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服务首页
司法行政人员首页
欢迎您访问司法行政(法律服务)案例库
首页 > 吉林省九台强制隔离戒毒所开展“三三三”入所教育模式

吉林省九台强制隔离戒毒所开展“三三三”入所教育模式

分享
案例内容
【案例背景】

一、吉林省九台强制隔离戒毒戒毒所入所大队“三三三”入所教育模式的创立背景

吉林省九台强制隔离戒毒所入所大队肩负着所辖地区公安机关直投、其他戒毒所转投的强制隔离戒毒人员(以下简称戒毒人员)以及自愿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入所收治、急性脱毒、教育戒治、康体训练、监管管理等工作。众所周知,由公安机关直投的新入所强制隔离戒毒人员中大部分未过急性脱毒期,生理情况复杂,患病戒毒人员比例较大,常见疾病为高血压、心脏病、肝炎以及性传播疾病。心理状态极不稳定,因长期吸食毒品,造成脑部损伤较大,患有幻视、幻听、被害妄想的戒毒人员较多,极易发生自杀、自残、脱逃、抗拒戒治等问题,给场所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因此新入所戒毒人员的入所教育戒治与康体训练就变得尤为重要。多年来,入所大队认真钻研、多措并举,研究创立出符合新入所戒毒人员特色的“三三三”入所教育模式。

【方案制定】

二、深入研究新入所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特点

自劳教戒毒转型以来,入所大队在收治的戒毒人员中展开调查、深入研究,发现新入所戒毒人员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新入所戒毒人员的地域性排斥比较强烈。因同一地区的戒毒人员未被强戒时可能就已相互认识,因此在执行强戒进入到戒毒所后的第一时间就会找到同地区相互认识的戒毒人员,了解戒毒所基本情况并寻求同地区戒治时间较长戒毒人员的照顾,这样就造成了新入所戒毒人员向同一地区戒治较好,得到大队民警认可的戒毒人员周围靠拢,形成所谓的“既得利益小团体”,且不同小团体之间经常因利益分配不均造成冲突,而新入所戒毒人员往往就成了冲突的“急先锋”,为自己所在的“小团体”冲锋陷阵,这对新入所戒毒人员的教育戒治造成了较大影响。

(二)新入所戒毒人员有非常严重的懒惰恶习。根据《禁毒法》规定,吸毒成瘾严重、屡教不改的戒毒人员才会被强戒,而这部分人长期侵淫在毒品的泥沼中不能自拔,享受毒品带来的快乐,进而养成了只知享受、不知劳动的恶习,新入所戒毒人员对我们安排的康体训练均持消极态度。

(三)新入所戒毒人员自私自利,无亲情、友情意识,没有道德底线。新入所戒毒人员因长期吸食毒品,导致散尽家财的比比皆是,毒品的诱惑迫使其放弃道德底线,为了能吸上一口毒品无所不用其极,长此以往,造成了戒毒人员自私自利的性格。

(四)新入所戒毒人员身体较差。无论是传统毒品还是新型毒品,均具有使人亢奋的功效,戒毒人员吸食毒品后经常几天几夜不休息,造成对身体的过度消耗,因此新入所戒毒人员普遍身体较瘦弱,免疫力低下,因过度消耗身体产生一系列疾病。且戒毒人员中因滥交造成患有性传播疾病的人员比例较大。

三、“三三三”入所教育模式的方案制定

根据新入所戒毒人员特点,入所大队研究制定了新入所戒毒人员“三三三”入所教育模式。即:三科入所教育课程、三阶段入所教育流程、三种入所教育考核模式。确保戒毒人员在为期一个月的入所教育期内身心状态均能得到有效的恢复。

【实施情况】

四、入所大队“三三三”入所教育模式方案的具体实施情况

(一)三科入所教育课程的编制与实施

入所大队结合新入所戒毒人员特点,效仿部队中新兵连的训练方式,在为期一个月的新入所戒毒人员入所教育考核期内,编制了“三科六方面”入所教育课程,即:戒毒理论知识与所规队纪学习、队列训练与康体训练、内务整理与形成养成训练。

1.戒毒理论知识与所规队纪学习

因新生入所教育时间有限,大队民警作为兼职教师在编制戒毒理论课程时选择了《禁毒法》、《禁毒条例》中强制隔离戒毒方面的内容以及《司法行政机关强制隔离戒毒工作规定》的全部内容。

在所规队纪学习方面,大队民警将戒毒人员“五要十不准”、《戒毒人员一日行为规范》、《吉林省强制隔离戒毒人员行为矫治考核办法》纳入课程中组织学习,以上课程由兼职教师组织新入所戒毒人员进行课堂化集中学习,仔细讲解,确保戒毒人员弄通、弄懂。

2.新入所戒毒人员的队列训练与康体训练

组织新入所戒毒人员进行队列训练,目的是使戒毒人员形成令行禁止和严格遵守纪律的习惯,培养迅速、准确、协调一致的作风。训练科目包括:稍息与立定、跨立与立定、蹲下与立定、停止间转法以及三大步伐五个科目。我们每日保证新入所戒毒人员要接受不少于4个小时的队列训练,通过实际训练,养成戒毒人员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同时为下一步的康体训练储备体能。

