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服务首页
司法行政人员首页
欢迎您访问司法行政(法律服务)案例库
首页 > 开展动感蹦床训练提升戒毒人员体质的康复训练案例

开展动感蹦床训练提升戒毒人员体质的康复训练案例

分享
案例内容
【案例背景】

被誉为“空中芭蕾 ”的蹦床运动,近年来受到较多关注,逐渐出现在家庭、健身房、体育馆等场所中。蹦床运动通过有规律的弹振、腾空,自由飞翔的愉悦与忐忑,难度动作的挑战,从而激发戒毒人员的活力和积极性,培养协调性、平衡感和团队精神,促进大脑结构及功能优化,达到降低毒品渴求的目的。近年来,广东省第二强制隔离戒毒所(以下简称“省二戒所”)创新教育矫治思路和方法,积极引入小蹦床运动项目,挑选60名青年戒毒人员,开展半年的“悦蹦疗身”动感蹦床训练,有效提升戒毒人员的体质健康水平和身体机能,取得良好成效。

【案例基本情况】

(一)制定训练方案,筛选训练人员

根据戒毒人员康复训练现状,进一步推动体医融合进程,康复训练中心民警和高校专家结合所内教育学习日实际,制定了“悦蹦疗身”动感蹦床训练方案。方案如下:训练目标为锻炼戒毒人员的平衡稳定性、灵敏协调性,帮助戒毒人员增强心肺功能,提高身体的耐力和协调性;训练内容为理论教学、初级中级蹦床健身操实操;训练实施由康复中心民警和高校专家联合开展,大队康复训练组民警负责协助;时长和频率为每周3次、每次2课时、每课时30分钟;训练强度以中等(50%-70%最大心率或12-14主观疲劳感觉)和中高强度(60%-85%最大心率或12-16主观疲劳感觉)为主;训练场地为1300平方米的康复训练馆;训练器械为蹦床20只;训练前后进行基础体能和心理水平等测试及评估。

为确保训练方案得到有效实施、训练全过程安全以及训练效果,在高校专家的专业指导下,经过共同探讨,设置了以下参训人员条件:处于康复巩固期;年龄为25-35岁之间;身高为1.65-1.75米之间;体重为120-140斤之间;经戒毒医疗中心健康检查后,身体健康,无运动禁忌症的戒毒人员。根据上述条件在康复巩固区的大队中,选取了60名戒毒人员作为参训人员。

(二)开展理论教学,夯实训练基础

在开展训练前,专家和民警组织60名戒毒人员集中开展“悦蹦疗身”动感蹦床训练理论教学,时长为2课时。高校专家先是介绍蹦床运动的历史、发展、特点和意义,让戒毒人员了解蹦床运动的基本概念和背景,接着详细讲解蹦床运动中的力学原理,如弹性力、重力、惯性等,帮助戒毒人员更好地掌握蹦床运动的技巧和要领。随后,重点介绍初级中级蹦床健身操的教学方法,运用大量图片和视频详细演示蹦床运动中的基本动作和技巧,让戒毒人员了解如何有效地学习和掌握蹦床运动技能。最后,民警强调“悦蹦疗身”动感蹦床训练中的安全注意事项。通过理论教学,有效夯实了戒毒人员的蹦床训练基础,确保了训练的效果和质量。

(三)分级分段实施,提升训练水平

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中心和大队民警组织戒毒人员开展分级分段的小蹦床健身操实操,前3个月练习初级小蹦床健身操,后3个月练习中级小蹦床健身操,高校专家每周到所开展蹦床运动技术指导一次,帮助戒毒人员逐步掌握“悦蹦疗身”动感蹦床训练技能,增强体质,实现身心康复。

1.“悦蹦疗身”训练前开展热身运动

每次训练前,民警都会带领戒毒人员在跑步机上慢跑400米,然后让戒毒人员散开站位,进行颈部活动和肩部活动各拍8次,按左右腿顺序拉前弓步、侧弓步各3次以及最大拉伸各3次,最后进行开合跳20个,简单的纵跳20个,高抬腿30秒,原地下蹲起跳10个等10分钟以上的热身运动。

