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服务首页
司法行政人员首页
欢迎您访问司法行政(法律服务)案例库
首页 > 特色项目武术操助力抑郁症戒毒人员刘某康复的案例

特色项目武术操助力抑郁症戒毒人员刘某康复的案例

分享
案例内容
【案例背景】

戒毒人员刘某,男,28岁,高中文化,已婚育有一女。因吸食“冰毒”被公安机关抓获,2020年底被送至广西第四强制隔离戒毒所,为第三次强制隔离戒毒。入所初期,警察注意到该员言语较少,很少与其他人交流,从来不打亲情电话,家人写信也不回,闷闷不乐,入所心理测试量表显示其焦虑、抑郁因子分值偏高,但尚能完成教育适应期学习任务。进入康复巩固区后,刘某情况愈发严重,具体表现为食欲不振,饭量很小或不吃,体重减轻明显;夜班警察通过监控视频发现刘某常在凌晨3、4点钟就醒来,床上呆坐。警察找其谈话,其沉默较多,通过只言片语,收集到了一些信息:刘某觉得戒毒戒不了,做事做不成,创业入不敷出,伤害了家庭伤害了孩子,前途渺茫,活着没有什么价值,内心感到痛苦绝望。大队为防止刘某轻生厌世,将其作为重点人员管理并进行综合教育矫治。

【案例基本情况】

一、信息收集及方案制定

(一)刘某成长情况

刘某家庭情况较好,本人在校时学习成绩不错,但由于青春叛逆过早辍学走上社会,遇人不良陷入毒海不能自拔。两次戒毒失败后,家人不原谅他的复吸行为,刘某情绪日渐低落,封闭自己不与人沟通,有时还独自痛哭流泪。家乡有“狮龙入屋,买田做屋”浓郁客家文化特色,年少时耳濡目染,参加过家乡的舞狮队。

(二)刘某心理情况

1.刘某心理特点。一是心理失落,具体表现为两次戒毒失败后,找工作但是被拒,尝试自己创业,入不敷出,最后关门,连续失败打击,心理落差巨大。二是自我封闭,多次戒毒又复吸,让家人厌恶,逐渐变得沉默寡言,对前途命运充满不确定感,自卑自闭。

2.准确诊断病症程度。根据其症状初步诊断,疑有抑郁可能,带其到专科医院就诊。桂林市精神卫生中心通过症状问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测试、仪器测量等综合诊断其为中度抑郁症。

(三)特色项目武术操的特点

项目以武术基础动作为主,在广西第四强制隔离戒毒所开展已经8年有余,伴奏音乐是《精忠报国》,音乐昂扬激越,催人奋发向上,动作刚劲有力,可以改变人的躯体状态,集体表演时磅礴大气,强调团体协作,可以增加人际交流。刘某在家乡时参加过舞狮,有一定的动作基础,与武术操有契合点切入点。

大队由分管副大队长、所部专职心理咨询师、专管警察、医院精神执业医生组成矫治小组,确定“心理药物即时介入 特色练习助力改变”康复方案。

二、对刘某进行教育矫治的方法和步骤

(一)心理辅导药物治疗,改善心理躯体症状

桂林市精神卫生中心的医生,把确诊结果如实告知了刘某,并根据他的经历分析病情,发病原因和环境条件,以及后期改善的努力方向,医生又为其开了一些辅助药物,交代其遵医嘱按时服药,所部心理咨询师对其进行心理辅导。

(二)激发兴趣参与活动

刘某就诊后,仍未有明显改变,经常以肠胃不好,体质虚弱为由不参加集体活动。专管警察拿出以前他练习舞狮的自拍照,鼓励他找回过去的自己,告诉他最强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战胜了自己就能获得改变,最后警察建议其参加武术操特色项目训练。专管警察要求他按照《戒毒人员一日作息规范》要求,参与学习、康复训练。一段时间后,刘某提出想去参加武术操特色项目训练。

(三)分解目标,积累成效

刘某由于长时间没有体育锻炼,力量、柔韧性、灵敏度等都跟不上团体的节奏,非常气馁,警察要其定下心,把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小目标,通过努力实现,然后实现大目标。

表1     体育锻炼计划

项目

时间

要求


    

柔韧训练

每日早晚两次

拉伸、压腿




每两周评估,修订目标

力量训练

每日早晚两次

俯卧撑50(可以分组完成,第一周分10组,第二周分5组,再视情况予以总数增加)深蹲40(可分组完成,第一周分8组,第二周分5组,再视情况予以总数增加)

