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样跳绳在戒毒人员康复训练中的实践运用案例
案例内容
【案例背景】
司法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司法行政戒毒工作的意见》中要求,戒毒场所在行使行政执法职能外,还要扮演医院及康复所的综合角色,并把防复吸和提高戒治操守率作为戒毒场所的工作目标。为落实好司法部的指示精神,从2018年起,全国司法行政戒毒系统全面实施四期四区五中心新的戒毒模式。2018年国际禁毒日,司法部部长傅政华针对如何科学戒毒提出了“以运动戒毒为引领,构建中国的戒毒体系”的核心目标,自此,各戒毒所开始针对戒毒人员的身心特点展开康复训练及运动戒毒,进行探索实践,取得了众多成果。
为切实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和傅政华部长关于戒毒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山西省临汾强制隔离戒毒所紧扣康复训练和运动戒毒这一主线,站位大局,理清思路;改进方法,培育能力;提升动力,精准发力;以精准细严的作风,以精益求精的态度,勇立潮头,走在前列,深入推进康复训练和运动戒毒工作踢急步稳,全面开启司法行政戒毒工作的新征程,续写新篇章,铸就新辉煌。山西省临汾戒毒所在原有以“太极系列”(太极操、太极拳、太极扇、八段锦)为主的一队一特色基础上,引进了花样跳绳这一训练项目,深受戒毒民警及戒毒人员的喜爱,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案例基本情况】
花样跳绳采取小面积试行,大面积铺开的形式开展,即先在戒治二、三大队实施,等时机成熟时,五个基层大队都要组织开展。
一、人员组成
本着安全为先,注重实效,促进身心健康和体能恢复的原则,在戒治二、三大队筛选出120名戒毒人员,并按照不同情况分成四个小组,聘请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的四位老师为指导教练,组织培训。在筛选的120名戒毒人员中,第一组的30名戒毒人员表现为:性格内向,不善言辞,人际交往能力不高;第二组的30名戒毒人员表现为:性格孤僻,自私狭隘,集体意识和团结协作意识不强;第三组的30名戒毒人员表现为:耐力不足,弹跳力不好,身体协调性及灵敏度较差;第四组的30名戒毒人员表现为:免疫系统、消化系统不好,身体素质较差。
二、热身阶段
首先,大队民警将选好的120名戒毒人员列队集合,并报告人数,然后带到塑胶操场,按照广播操队列散开以后,向戒毒人员介绍教练,并表示欢迎和感谢。其次,教练讲解花样跳绳对戒毒人员身心康复的重要作用,宣布教学内容及注意事项。最后,民警对戒毒人员再次进行安全教育。
三、学习阶段
(一)讲解动作要领
教练首先讲解握绳和调绳的动作方法,并进行示范;接着讲解摇绳的正确方法,即如何抖动手腕,并进行示范;最后,讲解跳绳的动作及注意事项,并进行示范。
(二)指导学习体验
按照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采用先分解,后整合的教学方法展开,即戒毒人员先学习手上动作,再学习脚上动作,最后将手、脚动作整合。学会并熟练掌握一个动作后,再学习下一个动作。
1、组织大家学习两手握绳在身体右侧如何摇绳,这也是表演出场时的一个动作展示。教练先演示一遍,然后让大家自由练习,期间四个教练各负责一组,逐个纠正动作,进行现场指导。最后,跟着教练的口令练习四个八拍。
2、组织大家学习两手在身体前面的左右两侧交叉摇绳,这是手上最基本的动作之一。教练先演示一遍,然后让大家自由练习,期间四个教练各负责一组,进行现场指导和纠正动作。最后,跟着教练的口令练习八个八拍。(不熟练的课下自行再练习)
3、组织大家学习两手在身体前后摇绳,顺序依次为左前、右后、右前、左后,摇绳的同时注意弯腿下蹲,防止绳子打在身上和腿上,这也是手上最基本的动作之一。教练先演示一遍,然后让大家自由练习,期间四个教练各负责一组,进行现场指导。最后,跟着教练的口令练习八个八拍。(不熟练的课下自行再练习)
4、组织大家学习两脚扭十字步,这是脚上最基本的动作之一。教练先演示一遍,然后让大家自由练习,期间四个教练各负责一组,进行现场指导。最后,跟着教练的口令练习八个八拍。
5、组织大家学习两脚跳起来、放下、再跳起来、再放下。跳起来的时候两只脚分开,与肩同宽;放下来的时候,两只脚并拢,这也是脚上最基本的动作之一。教练先演示一遍,然后让大家自由练习,期间四个教练各负责一组,进行现场指导。最后,跟着教练的口令练习八个八拍。
6、组织大家学习将手上摇绳的动作与脚上扭十字步和跳跃的动作相配合,这是花样跳绳的几个组合动作,也是花样跳绳最养眼的、最完美的几个动作。戒毒人员只有在手、脚动作特别娴熟的情况下,才能做得灵活协调。教练先演示一遍,然后让大家自由练习,期间四个教练各负责一组,进行现场指导。最后,跟着教练的口令一一练习,每个花样动作分别练习八个八拍。(不熟练的课下自行再练习)
7、配上音乐,组织戒毒人员跟着节奏学习花样跳绳表演时的出场和收场动作,教练站在队伍的前面,戒毒人员站在教练后面边学习,边练习。
(三)多种方式练习
