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球运动应用到戒毒康复训练的教学案例
案例内容
【案例背景】
海南素有“排球之乡”的美称,排球文化底蕴深厚,具有群众基础好、参与范围广、技术水平高等特点,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各排球场地热闹非凡,各年龄段、各性别都有人参加排球运动。在海南东部沿海地区,喜爱排球运动的人员超过地区人口的三成以上,在重大节假日,如五一劳动节、国庆节和春节,还有地方军坡节,群众喜欢以排球比赛的方式庆祝节日,使得排球运动成为海南群众体育运动中最受欢迎的运动项目之一。排球运动娱乐性、对抗性共存,趣味性、竞争性共荣,对运动场地条件要求低,有利于在戒毒场所内开展。
排球运动可以改善戒毒人员身心健康,具体表现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增强戒毒人员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及肌肉关节功能;二是陶冶情操,调节心理情绪,培养戒毒人员共同应对困难和团队合作的意识,建立正确的价值观。戒毒人员长期吸食毒品,体质较弱,而运动康复的综合性能够改变上述现状。海南省府城强制隔离戒毒所在戒毒人员康复训练工作中因地制宜,选择将排球运动作为运动戒毒工作的重要尝试,充分利用场所现有运动场地,采取“请进来”的方式邀请高校专业老师来所授课,系统科学地教授排球运动,培养戒毒人员文明自律、拼搏团结、尊重他人的良好品质和集体主义精神。
【案例基本情况】
排球基本技术有六大项,即准备姿势和移动、传球、垫球、发球、扣球、拦网;比赛中常用的移动步法有滑步、交叉步、跳步、跨步和跑步。戒毒人员在开展排球运动时首先要掌握排球基本技术,培养戒毒人员的球感,掌握排球运球的基本技巧。
通过观看排球比赛、基础知识讲解等方式,让戒毒人员掌握排球历史、球员位置、比赛阵型、技术术语及比赛规则等基础知识。
以中国女排顽强战斗、勇敢拼搏的精神为切入点,引导戒毒人员在潜移默化中了解女排精神的内含、在比赛中践行女排精神,提升戒毒人员解决困难的意志品质,从而建立正向的价值观念。
通过基本技术教学,让戒毒人员初步学习排球的基本技术,明确移动、传球、垫球、发球、扣球、拦网等基本技术,进行简单的团队分组对抗赛,建立快乐排球的概念,了解排球运动的基本知识。
通过讲解排球技术的运动要领,引导戒毒人员逐渐掌握移动、传球、垫球、发球、扣球、拦网等技术,使大多数戒毒人员掌握排球运动的基本技术,提高戒毒人员的速度、力量、耐力、灵敏及爆发力。
让戒毒人员在戒治环境中,感受体验排球运动的乐趣,培养戒毒人员积极进取、顽强拼搏、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在潜移默化中增进爱国主义情感,发展戒毒人员的个性和心理素质。
排球教学的重点是:掌握排球基本的垫球、扣球、传球技术及组合动作,学练基本技术在比赛中的配合及运用,初步了解排球竞赛的基本规则;掌握安全的运动方法,教授戒毒人员热身运动、体能锻炼以及自我保护的技巧,确保戒毒人员在高强度的运动中意外损伤;通过分组对抗赛,引导戒毒人员增强团队协作的意识以及分析、观察、总结比赛技战术的能力,让戒毒人员在潜移默化中锻炼意志品质。
排球运动的难点是:引导戒毒人员初步掌握排球的团队配合技术,排球运动的基本功在实战教学中的应用。在排球教学中,如何巧妙引导戒毒人员提升自我觉察能力、剖析问题的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面对困难知难而上的心理素质。
通过系统性的训练,开展戒毒人员心理健康分析,通过心理健康综合指数的对比分析,掌握戒毒人员通过体能训练带来的心理指数变化。
