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服务首页
司法行政人员首页
欢迎您访问司法行政(法律服务)案例库
首页 > 通过“肢体协调训练法”促进戒毒康复人员刘某身心康复的案例

通过“肢体协调训练法”促进戒毒康复人员刘某身心康复的案例

分享
案例内容
【案例背景】

刘某,1978年出生,小学文化,由广西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转入广西北海戒毒康复所(简称康复所)。参加平时康复训练,在进行一些八段锦、跳绳、气排球等活动时,不能很好地完成规定动作,独自在旁练习,也不与他人交流。警察通过谈话了解到,刘某一直存在身体不协调的问题,内心较为自卑,也不好意思麻烦他人。自述除身体协调性差些外并无其他疾病,不能完成规定训练动作,不能像其他戒毒康复人员一样完成训练,让其心里感到难以真正融入康复训练,导致情绪低落,影响了正常地戒毒康复生活。

在各项体能训练中,协调性训练是最难的项目,影响协调性除了遗传因素、人的心理、个性之外,还有人的有肌力与肌耐力、技术动作纯熟度、速度与速耐力关系、身体重心平衡(关系肌力与肌耐力)、动作韵律性(技术动作要纯熟方可)、肌肉放松与收缩,甚至还有柔软度等因素。

【案例基本情况】

一、针对性测试

根据刘某基本情况及运动的表现,运用双手动作轮替测试、足跟触地测试及基本动作协调测试等项目测试刘某上肢下肢及全身协调性的协调程度,初步检测其症状可以通过协调训练提升身体协调性。

二、方案制定

肢体协调性训练法有以下九种手段:1、不习惯动作之各种身体练习;2、反向完成动作;3、改变已习惯动作速度与节奏;4、以游戏方式完成复杂动作;5、要求创造性改变完成动作方式;6、采不习惯组合动作,使已掌握动作更加复杂化练习;7、改变动作空间范围;8、利用各器械或自然环境做各种较复杂练习;9、适时用信号或有条件刺激以使运动员做改变动作之各种练习。协调性训练法之频率愈是基层要愈高,在准备期每星期之频率以二到三次较佳,动作项目最少十项,每项动作最少练习三次到五次。

考虑到其身体及心理状况,针对戒毒康复人员刘某的上述情况,综合考虑其他训练手段为其制定肢体协调训练计划,训练过程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准备阶段,时间为1天。目标:通过双手动作轮替测试、足跟触地测试及基本动作协调测试,了解刘某的身体协调具体情况,针对性进行分析以便于进入下一阶段的训练。二是适应性训练阶段,时间为5天。目标:通过是单一动作训练重复练习让刘某掌握肢体协调性训练动作的要领,训练动作由慢到快、由单一到综合过度,树立协调训练信心。三是提高巩固阶段,时间为20天。目标:提高肢体协调训练效果,长期坚持并养成训练习惯,肢体协调能力得到全方位提高,树立运动康复训练信心,建立重新融入戒毒康复生活的信心。

三、具体实施及效果 

1.准备阶段具体实施过程:分为三个测试动作分别为双手动作轮替测试、足跟触地测试及基本动作协调测试。1.双手动作轮替测试:上肢交替上举,一手朝上、一手朝下,双手上下位置循环交替,尽量高过头顶并伸直手臂。2.足跟触地测试:坐姿,足尖抬起、足跟触地,双脚同时或交替足跟拍地。3.基本动作协调测试:闭眼状态下并足站立的时间,睁眼状态下单足站立的时间,睁眼状态下前、后、侧行10米的耗时,闭眼状态下前、后、侧行10米的耗时。

训练效果:通过测试动作完成效果显示,刘某对于测试动作基本能完成,虽有些动作完成过程缓慢,但未有暂停或停顿。了解其基本情况相对良好,为下一阶段的训练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适应性训练阶段具体实施过程:协调性训练是一种强化训练,所以在适应期必需打好基础。训练强度强度以70%、训练频率以每星期三次(即周二、周四、周六三天),训练计内容动作如下:

