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服务首页
司法行政人员首页
欢迎您访问司法行政(法律服务)案例库
首页 > 对戒毒人员开展家庭关系修复的系列团体辅导案例

对戒毒人员开展家庭关系修复的系列团体辅导案例

分享
案例内容
【案例背景】

家庭在戒毒过程中起着他人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然而在对戒毒人员的多次咨询当中,发现许多戒毒人员谈起家庭成员都忌讳不谈,有的甚至是满满的抱怨。戒毒人员与家庭成员关系紧张,这对他们成功戒毒非常不利。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导致戒毒人员家庭关系紧张的多数原因在于其本人,他们不知感恩,只知索取。为了培养戒毒人员的感恩意识和担当情怀,修复和改善家庭关系,降低复吸率,巩固戒断率,在戒毒人员中开展家庭关系修复团体辅导,帮助他们建立起充满关爱和支持、稳固和健康的家庭关系是非常重要和极其必要的。

【案例基本情况】

为深入了解戒毒人员的家庭关系,山西省临汾强制隔离戒毒所对2018年1月份至6月份回归期的167名戒毒人员的家庭环境、家庭功能、家庭关怀度进行了问卷调查,采用的是《家庭环境量表》、《家庭功能评定》和《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三种量表,筛选出73名家庭功能存在中度和严重障碍的戒毒人员,分三批开展了家庭关系修复系列团体辅导,本文就是其中的一次。本次团体辅导的主题是:“感知、感悟、感恩”,共24名男性戒毒人员全程参与。使用的活动用具有心理测试量表、音响、背景音乐、彩色水笔、A4纸、彩色心形卡纸、《团体活动心得记录表》以及一些阅读资料。活动共分6次开展,每周一次,每次时间为90分钟,活动地点在心理矫治中心团体咨询室。具体辅导过程如下:

(一)第一次活动:相知相识

1. 过程

本次活动按照“你知我知”、“许愿精灵”、“你我约定”、 “分享告知”几个步骤开展。首先,咨询师先向大家介绍本次团体辅导的主题、意义及用时等;随后以热身游戏“对对碰”引入活动,伴随着《相逢是首歌》背景音乐,成员在房间自由漫步,并尽可能多地和不熟悉的成员握手、打招呼,最后围圈而坐,每人用一句话介绍自己的姓名、年龄、家乡、兴趣爱好、个性特点,通过语言与非语言的观察,尽可能多了解对方,熟悉彼此。接着,按逆时针顺序,让每位成员将“我加入团体的希望是什么”、“我希望我们的团体是什么样的”两个句子补充完整,以澄清成员参加团体的动机、对团体的认识、以及对团体的错误期待,说明团体的功能、目的和内容。紧接着,咨询师针对团体辅导中纪律规定、参与要求、时间安排、保密原则、作业完成等诸多事项与在座成员进行探讨商量,加以归纳,形成团体契约书,所有成员在团体契约书上签名并举手进行集体宣誓。最后,所有成员逐人谈谈参加本次团体活动的感受与体会,意见与建议等,咨询师做以总结。活动结束前,布置作业、分发《团体活动心得记录表》,并预告下次团体活动的内容、时间与地点,然后结束团体。因第四个步骤“分享告知”阶段,在每次团体辅导中的内容大同小异,为避免重复繁琐,在以下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活动记录中不再赘述。

2. 咨询小结

本次活动营造出一个和谐、融洽、轻松的咨询氛围,戒毒人员能敞开心扉,介绍自己,积极分享和交流,形成了团体规范,为以后几次主题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第二次活动:家与归属感

