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花样跳绳“分层教学”提升戒毒人员身体素质的康复训练案例
案例内容
【案例背景】
跳绳运动是国民喜闻乐见的一项健身运动。它对运动者的心肺耐力、速度、灵敏、力量和平衡等素质的提升具有明显的效应。花样跳绳则是在传统跳绳基础上,融合体操、舞蹈、技巧等动作元素,再配以动感音乐节奏,通过技术传承与创新而产生的花式跳绳。它兼具健康价值、娱乐、竞技表演价值、文化教育和情感价值等多种特征,同时趣味性强,富有挑战性,运动量也可根据动作的繁简、快慢及时间来调节,在戒毒人员的康复训练中具有较强的可行性。
因此,为了进一步促进戒毒人员通过碎片化的时间和个性化的方式来开展身体康复运动,深圳市第二强制隔离戒毒所运用“分层教学”的方式,开展系统的花样跳绳训练,帮助戒毒人员提升身体机能和体质,达到康复训练成效。
【案例基本情况】
在花样跳绳中实践“分层教学”模式,主要是在摸清戒毒人员的心理状况、机体特征和基础训练情况的基础上,通过进行前期测试,结合戒毒人员的测试结果和不同个性差异,将戒毒人员为分A、B、C三个层次小组,制定不同层次的学习目标,提出教学期望和要求,然后指导戒毒人员根据其技术水平选择合适的学习目标,进行分类教学、分层指导,因材施教,寓教于乐,让戒毒人员在平时练习和比赛展示中逐步恢复身体机能,悦纳自我,“跳”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一)初筛人员
结合体质测试情况,筛选出发育健全,无体育运动禁忌症,无先天、遗传性疾病,年龄为26±8岁,体重65.3±7.5kg,身高 165.2±6.3cm,入所时间均为10个月至13个月的康复巩固期戒毒人员20名。
(二)基础训练普遍教
第一阶段为基础训练,时长3周。此阶段向20名参加者普及跳绳理论、练习跳绳基础动作,做好跳绳的场地、绳具、现场管理等保障工作,让戒毒人员掌握跳绳的基础知识,并了解其各自在跳绳方面的差异,为开展下一阶段摸底测试分层次打下基础。
1.理论教学。主要从三个方面讲解:跳绳运动是什么、跳绳运动有什么好处、如何科学跳绳。辅以PPT和视频(参考视频:速度跳绳——岑小林,单摇的30秒跳绳次数最多228次,吉尼斯记录保持者;花样跳绳-——张柏鸿,香港花式跳绳代表人物,世界冠军)进行讲解,并设置简单的问题(例如:有跳过绳的请举手?跳绳是小朋友的游戏吗?)进行交流互动,让戒毒人员直观、兴致地了解跳绳的理论知识,让其了解跳绳运动在塑造身体形态、增进体质健康、健全人格等方面的功效,以及可以带动家人一起参与,对亲情、亲子关系起到促进作用,有效地调动积极性。在讲解科学跳绳时,重点讲解正确跳绳的方式方法、不适合跳绳的情形以及避免运动损伤的内容。
2.训前准备。一是现场管理。现场必须有两名以上民警;绳具必须实行按编号专人专用,落实绳具核准登记回收制度。二是训练环境。教学要选择平坦、开阔的地方,木质地板或者塑胶跑道,每名戒毒人员间隔两米。三是绳具选择。建议选择竹节绳,优点是轻重适中,手感舒适,击打地面的声音较清晰,不容易卷曲,容易控制绳子速度,有助于保持节奏、协调动作,能胜任个人花样、车轮跳、交互绳等各类花样,即使打在身上,痛感也较轻。四是音乐选择。跳绳是一项节奏感很强的运动,音乐可以使跳绳更具有韵律性和艺术性。在课堂上是采用音乐节奏的训练方法来学习花样跳绳动作,主要选用每分钟100~120、120~140拍的音乐。五是医疗保障。现场配备医护人员和运动损伤类药品,提醒戒毒人员当有身体不适时(疲劳感、下肢和足部酸痛感等,尤其是出现小腿前部胫骨表面和骨板的疼痛),须及时报告。同时,佩戴运动监测手环,强化运动过程中数据监测和风险防控。
3.基础练习。一是调节绳子长度。合适的绳长非常重要,让手臂放于正确的位置,达到“力量节省化”,从而跳起来更加舒适、轻松(具体调节可参照下图)。二是正确跳绳姿势。身体应该保持直立,双脚并拢,双手握住绳子的两端,手臂要自然的放松,自然的下垂,同时要保持稳定,不要过度摆动,要用手腕来摇绳,手心朝前,摇绳时是手腕协同前臂发力,带动绳柄在身体两侧画椭圆。三是掌握跳绳节奏。要注意跳绳的节奏,跳绳的速度应该要与自己的心跳保持一致。通过慢速跳绳练习,找到自己的节奏。四是掌握跳绳时间和次数。跳绳的时间和次数是跳绳训练的重要指标,要采用分段增时练习和目标跳练习,分段从10秒、15秒、20秒、25秒、30秒开始练习,目标从10秒10-15下、15秒20-25下、20秒30-35下、30秒50下以上,经过跳练练习,提升跳绳基本姿势熟练度和完成目标的信心,为下阶段学习花样跳绳动作作巩固。五是呼吸控制。跳绳时注意动作与呼吸的配合,保持呼吸通畅,深吸浅吐,并配合手摇和脚跳的节律进行,可跳一下呼吸一次,熟练后则跳四下呼吸一次。
