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服务首页
司法行政人员首页
欢迎您访问司法行政(法律服务)案例库
首页 > 戒毒康复人员家属毛某的心理咨询个案

戒毒康复人员家属毛某的心理咨询个案

分享
案例内容
【案例背景】

毒品成瘾者家属经历了成瘾者吸毒带来的各种折磨,饱受来自生理和心理的摧残,同时,家属也是成瘾者能否顺利戒毒以及戒毒后是否会引起复吸的重要因素,成瘾者的戒毒与成长离不开家属的成长。对家属的心理治疗尤为重要,本案例主要是心理咨询帮助一名成瘾者家属化解抑郁情绪、走出心理阴影,促其逐渐实现自我成长,以更好地帮助成瘾者戒毒的过程。

(一)戒毒康复人员家属的基本情况

毛某,女,27岁,戒毒康复人员刘某的妻子。毛某和刘某是高中同学。毛某认为彼此很了解,不顾家人反对嫁给了刘某。婚后第一年,毛某便发现了对方吸毒的事实。顿时感觉天都要塌下来了,从此,她不得不经历刘某吸毒之后出现幻觉要跳楼的险情,也必须忍受刘某因吸毒对她产生的猜疑和辱骂。三年来,毛某深受身体与精神的双重折磨。其间,她不是没有想过离开刘某,甚至想放弃这段婚姻。但是,最终她还是决定留下,想尽各种办法帮助刘某戒毒。2016年10月,在他人的推荐下,毛某陪着刘某来到了北京市天康戒毒康复所。

(二)咨询师观察与来访者自述

初次见到他们时,毛某的状态引起了咨询师的注意:她面色憔悴、目光呆滞,一点儿都没有她这个年龄应有的朝气和活力。她告诉咨询师,自从知道刘某吸毒的事情之后,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心理一直很压抑,每天都过着心惊胆战的日子,她每天都睡不好觉,心里很难受,不愿见人。来到康复所以后,虽然她内心踏实了一些,但还是觉得很压抑,怎么也高兴不起来,每天都是以泪洗面。

(三)心理诊断与分析

在对毛某开展90项症状清单(SCL—90)结果显示,抑郁、焦虑因子分值较高,显示重度等级,表明毛某的心理状态需要引起关注。分析发现,毛某受刘某吸毒行为的影响,内心压抑,存在一定程度的抑郁情绪,内心缺少安全感,看不到生活的希望,虽然来所陪伴刘某,但这样的情绪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刘某的戒毒。

【方案制定】

在对其进行了心理的访谈与测试之后,咨询师与毛某商定开展心理咨询。

(一)近期目标:改善情绪状态,平稳情绪,转换思维,寻找自己的资源,学会接纳,建立自我的安全感;

(二)远期目标:心理状态保持稳定,以积极向上的心态帮助对方戒毒。

(三)具体措施:以个体咨询为主,采用情绪释放、放松冥想、家庭治疗等方式,帮助其释放不良情绪,重新建立安全感,重新燃起对生活的热情和信心。

【实施情况】

(一)释放不良情绪,建立自我安全感

在第一次咨询中,咨询师主要运用积极倾听与共情技术,听她诉说自己的情绪、情感。在她倾诉过程中,咨询师感到她内心积压着很多负面情绪:一部分来自自身成长经历,另一部分是因为刘某吸毒带来的。

毛某小时候,父母离异。她先是跟着父亲生活,后因为父亲经常不在家,大多数时间她是和奶奶一起生活的。长大之后,毛某才回到了母亲身边。她很在乎与母亲的关系,母亲给她买的所有东西,她都一一地挂在自己的柜子里,经常拿出来看看,觉得这些东西在母亲就在。

与刘某结婚后,毛某很努力地营造属于自己温暖的家。当她知道刘某吸毒后,感觉自己要崩溃了。成长中亲情的缺失,再加上刘某吸毒的事实,让她感觉每天都很难捱。

为了缓解毛某内心的压力,咨询师教她运用吹气球方式对自己进行放松:想象自己身旁有3只气球,分别拿起每只气球,将自己的不良情绪吹进去,之后将气球放飞。随着一只只气球飞走,毛某感到心里的压抑感减轻了许多。在对毛某进行情绪释放之后,咨询师对她做了一个冥想治疗,促其建立自我安全感。咨询师又教她慢慢地放松心情,调整好呼吸,使其进入一个比较放松的状态。随后,咨询师又让她运用前述吹气球方式释放自己的不良情绪。释放完之后,咨询师让她继续扫描全身,想象能代表自己安全感的东西,想象这个“安全感”的颜色、形状、味道。想到之后,想象这个“安全感”通过自己的头顶进入自己身体的每个部位。然后,咨询师嘱咐她告诉自己的“安全感”:“我会好好珍惜和爱护你的。”做完这样的冥想后,咨询师让她慢慢地睁开眼睛。

