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运动康复技术解决戒毒人员李X腿部急性疼痛病症的案例
案例内容
【案例背景】
稽延性戒断症状,如睡眠障碍、躯体疼痛、便秘焦虑等,是造成复吸的重要影响因素,躯体疼痛又分为急性疼痛与慢性疼痛,本案例主要为针对急性疼痛症状的解决方案。急性疼痛时患者常伴有焦虑和交感兴奋(如心跳呼吸加速、血压升高、出汗、瞳孔扩大等),转为慢性疼痛后则可伴有一些自主神经表现(如乏力、食欲减退等)和引起情绪低落,还会引起睡眠问题。二者均会带来生理、心理、社会功能的变化。
戒毒人员由于长期吸食毒品,生理机能受到严重损害,躯体较普通人更为脆弱,在日常生活中更易出现急性或慢性疼痛。疼痛导致他们心绪不宁、情绪不稳,有的甚至失去部份正常生理机能,严重影响其投入正常的戒治生活。所以,及时处理他们的身体疼痛问题,不仅有助于改善戒毒人员生理表现,也有助于保持良好的心理与社会功能、更好更积极主动地投入戒治生活,对维护场所安全稳定、提升教育矫治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案例基本情况】
一、急性疼痛的出现
戒毒人员李X,女,1979年8月出生,时年44岁。日常身体机能正常,无明显体重超标情况,无明显身体功能受限情况。某天上午,李某在从车间习艺工位上起立转身时,突发左侧膝盖扭伤,感觉左侧膝盖区域产生强烈疼痛,且弯曲困难,行走受限。当时李X并未在意,认为休息几天就会好转。但两周过后,左膝区域依然疼痛明显,行动受限。特别是上下楼梯时,已几乎变为跛行。平地行走时也开始出现不适感。到场所医务室就医后,诊断为软组织损伤,医嘱静养。一段时间后,李X情况并无明显好转,大队遂安排外诊,社会医院诊断仍未见明显骨折等现象。
面对此种情况,李X情绪开始发生变化,变得脾气暴躁易怒,由于其性格变得偏激,与同戒相处也显得关系日益紧张,动辄发火,疼痛使其显得焦躁不安,之前积极的心态变得非常消极,习艺上也变得消极怠工、产品质量及效率均急剧下降。身体疼痛、情绪不好、现实表现不好,形成恶性循环。
二、急性疼痛部位、成因及康复方案的确定
(一)身心评估
通过问诊,初步诊断李X腿部情况为突发性扭伤后遗症。对其身心情况进行了全面评估。
1.疼痛成因评估
通过仔细观察,李X扭伤位置未产生明显肿胀现象,无强烈触痛,轻轻按压也未发现明显积液。结合医疗诊断情况,经判断,无骨骼断裂、错位等情况,疼痛成因为软组织损伤,可以采取运动康复方式进行康复。
2.骨骼对位检测及功能评估
骨骼对位检测:让李X呈站立姿势,通过体态评估,对其下肢骨骼对位情况进行判断。经评估,其骨盆基本位于水平位,胫骨腓骨等长,存在较明显左侧膝外翻、足外翻情况。
功能评估:经检测,左腿膝关节能正常伸直,但弯曲困难,下蹲角度仅能达到15度,弯曲时疼痛加剧,行走时疼痛亦加剧,功能受限。右腿功能正常。
3.触诊定位
让李X躺于诊疗床上。以压揉手法排查相关部位。
经排查,李X整个下肢肌肉几乎均处于紧张无力的状态。从腰部、腹股沟、臀部、大腿、膝盖一圈乃至小腿甚至脚踝、足部,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疼痛。需将局部肌肉与身体整体力线问题共同解决,才能有效解决急性疼痛问题且长期巩固,预防急性疼痛的再次发生。
4.心理状态评估
李X表现为焦虑情绪(易激惹、焦躁不安),有明显的原因(身体病痛),情绪问题为近期发生,其反应强度可以理解,有很好的自知力,也有寻求改善的愿望,属于一般心理问题。焦虑自评量表(SAS)测试结果为中度焦虑,抑郁自评量表(SDS)测试结果为轻度抑郁。
