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投准和往返接力跑开展戒毒人员体能康复训练的案例
案例内容
【案例背景】
依据《广东省戒毒管理局关于推进全国统一司法行政戒毒工作基本模式的实施方案》“慧(会)动”主题系列康复训练的要求,广东省韶关强制隔离戒毒所在康复巩固区强制隔离戒毒人员体能康复训练工作中,结合“快乐康复”的理念,以“氧运动”为主,科学组织开展投准和往返接力跑训练,以锻炼上下肢和肩背肌肉韧带,发展身体力量素质、提升平衡性、协调性、灵敏性和判断能力,帮助戒毒人员改善体质,增强体能,恢复机能,磨练意志,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案例基本情况】
(一)精选训练项目
场所通过购买社会服务,邀请韶关大学体育学院结合场所实际,对“慧(会)”主题系列康复训练进行规划,决定在康复巩固区引入投准和往返接力跑这两种器械要求低的训练项目。
投准运动,要求将沙包投准到指定的位置,标准是既远又准,具有一定的技术含量。该训练能够锻炼上肢、肩背肌肉韧带,还能锻炼两脚蹬地的力量和身体其他部分特别是腰腹肌肉的力量,发展力量素质、平衡性和协调性。
往返接力跑,要求分组在篮球场开展50米往返接力跑,每次在终点完成交接棒,要求是用时尽量短。该训练既有快速跑的特点和作用,主要锻炼下肢力量、上肢灵活性及身体其他部位肌肉,又能帮助戒毒人员恢复和发展动作协调性、灵敏性和判断力,还可以锻炼戒毒人员之间的团结协作能力。
(二)制定训练方案
1.根据康复训练计划,以10周为一个训练周期,对康复巩固区戒毒人员每周安排一次45分钟的分班专题训练,每次训练包括投准训练和往返接力跑两个专项内容。10周训练结束后开展验收考核,将考核结果列入体能康复训练成绩。
把这两项训练内容安排在同一课次,一是根据身体全面发展的原则,既有上肢为主的练习,也有下肢为主的练习,既有发展力量的练习,又有发展灵敏、速度的练习,利于戒毒人员的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得到全面、协调的锻炼和发展;二是依据合理安排生理负荷和心理负荷的原则,结合人体机能适应性规律,将运动强度较小的投准安排在前,而运动强度较大的往返接力跑安排在后,符合渐进性运动规律;三是结合戒毒人员心理活动起伏变化的规律,安排戒毒人员在注意力相对集中的前半时学习技术性较强的项目,在意志力较强的后半时候开展高运动强度锻炼。
2.根据戒毒人员的期限分布,将康复巩固区戒毒人员划分为每班30人的训练班,班内再平均分为3个训练小组。
3.训练班的每次训练安排7分钟的热身训练、30分钟主体训练(16分钟的投准训练、14分钟的往返接力跑训练)、5分钟的放松训练及3分钟的分享与点评时间。
(三)教学实施过程
1.热身训练主要包括教学动员、队列动作训练和配乐韵律操,目的是迅速地把戒毒人员组织起来,使戒毒人员明确训练目的的内容,唤醒机体,振奋精神,为训练作准备。
2.主体训练主要是分步骤、分阶段开展投准和往返接力跑训练。
第一个内容是投准,时间安排16分钟。
投准与一般的投掷有所不同,一般的投掷重点是正确的用力顺序,难点是协调用力,而投准的重点是投掷的准确性,难点是控制投掷的力量和出手角度。为了解决这一重难点,设计了以下的教学步骤:
(1)上抛接住练习。采用多种方法将沙包上抛接住练习,既提高戒毒人员练习兴趣,又发展戒毒人员上肢力量,最后采用自创动作上抛接住练习,既能发展戒毒人员积极思维能力,又能发展戒毒人员的个性。
(2)对地投掷练习。体会正确的挥臂、鞭打动作,为以下的教学作好准备。
(3)小圈投准练习。在地上画出小圈,由近及远地组织戒毒人员将沙包往小圈里投准,目的是使戒毒人员控制投掷的力量和出手角度,从而提高投掷的准确性。当距离较远、用正面投的方法难以击到目标时,教授把沙包置在远离出手点的身后,迅速用力投掷的侧向投掷方法。
(4)投准目标练习。根据戒毒人员练习情况,紧扣教学重点,适当调整投准的距离,让戒毒人员自选投掷方法,以提高训练的趣味,调动戒毒人员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5)分组投准比赛。采用比赛形式更能激发戒毒人员练习的兴趣,提高练习的效果,并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和组织纪律观。
第二个内容是50米往返接力跑,时间安排14分钟。
50米往返接力跑的重点是掌握好奔跑的速度和合理的接棒方法,难点是控制速度,克服惯性。围绕这一重难点,根据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的原则,设计了以下的教学步骤:
(1)原地练习。在训练师讲解运作要领、示范之后,组织戒毒人员在原地开展加减速练习和原地交接棒的练习,先在原地体会正确的动作要领,并通过再讲解和再示范,掌握速度控制和交接棒的方法,突破教学难点。
(2)短距离慢动作练习。依据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在原地练习的基础上,过渡到短距离加减速跑和慢跑交接棒训练,帮助戒毒人员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掌握变速跑和交接棒技术,也对变速跑所必需的身体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3)往返接力跑竞赛。考虑到戒毒人员注意力已有所下降,运用戒毒人员自由组队开展接力跑竞赛游戏的方式,检查戒毒人员圆圈跑技术的掌握情况,锻炼戒毒人员的身体素质,提高身体协调能力,培养纪律观念和团队协作意识。
以上各个练习意在充分体现“快乐康复”的教学思想,力求通过多种教学训练手段的综合运用,提高戒毒人员在练习时的注意力,相互间默契配合,提高整体水平。
3.放松训练主要通过深呼吸的方式进行放松练习。
4.分享与点评部分在戒毒人员自由分享的基础上,由训练师和民警作课堂小结,指出优点和不足之处,达到鼓励戒毒人员和继续提高的目的。
(四)教学效果
1.韶关所组织戒毒人员中开展体能康复训练工作,取得了良好的康复效果,戒毒人员能在干警指导下认真参与各个练习,课堂气氛活跃,干警和戒毒人员关系融洽。
2.通过10周训练,戒毒人员纪律意识有所增强,违纪率下降,重大违纪现象完全消除,戒毒人员间的协作性有所增强。
3.从考核情况看,10周训练结束后,80%的戒毒人员能够基本掌握往返接力跑正确动作要领,投准成绩提升了60%,往返接力跑成绩提升了35%。
【案例思考】
(一)开展体能康复训练要以部、省局的要求为依据,结合场所自身的实际,针对戒毒人员的不同体质状况,科学选择训练项目,因材施教,通过训练的针对性保证训练的实效性。
(二)考虑到场所康复训练场地设施的局限性,效果类似的训练项目中可以尽量选择器材要求低的户外训练项目,以保证体能康复训练的全覆盖性。
(三)通过与大学、培训中心等机构合作,引入社会专业力量参与体能康复训练,能更好地帮助戒毒人员康复身体。
(四)要尽可能将体能康复训练与思想矫治、纪律教育、行为养成和心理矫治结合起来,整合多种戒治方式,形成戒治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