1. 过程

本次活动按照“倾听心声”、“无家可归”、“我的家庭树”、“分享告知”几个步骤开展。首先,以“照镜子”热身游戏引入活动,营造融洽和谐的咨询氛围;针对上次作业,组织成员谈看法、想法,说收获与体会;通过交谈了解,及时调整咨询方案。接着,咨询师引导成员做“马兰开花”的游戏,请游戏中“无家可归”的成员谈谈自己的感受,并针对他们说的很孤独、被抛弃、很凄凉等感受表示理解,指出人是社会的人,每个人都渴望被他人接纳,离开了集体,都会失去安全感、踏实感、力量感,只要善于积极改变,就有机会找到家,并与现实生活进行连接,引导他们营造一个温暖的家人人有责,在家这个集体里才可以获得力量、支持、关心、满足、归属和安全感。紧接着,让成员找一个舒适的姿势坐下或躺下,然后跟着咨询师的引导语进行家庭树冥想,用A4纸和彩色水笔,把想象的家庭树画出来,进行交流分享,引导成员“从内心深处重新认识一下自己的家庭、家庭成员以及自己与他们之间的心理距离”。

2. 咨询小结

成员能够积极投入,从内心深处重新看待自己的家庭与家庭成员,以及自己与他们之间的心理距离及亲密程度,初步进行自我反思,为后面团体辅导做好铺垫。

(三)第三次活动:知恩与悟恩

1. 过程

本次活动按照“交流心声”、“母亲的谎言”、“秘密账单”、“分享告知”几个步骤开展。首先,以“电波传递”热身游戏引入活动,随后针对上次布置的作业,组织每个成员谈谈看法、想法,说收获与体会,大多成员谈了自己原来不太关注自己的家庭,也不太关注与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通过参加上次团体辅导,开始重新审视和认识自己的家,认为家应该是温馨的、相互尊重的、和谐的。接着,伴随着背景音乐《母亲》,咨询师邀请8位成员分句、分段诵读《一个母亲一生撒的8个谎言》故事,请成员分享读完和听完这个故事有何感想。紧接着,咨询师给每位成员分发《母亲的账单》和《儿子的账单》阅读资料,在账单横线上添写自己认为合适的钱数,随后让成员依次分享自己所填账单的数目。最后咨询师用心理学中的一种“心理过滤”现象讲述了成员与家庭成员关系紧张的原因,那就是在他们眼里只看到自己为父母做的事,而看不到父母为自己做的事,不管自己对家属的要求合理不合理,一旦不能满足时便感到自己委屈、牢骚满腹、求全责备,常常把鸡毛蒜皮的小事无限放大、耿耿于怀、计较得失,无论父母对自己多好,似乎永远也不懂感激。实际上,这也许并不是知恩不报,而是因为心理过滤使自己根本就不“知”恩。

2. 咨询小结

本次团体活动,戒毒人员触动较大,在重温母爱伟大的同时,对“感恩”一词也有了全新的认识,开始对自己过去的做法进行反省,并对未来有了初步规划,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第四次活动:忏悔与补偿

1. 过程

本次活动按照“心灵倾诉”、“父母知多少”、“我的生命线”、“分享告知”几个步骤开展。首先,以“撕纸”热身游戏引入活动,针对上次布置的作业,组织成员逐人谈感想,成员说的最多的是要感恩父母,给了自己生命,自己一定要常怀感恩心,常思报恩行。接着,咨询师让每个人在一张纸上写出自己父亲和母亲的生日、喜欢吃的食品、穿鞋子的号码、兴趣爱好、最得意的事、最后悔的事、最大的优点、对自己的期望等,并用一个词来形容自己的父母,看看自己对父母了解多少,从而产生内疚感和忏悔心,懂得补偿。紧接着,咨询师发给每位成员一份《我的生命线》调查表,内容包括成员现在的年龄,预测自己死亡的年龄以及预测的依据,回顾过去的我以及展望未来的我,列出对自己影响最大或令自己最难忘的三件事,写出今后自己最想做的三件事或者最想完成的三个目标,组织成员畅谈填写《我的生命线》以后的感受。最后,伴着歌曲《感恩的心》,组织成员做手语舞。

2. 咨询小结

成员们的成长让人欣慰,感悟和收获让人震撼,从开始的过度拘谨到完全放松,从消极低沉到欢欣愉悦,从埋怨愤怒到知恩图报、善待他人,思想上的蝶变,一定会使他们今后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五)第五次活动:连根与养根

