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跑步训练帮助戒毒人员王某恢复正常戒治状态的教育矫治案例
案例内容
【案例背景】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毒品的危害正在向更多的人群蔓延,而青少年由于身心发育还不成熟,好奇心比较强,极易受到毒品的侵袭。戒毒人员王某,男,19岁,身高170CM,体重90kg,2018年王某像很多青少年一样只是抱着好奇心理去尝试一下毒品,却陷入了毒品的深渊,因吸毒被强制隔离戒毒两年。体重超标,不爱运动,加之吸毒之后惰性心理增强,导致王某的戒治生活受到很大影响。像王某一样的年轻人他们毒瘾其实并不深,吸食毒品之后内心的空虚多于他们对社会的理性认知,迷茫和困惑是他们多数时间的真实感受。
生命在于运动!这是一句耳熟能详的话,而跑步是平时最为常见的一种运动形式,只要想跑步,随时可以进行一场酣畅淋漓的跑步运动,通过跑步,可以健体魄、强身心、励意志。在王某的康复训练中,我们根据王某的身体状况和可接受程度,重点进行跑步训练,以跑马拉松为最终目标,通过体能训练、速度训练从短距离跑到中长距离跑再到长距离跑,附之以配速跑、有氧通过跑、间歇跑、乳酸门槛跑等专业训练,帮助王某在跑步中释放自我、认识自我、接受自我、改变自我,为王某重新回到正常戒治状态打下了坚实基础。
【案例基本情况】
王某年纪轻轻就染上毒瘾,就像初飞的稚鸟被现实当头一棒,内心脆弱敏感是正常的情况,入所之初,王某性格极为自卑,不善言谈,与人交谈时总低着头,因为肥胖导致生活多有不便,内心非常敏感,其他戒毒人员的一句玩笑话,对王某来说可能就是刺耳的嘲笑,面对民警的多次谈心谈话,王某不愿多说。
王某糟糕的戒治状态需要正确的教育矫治,结合王某的实际情况进行系统的康复训练才是对症下药。民警因地制宜制定针对性的跑步训练方案,让王某在跑中释放压力、强健体魄、磨砺意志、正确转变个人认知,力争达到完美蜕变。
经会议研究,对王某的教育矫治主要通过以下三个阶段进行:一、训练初始阶段。此阶段做好王某思想工作,使其正确接受跑步训练,检测身体指标,制定运动课程,以慢跑、短程跑、体能训练为主。二、重点突破阶段。此阶段及时总结王某初始训练阶段的情况和经验,保留基础训练,并根据王某身心变化调整相应的训练课程,增加训练量,以有氧跑、间歇跑为主,辅助尝试中长跑,密切关注其思想动态做好情绪疏导工作,合理搭配营养膳食,保持体能。三、巩固提升阶段。此阶段大胆尝试中长跑,训练量进一步接近跑半程和全程马拉松的要求,辅之以跑坡和体能锻炼,教授中长跑的跑步要领,让其在跑步中磨炼意志,强健体魄,持续保持较好体能,挑战自身极限。
方案实施过程:
一、思想启迪打开心灵之窗
思想决定行动,只有让王某顺利接受跑步训练,才能让训练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针对王某的身心特点和思想状况,民警告知王某,其实每个人内心都多多少少有些思想压力和负面情绪,有了负面情绪就需要及时疏导,所里有宣泄室可以让人释放压力,效果很好,王某听后半信半疑,民警顺势将王某带到宣泄室。
此时的王某负面情绪濒临爆发的边缘,一进宣泄室王某就止不住掩面哭泣,持续了很长时间王某才逐渐平静下来,民警让他把不倒翁推倒,自感委屈的王某现在终于有了一个发泄口,宣泄着自己的负面情绪,不倒翁是推不倒的,灵机一动的王某用尽全身力气将不倒翁压在身下,看着自己的“杰作”王某终于露出了一丝笑容。
王某的内心平静后,跟民警的沟通也逐渐顺畅起来。民警指着戒毒大队的戒毒人员告诉王某,想要戒毒就注定不是一条平坦的路,没信念、不坚持到底是不可能成功的,你现在还年轻,戒毒的路上只要你对自己的要求放松一下,自我放纵一次,很快就会成为这个人群中的固定一员。吸毒以来的糟糕经历,其实也在一直颠覆着王某的错误认知,王某的内心早已松动,对于是否坚定戒毒意愿只是摇摆不定而已。民警多次的交心谈话让王某逐渐认同,也愿意积极进行戒治。随即,康复训练中心安排两名二级康复训练指导师作为王某的教练,一名负责体能、一名负责专业跑步技巧。
训练第一步面临的难题就是如何让好逸恶劳的王某接受跑步训练的方案。为了让王某认同跑步训练戒毒的理念,民警带其到所医院进行体检,重点检查其血压、体重、心率、心电图、肝功、肾功、肺活量、骨骼肌量、内脏脂肪等级等身体指标。检测结果并不理想,王某体重超标,血压偏高,有轻度脂肪肝,主要体检指标如下:
身高: 170CM |
高压: 145mmHg |
心率: 100次/min |
谷丙转氨:(ALT)50U/L |
体重: 90kg |
