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能训练对女性戒毒人员的干预实验研究案例
案例内容
【案例背景】
为持续推进司法行政戒毒模式工作规范化建设,进一步提高教育戒治科学化、专业化水平,增强戒毒人员意志力、恢复和改善身体机能,实现戒毒人员戒除毒瘾的目标,适应新时期全国统一司法行政戒毒模式工作的发展需要。康复训练工作就是戒毒矫治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必要手段。由于女性戒毒人员无论在身心特点还是康复需求等方面都存在特殊性,所以康复训练的开展必须从女性戒毒人员的实际需求出发。以下将结合我所女性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实际情况,对康复训练工作的基本做法和实际效果进行探究。
【案例基本情况】
一、基本情况
(一)戒毒人员体质状况。对戒毒人员来说,在戒断毒品后出现稽延性戒断症状,比如全身乏力、精神萎靡不振、反应迟钝、运动失调、负性情绪强烈、失眠、焦虑等,这些症状会持续几周甚至几年。同时吸毒也严重破坏了人体的免疫系统,会引起很多并发症。
(二)吸毒人员群体和个体体能训练无借鉴之处。第一、国内没有体能介入对吸毒人员的实验研究成果,所以没有参考文献;第二、国内以吸毒人员为对象实施研究的成果较少。这部分特殊人群的健康状况没有得到关注;第三、使用体能介入来改善吸毒人员的身体健康水平的实验性研究,国内还处于萌芽阶段。
(三)体能训练的效能。体能训练是优化人体结构与功能的过程,为的是提高人体运动时的效能。探讨运动系统和运动辅助系统的结构和它们之间的联系。
(四)探索吸毒人员体能训练的效果和方法。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目的:针对戒毒人员身体特点,组织有针对性的体能训练,促进戒毒人员体能康复。并根据时间进度及时调整训练方案,促进戒毒人员体能康复,更快的加强社会适应能力。
(二)研究意义:有关研究结果表明,吸毒人员被接受强制戒毒后,身体形态发生变化,身体健康水平及相应的身体运动功能下降,经过24周体能训练,旨在改善实验对象身体健康状况、运动能力、身体机能。
【工作情况】
三、制定方案
(一)研究时间:2018年4月16日至10月17日;训练时间每周3次,每次约90分钟。
(二)研究对象:内蒙古自治区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收治的女性戒毒人员,分为实验组30人,平均年龄33岁。对照组30人,平均年龄32岁。
(三)研究方法:
实验法——通过24周体能训练对30名女子戒毒人员进行干预。实验过程包括:1.初始数据采集期;2.适应期;3.体能干预期;4.数据采集期;5.数据分析和实验报告期。
数理统计法——将为期24周的体能干预数据以Excel的格式输入,建立数据库,应用Excel软件及SPSS25.0对所得数据进行一系列常规统计分析,获取相关分析结果。
(四)前期准备。从内蒙古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收治的女性戒毒人员,随机选取吸食毒品,强制隔离戒毒、脱毒3个月以上、剩余强制隔离戒毒期限不少于12个月的30名戒毒人员编入实验组,30名编入对照组,共分为3队。两组戒毒人员年龄、吸毒时间戒毒次数、脱毒时间、剩余强制隔离戒毒期限等差异无显著性。
60名女性戒毒人员选定后,对照组保持原有的生活状态,实验组进行24周素质训练,根据训练周期和实验要求,将训练划分为五个阶段:初始数据采集阶段;适应阶段;体能干预阶段;数据采集阶段;数据分析与实验报告阶段。全过程共6个月,每周训练三次(周一15:00、周三15:00、周五9:00),每次训练时间为90分钟。
(五)数据采集。身高、体重、肺活量、50米跑、立定跳远、五角星。(实验组:初始、中期、后期;对照组:初始、后期)。
四、实施过程
(一)适应期2周。适应性训练计划1—4,目的:通过训练恢复体能,为之后的训练奠定基础。
例如:训练计划1。
1.热身。操场慢跑1500米,徒手操。
2.徒手运动。匀速跑30米、50米、100米各1组;高抬腿20米;小步跑20米;交叉步20米;游戏20分钟。(预计的练习密度在50%- 60%, 平均心率达120--140 次/分。)
(二)体能干预期22周。
1.身体平衡能力训练1-6。
例如:身体平衡能力训练2。目的:培养戒毒人员的反应能力、集中注意力、奔跑能力(可以培养健康的心理)。