(二)确定运动康复方案
根据李X治疗需求,采取局部+整体的“三部曲”康复思路,分为三个阶段对李X进行康复。同时,制定全程心理修复计划,缓解焦虑情绪。在大队咨询师的帮助下进行针对性个体咨询,缓解病痛带来的情绪问题;鼓励她积极参加心理矫治中心的艺术疗愈活动,调节情绪,疗愈身心。
1.运用手法治疗,立即解决局部疼痛感觉,缓解焦躁情绪。
2.对局部肌肉进行独立静态训练+动态训练。解决肌力不足,难以支持快速运动的问题。
3.调整身体力线,整体进行功能强化训练。增强身体日常运动能力,有效预防急性损伤疼痛再次发生。
三、急性疼痛运动康复方案实施情况
(一)第一阶段,局部“救火”处理,解决疼痛问题
处理目的:缓解肌肉急性疼痛,放松肌肉。顺带进行轻度肌肉激活训练。同时辅之以心理按摩,民警心理咨询师适时介入,缓解其因身体原因导致的焦虑烦躁情绪。
处理周期:1周,共3次。
处理方式:手法治疗为主。包括压揉手法及筋膜放松手法。静态肌肉激活训练。
处理内容:松解肌肉疼痛点。推距骨,松解踝关节。
处理效果:经手法处理之后,李X半月板疼痛消失,左膝屈曲能达到约90度,足背屈能达到正常角度。自述基本能正常走路了,左膝附近区域疼痛减轻约90%。但左腿易疲劳,行走较久仍会疼痛。
(二)第二阶段,增强局部肌肉力量,解决肌力不足问题
训练目的:增强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增强膝关节稳定性。民警心理咨询师持续跟进,固定时间规律介入,结合其身体的变化,通过一对一个体咨询打通其心理症结。
训练周期:四周,共12次。
训练方式:在手法放松的基础上进行肌肉力量训练。
训练内容:
肌肉名称 |
训练动作 |
使用器械 |
股四头肌内侧头 |
双腿坐姿夹球前伸训练 |
环形沙袋+瑜伽小球 |
股四头肌外侧头 |
坐姿负重腿外展 |
场所固定器械 |
股直肌 |
坐姿负重伸腿 |
沙袋 |
腘绳肌 |
双腿俯卧屈膝训练 |
弹力带 |
小腿三头肌 |
双腿提踵训练 |
自重 |
脚踝及脚掌肌肉 |
双腿足趾抓地训练、站姿脚踝屈伸训练 |
自重 |
训练要点:
1. 根据李X本体感受,进行进、退阶动作的训练。
2. 训练次数与组数控制在12—15次/组,3—6组。其目的主要为增强肌肉耐力。
3. 训练后期,李X运动能力提升之后,可以适度增加负重,以强化肌肉力量。
训练效果:经过12次训练,李X表示,自己已经能够正常行走,几乎感觉不到疼痛感。下蹲膝盖角度及脚踝角度均恢复正常。
(三)第三阶段,调整身体力线,增强日常运动能力
训练目的:使身体力线归于正位,全身骨骼对位正常,增加躯体稳定性及协调性,预防急性损伤发生。心理咨询方面辅助一定手段,通过自我总结、描述自我感受等,引导其逐步认识到自己的转变。
训练周期:分为两个周期,第一周期为4周,共8次。第二周期为4周,亦共8次。
训练方式:进行核心力量训练及功能性训练。
第一周期训练内容:
肌肉名称 |
训练动作及目的 |
使用器械 |
下肢前侧链 |
弓箭步(增强下肢前侧链协调运动能力,有助于保持膑骨正位) |
自重 |
大腿内收肌群 |
侧向弓箭步(此为减速训练动作,可有助于日常侧移、转体等功能) |
自重 |
下肢后侧链 |
直腿硬拉(强化腘绳肌群与臀肌,增强膝盖稳定性) |
自重+环式沙袋 |
躯体核心肌群 |
单手肘交替支撑式平板支撑(核心抗旋转训练,增强躯体稳定性) |
自重 |
整体下肢肌肉 |
四向移动训练(向四个方向移动并收回,模拟日常生活行为) |
自重 |
整体筋膜放松 |
正朝阳(整体筋膜放松训练) |