低压: 78mmHg |
|
|
BMI:31.14 |
|
|
|
肥胖BMI: ≥28 |
正常血压: 75-120mmH |
正常心率:50-95次/min |
正常ALT范围: 5-40U/L |
肺活量: 3350ML |
骨骼肌量: 12% |
内脏脂肪等级: 12 |
|
正常男性肺活量: 3500ML |
正常男性骨骼肌量: 14%-20% |
正常内脏脂肪等级: 1-9 |
|
看到自己的各项身体指标,王某的内心终于开始动摇,康复锻炼的种子也深深地埋进心里。
民警带王某来到康复训练中心,让王某在跑步机上跑一公里并记时,刚跑没一会儿,王某就满头大汗,气喘吁吁,两脚支撑在边缘,手扶把手不愿再继续跑下去,最后王某并没有坚持跑完,民警发现跑一公里对普通人很容易的事,对王某却难上加难。
此时的王某脸红气喘,面对自己糟糕的身体状态,王某对自己未来充满了担忧,对于民警趁此机会介绍的运动戒治理念,王某想了想,最终接受并表示会积极配合。
二、起步阶段细致教授见成效
跑步训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对王某跑步做好充分的准备,不打无准备之仗。首先,给王某准备两套合适的跑步运动服和两双舒适的跑步运动鞋,为跑出好的效果提供基础条件。其次,对王某身体各项机能进行测试,包括王某的肺活量、力量指数、耐力、柔韧性、平衡性等,根据掌握的第一手资料,为接下来的课程设置提供科学依据,制定相应的运动课程。
由于王某初次接触跑步训练,加之其身体状况不怎么好,刚开始训练时间不宜过长,以短跑、间歇跑为主。在间歇跑的时候,不能坐下休息,以散步继续前行,让他在训练中身体有个逐渐适应的过程,训练分为间歇跑、100米短跑和1千米跑为主。
康复训练师制定了训练课程,课程分为两部分:个人课程和集中训练课程,每周四、周日为集中训练课程,由康复训练师指导进行全天课程训练,每周剩余其它天数进行个人训练,以个人体能锻炼、恢复,坚持慢跑保持状态为主。
室内课程中,康复训练师详细讲解训练安全课程,包括人体身体结构、热身运动、正确的跑步姿势、呼吸频率和节奏、如何防止运动损伤等。集中训练课程:
训练前期集中训练课程
7:00-8:00 |
9:00-10:00 |
10:00-11:30 |
晨跑 |
室内授课 |
热身、间歇跑、1km跑 |
14:00-15:00 |
15:00-16:00 |
16:00-16:30 |
室内授课 |
100m短跑 |
体能锻炼 |
刚开始王某热情很高,跑前先做热身运动,把两只手放在一起揉搓,压一压腿,原地纵跳,很有一幅专业训练的样子。但很快问题便来了,王某由于比较肥胖,再加上跑步没有章法,起初刚跑了二圈,王某就气喘吁吁,瘫坐在地上,并垂头丧气的说跑步太累了,自己不想再跑下去了,眼神中还有一丝害怕和绝望,无论民警怎么鼓励,王某就是无动于衷。
万事开头难,越是王某畏缩不前,越需要民警的鼓励和引导。像王某这样的年轻人,心气高爱面子,民警采用激将法对王某说,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你想要改变自己,但刚开始训练你就打退堂鼓,你这是自我放弃吗?王某低头不语,但是面对民警的质问,王某经历一番思想斗争还是站了起来继续训练。
接下来,民警时刻陪伴着他一起跑,并给他下“一二一”的口令。民警悉心教授三步一吸气的跑步技巧,引导他感受跑步的节奏。慢慢的,王某开始进入状态,步伐慢慢变的均匀起来。
2周时间下来,王某已能坚持跑完1km。随后的两个月,王某坚持训练,虽然时有抱怨但在民警鼓励下,依旧咬牙坚持下来,训练效果有很大的提升,人瘦了两斤,整个人的精神风貌与以前大不一样,变得更加自信、更有活力,跑步训练初见成效,让王某信心倍增。
三、克难攻坚突破训练壁垒。
最难熬的2个月过去了,王某已经可以在8分钟之内跑完1km。王某身体比刚开始训练更加适应跑步了,他开始主动与民警进行交流,并要求增加训练量。对此,民警制定了新一阶段的训练课程,同样分为自我训练和集中训练两种。
训练中期集中训练课程
7:00-8:00 |
9:00-10:00 |
10:00-11:30 |
晨跑、有氧跑 |
室内授课、室内体能训练 |
热身、有氧跑、中长距离跑 |
14:00-15:00 |
15:00-16:00 |
16:00-16:30 |
体能训练 |
热身、配速跑、中长距离跑 |
羽毛球等体育运动 |
根据训练初始阶段王某短距离跑步取得的成效,在接下来的训练中民警追加了王某的训练时间和训练长度,以有氧跑、配速跑、中长距离跑为主,上下午各一次,跑步训练距离为5公里。