戒毒人员的康体训练方面,大队民警在《吉林省强制隔离戒毒诊断评估实施细则》的康体训练科目中挑选耐力、速度、力量三个方面针对新入所戒毒人员进行恢复性训练,因新入所戒毒人员身体机能较差,训练主要以恢复性为主,逐步提高戒毒人员身体机能,为下一步生理脱毒期诊断评估的体能测试打下基础。

3.新入所戒毒人员的内务整理与形成养成训练

大队民警根据《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内务卫生设置管理规定》,组织新入所戒毒人员进行内务整理,要求戒毒人员做到内务整齐划一,保证个人卫生与环境卫生清洁,培养戒毒人员自理自立、吃苦耐劳的精神,形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大队民警作为兼职教师整理课件,以课堂化教育的方式,针对新入所戒毒人员开展行为养成教育,包括戒毒人员的文明礼貌的训练、所内日常行为习惯的训练。通过学习,让戒毒人员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日后的成功戒毒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三阶段入所教育流程的实施情况

大队民警将戒毒人员为期一个月入所教育分为三阶段。

第一阶段的入所教育自入所当天开始至入所后第10天结束,以队列训练、内务整理、所规队纪学习为主,以戒毒法律法规、康体训练、行为养成训练为辅。新入所戒毒人员刚刚来到戒毒所,身体机能较差,对所内的事物较为陌生,因此通过队列训练、内务整理,让其尽快适应所内生活,通过所规队纪学习让其迅速了解在戒毒所接受戒治需要遵守的规则。

第二阶段的入所教育自11天开始至20天结束,以队列训练、康体训练、行为养成训练为主,以戒毒法律法规、内务整理、所规队纪学习为辅。此时的戒毒人员身体机能有了一定的恢复,所内情况也已基本了解,在此时我们应加大戒毒人员的康体训练与行为养成训练,提高他们的身体机能,改变戒毒人员懒散的行为习惯。

第三阶段的入所教育自21天开始至入所教育考核前结束,以队列训练、康体训练、戒毒法律法规学习为主,以内务整理、所规队纪学习、行为养成训练为辅。戒毒人员经过20天的入所教育,已经对戒毒所有了一定的了解,行为习惯与入所前相比有了一定的提高,此时我们应加大戒毒人员的康体训练,让其身体机能尽快恢复至吸毒前的状态,同时加大戒毒法律法规的学习,为下一步的课堂化教育打好基础。

(三)制定三种入所教育考核模式

新入所戒毒人员入所考核期满后,经兼职教师同意,本人可申请进行入所教育考核,考核合格后结束入所教育。我们在研究入所教育考核时觉得单纯的通过硬性考试去“一刀切”,不适合戒毒所的实际情况。戒毒人员普遍学历较低,且未接受过系统队列训练与康体训练,仅仅一个月的时间让其达到诊断评估实施细则中要求的标准是不切合实际的。因此我们根据诊断评估实施细则中的考核标准,采取日常考核、结业考试、队列考核三种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对新入所戒毒人员进行综合考评,三项考核均合格者通过入所教育考核,转为普通戒毒人员,有一项不合格者继续进行入所教育,直至跟随下一批次戒毒人员一起进行考核。

1.日常考评

兼职教师将会检查戒毒人员的课程出席情况、日常学习进度、康体训练恢复情况以及行为习惯养成情况,综合考量新入所戒毒人员的入所教育情况,以100分为满分,四项内容分别占25分,由四名负责教授以上四个方面的兼职教师对新入所戒毒人员进行分别考评,总分得到80分以上者为合格。

2.结业考试

大队兼职教师根据课堂化教育内容,在入所教育结束前编制一张包含戒毒法规、所规队纪、行为习惯养成三个方面的综合性试卷,要求已经学完入所教育课程的戒毒人员入所教育结束前进行考试,得80分以上者为及格。

3.队列考核

由大队负责队列训练的兼职教师组织入所教育期已满的戒毒人员参加队列考核。主管所长以及各职能科室领导担任考官,对新入所戒毒人员所练习的几项内容逐一考核,并给出考核分数,所有考官的考核分数均为80分以上者合格。

【案例思考】

五、入所大队“三三三”入所教育模式实施效果以及下一步改进情况

(一)实施效果

通过“三三三”入所教育模式,使新入所戒毒人员能够迅速适应戒毒场所,对戒毒人员下一阶段的教育戒治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使戒毒人员能够迅速掌握所规队纪,改变入所前的恶习,为戒毒人员两年戒治生涯开了个好头。同时,紧凑的入所教育生活使新入所戒毒人员忙于其中,降低了对毒品的依赖程度,减缓思家情绪,有效的降低了新入所戒毒人员发生监管安全事故的概率。

(二)下一步工作改进

1.接下来,大队兼职教师会将所有入所教育内容编制成册,解决目前因没有规范教材,戒毒人员只能以笔记的形式记录兼职教师的授课内容,因此学习内容参差不齐的困难。

2.大队将针对入所教育内容形成规范化标准,包括课时、授课内容、考核评分标准等,解决目前因兼职教师上课所述内容有细微差别而造成的考核内容不统一的困难。

您的满意度:
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您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