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韵律踏板操助力艾滋病戒毒人员运动康复的案例
案例内容
【案例背景】
戒毒人员受毒品影响,消化系统、中枢神经、心血管、骨骼肌肉、免疫系统等功能产生不同程度的损害,力量、耐力、柔韧、灵敏、平衡协调等素质均有较大幅度下降。艾滋病戒毒人员在此基础上,免疫力更为低下,患有各类基础性疾病的几率更高,对身体危害更大。此外,因艾滋所带来的主客观压力会削弱艾滋病戒毒人员战胜疾病的意志,在负性情绪影响下,容易与他人产生冲突,造成人际关系不和谐,影响艾滋病戒毒人员在戒毒所内的戒毒康复。
针对艾滋病戒毒人员身心特点,我们创编了一套韵律踏板操,积极融入“运动+韵律”的音乐诊疗模式,通过多次练习,有效帮助艾滋病戒毒人员改善身体机能,增强身体素质,调节心理情绪,收到了较好效果。
【案例基本情况】
一、韵律踏板操理论基础与编排原理
(一)理论基础
1.通过肢体动作增强身体素质。在韵律踏板操中通过设计一系列肢体动作,并将各个动作相组合来提升身体各方面素质。通过动作控制,提升戒毒人员的协调灵敏素质,此外通过持续大幅度、高强度动作,来提升练习者的肌肉及心肺耐力。
2.通过韵律活动改善身体机能。在韵律踏板操练习过程中加入合适的音乐韵律,通过身体活动与韵律相结合,帮助练习者的自我身体意识、平衡感、空间感、敏捷性、动机性、力量、侧偏感(从身体一侧到另一侧的运动)、方向感(上下、左右、前后的运动)等基本的运动能力。
3.通过旋律缓解负面情绪。在韵律踏板操中,将音乐韵律元素融入进去,通过音乐韵律对练习者产生身体及精神上的影响。肢体动作与音乐节奏相结合后,一方面艾滋病戒毒人员可以通过肢体运动发泄自身消极情感,另一方面可以通过音乐韵律的变化来疏导、缓解悲观情绪。
(二)编排原理
此操共设计4小节动作,每一小节8个八拍(8*8*4)。每一拍做一个动作,每节64个动作,全套操共256个动作。基础动作为上下踏板、跳跃、弓步、半蹲等动作,并再次基础上设计双臂伸展、回收,抬腿、踢腿等动作以及各种正向、反向结合动作,上下肢结合动作,以及上下踏板结合动作,帮助戒毒人员提升肢体控制能力,增强身体素质。
二、人员选择
向医生了解所内艾滋病戒毒人员的身体状态,选取身体健康状况良好,可以开展中等强度练习的艾滋病戒毒人员,最终遵医嘱,选取8人进行韵律踏板操练习。
三、练习强度
民警在带领艾滋病戒毒人员练习时,遵循运动最佳心率公式,运动最佳心率=(220-年龄-安静时的心率)×(60-80%)+安静时的心率。每次在练习过程前、中、后对练习者心率进行监测,随时控制练习强度,使艾滋病戒毒人员在运动过程中的实际心率小于等于最佳心率。
四、训练过程
(一)初始练习阶段
在初始教学阶段主要为戒毒人员讲解分解动作,细扣动作标准。在这一阶段,动作强度较小,每组织戒毒人员练习15-20分钟,休息5分钟。总共练习时长60分钟。
经过初始阶段的练习,戒毒人员反馈踏板操运动较之前学习的广播体操、太极拳等运动整体运动难度有所提升,动作多,标准高,但内容与编排较为新颖。部分协调素质、灵敏素质较好的戒毒人员动作学习速度较快,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便能够记住并完成全部动作。协调素质、灵敏素质较差的戒毒人员需通过多次反复性练习才能够记住基础动作。但正是因为练习次数多,戒毒人员反馈感觉自己比刚练习此操时协调性有所增强,对自己肢体的掌控性有所提高。
(二)动作熟练阶段
在基本掌握各分解动作后,需要对各动作间的衔接加强记忆与练习,并选取节奏性较强,节拍平稳的音乐作为伴奏,形成“运动+韵律”练习。通过多次重复练习,使艾滋病戒毒人员熟悉掌握成套动作,并做到伴随音乐节奏完成全套动作。此阶段动作强度增加,每组织戒毒人员练习10分钟,休息5分钟,总共练习时长45分钟。