2.“悦蹦疗身”训练后开展放松拉伸

每次训练后,民警都会组织戒毒人员加做10分钟左右的静态拉伸放松训练,主要拉伸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股四头肌、股后肌群、臀部、背部等,分左右侧10秒拉一次,每侧拉3次。

3.开展初级蹦床健身操训练

3个月,民警将60名戒毒人员分成3组,每组20人,分批开展由10个低难度动作组成的初级小蹦床健身操训练。

动作1:踏步走。要求戒毒人员两眼目视前方,挺胸抬头,双手握拳,拳眼朝前,两臂自然前后挥动,双脚原地踏步,动作持续2*8节拍。

动作2:转身插腰跳。要求戒毒人员两眼目视前方,双手插腰,两腿自然站立,核心收紧,落地时全脚掌着垫,重心在两腿之间,保持身体直立,动作持续4*8节拍。

动作3:勾脚跳。要求戒毒人员双眼目视前方,挺胸抬头,两手插腰,支撑脚全脚掌着垫,非支撑脚前脚掌勾起,脚跟着垫,动作持续2*8节拍。

动作4:插腰开合跳。要求戒毒人员双眼目视前方,挺胸抬头,两手插腰,双脚稍比肩宽,核心收紧,落垫时全脚掌着垫,重心在两腿之间,动作持续4*8节拍。

动作5:开合跳。要求戒毒人员目视前方,两手侧平举至胸前平屈,双脚自然开合,核心收紧,落垫时全脚掌着垫,动作持续4*8节拍。

动作6:弓步跳。要求戒毒人员两手插腰, 目视前方,核心收紧,上体保持直立,双脚交替成弓步,重心落在两腿之间,动作持续2*8节拍。

动作7:拳击跳。要求戒毒人员双眼目视前方,两手握拳,一拳拳心朝下水出拳,一拳拳心朝上放置腰间,两拳交替变换,两腿交替成弓步,重心落在两腿之间,动作持续2*8节拍。

动作8:转身跳。要求戒毒人员两手插腰,双脚自然开立,180°转身时核心收紧,落点时全脚掌着垫,重点在两腿之间,膝关节不要弯曲,动作持续2*8节拍。

动作9:引弓跳。要求戒毒人员双手成掌,掌心朝下,一手胸前平屈,一手侧平举,双手交替变换, 双脚自然开立,180°转身时核心收紧,落点时全脚掌着垫,重点在两腿之间,膝关节不要弯曲,动作持续2*8节拍。

动作10:放松活动。要求戒毒人员两腿交替踏步,两手经体侧上举。右(左)脚向右(左)前迈出,两手侧上举。两手侧上举至合十,上体前倾,两手触垫成体前屈,膝关节不要弯曲,调整呼吸,充分拉伸,动作持续4*8节拍。

4.开展中级迷你()蹦床健身操训练

在前期训练的基础上,60名戒毒人员生理肌能和身体体能均得到极大提升。因此,民警按照之前的分组,组织开展由9个中高难度动作组成的中级蹦床健身操训练。

动作1:跪姿腾跃。要求戒毒人员两手插腰,双眼目视前方,核心收紧,双腿成跪姿着垫,保持身体直立,动作持续2*8节拍。

动作2:直体插腰跳。要求戒毒人员两眼目视前方,双手上举,掌心相对,核心收紧,身体保持一个平面,落点时全脚掌着垫,动作持续2*8节拍。

动作3:交替高抬腿跳。要求戒毒人员双眼目视前方,两臂自然前后挥动,核心收紧,双腿交替抬腿,大腿抬至水平,动作持续4*8节拍。

动作4:转体跳。要求戒毒人员两手插腰,双脚自然开立,180 °转身时核心收紧,落点时全脚掌着垫,重点在两腿之间,膝关节不要弯曲,动作持续4*8节拍。

动作5:并脚左右跳。要求戒毒人员双眼目视前方,两臂自然前后挥动,核心收紧,双脚并拢左右交替跳跃,动作持续4*8节拍。

动作6:拳击跳。要求戒毒人员双眼目视前方,两手握拳,一拳拳心朝下水出拳,一拳拳心朝上放置腰间,两拳交替变换,两腿交替成弓步,重心落在两腿之间,动作持续4*8节拍。

