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有氧训练法帮助教育适应期戒毒人员体能康复案例
案例内容
【案例背景】
康复训练是戒毒康复的一个重要环节,戒毒场所运用科学的方法对戒毒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康复训练,以达到帮助戒毒人员恢复和改善身体机能。
吸食毒品会使人体的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肌肉骨骼等造成巨大的伤害。因此长期吸食毒品就会导致人体各功能系统被打乱,机体免疫系统受到破坏免疫力下降,生理功能紊乱。戒毒人员长期吸食毒品,身体健康状况都低于常人(常模),感染各种疾病的风险会增大,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等功能系统或多或少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在康复训练中针对不同期段的戒毒人员,运用不同的运动方式会引起机体各系统相应的生理反应,从而达到调节机体功能,促进身体康复。
【案例基本情况】
2022年3月,康复训练中心对调入的戒毒人员,通过入所体检、体质测试、体能测试等入所健康评估发现,该批次戒毒人员中有相当一部分存在失眠、心慌、肌肉酸胀等症状,95%以上人员体能状况低于社会常模,80%以上人员体质综合评定为差,尤其在心肺功能、平衡协调、肌肉力量、灵敏反应等方面问题比较突出。
为帮助其恢复身体机能,改善身体素质,培养其坚韧耐挫意志品质,促进其心理成长,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我教研组针对戒毒人员实际情况,通过运动教学、健康教育、有氧健身气功训练、运动竞赛和训练成果展示等环节制定了康复训练计划,培养运动习惯、帮助恢复身体机能,提高身体素质,并根据戒毒人员身体情况及时调整训练计划。
一、课堂教学,开展健康与运动教学,提高戒毒人员运动积极性
通过康复训练间隙、休息日合理安排时间,运用视频教学、康复训练中心专职人员讲解等手段对戒毒人员进行健康教育和相关康复训练动作的运动教学。让戒毒人员能熟练掌握康复训练相关项目动作标准,同时能明白康复训练在提高大脑机能、增强体质、改善身体状况等方面的益处。过程中适当增加一些趣味性运动项目,让戒毒人员劳逸结合,提高戒毒人员锻炼积极性。
二、以训练计划为指引,开展康复训练,提高戒毒人员的身体素质
通过摸底调查、实际测试、细致研判、系统分析等不断改进康复训练计划,结合戒毒人员身体素质,依托现有戒治条件,形成了“传统健身+现代训练+地方特色训练”相结合,突出不同戒治戒断特色的科学训练计划。
(一)入所7-15天,常态化开展队列训练、戒毒操、健身气功操、八段锦、养生太极拳等康复训练科目,缓解其心理焦虑,促进其身心恢复。
(二)入所1个月,积极开展康复操、八段锦、戒毒操、保健操、全身拉伸、穴位拍打操、心肺功能增强性训练,同时每周不低于两次组织戒毒人员到康体训练中心进行针对提升戒毒人员力量、耐力、灵敏度能力等的器械训练,全面提升戒毒人员身体素质。
(三)入所2-3个月结合疫情防控工作规定,积极组织俯卧撑、深蹲、开合跳等小范围健身项目。以宿舍、小班组为单位运用休息时间,结合丽江地方特色开展了《丽江三部曲》、《丽江赶马调》、《藏族舞曲——羌姆》等小型打跳活动。劳逸结合,张弛有度,让戒毒人员在放松身心的同时能不断巩固训练效果。
具体训练科目、时间安排如下:
第一个月(该月200名调入戒毒人员在戒治区内隔离)
时间:星期一至星期日,上午9:00-11:20,下午15:00-17:20,晚上:18:30-19:20,训练科目:戒毒操、趣味篮球赛、八段锦养生太极拳、全身拉伸、穴位拍打操、器械训练;打跳《丽江三部曲》、打跳《丽江赶马调》、《藏族舞——羌姆》
第二个月、第三个月(该200名学戒毒人员已解除隔离,正常参加戒毒人员教育戒治活动)