毛某告诉咨询师,她想象的安全感是粉色的玫瑰花。她感觉这朵玫瑰花进入了自己身体的每个部位,感觉自己能闻到玫瑰花的味道了。此时,她的心情轻松了很多。

(二)改变思维,接纳自我

在第二次咨询时,毛某说她的睡眠改善了很多,只是有时候很多事情压在心里,感觉周围有很多人不能接纳自己,自己也很难和他们相处。在这次咨询中,咨询师主要是听她叙述自己的各种不满,希望帮助她认识到,在很多时候,咨询师对别人的不接纳是自己内心的投射心理反映,其实是对自己的不接纳。要想改变,就需要逐渐让自己自信起来。

咨询师让毛某列出自己的优势以及自己拥有的资源,从而使她建立一种对自我的认可和正向思维。同时,咨询师给她布置作业,让她每天早晨起床后面对镜子对自己说:“你是最棒的,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三)夫妻沟通,真诚理解

在前期对毛某咨询的基础上,咨询师能感受到毛某有很多对刘某的不满和指责,而这些不满和指责如果不及时处理,将会影响刘某的戒毒效果。

为了促进毛某与刘某彼此的互动交流和沟通,促进他们共同成长,咨询师与他们两个人共同开展了一次系统式家庭治疗。

在这次家庭治疗中,咨询师让他们每人都说出自己对另一半的期待。毛某说,她期待刘某能照顾她的感受;刘某说,他期待毛某能在家庭中顾全大局。在彼此谈了对对方的期待后,咨询师让两人相对坐着,彼此看着对方的眼睛,膝盖触碰在一起,一方的手臂托着另一方。然后,咨询师让两人把自己最想对对方说的话说出来,并要求他们用“对不起、请原谅、谢谢你、我爱你”这四个词语向对方说出自己内心的话语。

向刘某吐露了内心的不满之后,毛某已经泣不成声了。但是,她还是坚持着用四个词语做结束语,“对不起,在你吸毒期间我没能及时地发现你的问题;请原谅,在那段时间我表现得有些无助;谢谢你,让我认识到自身的问题;我爱你,无论你怎么样,我都会一直陪伴你戒毒”。听完毛某的话,刘某紧紧地将毛某搂在怀里,眼泪顺着面颊流了下来。这样的沟通,为两人提供了给彼此表达感情的机会,也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

每个人都承担着不同的角色。如果能站在别人的角度理解他人,就可以化解一些矛盾和冲突。在接下来的咨询中,咨询师邀请两人一起说出对方的优点以及“如果我是对方,可能存在哪些困境和无能为力”。通过这个活动,咨询师希望他们彼此间能有一些理解,懂得彼此的不容易。

在这次家庭治疗中,咨询师让毛某想象自己的变化。咨询师给毛某提了一个问题让她回答:如果用一种动物形容,现在的她更像哪种动物?毛某说,她感觉现在自己像一只猴子,比过去更加灵活了,在很多时候能有自己的生活了。咨询师又让毛某和刘某想象什么动物可以代表自己和对方。毛某说,自己是一条鱼,刘某是一头熊;而刘某觉得自己是一头熊,毛某是一只小狗。针对两个人这样的一种意向,咨询师进行了适当的引导。

之后,咨询师让毛某期待一下,用什么样的动物代表自己。毛某说,她很期待自己是一只孔雀,刘某是一头狮子,希望两个人都是优秀的,在未来的生活中能更好地发挥各自的特长。刘某也赞同这样的比喻。

接下来,咨询师让他们共同画一幅愿景图。在画中,他们共同画了房子以及全家一起出游的场景,画面带给人一种很温馨的感觉。

【案例思考】

经过咨询后,毛某的负性情绪得到了很好的缓解,与刘某也能很好地沟通了,SCL—90测试结果也显示,抑郁、焦虑因子的分值明显降低,均显示在较好的等级。夫妻关系得以改善,伴随着自己的成长,也相信另一半也会越来越好。咨询师引导毛某在康复所里了解一些毒品知识,并给她推荐了康复所编辑的《家属帮教手册》、《毒品知识60问》等书籍,帮助毛某理解了刘某为什么会出现一些精神失控的状态,为何会出现对她的打骂和猜疑。她深深地感受到了毒品对刘某的伤害,觉得过去自己对刘某缺乏理解,认识到现在刘某是一个病人、毒品的受害者,要用耐心、爱心去陪伴他。当刘某出现身体不适的时候,毛某会亲自给刘某做身体按摩,帮助他化解身体的不适。

出所前,为了帮助帮助刘某成功转型,咨询师和毛某做了细致的分析,与毛某、刘某共同商量制订回家之后的《家庭康复计划》,明确每天的生活安排,制定24小时应付卡,毛某帮刘某列出了可能的高危风险情境,提醒刘某尽量避免去这些高风险的地方,毛某要给予监督和陪伴。夫妻约定,两人每天坚持跑步,每周坚持爬山一次。

戒毒回归社会之后,毛某和刘某逐渐恢复了正常的生活轨道。毛某也看到了生活的希望,脸上的笑容渐渐地多了起来。毛某经常会把他们一起锻炼、一起爬山的美好瞬间通过微信发给咨询师。看到他们脸上洋溢的笑容,咨询师内心也深感欣慰,感觉到了重生的力量。这不仅是刘某的重生,而且是他们这个家庭的重生。

您的满意度:
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您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