146.4万名,占吸毒人员总数的58.4%,吸毒的主体依然是青壮年。2016年珠海市强制隔离戒毒所(以下简称“珠海所”)“90后”戒毒人员达157人,约占在所戒毒人员的21%。做好“90后”戒毒人员的康复训练,显得紧迫而又必要,对提升戒毒工作整体成效具有积极的影响。

相对比其他年龄段的戒毒人员,“90后”戒毒人员具有以下特点:一是独生加信息化的一代。调查中发现,“90后”戒毒人员大多为独生子女,生活环境相对前几代优越许多。他们是信息时代的优先体验者,获取毒品的方式已由传统的直接购买转变为到网络获取。二是易产生心理问题的一代。根据测试表明,52%的人有中度以上焦虑,29%的人有轻度以上抑郁,23%的人有轻度以上敌对,整体心理健康水平偏低。三是具有可塑性的一代。“90后”戒毒人员正值青年期,思想活跃、学习能力强,其人格、个性心理体征等均具较强的可塑性,实施有针对性的戒毒康复训练效果较好。

自2016年以来,珠海所结合“90后”戒毒人员独特的社会及个性心理等特征,在专家指导帮助下,以团体心理辅导为平台,有针对性地建立并推行了“90后”戒毒人员“共创成长”项目,着重对“90后”戒毒人员进行团体心理辅导,帮助其戒毒康复。

【方案制定】

针对“90后”戒毒人员独特的社会及个性心理等特征,考虑场所警力短缺等实际,充分利用团体心理辅导具有形式多样、生动有趣、耗时短、效率高、收效好等特点,有利于吸引“90”后戒毒人员积极投入,使每个“90”后戒毒人员既是“求助者”又是“助人者”,可以在相互影响中多视角地学习、体验和分享,从而产生心理与行为的改变。具体辅导计划为:

一、主要目的

促进参与者的身心发展,协助参与者自我认识、自我探索进而自我接纳、自我肯定,帮助参与者丰富生活常识,培养独立生活的能力和正确的行为方式。

二、方式方法

选取45名入所1-2个月的“90后”为对象,自2016年9月28日开始,连续8个月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由1名督导、6名心理咨询师组成团队执行,每月组织开展一次,每次时间为120分钟。

三、主要阶段

按照团体心理辅导要求,运用“HYPERLINK "https://baike.baidu.com/item/群体动力学"群体动力学”理论,将八次“共创成长”团体心理辅导分为“初始、转换、深入、巩固”四个阶段,稳步有序推进。

【实施情况】

一、遵循人本主义理论指导

“共创成长”项目强调爱、创造性、自我表现、自主性、责任心等心理品质和人格特征的培育,充分肯定人的尊严和价值,积极倡导人的潜能的实现,从需求层次理论到自我实现追求,从尊严价值到本性潜能,不断为“90后”戒毒人员培养健全的人格营造积极的成长环境。

二、打造一支专业化团队

从场所11名心理咨询师中择优挑选6名作为团体心理辅导核心骨干,负责具体组织实施“90后”戒毒人员“共创成长”项目。为了提升团体心理辅导成效,珠海所与珠海市心理健康促进会签订团体心理辅导协议,聘请原中大五院(珠海)心理科主任、主任医师周绍辉教授作为团队督导,采取专家督导、专业培训、现场指导、团队服务等多种方式,为团体心理辅导提供技术支持,确保了团体心理辅导效果最佳化。

三、按计划完成四个阶段

(一)初始阶段

新入所的“90后”戒毒人员,一方面要抵抗毒瘾,另一方面要适应戒毒新环境,心理压力较大。加之初次参与项目,大都表现为平静、冷漠、好奇、观望等心理与行为反应。为使参与者尽快相识,建立信任感,第一次活动以“新的环境,新的开始”为主题,精心布置场地,播放合适的音乐,营造温馨氛围,许多参与者在美好的第一印象中开始尽快融入团体,通过活动帮助他们克服茫然、树立信心、学会聚焦戒毒新环境。第二次活动以“认识自己,展现自己”为主题,设计如“滚雪球”、“抛物唤名”等相互认识游戏活动,逐步提高“90后”戒毒人员自我认知力和沟通技能。同时,建立小组规则文化,融入“共创成长”小组氛围,帮助他们学会接纳、支持、分享、互助。