时间:星期一至星期日,上午9:00-10:20,中午:15:00-16:00下午15:00-17:20,晚上:18:30-19:20,训练科目:八段锦、穴位拍打操、养生太极拳、八段锦、心肺功能增强训练、自主训练、打跳《丽江三部曲》、打跳《丽江赶马调》、《藏族舞——羌姆》
三、以合理膳食为辅助,提高戒毒人员身体恢复
合理营养与康复训练是维持和促进健康的两个基本因素。在日常康复训练的过程中合理安排营养膳食,达到助力戒毒人员增强体质、促进健康、保持体能、预防疾病的目的。每日食谱以适度的蛋白质、较少的脂肪、高含量的碳水化合物为主,三种主要营养素的比例控制在25:20 :55左右。馒头、米饭、米线为主食,搭配豆浆、鸡蛋、鱼、鸡肉等,加上适量蔬菜补充维生素、微量元素等。并及时改善菜谱,以满足康复训练的需要。
四、以开展康复训练竞赛活动为落脚点,巩固康复训练效果
结合训练实际情况,适时开展以“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为主题竞赛活动,充分学习领会运动给自身带来的益处,为戒治生活注入动力。春节期间组织开展了主题为“训练场上我最棒”的趣味运动会,开设了趣味投篮、接力赛、跳绳、乒乓球等比赛项目,对比赛中的优秀个人和班组给与了表彰,在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中康复训练不断充实着戒毒人员戒治生活。
开展康复操、八段锦、养生太极拳训练成果展示,进一步提升了戒毒人员对康复操等的掌握。形成了“每日练习、每周评比、每月比赛”的常态化机制,使康复训练工作落地落实,有效发挥改善戒毒人员身体素质,提升戒治质量的实际作用。
五、实施效果
经过近3个月时间康复训练计划的实施,康复训练指导师对戒毒人员进行了一次阶段性体质测试,通过此次测试可看出各项测试指标的合格率相较康复训练计划实施前均有明显提升,肺活量合格率从43%提升至55%、纵跳合格率从47%提升至67%、俯卧撑合格率从52%提升至63%、闭眼单脚站立合格率从58%提升至71%、选择反应时合格率从49%提升至73%。
由此可见,虽然康复训练开展的周期时长较短,训练的项目多而杂,但是通过持之以恒的锻炼,经康复训练前后测试结果数据显示,参与这项活动的戒毒人员在肺活量、纵跳、俯卧撑、闭眼单脚站、选择反应等各项体测结果中,合格率均较之前有所提高。实施结果显示,参与康复训练的戒毒人员,比未参与康复运动的戒毒人员,身体素质明显改善,精神状态明显好转,教育戒治积极性明显提高。相信通过长期坚持,他们会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康复训练对戒毒人员康复信心和行为习惯的养成,会带来积极的影响。
【案例思考】
一、遵循运动规律,因人施训
吸毒人员由于身体都很虚弱,尤其是新入所戒毒人员,身体各项指标均不正常,在对其开展康复训练中,首先考虑安全原则、遵循循序渐进、区别对待。其次根据不同体质情况制定相应的训练方案,做针对性的恢复性运动训练。最后,对日常训练各项身体指标数据收集归档,建立数据库,以便参考,做到因人施策。
二、科学制定方案,综合施策
根据全国统一戒毒模式,制定运动训练方案时,以戒毒人员四期流转为主,均衡发展各区各期戒毒人员体质实际以及发展方向,做到有依、有据,并对不合理的训练方案进行调整。如生理脱毒期以恢复生理机能为主,做肢体的简单动作;教育适应区以身体恢复性训练项目为主,开展有氧运动(健身气功)以及心肺功能操;康复巩固期以提高身体素质训练为主,辅助力量训练;回归指导期以拓展训练为主,巩固体能。
三、丰富康复训练内容,培养运动习惯
运动已经成为人们广为接受的一种健身方式,相对其他方式更健康有效,因此培养良好的运动习惯尤为重要。在日常训练中,采取中低高强度训练项目交叉进行,如健身气功、热身游戏、广场舞、民族舞等进行训练,克服训练中的枯燥感、同时通过多媒体视频教学方式,播放训练音乐、开展运动竞赛等,增加训练的趣味性、娱乐性、提高戒毒人员参与主动性,培养运动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