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通过康复训练帮助女性戒毒人员减脂塑心的案例
案例内容
【案例背景】
女性普遍对自身形象较为关注,身材与容貌焦虑是部分现代女性的通病。不少女性为了寻求外在的美感,不惜通过整容、抽脂等极端方式改变身体形象,也有人因此走上吸毒道路。这种对美的追求,既损害了身体健康,也不能从根本上达成效果。通过系统的康复训练,不仅能够达到减肥效果,也能对其偏差审美观念进行矫正,培养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
【案例基本情况】
一、戒毒人员基本情况
戒毒人员周某,女,42岁,初中学历,自2012年开始初次吸食冰毒,于2020年9月被强制隔离戒毒。该人属于易胖体质,无运动习惯,长期苦于身材肥胖,尝试各种方法减肥无果。经朋友介绍诱骗,开始吸食冰毒,初吸后连续几天不吃不喝精神振奋,体重也随之下降,于是走上吸毒道路。该人身高1.65m,入所测试时体重66.5kg,BMI值为24.4,处于健康稍偏胖状态。入所后,该人参加常规戒治、训练、劳动活动,自主订餐量较大,6个月后该人体重增长11kg,入所12个月时体重增加了18kg,BMI值达到了31,身体短时间内快速长胖,不仅影响身材形象,更是危害健康。对该人进行针对性的减重训练迫在眉睫。通过查阅档案、个别谈话、与大队民警交流等方式,发现该人人际关系比较紧张,敏感多疑,负面情绪较严重,遇事比较偏激,较少内省反思,不能够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
二、康复训练组织开展情况
综合周某的情况,康复训练中心组织大队管班民警以及兼职康复训练师召开了专题分析会,制定了以运动康复训练为主,心理咨询为辅的身体康复训练方案。
建立康复训练档案。从开始训练前的体能体质测试和查阅该人健康档案开始记录,定期进行体质测试和身体健康状况检查。通过横向比对,让周某了解身体各项机能水平与体能素质情况;通过纵向对比,用训练前后的测试成绩和体重数据来提升周某的戒治康复信心。
提高运动理论常识认知。该人存在“瘦就是美”“想要瘦只能不吃东西”的错误观念。康复训练中心民警组织周某参加运动康复理论课程、主题运动活动、健康专题讲座等活动,向周某普及运动康复理论知识,帮助其了解吸毒对身体各系统的损害以及运动对身体功能恢复的作用,学习运动方法、避免运动损伤、合理膳食等运动理论知识。同时也向周某分享了康复训练提升体质、改变体型的案例,提高其参与康复训练的积极性,改变消极应付心理。在使用器械、仪器训练时,详细讲解设备的使用方法,训练原理及目的。开展个别谈话,促使该人了解热量消耗大于热量摄入才能减肥的原理,明白了只有动起来才能改变。
处方式康复训练方案。根据周某身体实际情况以及日常教育戒治活动的情况,为周某制定了针对性康复训练计划:除大队日常康体训练外,每周安排三次专项训练,心理矫治中心民警每两周一次对该人进行个体咨询。
具体训练内容为:每天早上根据大队安排正常开展传统健身功法八段锦、五禽戏练习、广播体操和队列训练。每周三次进行专项有氧训练。第1-2周,运动内容主要包括形体姿态练习、动感快步走、简易瑜伽、简易健身操等内容;第3-6周,主要进行中等强度HIIT运动和成套歌舞健身操学练,例如《兔子舞》《乘风破浪的姐姐》《天天向上》等曲目的练习;第7-16周,跟随录播视频跟练郑多燕腰腹燃脂操、帕梅拉40分钟高效燃脂瘦全身、刘畊宏的《本草纲目》《龙泉》曲目毽子操、女神操等项目练习。
科学膳食。为了帮助周某减脂,除了参与定期的运动之外,告知该人日常饮食食物的营养和热量,在满足基本营养的前提下,自主订餐时可增加肉蛋奶等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减少含淀粉、糖及含盐量较高的食物。
三、方案调整
康复训练初期,周某意识到了体重过大将引发健康及评估测试,参与运动训练的积极性较高,训练效果较为明显。训练进行到第三周时,周某告诉民警她的体重下降4斤,效果比较突出。训练持续推进时,周某因琐事与班内人员争吵,负性情绪爆发,参加运动训练时敷衍了事,饮食量激增,体重再次反弹。民警及时调整训练安排,暂时降低运动强度,以瑜伽拉伸、呼吸放松、动作简单的有氧健身操为主,帮助该人边练习边觉察身体状态,及时缓解负面情绪。经过两周调整,该人逐渐意识到民警的用心良苦和默默付出,内心既有感激又有羞愧,训练态度有了较大改善,坚持完成了所有安排的训练,之后持续跟随计划进行训练。
四、康复效果
体质改善方面:经过循序渐进训练,周某的体重持续下降。从入所到开始训练前,周某的体重经历了从66.5kg、77.0kg、84.5.5kg的增长路程。开始训练三周后,体重降低2kg,第9周时,体重已下降4kg,到结束训练时,周某的体重已经到了73kg,BMI值为26.8,整体精神面貌与精神状态逐渐好转,参考康复训练的积极性、主动性越来越来高,戒治意愿不断加强,对出所后的生活有了新期待。
认知调整方面:周某存在“好看的身材就是瘦”“想要瘦只能不吃”的偏差认识,为了减肥先后喝减肥茶、按摩刮痧、针灸、裹保鲜膜、汗蒸等方法,效果皆不明显。通过引导和训练体验,周某逐渐认识到:“减肥的终极目的不是为了瘦,是为了健康;减肥的方式如果自己不参与,靠外力作用,效果只能是短期的;减肥的原理是消耗的热量要大于摄入的热量,运动是保持身体健康与维持身材的最好方式”。该人自述:“现在没事我就会活动活动,吃东西也注意很多,管住自己去减肥也很有成就感,以后出去了要把运动习惯坚持下去”。
人际关系方面:该人入所时,与他人发生冲突时习惯性外归因,认为都是他人的过错,甚至觉得都是别人针对自己,经常与他人发生言语冲突与违纪行为,没有想过自己是否有需要改变的地方。通过系统的康复训练,该人通过运动释放了部分负性情绪,多巴胺的分泌激发了开心愉悦的心情,回到班内也能与人笑脸相待。逐渐学会了情绪调控与反思,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各项班级事务,与班内人员关系逐渐融洽。
【案例思考】
康复训练策略可以“减肥”为抓手。女性戒毒人员大都有爱美的天性,相当比例的人吸食毒品或者复吸都与体重增加有关。在康复训练中以体重管理为切入点,一方面可以激发戒毒人员参与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可以体重客观的变化,促使戒毒人员持续参与。
康复训练手段要多管齐下。需要详细了解不同戒毒人员的吸毒背景与在所表现,综合多方资源开展针对性的康复训练,通过心理咨询、理论教育等干预,帮助其缓解消极情绪、矫正偏差认识等问题。
康复训练组织要循序渐进。需要根据戒毒人员的体质情况设计强度适宜、项目多样的训练方案,训练过程中适时评估训练效果,并根据戒毒人员现实表现进行调整,确保最适宜的训练策略,达到最佳的训练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