(1)热身跑:1000米(AB组同样)+徒手操、柔韧性专项练习。
(2)天鹅湖。方法:身体直立,背部挺直;右腿向后伸直,左臂向前伸直,保持这个姿势。待坚持不住时回到起始姿势。换左腿和右臂重复上述动作。目标:身体的协调性和平衡能力。
(3)膝盖对角伸展。方法:伸出左臂和右腿,尽可能向外伸展,然后拉回左肘与右膝,使其相触,再次伸展。回到起始姿势,换右肘和左膝重复上述动作。目标:全身肌肉。
(4)扎马步。方法:身体下蹲,大腿与地面平行,膝盖弯曲90°,双臂前伸。目标:腿部和躯干肌肉。
(5)船。方法:坐在地面上,上肢和下肢抬起,整个身体成V字形。目标:身体的力量、稳定性和平衡能力。
(6)30米*3组、50米*3组、1000米*1组、放松活动。
2.灵敏素质训练计划1-12。
例如:灵敏素质训练计划3。目的:增强弹跳,速度以及灵敏性能力的练习。
(1)热身:操场慢跑8圈 徒手操
(2)跳绳练习:单摇和双摇跳穿插,时长3分钟
(3)单脚徒手跳:连续跳上下台阶,进行两组,上10个下10个为一组。
(4)加速跑:慢跑听口令突然加速,2组,1组3次。
(5)变速跑:直道加速跑,弯道减速慢行,2圈。
(6)仰卧起坐:10次一组,3组
(7)俯卧撑:20个*2组
(8)50米*2组、100米*1组、200米*1组、400米*1组、放松活动。
3. 速度素质训练计划1-12。
例如速度素质训练计划4。目的:训练用爆发性交叉步技巧变向;增强对侧髋伸肌和髋屈肌的爆发力。
(1)准备活动:原地关节灵活性活动、髋膝踝肩;热身:慢跑5圈。补水1分钟。
(2)动态拉伸:抱膝高抬腿、摇篮抱腿、行进间拉伸前群并前倾、后弓箭步走、拉伸腘绳肌、后直腿硬拉、行进间转腰、垫步振臂、垫步扩胸、原地颈部绕环。补水30s。
(3)动态激活:横向侧滑移动、横向交叉步移动、直臂侧桥、爬行移动。
(4)训练内容:跑前的专项练习*3组;50米跨越跑*3;徒手深蹲纵跳15次*3;徒手分腿跳15*3;跨步跳25米*3;讲解立定跳远的技术动作;蛙跳8米*2;100米放松跑*3;两人一组进行放松拉伸补水。
4.核心训练计划1-12。
如核心训练计划5核心穿插速度。目的:综合发展核心力量,速度素质与躯干协调能力的锻炼。
(1)准备:询问伤病,安排见习。
(2)热身:慢跑5圈+徒手操+跑的准备活动
(3)训练内容:徒手快速摆臂15秒*4组、30m*3 冲刺跑、60m*3 冲刺跑、120m*3冲刺跑、俯身拉锯5-8次*4组、双肘四点伸髋(双肘双膝)5次*5秒*4组、10秒快速跳绳*4组、下固定俯卧挺身8-12次*4组。
5.耐力素质训练计划1-12。
如耐力素质训练计划6。目的:速度耐力练习+柔韧素质
(1)热身慢跑10圈(B组8圈) +徒手操、小肌肉群练习。
(2)柔韧素质练习:横叉+竖叉专项素质练习。
(3)立定跳远10次、30米跑*3组、50米跑*3组、4*100米接力*2组、蛙跳20个 *1组、放松活动。
6.体育游戏+运动反应1-12。
例如体育游戏+运动反应。游戏目的:培养戒毒人员的反应能力、集中注意力、奔跑能力,培养戒毒人员的团结能力运动反应训练。反应训练目的:通过反应训练,可以让戒毒人员大脑皮层兴奋和抑制相互联系。可以更快更好的感知信号刺激,并做出启动动作。
(1)反应把练习(5次)
(2)互相打手游戏(10次)
(3)贴人游戏练习
注:体育游戏穿插于以上1-5训练中。
五、数据分析
(一)基础性测量与评价:
本次实验分为基础性测量(身高、体重、肺活量)和运动能力测量与评价(立定跳远、50米、多项折返跑)共6项内容。
1.身高(人在18岁后,身高一般处于稳定的状态。成年人接受体能训练将不会改变身高指标):实验组的平均身高为160cm,对照组的平均身高为159.5cm(接近)。
2.体重
实验组:增加的有27人,约占93%,降低的有2人,约占7%。
对照组:增加的有20人,约占69%,降低的有8人,约占28%,没有变化1人,约占3%。
实验组训练前平均体重为64.5公斤,对照组训练前平均体重为63.6公斤。差值为+0.9公斤。
实验组24周训练后平均体重为66.5公斤,对照组24周后的平均体重为65.4公斤。差值为+1.1公斤。差值增加未见明显,但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平均体重呈上升趋势。以有氧供能系统的训练内容需增加负荷。
分析:体重是描述人体横向发育的指标,也是反映人体骨骼、肌肉、脂肪等重量综合变化的一个重要指标,体重与遗传因素有关,但也与营养状况有关。体重的增加能够反映出肌肉、肌肉功能的增长和营养状况的改善,另外体重增加也与运动量大小相关。