动作7:团身跳。要求戒毒人员上体前倾,团身时核心收紧,腹部紧贴大腿,双手触摸脚踝,落地时全脚掌着垫,动作持续2*8节拍。

动作8:双飞燕。要求戒毒人员核心收紧,上体前倾,双脚侧上抬,双手摸脚踝,落地时全脚掌着垫,动作持续2*8节拍。

动作9:侠客蹲。要求戒毒人员低头目视下方,单脚跪垫,一手触垫支撑,一手成掌后上举。动作持续1*8节拍。

5.开展“悦蹦疗身”动感蹦床训练展示

在第6个月,为增强“悦蹦疗身”动感蹦床训练的观赏性、趣味性,省二戒所邀请市级蹦床运动表演队到所进行指导,对初级中级蹦床健身操进行了优化,对个别手势动作进行了美化修改,并且在训练过程中,让戒毒人员喊出动作口号等“喊麦”环节,进一步增强了“悦蹦疗身”动感蹦床现场展示的表演效果。

(四)开展专业评估,凸显训练成果

1.各项基础体能得到有效提升

在训练前和6个月后,民警对60名戒毒人员开展了心率、肺活量、纵跳等系列体能测试,由测试数据分析得知,60名戒毒人员的基础心率和舒张压前后数据差异明显,说明心血管功能得到了明显改善,闭眼单脚站立、T型跑、原地纵跳与6min步行等多个指标显著优于前测,表明戒毒人员的身体素质均得到明显增强。

2.一般心理健康水平显著提高

使用一般健康问卷(GHQ-12)对60名戒毒人员进行一般心理健康水平前后测差异检验,结果发现得分差异显著(t=-4.12,P<0.01)(见表1),后测心理健康水平得分降低,说明干预后心理健康水平有所提高。

3.展示训练成果戒毒信心增强

训练半年后,省二戒所将“悦蹦疗身”动感蹦床训练固化成康复训练展示项目,订制色彩鲜艳的“动感”服饰,组织戒毒人员穿戴并在中秋、国庆、元旦、春节等重大节日的文艺汇演中进行展示。每次展示时,参训人员整齐响亮的“喊麦”和充满活力的跳跃,均给现场观众带来一种视觉上的享受,也赢得其他戒毒人员的喜爱。参训人员黄某说,他非常享受跳“悦蹦疗身”动感蹦床的感觉,每次跳跃仿佛在空中自由飞翔,不仅能让他的身体带来了愉悦感,还让他的心理得到放松和释放,通过训练,他对此次戒除毒瘾充满了坚定和自信。

【案例思考】

(一)创新驱动发展。创新是推动场所康复训练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省二戒所通过引入多元化的优秀传统运动项目、地方特色运动项目,以及国际或大众认可的潮流运动项目,不断提升康复训练效果,满足戒毒人员个性化训练需求,不断推进场所康复训练工作高质量发展。

(二)安全放在首位。康复训练工作要坚持安全有效原则。省二戒所在开展“悦蹦疗身”动感蹦床训练前,对参训人员开展医学检查和运动禁忌症排查,确保戒毒人员不会出现运动损伤和不良训练反应,保障身心健康。训练过程中,还戴上手环进行心率等运动监测,安排医护人员到训练现场协助,必要时开展救治工作。

(三)效果引导实践。为激发运动兴趣,解决戒毒人员在康复训练中出现枯躁、厌烦等不良情绪,省二戒所积极开展心理危机干预,保障康复训练效果;训练过程中还增加心理团辅项目,引导和激发戒毒人员训练热情及戒毒动机,转移毒瘾依赖,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巩固戒毒效果。

(四)推广普及成果。康复训练工作要注重普适性和和推广价值。案例中的蹦床运动,逐渐出现在家庭、健身房、体育馆等场所中,表明其具有较高的普适性和推广价值。省二戒所的蹦床运动训练方案,可根据不同戒毒人员群体的需求和特点进行灵活调整,制定适用于男女性别差异、多个年龄段(如青少年等)、体质状况差异以及吸食依托咪酯成瘾戒毒人员等训练方案,并进行大力推广,让更多的戒毒人员享受到蹦床运动带来的乐趣和益处。

您的满意度:
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您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