在加入音乐后,戒毒人员反馈“伴随着动感音乐,感觉跳的时候更有力量了”,同时伴随着自己能够跟着音乐完成成套动作,戒毒人员表现出极大的成就感与自豪感,每日训练积极性有显著提升。
(三)强化练习阶段
通过一定时间的练习后,针对学习能力较强,身体素质基础较好的艾滋病戒毒人员,通过运用重复训练法、变换训练法、间歇训练法、组合训练法等手段,对单节动作或全套动作进行多次重复练习,从而加大训练强度与难度,使其身体机能得到更大程度的锻炼,此阶段的强度较大,民警及时监测艾滋病戒毒人员心率与精神状态,随时调整训练强度。
在这一阶段,训练强度整体较大,但伴随着不断练习,戒毒人员也有明显进步,从一开始练习时伴随音乐一次练习时间3分钟,到逐步可以伴随音乐练习5分钟,疲惫感也从前期的较强转为后期的中等,戒毒人员已逐步适应高强度训练。
五、训练效果
(一)提高了运动积极性。在授课过程中,艾滋病戒毒人员对韵律踏板操学习表现出极大的热情,由被动学变为主动练,由教师教变为自发学,戒毒人员不仅在课上练习,课下还在班内自主练习,戒毒人员高某说:“这项运动感觉挺好的,不同于我们平时开展康复训练所做的杠铃力量练习或太极拳、八段锦等有氧练习,韵律踏板操节奏欢快,动作新颖,我们练起来特别有劲头。”
(二)改善人际关系。在练习过程中,除了采用教师讲授外,还采取同伴示范法等方式,让学习程度快、练习程度较好的戒毒人员带领学习程度较慢的戒毒人员。通过这个过程,增加艾滋病戒毒人员之间的沟通,增进其感情交流,改善了他们之间的人际关系。王某和范某在练习踏板操之前一直存在矛盾冲突,通过踏板操课程后,两人处在踏板操这个团体中,从开始的形同陌路,到后来逐渐开始交流练习经验,他俩的关系得到很大缓解,能够做到和谐相处。
(三)提升身体素质。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艾滋病戒毒人员的身体素质检测结果在各个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其中6人在诊断评估体能测试与身体机能测试中成绩有所提升,尤其在肺活量、台阶指数及坐位体前屈这几项指标方面进步幅度较大,肺活量平均成绩由2981ml增至3324ml,台阶指数测试平均成绩由54增至57,坐位体前屈平均成绩由4.7cm增至7.2cm,艾滋病戒毒人员的耐力素质、灵敏素质、协调素质有一定改善。
【案例思考】
一、做好健康监测
艾滋病戒毒人员在开展康复训练活动时,民警要与医疗部门加强沟通,确定每人的身体健康状态,并与医生协商每人适宜练习强度,遵医嘱为艾滋病戒毒人员开展踏板操练习。并在练习过程中注意观察其身体精神状态,做好心率监测,根据其练习状态,随时调整训练强度与时间,确保不出现安全问题。
二、创新练习形式
踏板操在练习过程中,民警要根据艾滋病戒毒人员的学习状态随时编排、加入或组合新的动作,并找到不同节奏、动感的音乐开展踏板操训练,随时保持新鲜感,提高艾滋病戒毒人员的练习积极性。并可以在练习过程中加入运动理论课程等内容,增加艾滋病戒毒人员的运动知识,从而帮助其更好的培养运动习惯,为其出所后的健康生活打下基础。
三、做好数据收集
在踏板操练习过程中,要注意做好身体素质与机能各项指标的监测与留存,包括艾滋病戒毒人员的使用抗病毒药物情况、CD4值等数据,进一步根据数据探究韵律踏板操运动对艾滋病戒毒人员的身体健康影响情况。也为后续开展康复训练项目积累理论数据,提供参考借鉴,从而提升科学戒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