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服务首页
司法行政人员首页
欢迎您访问司法行政(法律服务)案例库
首页 > 对即将满三年社区康复人员刘某的督导案例

对即将满三年社区康复人员刘某的督导案例

分享
案例内容
【案例背景】

按照《北京市禁毒条例》要求,北京市天康戒毒康复所对北京籍的解除强制隔离戒毒的人员,开展家访、电话访、微信等多种形式的跟踪督导,为社区康复、社区戒毒和自愿戒毒人员提供科学规范的戒毒康复指导,积极推动首都毒品治理法治化、专业化进程。

本案例刘某,男,曾因贩毒判过三次刑,2019年5月解除强制隔离戒毒被执行社区康复,2022年初咨询师通过家访与该人建立较信任的督导关系。该人与前妻有一个儿子,由自己的父母帮助抚养。现住未婚妻家,未婚妻父亲长期卧病,需要人照顾,且有一个女儿需要抚养。二人家庭负担较重,目前均无工作,生活来源均靠双方父母提供。经多方证实,该人解除强制隔离戒毒后一直保持操守,能配合属地派出所和街道管控,即将解除三年社区戒毒管理。

【案例基本情况】

一、发现问题

家访中发现,该人中等身材,体型偏胖,性情较爽朗。能正确看待受处罚的经历,当前的社区康复管控对其有威慑力,能主动配合完成社区和派出所的报到、尿检和谈话等管控措施。同时,对派出所民警到家突击检查感到不满,对毛发毒品检测的准确性有担心和疑虑。

该人自述想找工作,但从无工作经验,又有案底,对工作规划无头绪,也无实际行动,对就业前途感到迷茫,对未来生活缺乏信心,遇到现实压力往往用喝酒、暴力等方式进行逃避和排解。

电话督导中深入了解到,该人作为独生子女,从小受到父母娇宠,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特点,自我约束力较差,同时自我接纳感也较低,主动改变现实的内动力和效能感不足。

二、矫治方案

结合该人的问题靶点和实际需求,持续开展针对性的跟踪督导工作。第一步,结合现实压力情景,及时开展认知调整、情绪疏导等心理帮扶工作;第二步,采用自评工具,对照分析自身的优势与不足,帮助客观评价自我,增强戒毒信心;第三步,开展就业指导,明确发展方向,推动付诸小步行动;第四步,开展家属帮教工作,帮助构建较完备的家庭支持系统,进一步巩固戒毒康复效果。

三、实施情况

(一)疏导情绪。该人在电话督导中反映,对属地派出所几次突击到家检查感到不满,认为是对自己的不信任,也造成了老人不必要的担心,影响了正常的生活秩序。同时,该人听说“发小”因为毛发检测出现阳性导致再次被执行强制隔离戒毒,内心感到紧张惶恐,担心自己也被误判冤枉。督导老师了解详细情况后表示理解,帮助该人理清存在的情绪状态,降低对事件的抵触情绪。运用情绪ABC理论,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帮助该人换位思考,引导正确看待公安部门的监管,调整不合理认知导致的不满情绪。与权威医疗机构取得联系,了解毒品毛发检测的原理、程序、权益保障等政策,及时进行信息反馈,打消该人的相关疑虑。

(二)阶段评估。访谈中,督导老师指导该人运用“六大康复指标”(诚实对待自己,不吸毒、不喝酒,享受生活,经历成长和发展的过程,更接纳生活,承担应有的责任)对照自身状态进行自测,呈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客观认识自我。经过评估,该人认为自己在第六大康复指标“承担自己的应有责任”方面不足,母亲和未婚妻都会认为他遇事不考虑别人,他自己也认为这是“自私”的表现。督导老师首先肯定其康复表现,对他能持续保持操守状态、坚持做家务、为人赤诚坦率等行为表现进行关注和肯定,同时运用萨提亚冰山理论,结合生活中的具体事件,帮助他挖掘“自私”背后隐藏的“注重生活品质”、“想保护家人”、“有耐心”等品质,看到自身具有的正向资源,增强自信心与价值感。

(三)就业指导。该人社区康复即将满三年,有社会就业的愿望,但从无就业的经历和经验,也未付诸过行动。督导老师通过摄入性谈话,聚焦该人的就业问题,适当开展职业规划指导。访谈中,结合该人和未婚妻一起在核酸检测挣得劳动报酬的经历,强化正性行为,增强就业的自我效能感,运用“MBTI自我报告式性格评估理论模型”帮助评估自身的职业性格,结合家庭影响和社会资源等因素,分析可行性职业发展方向。明确将“当司机”作为就业目标,需要付出的具体行动为重新考驾照、争取家人支持和减肥,并对目标进行了时间规划。解除社区康复当天,督导老师制作电子卡片,为该人举行解除仪式,鼓励开启新的征程。

(四)解决困难。该人在办理驾照申考的过程中,由于对申考的政策和流程不了解,与社区工作人员沟通不畅,出现情绪波动,该人的未婚妻当即打电话向督导老师求助。督导老师了解情况后,及时给以政策解答和办理指导,必要时可与属地派出所联系,协助办理相关事宜。经过协商与鼓励,该人顺利办理了申考事宜,并很快考下了驾照。

(五)家庭帮扶。在对该人进行跟踪督导的同时,注重与重要帮教人未婚妻保持联系,形成支持联盟,共同发掘该人的内外在改变动力,帮助构建较完备的家庭支持系统。同时,通过邀请该人未婚妻参加康复所组织的线上家属成长团体,缓解家属孤立无援的焦虑情绪,教授有效的帮教方法,帮助家属在帮教的过程中自身获得成长与支持。

四、矫治效果

该人已解除三年社区戒毒康复措施,目前家庭关系较稳定,生活满意度较高,正在未婚妻督促下有规律的减肥健身,打算利用家庭资源,谋求一份驾驶员的工作,自愿继续接受天康戒毒康复所的跟踪督导。

【案例思考】

一、要关注现实需求。即将满三年社区康复人员的很多需求迫切且具体,尤其在家庭环境、个体环境、社区环境和工作环境等维度的需求较明显。在督导过程中,要关注该群体的现实需求,明确该阶段督导的问题靶点,针对性开展指导教育和情绪疏导,提升压力管理能力和一定的应对技能,有利于帮助他们顺利融入社会。

二、要激发就业动力。对戒毒人员来讲,由于受违法案底的影响,就业面相对狭窄,加上学历偏低又缺乏工作技能,严重影响正常就业。在开展就业指导时,要调动就业动机,鼓励戒毒人员只有实现经济独立才能逐步实现人格独立,从而把握生活主动权,实现人生价值。

三、要开展职业规划。要运用职业规划的相关理论技术,帮助戒毒人员分析调动自身资源,如爱好、性格、人脉、技能等与社会需求的结合度,将自身优势积极转化为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鼓励戒毒人员迈出行动的每一小步,督导中注重探讨在就业方面的行动,不断推动往前一小步。

您的满意度:
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您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