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健身气功八段锦改善女性戒毒人员心血管功能的案例
案例内容
【案例背景】
中枢兴奋性毒品如可卡因、甲基苯丙胺以及其衍生物主要直接作用于多巴胺。多巴胺及其受体主要分布和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一般情况下人们关注的主要是毒品的中枢兴奋性作用,而对于其他作用包括心血管作用重视不够。事实上与死亡相关的新型毒品中毒报道反映出,其对心血管系统引发并发症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健身气功八段锦融合了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同时涉及我国中医基础理论,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古人常用的养生与保健功法。习练时讲究调身、调息和调心,主张形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力与形合,连绵不断,循环无断的进行,形成一个循环系统,通过肢体动作与呼吸的协调配合,大脑的高度紧张与放松,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增强体质,从而改善机体心血管功能,逐渐优化机体稳定状态,提高人体健康水平。
【案例基本情况】
一、训练对象
戒毒人员卢某,女,1997年出生,初中文化,吸食冰毒3年,身体健康无疾病,未曾有过规律的体育锻炼,无健身气功、太极拳、正念、瑜伽训练经验。
二、训练方法
受试者进行为期3个月一周两次的课堂教学,严格控制其运动时间与运动量,其余时间受试者可自主选择练习时间和练习频率的八段锦运动。健身气功八段锦的风格特点为立身中正、神注桩中、松紧结合、动静相兼,每式动作起于桩,止于桩,桩功为其基础。在实验干预过程中通过采用八段锦与站桩相结合的方式可更好的帮助被试调身、调息和调心,达到最佳的锻炼效果。
三、训练内容及方案详情
干预方案路线图如下:
图1 干预方案路线图
实验期间注意控制:
1.在3个月干预时间内受试者尽可能地维持以前正常的生活方式和作息时间,分享当次习练感受与心得。
2.要求受试者在实验期间尽可能不进行除健身气功八段锦以外其他运动项目的锻炼,以保证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3.受试者锻炼计划内容安排:共进行3个月24次课堂指导,前4次课堂指导主要教授健身气功八段锦功法动作和桩功,讲解其动作要领、重难点、功法特点和作用,后16次课堂指导进入正常锻炼阶段;站桩时间随课程时数的延续而逐渐增加,帮助受试者在健身气功习练过程中体会形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力与形合,使其更好地体会三调合一。
4.运动强度:健身气功八段锦和站桩练习的运动强度均为中低强度的有氧运动。
四、评价方法及实施效果
(一)评价指标
1.体成分。体成分指在人体总重量中,不同身体成分的构成比例。通过测量和评价身体成分,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人体成分的组成特征、体质状况以及体能水平。身体成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的身体发育、营养状况和体育锻炼等多种因素对体质健康的综合影响,而适宜的身体成分是完成生活和维持身体健康状况的关键与基础,运动能力的强弱则直接体现一个人的身体素质。
2.中心动脉压。中心动脉压是升主动脉(即中心动脉)根部血管所承受的侧压力,重要脏器血液灌注的根本,冠心病的重要危险标记,具有独立的更强的心血管疾病及相关并发症的预测价值,降低中心动脉压将有助于预防心血管事件。
(二)实验结论
1.人体其他成分指标的变化情况
实验前后身体水分含量差值为0.25,蛋白质差值为2.62,无机盐差值为0.13骨内含量差值为0.18,基础代谢量差值为86.82,健康评估差值为3.78。表明受试者通过3个月的健身气功八段锦练习,可显著提高其身体水分含量、无机盐、骨内含量和基础代谢量。
2.人体肌肉质量指标的变化情况
受试者实验前后去脂体重差值为0.43,肌肉量差值为0.35,骨骼肌差值为0.30;表明通过三个月的健身气功八段锦练习,受试者去脂体重、肌肉量显著增加。
3.心率、血压分析指标的变化情况
实验前后心率差值为-2.81,收缩压差值为-0.41,舒张压差值为-2.64,中心收缩压差值为-2.09,中心舒张压差值为-2.68。可见,受试者心率、收缩压、舒张压、中心收缩压、中心舒张压值均呈下降趋势。实验表明,通过3个月的健身气功八段锦锻炼,可相对降低受试者的心率,有效降低受试者的血压,减少受试者患高血压疾病的风险。
【案例思考】
一、以点带面,促进健身气功推广
健身气功八段锦简单高效,长时间练习对改善女性身体机能和心血管功能具有明显的效果。五禽戏、太极拳等健身气功与八段锦具有相似的运动结构,长期开展同样有利于女性戒毒人员身体素质的提高。因此可以在女性戒毒人员中广泛推广八段锦、五禽戏等。
二、寓教于乐,增强康复训练兴趣
在健身气功训练前,对戒毒人员开展一期理论课程,让戒毒人员理解健身气功原理及对身体改善效果,增强戒毒人员开展健身气功的兴趣,自主自觉的参与日常训练,有效提高训练实效。
三、校所合作,技术环节稳固提升
在戒毒人员中进行健身气功推广过程中,寻求高校合作,依托专业体育及医学院校,对戒毒人员的动作及练习时的身体状态进行及时的干预,确保训练安全、准确、有效,同时增强戒毒人员对训练效果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