动作学习

每日两个

学习新动作,复习

人际交流

每日与同宿舍人讲10句话


一段时间后,刘某饭量增大,体能也得到加强,体质逐渐改善,显而易见的是警察极少见到他早醒了。

(四)激励欣赏唤起内驱力

武术操的训练动作需要反复做,有瑕疵再来,枯燥乏味,训练后筋疲力尽,一个动作的完成对练习者的体能、暴发力都是考验。刘某能把声音放开来呐喊,警察鼓励他;动作进步了,警察表扬他;有时候刘某跟不上进度,自己加练,警察马上对他的表现予以称赞。不断发现他的优点,选择时机表扬和鼓励。可是有一天,他突然说:我不练了!原来,有一个高难度的动作,刘某老是做不好,有队员埋怨“你怎么那么笨!”,瞬间,以前的否定场景再现,负性情绪涌上心头,刘某觉得自己不是那块料,自己什么都不如别人,打起了退堂鼓。警察开导他:刚有了一点成绩怎么能放弃,你一直在进步,别人越是说你不行你越要行,越要练好来,要让他们为你喝彩!经过警察鼓励,刘某抛弃了沮丧,又参加训练,渐渐地刘某参与活动的主动性越来越高,动作越来越熟练。一段时间后,刘某可以和其他队员一起表演了。

(五)积累成效实现改变

刘某参加武术操特色项目训练也有一年多了,体重恢复正常,肌肉线条越来越好,精神饱满。武术操项目的老队员解戒新队员加入,一批又一批不断流转,他也从新手变成了老师傅,有过舞狮基础的他,动作十分标准,一套功夫练下来,辗转腾挪行云流水,已经成为项目的小教练。他对专管警察说:一路走来接受过警官很多的帮助,我也要把这份爱传递下去,去帮助别人。他当小教练很尽心,不厌其烦地纠正初学者的动作,并把自己的经历告诉周边人,与他人共勉。警察把他的进步告诉给了他的家人,通过远程视频探访,他见到了妻女,女儿可爱的笑脸,妻子温暖的话语,让他更有动力了。一年期心理测评结果显示其各项指标均恢复正常,状态良好。

【案例思考】

一、给予充满爱与理解的人文关怀环境。康复是一个漫长的征途,不能指望一帆风顺一蹴而就。戒毒人员在康复过程中要预见他们反复,或者抗拒的行为状态,人在改变中如果遇到困难,压力过大时第一反应可能就是逃避颓废,安于现状,是又一次再成长的过程起始,对于矫治对象的反复,警察要有抗磨耐压的能力,既然预见到这种可能,就要保持情绪稳定,特殊情况特殊对待,给予矫治对象更多的爱和理解,接纳包容,但是不能放任这种行为,看准时机,及时干预,不能让其沉沦堕落,通过努力唤起矫治对象向往健康、珍爱生命、主动康复的主观情感,不断提高康复治疗的价值。

二、发挥激励与欣赏的促进作用。由于此类戒毒人员原来对吸毒危害性认识不足,对毒品成瘾性难戒断性认识不足,对自己戒毒后走上社会可能遇到的挫折困难心理承受压力准备不足,第一次解除强制隔离戒毒后对自己的回归信心满满,期望较高,一旦失败,信心受到打击,容易颓废消沉。这时,如果从家庭中获得的支持理解不够,长时间处于冷眼责骂、否定拒绝、冷漠鄙视等场景,情绪无法发泄易引发心理问题。因而他们对欣赏肯定显得尤其渴望,我国古代名著《礼记·学记》有言: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也。我们要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让他们从我们的肯定里唤起自我认同,生发自我肯定。

三、注重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强大育人力量。武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源远流长,群众基础极其广泛,且具地方特色。它强健人的体魄,使肌肉发达,力量增大,协调性灵敏性提高;培养坚强的意志品德,武术练习的过程中“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枯燥乏味,可以培养人们刻苦勤奋、顽强坚毅、勇于进取的优良习性;可以发泄压力,在一招一式中,在力量的狂放中,把不良情绪打出去,性格变得活泼开朗;提高情绪控制力,武术练习要求天人合一,意念集中,超然物外,久而久之,气质和度量变得豁达,睡眠状况也会得到改善。

四、疫情状态下矫治措施的衔接与坚持。要保证矫治过程持续有效开展,矫治措施衔接与坚持显得尤为重要。依照“矫其行,塑其魂,救其人”的目标,一要列出教育矫治计划,任务落实到具体责任人,实行目标管理,认真抓好落实。二要专管警察有机衔接,安排好专管警察班次,班次间不要出现空档期,防止脱管失管,影响成效;三要矫治进度清单交接,将情况汇拢以表格体现,一目了然,让下一班警察明了情况,有计划地延续矫治康复措施。

您的满意度:
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您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