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分阶段训练法”恢复戒毒人员王某身体机能的康复训练案例
案例内容
【案例背景】
肥胖的发生常常是由于遗传、少动久坐、摄入能量过多、代谢紊乱共同导致的结果。毒品成瘾初期人员,受内分泌紊乱、不良生活习惯等多种原因影响,部分人员体重指数BMI超标,身体机能降低。在强戒期间通过分阶段训练,恢复戒毒人员身体机能的同时,培养良好运动习惯,对增强意志品质,提升戒治信心有着很大的帮助。
【案例基本情况】
一、基本情况
王某,男性,28岁,吸毒成瘾1年,入所体检,身高176厘米,体重85千克,体重指数BMI为27.4,超重,根据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手册评分,身体形态:身高体重3分;身体机能:肺活量2分;身体素质:台阶测试1分,握力测试2分,俯卧撑2分,纵跳2分,坐位体前屈1分,选择反应时1分,闭目单足立2分。综合评定 16 分,不合格。
经调查谈话了解到,王某父母、兄弟体重在正常范围,排除遗传因素。王某在外作息习惯不规律,经常与好友相约饭馆、夜市,酒量大,爱食面食,缺乏运动。主观愿望方面,王某自述在外生活时,有减肥意愿,但因自控力不强,很快放弃。目前愿意配合康复训练,将体重恢复到正常水平,改善身体机能。
综合分析,造成王某肥胖,体重指标BMI超标的主要原因是:摄入能量过多、作息不规律、缺乏锻炼。
目标制定:帮助王某恢复身体健康,增强自信心,磨炼意志品质,为后期戒治,长期与毒品做抗争打好基础。
二、方案的制定
针对王某的身体和心理情况,我们制定了以下的康复训练方案:
王某康复训练分为三个阶段实施,耗时半年,体测达标后,另行制定方案,长期坚持。
第一阶段(一周):在生理脱毒期,控制戒断症状,缓解身体和心理的不适感,同时恢复身体基本功能。加强与戒毒医疗中心配合,做好身体检测和数据收集。
第二阶段(四周):通过多种康复训练手段,提高身体素质和心理状态,增强意志力和抗诱惑力。
第三阶段(二十周):巩固康复效果,养成良好运动习惯,强化自我管理能力,预防反弹。
三、方案的实施
第一阶段:
1.在生理脱毒期,观察戒断症状,并进行相应的药物治疗
2.饮食调整:建立健康的饮食习惯,逐渐减少对高热量、高脂肪和高糖的食物的摄入。增加新鲜蔬菜、水果、粗粮等富含营养的食物的摄入量。每天饮水量不少于2L,避免饮用含糖饮料和咖啡。
3.药物治疗:根据王某的身体状况和戒断症状,医生根据需要给予一定的药物治疗,以辅助康复训练和缓解症状。
第二阶段
针对吸毒康复训练,可以结合以下几种运动进行身体训练:
1.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跳绳、动感单车等,可提高心肺功能,促进新陈代谢,消耗体内多余脂肪。
2.力量训练:通过引体向上、俯卧撑、哑铃锻炼等增强肌肉力量,促进骨骼生长,提高身体素质。
3.广播操、太极拳练习:可以参加广播操、太极拳练习,每周2-3次,每次60分钟左右,有助于增强协调性和柔韧性,提高心肺功能。
4.篮球、羽毛球等球类运动:可以在戒毒人员之间组织进行,每周进行1-2次,有助于增加戒毒人员之间互动和团队合作意识,同时也能提高身体素质和心肺功能。
以上运动可以根据个人身体状况和康复阶段选择适当的运动方式和强度。在康复训练过程中,建议采用渐进式训练,逐渐提高运动强度和频率,不要过于急躁和强迫自己,避免出现运动损伤和情绪波动。
第三阶段:
1、定期随访:每月进行一次体质检查和药物调整,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同时与医生和康复专干交流康复情况和心得。
2.交流心得:组织戒毒人员谈康复训练心得体会,交流经验和情感,共同支持和帮助,预防复发。
3.获得家庭支持: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对吸毒者的康复训练具有重要的帮助作用,建立和谐的家庭关系,为康复训练提供有力保障。
4.生活方式调整: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和饮食习惯,避免压力过大的诱惑,保持身心健康。
5.自我管理:提高自我认知和管理能力,学会寻求有效的应对方式,处理情绪和应对挑战,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预防复发。此外,可适当参加文艺娱乐等丰富自己的生活,加强心理调节和自我修养。
四、康复效果
在康复训练的过程中,王某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各方面的支持,成功戒除了毒瘾,重拾了健康的生活。通过三个阶段的训练,他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状态得到了显著提升,他也建立了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自我管理能力。下面我们来看一下他在康复训练中取得的具体成果。
身体方面:在第一阶段的训练中,王某成功控制了戒断症状,身体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在第二阶段的训练中,他坚持参加各种运动项目,提高了身体素质和免疫力,减轻了体重。在第三阶段,他继续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和饮食习惯,每月进行一次体质测试和药物调整,身体状况继续保持良好。
心理方面:通过康复训练中的心理疏导和社区支持,王某学会了积极面对问题和挑战,提高了自信心和抗压能力。他也建立了健康的社交圈子,更好地融入社会。
康复训练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戒毒者的坚定意志和多方面的支持。王某在训练过程中,克服了各种困难和挑战,通过不断努力和坚持,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我们相信,他将在今后的生活中继续保持健康和积极的态度,为自己和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案例思考】
在制定康复训练方案时,需要充分考虑戒毒人员的身体状况、心理状态和戒断症状等因素,以制定适合个体的个性化康复训练方案。康复训练方案应根据阶段性目标制定,同时要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测量性,方便对康复训练效果进行评估。在康复训练中,尊重和关注戒毒人员的个体差异,充分考虑其身体状况、心理状态和社会环境等多方面因素,以制定最优化的康复方案。最终,康复训练方案的实施需要得到戒毒人员的积极配合和支持,形成强大的合力,以达到良好的康复训练效果。
康复训练是戒毒的关键一步,它不仅是一种身体上的训练,更是一种心理上的疗愈。在康复训练中,需要遵循以下原则,以确保训练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1.因人施教原则:康复训练应该因人而异,根据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训练方案,包括运动强度、药物治疗和心理疏导等方面。
2.科学合理原则:康复训练方案应该科学合理,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和要求进行训练,避免过度运动或药物过量导致身体损伤。
3.全面综合原则:康复训练应该从身体、心理、社交等多方面进行全面综合训练,以帮助戒毒者全面恢复身体和心理健康。
4.稳步推进原则:康复训练应该稳步推进,逐渐增加训练强度和范围,避免过度疲劳和身体不适。
5.互动支持原则:康复训练应该加强戒毒者之间的互动支持,互相帮助,分享康复心得,增强戒毒信心和社交能力。
以上原则是康复训练必须遵守的。只有在遵循这些原则的情况下,我们才能制定出适合每个戒毒者的个性化训练方案,确保训练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帮助他们顺利度过康复阶段,重拾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