(1)纵跳:双脚并拢手弯向上跳。持续跳30秒,休息1分钟。2.前后跳:方法要领同上,但向前与后跳。持续跳30秒,休息1分钟。

(2)侧跳:方法要领同上,但向左与右跳。持续跳30秒,休息1分钟。

(3)方形跳:方法要领同上,但向方形位置跳。持续跳30秒,休息1分钟。

(4)转向跳:方法要领同上,但跳起后转向180度着地身体与双手要去维持平衡,可向左与向右跳。持续跳30秒,休息1分钟。

(6)跳跃转向:方法要领同5,但是以单脚跳。持续跳30秒,休息1分钟。

(7)侧向交叉步:有左交叉与右交叉两种。持续跳30秒,休息1分钟。

所有动作完成一轮为一组,每次训练完成4组,每组训练中间休息间隔时间为5分钟。训练过程可穿插游戏或观看视频回放,提高训练乐趣,增强训练信心。

训练效果:通过每次对刘某训练后的心率进行监测及自述情况,确保刘某身体状况相对良好的条件下开展训练,并且及时调整训练量。适应性阶段的每一次训练,负责民警需细心的讲解示范每一个动作要领和目的,询问每一次的训练感受,帮助刘某掌握正确的动作要领。适应性阶段的训练让刘某的肢体协调能得到了一定的加强,对协调训练有了新的认识,协调训练完成质量良好,极大的增强了刘某肢体协调训练的信心,戒毒康复信心随之得到了改善,这为整体的康复训练计划再筑新基。

3.提高巩固具体实施过程阶段:此阶段训练为提高巩固阶段,训练强度提升至85%、训练频率以每星期四次(即周一、周三、周五、周日四天),训练项目具备一定的游戏性,增强训练乐趣。训练计内容动作如下:

1.左脚内曲用右手碰。20次为一组,共4组。

2.持球8字摆振。20次为一组,共4组。

3.站蹲撑立接球、坐蹲立接球、翻滚接球三个动作交替进行。10次为一组,共4组。

4.站立抛接球、坐抛接球两个动作交替进行。时间为3分钟为一次。20次为一组,共4组。

每组训练中间休息间隔时间为3分钟。训练过程可穿插游戏或观看视频回放,提高训练乐趣,增强训练信心。

训练效果:此阶段的训练内容提高了训练强度和训练难度,训练量根据刘某的训练状况进行修改。刘某在本阶段的训练过程中体会到了自己肢体的协调性得到了一定程度改善,也能适应康复训练的动作,在平时业余时间能够自己的训练,刘某的肢体协调训练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康复训练效果也显著提升。

四、总结

通过为期26天的康复训练,刘某通过肢体协调训练后心肺功能变强,运动能力也有一定提高、力量素质增强,肢体协调性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学习八段锦、跳绳以及气排球等康复训练科目效果有明显改善,康复训练抵触心里得到了缓解,平时也养成了肢体协调训练的习惯。随着肢体协调训练水平随之提高,慢慢也能融入戒毒康复集体。刘某通过康复训练融入集体生活后性格变得开朗自信,运动兴趣变强,也树立了康复训练信心,恢复戒毒康复信心,为将来回归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

【案例思考】

一、戒毒康复工作中存在不同情况的戒毒康复人员,工作中应及时总结、认真梳理该阶段出现的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戒毒康复人员身体情况,结合具体生理、心理情况,采用针对性和方向性的制定康复训练计划,确保康复训练效果,并提升戒毒康复人员的戒毒康复信心。

二、善于总结发现戒毒康复人员的共同点,提升戒毒康复业务水平。总结是对以往做过的事情进行梳理,对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反馈,寻找解决办法的一个过程。在康复训练中应将同类型的戒毒人员进行整合分析,制定对应的训练计划,从而帮助我们开展康复训练工作。

三、坚持制定计划与个人情况结合。通过此次案例可知,要根据戒毒康复人员的实际情况开展康复训练工作,对于个别戒毒康复人员的情况,制定特定的训练计划和康复训练计划,帮助戒毒康复人员按康复训练计划开展训练。康复训练过程中坚持鼓励与增强信心为主,警察对戒毒康复人员的主体言行进行鼓励和表扬,使戒毒人员感受到一份成功的自豪感和愉悦的情感,从而促使戒毒康复人员成为康复训练过程中的参与者,康复训练后的爱好者。

四、康复训练存在一定的风险,我们应该在康复训练过程中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这需要我们不断研究、不断总结、不断完善。

您的满意度:
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您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