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服务首页
司法行政人员首页
欢迎您访问司法行政(法律服务)案例库
首页 > 通过绘画心理投射技术帮助建立良好咨询关系的案例

通过绘画心理投射技术帮助建立良好咨询关系的案例

分享
案例内容
【案例背景】

绘画心理投射技术主要以分析心理学中的心理投射为基础,是一种无意识主动表现自身的活动,是一种类似自由意志物在意识中的反映。

湖南省白马垅强制隔离戒毒所在教育矫治实践中发现,在个体心理咨询中运用绘画心理投射技术可以帮助戒毒人员与咨询师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构建稳固咨询关系,尤其是在对不善言谈或对言语治疗有阻抗的戒毒人员、情绪特别激动或患有抑郁、焦虑症的戒毒人员进行个案辅导时运用绘画心理投射技术,可以让戒毒人员更快、更无保留地向咨询师敞开心扉,正视自己内心的问题与需求,主动寻求、配合咨询师的帮助与治疗。

【案例基本情况】

一、戒毒人员基本情况。戒毒人员李某,女,1989年出生,离异,育有一女。李某生活在关系复杂的家庭中,其父母、弟弟均有贩毒吸毒史,平时与家人沟通也存在一定的障碍。进入戒毒所后,李某法律意识、规矩意识淡薄,性格孤傲,易激惹,行为、情绪波动性大,与其他戒毒人员相处过程中摩擦不断。

6月某日该员在习艺现场突然发生大喊大叫,并出现手脚僵硬,表情愤怒,表示自己对周遭噪声非常反感,总是听到他人对自己的非议。随即带该员进行就诊,同时启动SCL-90心理健康测量量表,在测评中该员总分56分,结果表示被测试者在最近一段时间有轻度焦虑,在面临极大压力或者心情不好的时候,会在一定程度上产生焦虑感觉。

二、矫治方案制定。经过民警全方位了解,该员近期与房内组员相处不融洽,对习艺岗位调整有所不满,同时出现睡眠障碍、与家人沟通上也出现了问题。经过会商决定,对该员进行个体心理咨询治疗,并在个体心理咨询中采取绘画治疗投射技术。

三、方案实施情况。为了避开李某的敏感多疑,心理咨询师安排了大队多名戒毒人员同时进行绘画,重点对李某的绘画进行分析。自由涂鸦、树木画、人物画、随意画等形式通常可以在第一次咨询接待的时候使用,通过这些方式的绘画,一方面可以很好地缓解戒毒人员的情绪状态,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绘画了解戒毒人员,找到最适合的方式开展下一步工作。本次的个案主要采用的是房树人及房树人的增减画。

在第一次绘画中主要是运用了以下几种方式,逐步引导李某对自己的绘画进行增减:

第一步:李某按照自己的方式进行房树人绘画。

第二步:运用绘画增减技术让其对绘画进行打分,1-10分,李某给了5分。

第三步:让其对绘画进行修改,该员又重新将树上面的果实进行了绘画,画了6个果实,且大部分在右边。表示希望未来有所成就。在房子面前添加了石头,表示对于朋友和亲人有自己选择的标准。新增了太阳,表示得到女性权威的照顾。对人物增加了眼睫毛,显示李某对自己的外在形象比较在意。

第四步:询问李某对于绘画的感觉,1-10分,李某给了8分。

在绘画过程中心理老师通过戒毒人员的绘画及其在绘画过程中的附加信息,如画的顺序、是否有涂改、绘画的时间、画画过程中戒毒人员的表现以及肢体语言等,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戒毒人员的性格特点、气质类型、心理能量等。

在第一次绘画中,通过对李某最初的房树人中可以看到该员是一个以自我为中心,行动力弱、无掌控力且不愿意听取他人意见的人。就绘画中添加的元素来看,给民警理清了李某近期教育戒治的主要思路:

1.民警给与李某言语和精神上的支持和鼓励;

2.帮助李某理清其思绪,减少该员目前所确定的目标和想法。

3.从该员的人际关系着手,寻找其比较依赖或者信任的朋友。

民警根据绘画的结果分析,对该员进行了针对性的介入。第一时间启动大队确定的“红黄蓝”安全风险等级管理,将李某确定为大队的红区高风险人员。为其量身制定了一人一策的《综合矫治方案》和《健康管理档案》。

一是帮助梳理认知观念。焦虑产生必有其诱因。首先帮助李某从认清自我认知的循环系统,了解焦虑情绪问题产生的基本诱导因素。从原生家庭的养育模式到自我认知偏差的负面情绪的积累及泛化,进而形成了因习艺生产岗位调整所诱导产生焦虑情绪的发展路径图。通过这一模式的咨询与解析,李某逐渐认识到焦虑情绪产生的根源,形成这样的认知循环中认知态度起到了关键作用。最终使李某明白了焦虑情绪产生与自我意识反映是如何建立联系的。明白通过绘画投射技术在大脑中建立起具有积极情绪色彩的目标。

二是设置“不良习惯”收纳盒。以宿舍为单位,宿舍成员之间互相监督互相帮助。在民警的引导下戒毒人员李某把需要改善的行为习惯写下来,贴出来。并与同宿舍的其他戒毒人员一起努力改善行为习惯,提升行动力。如果做到了,民警给与奖励和肯定。针对李某需要改善的行为习惯,民警跟李某一起确定要达成的目标,再制定计划,从细微的行动开始,让李某慢慢养成习惯,无形中去完成终极目标。在其习惯和行动力改善的同时与其实他戒毒人员的人际关系也在逐步缓和。

三是“内服+外治”应对“深夜里的忧伤”。正值大队在挑选文艺骨干,李某对舞蹈和声乐比较感兴趣,民警将其纳入入围选手,每日进行舞蹈和声乐练习。同时遵医嘱佐以安神补脑液,每日睡前温水泡脚。让李某每天处于“忙碌”状态,无过多心思放在深夜的忧伤中。通过内服和外治的方法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李某的睡眠障碍。

三个月后,再次对该员进行了SCL-90心理健康测量和绘画治疗。

第二次SCL-90心理健康测量结果显示被测试者心情明朗,轻松愉快,对自己的身体和情绪健康有良好的感受,对自己的现状感到满意。

通过前后两幅房树人的对比:一是人物画像更加完整;二是树木更大;三是添加了花和栅栏。总体来说该员对自己有了一个很大的认可,自信心也提高了,近段时间的戒治生活有了很大的进步,明确了自己的生活中想要的是什么。

【案例思考】

在个案心理咨询过程中,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是咨询取得成效的基础。在心理咨询开始时,很多戒毒人员都会产生抵触,而且由于与咨询师的信任感还未建立,咨询关系比较脆弱,导致其不愿意向咨询师表达内心的真实状态,进而影响咨询效果。

绘画心理投射技术可以让戒毒人员将无形的、主观的内心世界用有形的、客观的形式通过纸和笔在咨询师面前表达出来。这一过程可以有效避免在接受咨询过程中的不适感和紧张感,克服直接语言交流产生的难为情,缓解面对面目光接触的被注视感,能够以相对间接的方式帮助咨询双方尽快建立起信任,从而帮助戒毒人员主动大胆地探索自己内在的情感,并逐渐将情感形成某种具体的形象,然后与自己内在的世界进行沟通,最终帮助其解除心理问题,积极投入到戒治生活。

您的满意度:
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您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