在训练过程中,突然增加的训练量给王某带来不适,5公里的任务,他只能跑2公里。对此,民警及时对王某做心理疏导,告诉他现在能跑2公里,已经非常棒了,凡事都有一个递进的过程,不要着急。民警及时调整跑步策略,采用间隔跑的训练模式,以500米为一个节点,让其跑过一个又一个500米,通过间歇跑训练让王某身体逐步适应中长距离跑。王某的一个5公里课程被分成两个阶段让王某练习,前期放慢步伐,徐徐前进,中间慢慢加速,同时要求王某调整好呼吸和步伐,严守动作要领和三步一呼吸原则,之后匀速慢跑跑完全程。
在王某的饮食上,增加其豆制品和鱼肉的摄入量,额外提供牛奶和水果,为其保证充足营养,确保其膳食结构的合理性。一段时间后,王某已适应新的跑步课程,各项身体指标均有很大改善。
四、凤凰涅槃冲向光明大道
在后来的日子里,不管有多困难,王某都坚持在民警的带领下科学的跑步锻炼,挑战一个又一个目标。在跑步训练的最后阶段,王某的训练水准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中长跑已成为训练常态,民警也适时地调整了训练课程。集中训练课程:
训练后期集中训练课程
7:00-7:15 |
7:15-7:55 |
7:55-8:45 |
8:45-9:20 |
跑前热身 |
平地跑 |
上下破跑 |
总结经验 |
9:20-11:10 |
11:10-11:30 |
14:00-14:15 |
14:15-14:55 |
绑沙袋跑 |
总结经验 |
跑前热身 |
平地跑 |
14:55-15:45 |
15:45-16:20 |
16:20-18:10 |
18:10-18:30 |
上下破跑 |
总结经验 |
绑沙袋跑 |
总结经验 |
这一阶段训练为2个月,上下午各训练一次,跑步长度设定为8公里,民警在训练中增加跑步的多样性,除了在平地上跑、往返跑之外,还让其跑坡,使跑步方法更加多元化。持续的跑坡训练,志在帮助王某进一步锻炼自己的耐力,挑战自己的极限,为王某成绩的进一步提升打下基础。为了达到更好的训练效果,王某在腿上绑沙袋,增加身体负重,时间久了,王某跑的时候更加轻松,也更加自信。
虽然离跑马拉松还有很长的距离,但如今跑步成为了王某喜爱和坚持的运动项目,王某在奔跑中感受飞跃,在汗水中突破自我。此时,对王某的主要身体指标再次进行检测,发现王某主要身体指标趋于向好,检测结果如下:
身高: 170CM |
高压: 118mmHg |
心率: 68次/min |
谷丙转氨:(ALT)35U/L |
体重: 78kg |
低 压: 80mmHg |
|
|
BMI:26.98 |
|
|
|
肥胖BMI: ≥28 |
正常血压: 75-120mmH |
正常心率:50-95次/min |
正常ALT范围: 5-40U/L |
肺活量: 3480ML |
骨骼肌量: 16% |
内脏脂肪等级: 7 |
|
正常男性肺活量: 3500ML |
正常男性骨骼肌量: 14%-20% |
正常内脏脂肪等级:1-9 |
|
看到最新体检结果,体重减轻到了78kg,血压、心率、肺活量等各项指标基本正常,王某喜上眉梢,感受着自己身心发生的巨大变化,王某走路的步伐变得坚定有力,自信满满。王某的戒治教育也步入正常轨道。
【案例思考】
1.方法得当,跑步顺畅。实际教育戒治中,跑步锻炼是我们最常采用的一种身体锻炼方式,无需特殊的场地和器械。但看似一项很普通的体育运动,实则包含着很多科学方法和运动原理,掌握和分析各项身体数据,制定和指导训练课程,适时调整训练内容,做好相应运动防护,保证搭配营养膳食,这些都对我们戒治民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康复训练的专业化、科学化是针对性训练的基础保证。
2.系统推进,战胜自我。戒毒人员的康复训练是一个系统推进的综合过程,不单单是体能恢复和训练提升,医疗戒护、谈心谈话、心理干预、后勤保障等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王某跑步训练的过程其实就是在各项矫治手段系统推进中,全面审视自我,坚持战胜自身惰性,逐渐坚定信念的过程。
3.温情感化,齐心戒治。像王某这样的处世未深的戒毒人员,深处高墙大院之内,内心敏感脆弱多疑是正常的,他们渴望得到别人的帮助和肯定。民警的持续关怀、耐心鼓励,往往是融化戒毒人员内心坚冰的火热木炭,“雪中送炭”温暖的是戒毒人员的内心,坚定的是戒毒人员的信念,换来的是真心对真心,密切配合一加一大于二的戒治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