自重 |
第二周期训练内容:
训练名称 |
训练内容 |
训练器械 |
上下台阶训练 |
模拟日常上下台阶进行负重训练 |
长型弹力带 |
舞蹈训练 |
健身操 |
教学视频 |
训练要点:
1.注意负重的合理增加,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
2.注意选择该戒毒人员感兴趣的舞蹈类型,以保持运动兴趣。
训练效果:经过两个周期的训练,李X表示,感觉自己不仅腿脚有劲,而且有身轻如燕的感觉。整体精神状态饱满,精力充沛,每天心情都较好。
四、急性疼痛运动康复效果反馈
(一)身体自主反馈
根据疼痛感受、膝盖下蹲角度变化及李X主观感受描述,以100分为最高分,现将康复各阶段效果描述如下:
刚受伤时:疼痛度100分,膝关节灵活度10分,身体行动能力5分。
手法处理后:疼痛度10分,膝关节灵活度50分,身体行动能力60分。
基础力量训练后:疼痛度0分,膝关节灵活度及身体行动能力均为80分。
强化训练后:疼痛度0分,膝关节灵活度100分,身体行动能力90分。
功能性训练后:疼痛度0分,膝关节灵活度及身体行动能力均为100分。
(二)他人反馈
回访李X同舍戒毒人员,普遍反映李X脾气性格不仅恢复了正常,甚至感觉比之前更好了,能体谅和同情他人、人际关系得到了明显改善。回访她的责任民警,李X通过一段时间的康复治疗和心理按摩后,劳动态度和积极性均得到全面提升,已经成为该生产线上的能手。
(三)心理量表反馈
再次进行心理测评,焦虑自评量表(SAS)测试结果正常,无焦虑倾向。抑郁自评量表(SDS)测试结果也为正常,无抑郁倾向。
【案例思考】
一要正视戒毒人员身体疼痛问题,找准教育戒治工作症结点。由于空间受限等因素,戒毒人员常常久坐不动,在长期不动的姿势中,肌肉极易疲劳,也易出现突发性机体损伤。通过李X的案例不难看出,戒毒人员本身身体素质普遍低于正常人群、心理健康水平也低于正常人,如果再叠加身体疼痛等问题,势必导致其戒毒积极性和信心的全面下降,衍生出同戒关系紧张、个人情绪不稳等问题,客观上给场所安全稳定带来潜在威胁,这就给我们戒毒场所和戒毒民警带来更大挑战。因此,重视身体疼痛问题,及时处理身体疼痛是当前推进教育戒治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二要开展针对性的有效训练,解决教育戒治工作实际问题。一是开展适度的力量训练。可充分利用场所现有运动器械、运动场地,通过不同训练动作组合,达到增强身体运动能力,从根本上解决疼痛问题的目的。也可因地制宜,再深入思考更加简便的力量训练方式,真正将力量训练融入到戒毒人员日常生活中去。二是尝试开展更易操作、更具普遍性的全身性筋膜放松训练。全身性筋膜训练方式为自重、站姿,日常站立时即可完成,且时间十分灵活,每5-10分钟即可完成一次完整训练。其功效为通过筋膜放松,让全身僵直、紧张或无力的肌肉通过筋膜调整回到正确位置。通过人体自身整体调节,重塑人体力线,减轻和预防因日常错误姿势而导致的身体疼痛。
三要以康复训练推进身心康复,提高教育戒治工作质量。疼痛带给人的不仅是生理方面的影响,还有心理与社会功能方面的影响。因此,治“身”的同时也要治“心”,在开展有效的康复训练的同时,适时跟进教育帮扶、心理咨询等其他教育手段,予以戒毒人员心理扶助,帮助戒毒人员构建起健康的运动心理。在治疗身体疾病的同时,推进戒毒人员身心全面康复,以此改善戒毒人员戒治现状、增强戒毒人员回归社会的自信,提高教育戒治工作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