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跑步机专项训练帮助戒毒人员黄某改善身体素质的案例
案例内容
【案例背景】
运动康复训练是司法行政统一戒毒基本模式的重要戒治环节,通过循序渐进的康复训练帮助戒毒人员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提高身体素质,减少患病风险,增强意志力和自控力,进而提高戒断率,在戒毒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案例基本情况】
一、基本情况
戒毒人员黄某,男,1990年6月出生,初中文化,曾经营个体木材生意,收入丰厚。因对毒品存在错误认知,在娱乐场所沾染上毒品海洛因并成瘾。
入所体侧情况:身高173厘米,体重60千克,体重指数BMI为20,偏瘦。《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手册(成年人部分)》评分部分,体型身高体重3分;身体机能肺活量2分,台阶运动测试1分;身体素质握力测试3分,俯卧撑2分,纵跳2分,坐位体前屈2分,选择反应1分,闭目单足立2分。综合评级18分,为不合格。
心理测量情况:SAS量表79分,表现为中重度焦虑。
日常表现情况:行为养成较差,早上起床拖沓,夜睡失眠,懒惰,不愿做公共卫生,习艺劳动不能完成基本任务。队列训练肢体僵硬,动作无力,反应较为迟钝。性格自卑,孤僻少言,多次以身体疲乏为由抵触训练。
二、康复训练计划制定
经过谈话教育,黄某认识到自己的身体状况已经受到毒品的侵害,渴望改善身体素质。根据其具体情况,康复训练中心在制定康复训练计划中贯彻两个原则,一是依照个人的体质测试数据情况制定运动处方;二是运动康复训练与心理干预双管齐下,身心改善并进。
体质测试数据显示该戒毒人员的心肺机能和身体素质比较薄弱,康复训练中心为其制定改善心肺功能、提升肢体力量的跑步机为主的康复运动训练计划。跑步机属被动运动器械,可以有效帮助使用者克服主观惰性,且跑步机的速度可调节,运动强度可控,还自带测量脉搏功能,实时显示跑步者的心律。黄某的心肺功能较差,这种康复运动方式强度适宜,可以科学、有效的掌控运动与恢复进度。
三、康复训练的实施
(一)准备阶段
开展个别谈话教育,提高对运动康复训练戒治的认识。通过个别谈话教育,使黄某认识到科学的开展康复训练可以促进人体大脑内啡肽的分泌,可以“涂抹”因吸食毒品使人对大脑分泌多巴胺的渴望,从而缓解毒瘾所引起的焦虑狂躁情绪。运动康复训练的主要目的是改善自身的生理机能,提高身心素质,锤炼自我意志品质,稳定日常情绪,培养巩固运动爱好,使内心变得更充实,坚定戒治决心,重燃生活希望。
联合心理矫治身心兼顾。社会体育指导员联合心理咨询师跟进介入,为黄某提供心理辅导和咨询等帮助,通过音乐疗法和沙盘推演等辅助手段帮助其度过情绪不稳期,有效地缓解黄某的负面情绪,从而使黄某更积极主动参与运动康复训练。
(二)实施阶段
运动康复训练计划按两个阶段进行。
1.初级阶段训练。每周3次,每次训练时间20分钟,持续进行8周训练。跑步机速度控制在7千米/小时以内,坡度控制在5%,运动时心率不超过110/分钟。运动前肢体关节活动5分钟,运动后肢体肌肉拉伸5分钟。
表1 跑步机初级训练阶段安排
时间 |
速度 |
心律 |
备注 |
5分钟 |
4.5千米/小时 |
80/分钟 |
热身、检测心律 |
10分钟 |
7.0千米/小时 |
110/分钟 |
每隔2分钟检测心律 |
5分钟 |
4.5千米/小时 |
80/分钟 |
观察记录心律回落用时 |
2.进级阶段增强训练。每周4次,每次训练时间30分钟,持续进行16周训练,速度控制在9千米/小时以内,坡度控制在10%,运动时心率不超过125/分钟。运动前肢体关节活动5分钟,运动后肢体肌肉拉伸5分钟。
表2 跑步机进阶增强训练安排
时间 |
速度 |
心律 |
备注 |
5分钟 |
4.5千米/小时 |
80/分钟 |
热身、检测心律 |
5分钟 |
6.0千米/小时 |
100/分钟 |
检测心律 |
10分钟 |
9.0千米/小时 |
100-110/分钟 |
检测心律 |
1分钟 |
11千米/小时 |
110-125/分钟 |
快速跑 |
3分钟 |
6.0千米/小时 |
120/分钟 |
检测心律 |
5分钟 |
4.5千米/小时 |
90/分钟 |
检测心律 |
(三)康复训练成效
黄某体型偏瘦,体能耐力等都较差,跑步机训练第一天感到枯燥乏味,无法坚持完成。在心理咨询师的建议下,在跑步训练时播放节奏鲜明轻快的运动音乐,问题得到解决。训练第四天,黄某又提出放弃训练,黄某有思想波动也在康复训练中心民警的预料之中,大队领导、心理咨询师、康复训练中心民警联合开展工作,通过正面鼓励和引导,唤醒受训人员内心的驱动力,增强坚持训练的毅力。第一阶段的运动康复训练完成后,黄某逐步体会到康复训练带来的锻炼效果和乐趣,整个人的精神面貌较以前明显改善,使其运动兴趣和信心增倍。
第二阶段提高了训练强度并延长训练时间。通过调节跑步机速度和坡度来增加运动强度,提高运动心率,确保黄某的运动心率在安全心律120次/分钟上下,保持这样的运动强度和运动心律使得心肺和全身的各大肌群得以充分的锻炼,也使身体分泌更多的内啡肽和血清素等提高运动乐趣,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
经过6个月的跑步机运动康复训练后,依照国民体质测试标准测量黄某的体重62千克,BMI指标值为21.6,属于正常体重。各项得分,体形:身高体重值4分;机能:肺活量值5分,台阶测试值4分;素质:握力测试值3分,俯卧撑值3分,纵跳值4分,坐位体前屈值3分,选择反应速度值3分,闭目单足立值3分。综合评级值32分,达到体质良好标准,较半年前入所测试进步明显。
在所内的日常生活和管理中,黄某的反应速度、执行力以及习艺劳动能力都有显著改善。黄某逐渐找到了自身的价值,自信心逐步建立,遵守所规队纪,队列动作身体协调性得到显著提高,自觉地完成基本生产任务和宿舍公共卫生值日,渐渐表现出开朗乐观心态,还能主动帮助他人。
【案例思考】
一、康复训练需要戒毒场所各职能部门通力合作。康复训练是一项综合性教育戒治活动,训练过程不仅需要心理辅导的协作,还需要受训戒毒人员所在大队的支持。
二、康复训练需要根据受训人员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处方。开展康复训练应结合实际,根据戒毒人员不同的体质和身体的负荷能力制定适合戒毒人员个人的康复训练项目和计划。在计划实施过程中,还要根据反馈的情况适时进行调整,以确保训练计划得以有效推进。
三、康复训练实施过程要以正面鼓励为主唤醒受训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正确的引导和正面鼓励有助于消除警察与戒毒人员之间的对立关系,提升戒毒人员对警察之间的信任关系,有助于康复训练计划的实施,增强受训戒毒人员意志力和自控力,进而提高戒断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