(三)摸底测试分层次
第二阶段为摸底测试,时长1周,结合身体测试情况、跳绳掌握情况和跳绳认知,将参加者分成A、B、C三个层次,为开展下一阶段“分层教学”实训方案设计提供依据。
1.体质测试(15分值)。参照《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手册》,来判断戒毒人员的身体形态是否达到“合格线”,包括身体形态(BMI)、身体机能(肺活量);依据《广东省强制隔离戒毒人员体质测评评分标准》作为测评参考,从身体素质方面综合评定戒毒人员的体育健康状况。此阶段的体质测试作为“分层教学”干预前的数据,便于与干预后的数据进行对比。
2.跳绳测试(10分值)。进行一分钟的跳绳测试,综合观察跳绳次数、姿势、呼吸、节奏等情况,初步将参加者分为优秀、良好和及格,分别赋予8-10分、5-7分和1-4分。
3.跳绳认识(15分值)。对戒毒人员发放关于跳绳运动的主观能动性调查问卷,包括3个子量表:跳绳运动了解情况、对跳绳运动融入康复训练的态度和参加融入跳绳运动的自我认同感。
综合上述测试,将20名戒毒人员进行分组:A组6人,28-40分,身体条件较好,运动能力较好、有一定的跳绳基础的,主观能动性好。B组6人,18-27分,身体条件一般,运动能力一般,基本能掌握运动技能,主观能动性较好。C组8人,18分以下,身体条件一般,运动能力和技术基础较差,属基础层次,缺乏主观能动性。
(四)分层教学显个性
经过前一个月的基础训练和摸底分层阶段,第三阶段实施“分层教学”康复训练法,分别制定A、B、C三个层次小组实训方案并开展实施,时长12周。
1.A层次小组实训教学
(1)教学目的
掌握花样跳绳动作,培养团队协作探讨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配合的意识,能和同伴互帮互学,共同分享跳绳的快乐。
(2)教学内容
跳绳:左右侧甩、基本跳、跑步跳、开合跳、滑雪跳、勾脚点地跳、基本交叉跳。
停绳:功夫绳。
(3)教学实施
第一个月开展花样跳绳基础训练。轮流学习左右侧甩、基本跳、跑步跳、开合跳、滑雪跳、勾脚点地跳、基本交叉跳、功夫绳等动作,熟悉掌握上述每一个跳绳动作。
第二、三个月开展花样跳绳组合式训练。跳绳组合一的动作编排顺序:侧甩绳(右手);侧甩绳(左手);左右侧甩;基本跳;跑步跳;开合跳;滑雪跳;左右侧甩;功夫停绳。每个动作各做4个8拍。
跳绳组合二的动作编排顺序:左右侧甩;左右侧甩(两次);手臂缠绕;基本跳;跑步跳;勾脚点地跳;基本交叉跳;左右侧甩;功夫停绳。每个动作各做4个8拍。
(4)设置游戏
为增加跳绳的趣味性,穿插“跳三角绳”的游戏环节:在平整空地上,每组选择3名练习者为摇绳者,其余为跳绳者。3名摇绳者双手分别持长绳的一端,组成一个等边三角形,分别标记1、2、3号绳。跳绳都分别在3根长绳中部外侧等候,与长绳的间距为2米。练习时,持绳的3人同时向内侧摇绳或外侧摇绳,当摇动的“三角绳”稳定后,3名跳绳者同时跑跳入绳并一边跳一边喊口令“1,2,3,换”,喊口令“1,2,3”时连续跳3次,喊口令“换”时,三人同时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换位。
(5)热身与拉伸
热身:头、肩、腰腿部运动。
拉伸:重点拉伸小臂、手腕屈肌和伸肌、股四头肌、股二头肌、比目鱼肌、腓肠肌。每个肌肉拉伸10秒。
2.B层次小组实训教学
(1)教学目标
发展戒毒人员的跳跃能力,培养他们的灵敏、协调等体能素质。培养戒毒人员间密切配合的意识,帮助克服心理障碍与增强自信心。
(2)教学内容
跳绳:左右侧甩、基本并脚跳、跑步跳、开合跳、弓步跳。
停绳:单/双脚停绳。
(3)教学实施
第一个月进行花样跳绳基础训练。轮流学习左右侧甩、基本并脚跳、跑步跳、开合跳、弓步跳、单/双脚停绳等动作,熟悉掌握上述每一个跳绳动作。
第二、三个月进行花样跳绳组合式训练。跳绳组合的动作编排顺序:左右侧甩;基本跳;左右侧甩;跑步跳;左右侧甩;开合跳;左右侧甩;弓步跳;单脚停绳。先从2个8拍再到4个8拍。
