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服务首页
司法行政人员首页
欢迎您访问司法行政(法律服务)案例库
首页 > 教育适应期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团体耐力训练案例

教育适应期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团体耐力训练案例

分享
案例内容
【案例背景】

调查发现,长期吸食毒品导致吸毒人员身体差,免疫力下降,心理素质差,意志薄弱。因而如何提高戒毒人员身体素质,增强戒毒信念,战胜毒魔心瘾,提高戒断率,成为戒毒康复训练的一个重要课题。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经过生理脱毒转入教育适应期后的康复训练尤其重要,这一时期的康复训练可以为后期段运动戒毒打下坚实的基础,达到恢复身体机能的目标。本案着重介绍通过有计划的团体耐力训练,教会戒毒人员如何以自己喜爱的方式,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挑战自我,根除毒瘾,重塑人生。

【案例基本情况】

(一)确定团体耐力训练对象

通过个别访谈,采取自愿参加原则,筛选出40名教育适应期戒毒人员(其中吸食海洛因5人;吸食冰毒、麻古、K粉各10人;吸食摇头丸5人),平均年龄30左右,入所体检报告无明显疾病,无精神病史,个人愿意积极锻炼身体,立志戒毒。

(二)制定团体耐力训练方案

1. 确定训练目标。让戒毒人员以自己乐于接受的方式,设计富有创造性的团体耐力训练方式,让戒毒人员毫无压力地参与其中并挑战自我,且可以进行自我测试和评估,通过反复训练来增强体质,增强信念,通过不断提高自己,不断突破设定的目标和自己以前的表现,从而完成自我认知和修正,战胜自我。

2. 制定训练计划。以一个月为班次,设计太极拳、广播体操、运球跑、连续深蹲跳、场地跑、篮球赛、网球赛等训练项目,有批次、有层次的开展40人的团队耐力训练拓展。针对戒毒人员整体身体状况,民警康复训练师有针对性的制定训练计划,提高戒毒人员身体耐力素质,同时磨炼意志和毅力。

3. 实施训练评估。在训练过程中,戒毒人员要每天针对自己的训练情况和每一个项目的训练情况进行自我评估,民警康复训练师每周要对训练情况进行综合评估,结合个体情况,要给出有针对性的康复训练指导意见。

(三)训练方案的实施。

从戒毒人员进入教育适应期开始,每天在日常康复训练之余,组织开展2个小时的团体耐力训练。分四周四个阶段进行。

1. 第一阶段:在日常康复训练的基础上,继续深入开展太极拳练习和广播体操训练。因初入所吸毒人员刚结束生理脱毒,所以只能作一些基础训练,让戒毒人员调节身体,适应环境,让身体各项机能逐渐恢复正常。

2. 第二阶段:为了增强训练的趣味性,让参训人员体会团体训练的快乐,我们分组设计了2—3个训练项目,如开展10秒运球跑或2分钟连续深蹲跳等基础训练项目,训练戒毒人员的肢体协调性、平衡性,彻底消除身体稽延性症状,逐渐进入团体训练状态。此阶段结束后,参训戒毒人员要自我评估,同时民警康复训练师要对每名戒毒人员的身体状况、精神状态进行综合评估,实施分类训练,个别指导,而后可进入下一阶段的训练。

3. 第三阶段:分组开展场地跑和场地上下跑。跑步是最锻炼耐力的,但也是最枯燥的,因而对训练方式要进行设计。通过混合经典的训练过程并对其进行更新和增加挑战性,从而提高参训者的耐力素质。

(1)场地跑

使用器材:6个锥筒、秒表和口哨。

项目设置:8名参训者绕400米跑道跑步,起点是跑道上的起跑线。

执行动作:8名参训者并排在跑道上同时进行逆时针跑。计时时间分别为30、15、10、20、30秒,并在4分钟内重复以上训练时间的内容。第一个30秒为直线跑,15秒倒跑,10秒高抬腿跑,20秒面向跑道内圈的侧向跑,最后的30秒为面向跑道外圈的侧向跑。

参训者按照这个顺序跑4分钟,时间结束时,用锥行筒标志出他所在的位置,然后参训者进行60秒极限跑。结束哨声响起时,立刻停在原地,记录每名参训者所跑过的总长度。并以此距离作为基础值来评估训练效果。

(2)场地上下跑

利用运动场和运动场旁边的看台,以及跨栏、锥筒等设施,组织开展适合戒毒人员耐力训练的新方式。这是团体耐力训练的进阶阶段,此阶段训练打破传统跑步的单调训练方式,将不同模式和难度的训练动作组合起来,先可进行分解练习,之后再完整执行该训练。参训戒毒人员每天要进行自我评估,并在每次训练中尽量缩短完成时间。此阶段训练尤为关键,如未能开展好,容易导致训练人员产生放弃心理。

4. 第四阶段:组织参训戒毒人员开展篮球、羽毛球比赛。球类比赛也是有效进行耐力训练的方式,对提升戒毒人员精神风貌、坚定戒毒意志、培养团队意识具有良好的训练效果。

(1)篮球比赛

场地器材:一个标准篮球场、篮球、口哨、定时器。

项目设置:对40名戒毒人员分4组织进行计时比赛。

开展比赛:比赛范围为半场也可为全场。比赛以单循环赛的方式进行,实行循环积分制,赢一场积3分,输一场积1分,最后以得分高低作为小组最终得分,并采取实物奖励的方式对得第一的小组织进行奖励。比赛中每一组的每一个人都要上场,重在比赛过程的分享,而轻比赛结果的运用。

(2)羽毛球比赛。为增强团体耐力训练的趣味性,羽毛球作为参训戒毒人员的自主训练项目,采取自愿报名参加的方式进行,戒毒人员利用训练空余时间自行训练,参与最后的羽毛球比赛。对比赛的优胜者给予一定的奖励。

(四)训练效果

参训的40名戒毒人员参训前哈佛台阶测试指数评价为:良好者8人,及格者为22人,不及格者10人,合格率75%。参训一月后哈佛台阶测试指数评价为:优秀者1人,良好者18人,及格者20人,不及格者1人,合格率达到97.5%。

通过有计划的团体耐力训练,参训的40名戒毒人员积极锻炼身体,增强了体质,心肺耐力水平提高明显,健康状况有较大改观。

【案例思考】

(一)耐力训练期间要把握好切入点。

团体耐力训练能帮助参加者认识自我,激发个人潜能,客观地进行自我定位;改善人际关系,加强团体合作;增强人生自信,克服心理惰性,磨练战胜困难的毅力,增强戒毒毅力和信心,要注意循序渐进,更客观的面对人生的挑战。

(二)耐力训练方案要不断修改完善。

本案也存在不足。由于受场地和资源限制,存在训练项目设计创新力不足、对个别中途打退堂鼓戒毒人员的专业心理辅导不够等因素,这是下步重点切入、重点努力改进的方向。

您的满意度:
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您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