通过采取集体原地练习(戒毒人员自己练习,教练来回走动,及时纠正错误动作)、分组轮流练习(一组练习,其他三组观看,提出问题)、两两相互练习(一人跳绳、一人观看、指出对方毛病和需要改正的地方)、跟着音乐练习(所有人跟着音乐练习、以便能跟上节奏,达到动作整齐划一)等多种方式,让戒毒人员相互观看、相互学习、熟练动作、共同提高。
(四)小结与点评
教练和大队民警每次针对大家的学习和练习情况进行小结点评,肯定优点及好的地方,指出不足和需要改正的地方,宣布下次课程内容,并布置课后花样跳绳基本动作的练习。
【案例思考】
利用每周教育基础日、每天出早操、中午10点和下午4点的工间操、周日休息日,组织戒毒人员练习花样跳绳。一年以后参加花样跳绳的戒毒人员变化如下:
(一)第一组的30名戒毒人员表现为:性格变得开朗了许多,人际关系也改善了很多,他们都能与其他戒毒人员和睦共处,感觉到大家庭的温暖。其中有11个人还成了本班组的班长和民管委员,主动开导思想有症结的戒毒人员,疏导他们的负性情绪,成为本班组戒毒人员戒治中的指导者,生活中的贴心人。
(二)第二组的30名戒毒人员表现为:凡事都能从大局考虑,开始关心本大队参加所里各项活动的排名情况,集体意识和集体荣誉感有所增强,其中16个人主动请缨,要求参加临汾戒毒所6.26及元宵节文艺汇演,参加五一篮球比赛及国庆节心理运动会,有的还承包了本大队的黑板报和手操报。
(三)第三组的30名戒毒人员表现为:现在诊断评估体能测试成绩比之前大有进步,尤其是25米往返跑测试也不如以前那样一跑就心慌气短,感觉身体灵活了许多,轻巧了许多,心情也舒畅了许多。在每次的协调性测试中,由之前的躲躲闪闪变得自信了许多。在国庆节心理运动会球类大比拼、袋鼠跳等多个项目中,参加花样跳绳戒毒人员的成绩远远超过其他几个大队。
(四)第四组的30名戒毒人员表现为:有16名戒毒人员消化系统得到明显改善,原先吃饭感觉是一种负担,现在不到饭点就有了饥饿感,体重也比以前增加了许多。身体素质明显增强,在冬天流感来临时,曾经免疫力特差的李某和王某竟然没有感冒。
(五)在满一年和解戒前诊断评估的体能测试中,所有参加花样跳绳康复训练的戒毒人员体能各项指标有了明显的改善,无论是耐力、速度,还是灵敏度、柔韧性、平衡能力均有较大幅度的改善。
通过组织戒毒人员开展花样跳绳,有以下几点启示:
一、改变思维,转变观念,认清花样跳绳重要作用。
花样跳绳有利于戒毒人员身心康复,一方面可以有效调节戒毒人员神经功能,增强心脏功能,加强血液循环,减轻和消除疼痛;另一方面可以增强关节灵活度和机体抗病能力,修复创伤组织,提高自身免疫力;再一方面还可以消除肌肉疲劳、软组织黏连及肌肉痉挛,增强肌肉动力能力,治疗各种人体软组织亚急性损伤和慢性劳损。同时,花样跳绳还可以降低戒毒人员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提升身心健康水平,缓解对毒品的渴望。因此,花样跳绳作为康复训练项目之一和戒毒的一个重要辅助手段,在戒毒过程中发挥着非同寻常的作用。
二、理顺机制,强化功能,力保康复训练形神兼备。
康复训练工作应以专业力量为支撑,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以日常训练为重点、以科学监测为依据进行。戒毒所在开展康复训练时,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适当为参加康复训练的戒毒人员增加伙食补贴,保障合理膳食;二是要健全《康复训练激励制度》,通过教育引导和正性强化,形成康复训练考核工作与戒毒人员诊断评估相对接的良性机制,提高戒毒人员的参与度,使康复训练成为一种习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发自内心的需求;三是戒毒所是康复训练工作的主阵地和主战场,但是不能唱独角戏,要善于引智借力,加强与高等院校,社会专业机构,志愿者组织等对接合作,组建康复训练和运动戒毒联合体。同时,也要组建本单位专业团队,防止用简单买技术或当配角来定位,注意在接力中不断成长,着力打造好本单位康复训练的精品工程。
三、谋篇布局,规范运作,力争康复训练强筋健骨。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要确保康复训练工作取得成效,就应做到全面推开,全面覆盖,不留死角,在塑造好“形”和“魂”的同时,也要充实“血”和“肉”。
(一)强化系统思维,确保康复训练有效衔接。结合戒毒人员所处的不同期段、体能及身体的实际状况、身体可承受能力等诸多因素,因人而异、科学合理地制定康复训练方案,安排康复训练项目,确定运动训练的强度适当、频率有效。
(二)合理制定计划,确保康复训练有章可循。无论开展何种康复训练项目,都应事先制定好合理的训练计划。因为训练计划贯穿于整个训练活动之中,对康复训练的进程具有很好的指导和控制作用。
(三)科学安排训练,确保康复训练有理有据。一方面要做好训练前的准备工作和运动训练后的拉伸练习,以免在运动中拉伤、损伤,同时减少因运动造成的肌肉疼痛感;另一方面要遵循科学规律,如运动的客观规律、生物和自然界的节律性变化规律、训练适应性的产生及变化规律、人体承受负荷以及负荷后的恢复规律等。
(四)整合应用数据,确保康复训练有声有色。健全康复训练电子数据库资料,通过挖掘和分析大数据背后的相关性,判断因果关系,加大康复训练工作的切入点和可行性研究,在打造本所康复训练精品工程的同时,为全国司法行政戒毒系统探索出可复制,可推广的研究成果,促使康复训练成果由点点“盆景”变为成片“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