(4)设置游戏
为增加跳绳的趣味性,穿插“乘风破浪”跳绳游戏环节:同时摇起2根以上4.2米的长绳,所有绳子要排成一竖排,摇绳一致,节奏稍缓。跳绳者在场地中间绳子的一侧站成一竖排,依次跳过所有长绳,最后从绳子的另一侧跳出。
(5)热身与拉伸
热身:徒手模仿练习左右侧甩、自由跳绳、双脚跳等基本跳绳动作。
拉伸:重点拉伸小臂、手腕屈肌和伸肌、股四头肌、股二头肌、比目鱼肌、腓肠肌。每个肌肉拉伸10秒。
3.C层次小组实训教学
(1)教学目标
乐于参与跳绳运动和游戏系列的各项活动学习,了解跳绳运动有增强练习者心肺、协调性的功能,有益于强身健体,提升自身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2)教学内容
行进走步跳、徒手摇绳、原地双脚并脚跳、持绳摇跳、左右侧甩、并脚跳、跑步跳。
(3)教学安排
第一个月进行花样跳绳基础训练。轮流学习行进走步跳、徒手摇绳、原地双脚并脚跳、持绳摇跳、左右侧甩、并脚跳、跑步跳等动作,熟悉掌握上述每一个跳绳动作。
第二、三个月进行花样跳绳组合式训练。跳绳组合的动作编排顺序:行进走步跳2分钟;徒手摇绳1分钟;原地双脚并脚跳2分钟;左右侧甩1分钟;跳绳并脚跳1分钟;左右侧甩1分钟;跳绳跑步跳1分钟;左右侧甩1分钟;行进走步跳2分钟;徒手摇绳1分钟;原地双脚并脚跳2分钟;左右侧甩1分钟;跳绳并脚跳1分钟;左右侧甩1分钟;跳绳跑步跳1分钟;左右侧甩1分钟。
(4)设置游戏
为增加跳绳的趣味性,穿插“行进走步跳”跳绳游戏环节:设计20米的赛道,将戒毒人员分为小组开展比赛,用时最少的小组获胜。游戏二名称“跳竹竿绳”:每组任意选定其中两人作为摇绳者,摇绳者单手持绳蹲下(绳距地面10~20厘米),跳绳者与短绳成垂直状,排成纵队站立。开始时,摇绳者用中等速度左右来回摆动短绳,跳绳者从头至尾依家跑跳越过摆动的跳绳,跑跳越过绳后绕过摇绳者返回起点,排队重队开始。
(5)热身与拉伸
热身:跑步机慢跑。
拉伸:重点拉伸小臂、手腕屈肌和伸肌、股四头肌、股二头肌、比目鱼肌、腓肠肌。每个肌肉拉伸10秒。
(五)实施效果
1.经过16周花样跳绳运动,通过对比体质指标干预前后平均值(见下表)可以看到,戒毒人员的纵跳、握力、反应时和闭眼单脚站立都有明显进步,综合身体素质得到了很大改善。
2.80%的戒毒人员在耐力、速度、灵敏、身体协调性等方面得到提高。而在花样跳绳运动教学和活动过程中,随着动作熟练度的不断提高,下肢的灵活性和空间感知能力也得到了改善,花样跳绳动作中的并脚左右跳、转换跳等动作,也增加了肌肉反应能力和脊髓的反射、使身体姿势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3.一分钟跳绳是限时计量的运动项目,其动作特征与花样跳绳的基本动作一致,主要考验的是跳绳时的连续性,即连续摇绳和跳跃的能力,是评定动作连贯性的指标之一。通过跳绳实践前后的数据对比,戒毒人员一分钟跳绳能力都有很大的提高,大多数都比原来平均提高了20次数。
【案例思考】
(一)坚持以人为本,尊重戒毒人员差异。康复训练中,根据戒毒人员认知水平、身体机能和运动能力等客观差异性探索相应的分层教学法是对戒毒人员的尊重,更是对以人为本教学思想的积极践行。比如在学习跳绳的过程中,把教学目标从“能跳几个”调整为“进步几个”,看似细微的调整对于戒毒人员的学练目标却有着很大区别。把统一的训练目标转化为个人学习目标,既是对戒毒人员个体差异的尊重,也是引导戒毒人员减少横向比较、关注个体纵向对比的有益尝试,帮助戒毒人员正确地认识自我并积极追求进步。
(二)培养意志品格,促进身心协调发展。戒毒人员在学习跳绳的过程中,能够应用跳绳运动相关知识和技能指导自己或者同伴坚持参加跳绳锻炼,达到强身健体的同时,还可以矫正戒毒人员不良生活方式,增强戒治信心,促使其养成积极、向上、健康、文明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
(三)注重数字支撑,做到合理分层。开展康复训练,要注重全流程、全链条数据的收集,包括戒毒人员身体体质基础信息、运动过程中身体动态信息、康复训练前后效果对比等,建立戒毒人员康复训练数据库,对戒毒人员的状况做到整体的把控,为建立“一层一策”留下全面的数据基础做参考,实现戒治康复训练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