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服务首页
司法行政人员首页
欢迎您访问司法行政(法律服务)案例库
首页 > 运用个性化康复训练干预原发性高血压1级戒毒人员的案例

运用个性化康复训练干预原发性高血压1级戒毒人员的案例

分享
案例内容
【案例背景】

高血压是临床上常见的慢性心血管疾病,控制效果不佳会导致严重的心血管事件甚至死亡。研究表明,单纯药物治疗高血压效果有限,而通过运动可以减弱交感神经紧张,增加毛细血管密度或数量,降低血液黏度,使血管内皮的舒张功能处于最佳状态,从而降低血压,有效避免药物治疗带来的潜在风险。在《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中也提到,高血压患者定期运动可降低心血管死亡和全因死亡风险。目前在我所的戒毒人员中,有近10%戒毒人员患有不同程度的高血压,约占重点病人的80%,对场所安全等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案例基本情况】

一、戒毒人员基本情况

选取本队20-59岁符合原发性高血压1级(收缩压为140~159mmHg,和(或)舒张压为90~99mmHg)戒毒人员,同时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病、心动过速、脑血管疾病、其他原因不适宜或不能运动、已使用降压药物。知情并自愿参加康复训练人员3名分别为梁某(血压值148/94mmHg)、李某(血压值144/97mmHg)、蔡某(血压值149/95mmHg)。

二、方案制定

(一)医生结合戒毒人员血压、心率、身高、体重、高血压病程、糖尿病、心电图、其他疾病身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

(二)康复训练中心测量BML指数、俯卧撑、纵跳、肺活量、坐位体前屈、握力、反应时、闭眼单腿站立等并出具《国民体质综合评估报告》。

(三)与戒毒人员进行个人谈话填写健康问卷,了解运动意识(意志力、锻炼目的等)、个人运动行为(强度、规律、形式等)、运动爱好(篮球、羽毛球、快慢跑、骑行等)等。

(四)运动能力测试:连续下蹲10-20次或慢跑15秒,自我评估是否有不适症状。

(五)查阅相关案例及高血压患者运动疗法相关研究。

(六)结合以上形成个性化康复训练处方。

三、方案实施

个性训练模式:戒毒人员在大队教练员的监督指导下在同一时间同一场地内依据各自运动处方进行运动。教练员并根据运动情况实时调整出新的动态式个性化运动处方。

(一)适应阶段(两周)

1.处方制定:此阶段主要以身体适应并培养运动兴趣为目的,戒毒人员长期吸食毒品身体运动能力较差,特别是患高血压人员,心肌功能薄弱需经过低运动强度使心血管功能改善并适应。结合戒毒人员个人身体情况与个人兴趣爱好开具低强度有氧运动处方(运动方式:梁某健步走、李某慢步、蔡某跳绳)。

2.处方实施:运动前采取个别教学方式(初学运动方式通过教练巡场指导)讲解运动方式的安全注意事项及重点难点及技巧点。周二、四、六下午19:00-19:30,运动时间30min,采取三阶段运动程序:热身阶段5-10min静力拉伸与趣味游戏,使骨骼肌预热,提高心血管系统适应性。训练阶段10-15min有氧运动,30秒-1分钟/组,组间休15-30秒,每三组休息间隙进行10秒颌下动脉搏检测。运动强度控制在最大心率57%—65%(根据美国运动医学会的运动处方指南,可根据表中三项指标来对运动进行强度分类,见表1)。并通过心率不断指导调整运动时间、频率、动作速度、间歇时间等。放松阶段伴随音乐慢节奏拉伸运动5—10min,结束后进行个人运动中状态反馈并进行血压测量,测量发现运动后血压均下降3—7mmHG。通过适应阶段的运动康复,从来开始的排斥到自觉行动运动,习惯逐渐养成。

表1    有氧运动强度分级



    

    

低强度运动

中等强度运动

高强度运动

最大心率(%)

57-65

65-76

76-96

最大摄氧量(%)

37-46

46-64

46-64

代谢当量

2.0-3.0

3.0-6.0

3.0-6.0

(二)康复阶段(3个月)

处方制定:通过适应阶段的康复训练,3名高血压1级戒毒人员血压、心率有所降低,运动适应力、运动知识已经有进步。此阶段需再结合体检、体测、健康调查问卷、个别谈话等因素再制定合适的运动方式、强度、时长和频率的个性化运动处方(运动方式:梁某开合跳+弹力绷带、李某篮球、蔡某慢跑+抗阻力)。

处方实施:运动时间:周一、三、五、六、七18:40-19:30。运动强度保持在中等强度(最大心率65%-76%)。训练阶段20—30min,初步1min/组,频率及休息时间以每组所测心率为参考进行实时指导。教学方法、热身程序和放松程序与适应阶段相同。每次训练结束后血压、心率恢复到静息水平后进行测量并填写《劳累评估表》为下一次运动调整做参考。

四、干预效果

经过3个多月的康复训练后进行非同日3次血压测量,三名戒毒人员的血压趋于正常值,梁某血压值137/89mmHg、李某血压值140/88mmHg、蔡某血压值135/89mmHg,测量BML指数、俯卧撑、纵跳、肺活量、坐位体前屈、握力、反应时、闭眼单腿站立等均显示有所提升,也有效的改善了日常自信心和抑郁,并且出现了指导他人锻炼的现象。

【案例思考】

一、运动安全是重点。首先要通过医生对高血压身体进行全面的评估确定是否适合运动,运动前充分进行安全教育避免运动损伤及运动强度过大,在运动过程中教练员需要时刻注意人员精神状态、心率、血压、个人反馈等。

二、以循序渐进为原则。在运动程序过程中必须根据人体身心发展规律、个人实际情况让身体在缓慢的过程中由量变到质变。因高血压1级戒毒人员身体本身就长期受到毒品危害人体系统比正常高血压人员差,所以在运动过程中加强教育、监督,避免出现鲁莽从事使身体超负荷运转产生不必要后果。

三、要注意劳逸结合。运动后要对人员进行放松指导,依据运动强度、运动疲劳状态确定放松、互相按摩方法及时间。可安排间隔天休息,使身心得到时间进行修复。              

四、制定个性化运动处方是关键。运动处方的制定是最困难环节,需考虑运动强度、时间、频率及人员兴趣爱好。使运动效果最大化的同时,提高运动积极性,培养长久运动习惯及兴趣,使完成3个月康复训练或解戒后戒毒人员依然持之以恒的坚持个人运动。

您的满意度:
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您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