(二)转换阶段

针对参加两次活动后,参与者普遍存有的怀疑、抗拒、逃避等心态,有些反应较前一时期有负向变化,需做好转换工作。第三次活动,以“我的情绪我做主”为主题,针对“90后”戒毒人员具有情绪不稳定特征,良性情绪缺乏恒久性,设计了“大声说不”、“学会拒绝”、“换位思考”等游戏,让他们迅速识别情绪、表达情绪和有效管理自己情绪。第四次活动,以“识别生活中损友和益友”为主题,设计了“信任走路”、“信任跌倒”、“合力举人”等信任分享游戏,通过浸泡式“共创成长”团体分享,让他们能够识别生活中的损友和益友,树立正确的择友观。

(三)深入阶段

主要鼓励戒毒人员自我探索,深化对自我的认识。第五次活动,以“让自己成为抗逆高手”为主题,针对逆境是“90后”戒毒人员不良行为的“诱发剂”,是戒毒路上的“拦路虎”,设计了多层次的自我表露活动,如“我曾经喜欢过的女孩”、“我遇到的人生逆境”等,许多参与者开始朝着自我开放、积极参与的正向心态转换,帮助他们学会正确看待、跨越逆境。第六次活动,针对62%的“90后”戒毒人员《自我效能综合量表测试》测试结果低于平均水平分,自主判断能力不足的问题,确立以“提高自我效能感”为主题,开展“自我画像”等活动,尝试在感觉、态度、认识、行为上获益,引发戒毒人员进行非表层次的思考与反馈讨论,帮助他们学会如何做出建设性抉择, 提升自我效能感。

(四)巩固阶段

针对93%的“90后”戒毒人员未婚,对“爱的归属”问题思考不够,对“恋爱”迷茫。以“我们的婚姻怎么办”,设计“我谈我的爱情观”、“我的那一半”等环节,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婚恋观,规划人生“有爱”的未来。为了让“90后”戒毒人员顺利回归和适应社会,更好地细化和制定回归新生活的个性化目标,帮助他们进一步增强戒毒意志力、提高自信心、巩固戒毒成效,第八次活动以“迎接新生活,撸起袖子加油干”为主题,组织安排参与者通过组织书写戒毒承诺书、进行个人发言、回顾并分享经验等来增强履行动机,督导总结发言,鼓励他们把获得的新感觉、新体验和新认知转化成具体行动计划并付诸实践。

四、建立辅导延伸机制

通过多次团体心理辅导活动,“90后”戒毒人员均产生自信、满足、依依不舍、承诺等正向反应。在此基础上,珠海所组建了包括电话号码、微信群、QQ群等联系方式,方便“90后”戒毒人员出所后能继续找到“团队组织”,在今后的戒毒生活中遇到心理等问题,可以主动向心理辅导民警及“同伴”求助。

【案例思考】

一、提升了参与者心理健康水平

2016年10月,第一次团体辅导活动前,SCL90测试结果显示45人中,总分低于160分的为26名,占比57.8%。2017年5月初,八次团体辅导活动结束后,SCL90测试显示总分低于160分的戒毒人员为44人,占比为97.8%,提升了40个百分点,较好地证明了“共创成长”项目对“90后”戒毒人员心理健康有促进作用,参与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得到了显著提高。

二、促进了参与者回归融入社会

通过“共创成长”辅导活动,加深了参与者与辅导民警以及参与者之间的信任情感。截至2017年9月底,已出所的12名“90后”戒毒人员全部与团体辅导民警建立了联系,其中6人还建立了“共创家园”微信群,通过网上心理疏导、情感交流、认知巩固等,促进了他们安全顺利融入社会。

三、得到了专家学者认可

“共创成长”团体心理辅导项目能够高效、快速拉近与“90后”戒毒人员心理距离,提升他们探索自我、激发潜能、重塑观念和行为等方面能力,有一定的专业性、创新性。2017年6月,项目督导专家周绍辉教授在第五届全国人本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学术大会上向与会专家展示了珠海所开展“90后”戒毒人员“共创成长”团体心理辅导项目成果,获得了各界充分肯定。

当前,各场所均有民警考取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证书,但受限于民警与心理咨询师双重身份的影响,导致一些“90后”戒毒人员对此产生抵触,很多心里话和心理问题不敢直接大胆告诉辅导民警,一定程度影响了团体心理辅导效果。

您的满意度:
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您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