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服务首页
司法行政人员首页
欢迎您访问司法行政(法律服务)案例库
首页 > 循序渐进推动戒毒人员杨某接受教育矫治案例

循序渐进推动戒毒人员杨某接受教育矫治案例

分享
案例内容
【案例背景】

戒毒人员杨某,男,1975年出生,已婚,文盲,家住四子王旗某小区。因吸食冰毒被四子王旗公安局决定强戒两年,是第一次强戒。包班民警与其进行基本情况谈话时,了解到该戒毒人员杨某在入所前体检,验出患有性病,心理负担比较重,身体感觉不舒服。

【案例基本情况】

(一)基本情况

1. 入所症状

2017年3月分入我大队三班,下队后该戒毒人员表现稳定,能正常参加车间习艺生产,由于入所前体检有性病,而且这几天病情症状更加严重,自己怀疑得了是梅毒,所以在生产时,刻意的与其他戒毒人员保持距离,人际关系紧张、内向、敏感、不主动与人交谈,但对别人的评价非常在意,情绪低落。班里的其他戒毒人员也都怕传染上,见了他都刻意躲避,吃饭的时候,其他戒毒人员几个坐在一桌吃,他则一个人躲在角落去吃,由于其本身有病,心情又压抑,情绪非常低落,包班民警了解情况后,对其进行开导,作用也不是很明显,谈话过后,干警及时向队领导反映情况。

2. 行为表现

2017年3月11日下午,戒毒人员杨某在习艺生产车间参加习艺劳动时,出现恶心、呕吐现象,在驻所民康医院医生巡诊时,值班干警反映了戒毒人员杨某的病情,晚饭前该戒毒人员服用了大夫配的口服药吗丁啉,但仍不见好转。

2017年3月16日,戒毒人员杨某再次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现象,病情比前几次更加严重,并且该戒毒人员自述这几天小便没知觉,伴随腰痛,经过深入了解,该学员所说的情况基本属实。包班民警找其谈话,他自己怀疑得了梅毒,已经到了二期,到了无法治愈的地步了,当时我们大队习艺生产的项目是传线圈,线圈上有很小的铁片,他怕小铁片将手指刮破,将血液通过铁片传染给其他戒毒人员,他本人表述自己得了这样的病活的也没意思了,还不如死了算了,前两年因为第一个妻子去世,他也跳楼死了一次,没死成,两条腿粉碎性骨折,现在两条腿里都有钢板未取出。通过谈话得知该戒毒人员杨某思想情绪不稳,有自伤自残想法。

2017年3月20日早晨戒毒人员杨某又出现头晕、头疼、恶心、呕吐现象,早饭吃了半个馒头都吐了,还出虚汗,腰困、腰痛。经和看护人员了解情况基本属实,大队决定带杨某外出治疗。经所领导批准,该戒毒人员杨某由中队长刘队和民警王干事带领去市中心医院就诊,经过血常规、尿常规等常规检查过后,诊断头晕、恶心、呕吐等现象与病情没有太大的关系,只是由于心理紧张引起的。

(二)矫治方案与实施情况

鉴于以上分析,并结合戒毒人员杨某的现实表现情况,民警决定对症下药,制定详细的矫治方案,通过外出就诊,亲情帮教,让该戒毒人员尽快放下包袱,缓解思想情绪,早日戒除毒品并早日投入到大队的正常康复训练和习艺生产中去。

1. 掌握基本情况,制定合理矫治方案

由于该戒毒人员身体有病导致了该其自卑情绪严重,该戒毒人员有心事老是自己埋在心里,不与他人进行交流,坐着发呆,无心生产,自暴自弃。针对这些思想症结,成立矫治小组,有针对的对该戒毒人员开展个别矫治教育。由于该戒毒人员是文盲,只能用通俗易懂的、发生在身边的事例进行教育说服。经医生就诊建议和大队领导的多次谈话疏导,该戒毒人员思想有了很大转变,开始主动要求参加生产,生产变得积极,性格变得开朗,与他人交流也多了,不再整天愁眉苦脸,情况有了明显好转。

2. 寻找闪光点,给以激励

通过观察发现该戒毒人员的被子整理比较标准,以整理内务为突破口加以表扬,在外出劳动表现积极,在晚点名日点评期间多次提出表扬,不断给其树立自信,该戒毒人员的内务水平进步很大,从中也找到了乐趣,思想有了很大的转变,在此期间经过大队民警的鼓励,在大队组织的内务检查中,该戒毒人员定为大队的“内务标兵”,将“内务标兵”的流动红旗挂在他的床头的时候,他的脸上露出了好久都没有的笑容,包班干警在召开班务会上重点加以表扬,并由他负责班里内务管理,这样该名戒毒人员又重新找到了自信,找到了自我,融入到了集体当中。

3. 趁热打铁,循序渐进,入情服理

趁着积极性较高的时候在生产上对其进行指导,感化鼓励,帮助其树立信心,针对该学学员有病身体不适,大队安排该戒毒人员进行产品计数、打包。在计数上非常认真负责,同时值班干警对其积极表现的态度及时给于肯定和表扬,这样该戒毒人员彻底找到了自信,好像是变了一个人似的,渐渐的,变得开朗起来,活跃起来,自信心也树立了起来,能较为融洽的融入集体当中,其在遵守纪律、内务卫生、习艺生产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形成了良性循环。

4. 加强亲情帮教与人文关怀相结合

利用开放日,戒毒人员杨某的妻子被邀进入大队,在大队会议室进行了面对面的交谈,进行家属辅助帮教,通过这次家属进队帮教开导,戒毒人员杨某的思想有了很大的转变,他本人表示“人心都是肉长的,一定要好好表现,戒除毒瘾,早日回归社会,不然对不起大队领导和民警对他的关心教育”,使其转变了“破罐子破摔”的错误思想,从思想上积极主动起来。

(三)教育矫治成效

经过民警近一年的教育矫治,该戒毒人员目前表现良好,表示对未来的生活大队充满信心,能够积极遵守所规队纪律,与其他戒毒人员关系也得到极大的改善,他希望通过自己的积极改造早日戒除毒瘾、早日回归家庭。

【案例思考】

通过本案例,得出以下体会和反思:作为一名戒毒民警一定要做一个有心人,做一个细心的人,多观察、多联想。观察是基础,联想才是关键;遇到问题多进行换位思考,多问个为什么?通过观察可以解决问题,只要是必然会体现到行动上。每名戒毒人员都有各自的性格特点,民警可以从戒毒人员的言行、举止、着装、内务等各个方面观察戒毒人员反映出的思想问题,在教育矫治中按照其年龄特点、成长环境、文化程度的不同,采取“以柔克刚”、”鼓励打气”、”情感交流、以情相待”等方式,有针对地进行分析解决,发现戒毒人员强项让其体会到存在的价值,同时补强弱点。

您的满意度:
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您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