实验组体重增加可能与日常活动量大以引起的进食量增加,负荷量刺激间隔时间过长有关。
3.肺活量
实验前:实验组平均肺活量为2570ml,对照组平均肺活量为2394ml,差值为176ml;24周后实验组的平均值为3115,对照组的平均值为2582,差值为533。实验组因在日常康复训练有一定的活动量,所以增加明显。
实验组纵向数据分析:增加的有27人,约占93%,降低的有2人,约占7%。
对照组纵向数据分析:增加的有21人,约占72%,降低的有8人,约占28%。
我国成年人:男2310,女1800,低于这个值说明呼吸功能较弱。从数据来看,对照组有5个人没有达到1800ml,实验组2个人没有达到1800ml。在实际的康复训练中,因队里有事或者学员有伤不能全员到齐,以致于有降低的情况出现。
分析:肺活量在一定意义上可反映呼吸机能的潜在能力,反映肺的容积和肺的扩张能力,与年龄、性别、体表面积、体位、体重、呼吸肌强弱以及肺和胸廓弹性等因素有关。体能训练主要是以有氧训练来增加生理指标肺活量的,心肺功能的强弱是评价实施对象耐受力运动的重要指标。从结果分析,体能训练的介入,对戒毒人员是十分有效的。但训练负荷的控制还需另一样本量的检验与复测。
(二)运动能力测量与评价
4. 50米跑
实验组:提高的有29人,约占100%。
对照组:提高的有17人,约占59%,降低的有12人,约占41%。
50米跑实验组的平均值为9.37s,对照组的平均值为11.05s,差值为1.68s。
分析:实验组结果康复训练之后,所有人都提高了。说明经过24周康复训练之后对机体刺激效果较明显,提高率达到了100%;对照组只有日常的活动量,没有特定的康复训练,日常活动对59%的学员刺激不够,所以会有成绩下降的现象。
从数据(略)中可以看出来实验组与对照组没有明显的差异性,由此可知,学员在50米成绩变化情况总体上呈现递增趋势;不同年龄阶段学员在増长速度上是具有差异的,速度素质的发展同时也受多方面的因素影响。
5.立定跳远
实验组:提高的有29人,约占100%。
对照组:提高的有16人,约占55%,降低的有10人,约占35%,不变的有3人,约占10%。
立定跳远实验组的平均值为172cm,对照组的平均值为154cm,差值为18cm。
分析:立定跳远是发展下肢爆发力与弹跳力的运动项目。它要求下肢与髋部肌肉协调快速用力,要求爆发力在最短时间内发挥最大力量,它不仅取决于力量,而且取决于力量和速度、灵巧性的配合程度。从实验组在立定跳远成绩变化情况总体上呈现递增趋势看,证明经过康复训练之后对大家的身体素质有了一定的恢复,致成绩提高显著,提高率为100%。
而对照组在日常活动中没有专门性的练习,从测试数据看,有35%的人成绩降低,有10%的人停滞不前,与在平时生活中锻炼较少有关系。由此可知,经过康复训练后实验组的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
6.多向折返跑
实验组:提高的有29人,约占100%。
对照组:提高的有11人,约占38%,降低的有18人,约占62%。
多向折返跑实验组的平均值为9.58s,对照组的平均值为12.17s,差值为2.59s。
分析:灵敏素质是指人体在各种突然变化的条件下,能够迅速、准确、协调、灵活地完成动作的能力,是人各种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在运动中的综合表现。从数据对比看,实验组灵敏素质明显高于对照组。证明实验组通过灵敏素质训练,大脑皮层神经活动过程的灵活性及分析综合能力及灵敏素质的生理基础有所提升,因此可通过训练改善和提高各感受器官功能,以增强灵敏素质。同时,人在疲劳时灵敏性会变差。因此,不断提高自己的耐力水平,对保持灵敏性有积极的作用。在平时的康复训练中,会有耐力训练之类的专项练习,可以提高身体的各项机能,所以实验组的提高率为100%。是明显高于对照组。灵敏素质是一种综合素质,与力量、速度、协调等素质有密切关系,尤其是反应速度、动作速度、爆发力和协调性等对灵敏素质影响最大。
【案例思考】
(一)训练中需要依据戒毒人员的体脂率,控制参训戒毒人员的营养配餐及进食量。
(二)按上面的训练方案对大多数戒毒人员来说运动负荷不足,且训练间隔时间太长,需要增加训练周期(原24周,增至48周)、单位时间内训练次数及增加训练负荷。
(三)运动+体育游戏训练,能充分调动参与的主动性和兴趣提升,更适合女性戒毒人员特点,有利于修复大脑病变组织。
(四)对即将开展的运动戒毒有一定的借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