1. 过程

本次活动按照“聆听心声”、“连根养根”、“缤纷心愿树”、“分享告知”几个步骤开展。首先,以“坐地起身”热身游戏引入活动,并针对上次布置的作业,组织成员逐人谈感受与收获。接着,伴随舒缓的背景音乐《相亲相爱一家人》,咨询师让每位成员写下自己生命中的最重要的五个人名字,并将写有亲人名字的纸张紧贴在心窝上,想象亲人就在自己眼前,咨询师利用心理学中的空椅子技术,让成员面对椅子半蹲下,想象亲人就坐在椅子上,伸手抚摸亲人,亲吻儿女,把自己想说的话说给亲人听,并跟着咨询师的引导语进行约誓。紧接着,让每个成员在心形卡片上写出对亲人的期许和祝福,轻轻地闭上眼睛,紧紧地贴在胸前,小声地重复刚才写下的期许和祝福。最后,贴在墙上的心愿树上。

2. 咨询小结

通过这次团体活动,成员们懂得如何去珍惜亲情,如何去表达忏悔与感恩,将压抑心中的苦和想倾诉的话都说了出来,他们一定会将本次活动作为新的起点,完成人生的蜕变,出去以后好好做人。

(六)第六次活动:感恩有你

本次活动按照“请听我说”、“回首来时路”、“温馨大团圆”、“分享告知”几个步骤开展。首先,以“青蛙跳水”热身游戏引入活动,营造融洽和谐的咨询氛围,针对上次布置的作业,组织成员逐人谈心得,大多数成员更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最值得拥有的是亲情,感谢家庭成员对自己的不抛不弃,出去后好好对待家人,心存感恩,善待他们。接着,咨询师调节好室内光线及音响音量大小,让成员除去身上有压迫感的物品,然后调整坐姿直到最舒服为止,指导成员进行缓慢而有节奏的深呼吸,伴随着轻柔的背景音乐,引导成员进人想象,回顾前五次团体的内容及整个过程。紧接着,采用轮圈发言的形式,请每位成员将下列句子补充完整:“我印象最深刻的团体活动是……因为……”、“我觉得在这个团体中最大的收获是……”、“我觉得在这个团体中最让我感动的是……”、“我感觉自己参加团体后发生了……的变化”、“我觉得团体可以改进的地方是……”。最后,给每位成员发一张心形彩色小祝福卡,每人在卡的上面写下对其他成员的祝福,然后依次向右传,每位成员都写下自己对其他成员的祝福、鼓励或建议,写完后,每位成员仔细阅读他人写给自己的祝福,并对他人表示深深地感谢。活动结束前,所有成员站成一个大圈,面朝圆心,将两手分别搭在左右成员的肩膀上,伴随着《明天会更好》背景音乐,有节奏地左右摇摆,并一起轻声哼唱,使全体成员在温馨甜蜜的气氛中告别团体,咨询师勉励成员将团体中所学到的知识继续运用于日常生活中,永怀感恩心,善待亲人,珍惜亲情。

【案例思考】

(一)家庭在戒毒过程中发挥着他人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

良好的家庭关系不仅是戒毒人员建立信心的重要支点,也是遇到困难及挫折的避风港和加油站,更是巩固康复效果的指导者和监督员。当戒毒人员回归社会后,暂无经济基础,如果能从家庭获得支持与帮助,就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避免违法事件的发生。另外,关系良好的家庭成员会用包容和发展的眼光看待戒毒人员,当其有一点进步时,也会及时鼓励,给他信心与勇气;并且指导其日常行为,重建正确的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帮其回避高危情境,拒绝毒品诱惑;监督并纯洁其交际圈,铲除复吸的土壤,捣毁复吸的温床,使其丧失复吸的机会,是戒毒人员的家庭成员在他们身边设置了一堵防火墙,栽下了一道防护林,筑起了一道安全网。

(二)学以致用,不断增强实际操作能力与工作水平

作为戒毒场所一名专职心理咨询师,一定要不断学习家庭治疗方面的理论知识,并针对戒毒人员家庭关系中存在的共性及个性问题,探索切实有效的咨询方案及咨询技巧,大胆运用到日常的个体咨询、团体辅导和心理危机干预实践中,不断修复和完善戒毒人员家庭关系,为顺利回归社会,实现再社会化,重塑美好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您的满意度:
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您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