以时间为轴线,通过专业的体质测试仪器分阶段对戒毒人员体重、肺活量、握力、纵跳、反应时等参数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全面评估排球训练人员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身体素质变化。
通过心理诊断、体适能诊断及SCL90、SAS指数等科学数据分析,对戒毒人员排球训练可能产生的运动风险进行科学评估,确定部分戒毒人员是否适合参加排球运动以及划分戒毒人员参与排球运动的对抗等级。
通过问卷调查,掌握戒毒人员对排球训练的感受,通过自我评价、运动情绪评价、睡眠情况、饮食情况,身体状态等方面,开展康复运动的评估效果。
授课时间:周五上午,3课时,一课时45分钟。
课程准备:训练场除了有带班民警、排球教练、戒毒人员,还要配备医护人员,相应的运动器材。
训练方法:讲解示范法、预防纠正错误法、领做式教学法、个别指导法、分组教学法。
基本技术学习课程安排
学习 内容 |
动 作 要 领 |
移动 |
滑步、交叉步、跳步、跨步和跑步 |
发球 |
两脚前后开立,将球平稳抛起20-30厘米高,以肩为轴后下摆臂;然后右脚迅速蹬地,身体重心随右臂由后向前挥动前移,击球后,随重心前移,快速进场。 |
传球 |
在胸部及以上部位,用双手(或单手)借助蹬地、伸臂动作,通过手腕手指的弹击力量完成击球。 |
垫球 |
两脚开立稍比肩宽,看准来球,两臂夹紧前伸,插到球下,用前臂腕关节以上10厘米左右的地方两臂桡骨内侧形成的平面击球的下部。 |
扣球 |
跳起在空中用一只手臂作弧形挥动,用手将本方场区上空的球,从两标志杆内的球网上空击入对方场地区域。 |
拦网 |
在网前以腰部以上任何部位,主要是手臂手掌,在球网上沿阻挡对方击球过网。 |
组织戒毒人员开展基本技术学习,掌握移动、传球、垫球、发球、扣球、拦网等技术,锻炼基本的配合能力,这个阶段主要开展球感练习,例如:接球、送球、传球练习;开展移动练习。如有滑步、交叉步、跳步、跨步和跑步。
注意事项:
根据戒毒人员的文化水平和运动规律进行教学设计和做课程编排;课前一定要充分热身,课后放松训练,避免出现人身意外伤害和运动损伤;定期做好运动后的数据采集工作,收集好运动数据,掌握训练开展的效果。
从以下几个维度进行训练效果评价:
通过排球运动的学习,激发了戒毒人员参与运动的兴趣,有效缓解了戒毒人员在戒治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负面情绪及压力。
通过系统性的排球训练,戒毒人员心肺、呼吸功能是否明显增强,肺活量、纵跳、台阶试验等指标明显提升。
通过阶段性的排球训练,戒毒人员的焦虑、敌对、偏执等测试指标都呈现下降趋势,戒毒人员抵触、消极情绪减弱,戒治状态明显提升。
民警在排球文化教学中向戒毒人员进行女排精神教育,引导增强戒毒人员增强组织纪律性及团队协作意识加强。
【案例思考】
一是运动项目选择要因地制宜。排球运动在府城戒毒所运动戒毒工作实践中取得了良好效果,主要得益于两方面因素:一是海南排球运动群众基础好,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戒毒人员运动的积极性;二是排球运动对场地条件要求低,易于在戒毒场所内开展。
二是康复训练教学要价值引导。排球运动是一项团队运动,在排球教学过程中,要逐步引导戒毒人员增强团队协作的意识,在潜移默化中将女排精神植入到戒毒人员的康复训练中,增强他们面对困难,解决困难的能力,锤炼戒毒人员应对艰难困苦的心理素质。
三是康复训练要注意风险风控。排球运动,由于运动量大、对抗激烈存在一定的运动风险性,在训练中戒毒人员可能会出现运动损伤,在选择人员时,要严格排查戒毒人员的身体健康状况,做好戒毒人员训练中的安全保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