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服务首页
司法行政人员首页
欢迎您访问司法行政(法律服务)案例库
首页 > 一例精准戒毒项目组女性戒毒人员教育矫治案例

一例精准戒毒项目组女性戒毒人员教育矫治案例

分享
案例内容
【案例背景】

为探索解决吸毒人员复习率居高不下的难题,确实提高戒毒人员操守保持率,巩固强制隔离戒毒成果,山西省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利用多年来研究和积累的戒毒新方法、新技术,开展“精准戒毒”项目研究,即对戒毒意愿特别明显,家庭支持系统良好以及其他条件适合的戒毒人员,采取一人一策有针对性的措施,系统开展身体康复、心理干预、后续照管等工作,以期实现延长操守保持率乃至彻底戒断毒瘾的效果。我作为兼职心理咨询师参与了所内个体心理咨询和团体心理辅导部分的研究,戒毒人员的蜕变是其中一列典型。

【案例基本情况】

王某,女,33岁,初二辍学离家,生活一片混乱,被包养、贩毒吸毒。2020年11月15日入所。本人想戒毒,报名参加了所里组织的精准戒毒项目,接受个体心理咨询10次,心理健康专题教育30余小时,团体心理辅导12次,家庭治疗团体两轮共20次,绘心日记两轮180天,期间,咨询师帮助她走出母亲去世的痛苦。

一、个体心理咨询

(一)测评情况

对王某入所时、一年后、出所前分别做了症状自评量表(scl-90)量表测试,结果如下:

总分对照:

时间

总分

总均分

阳性项目数

入所时

208

2.3

46

一年后

116

1.28

23

出所前

134

1.48

26

结果分析:入所时总分208分,超过全国常模160分,阳性项目数(单项分大于等于2的项目)46,大于全国常模43的结果。一年后及出所前均属正常。一年后分数最好,出所前分数不如一年后,可能因为在出所前4个月其母亲突然去世的影响。

因子分对照:


    

包括项目数

入所时

一年后

出所前

躯体化

12

2

0

0

强迫症状

10

6

4

4

人际关系敏感

9

6

5

2

抑郁

13

11

6

3

焦虑

10

4

1

2

敌对

6

5

2

6

恐怖

7

0

0

0

偏执

6

3

1

2

精神病性

10

6

3

4

其他

7

3

1

2

合计

90

46

23

26

结果分析:王某因子分中,三次测评躯体化和恐怖这两个因子分最低。敌对分数最高,主要从思维、情感及行为三方面反映受检者的敌对表现,包括从厌烦、争论、摔物,直至争斗和不可抑制的冲动爆发方面。抑郁、偏执、精神病性因子中,入所时均处于高分,一年后、出所前均有改善。

(二)咨询目标

1.改善和母亲的关系问题。

2.走正路,不再做违法乱纪的事(咨询师与其商定后增加)。

3.帮助她戒毒。

4.哀伤处理(咨询期间母亲突然去世后增加)。      

(三)个体心理咨询过程

1.改善与母亲的关系(第1-3次)

王某是家中老大,两个弟弟,其祖父母在县城做生意,经济条件好于在农村种地的父母,母亲与奶奶关系不好,父母关系也不好,经常打架,母亲爱唠叨,父亲喝酒后会对母亲家暴,母亲曾因和父亲打架后喝农药自杀未果。后父母长期分居。王某6岁前随父母在农村长大,小学时去县城跟祖父母一起生活,升初中时,父母和两弟弟来县城后其回到自己家中,感觉母亲偏心两个弟弟。她称与母亲的矛盾在于:母亲爱唠叨,致使她初中辍学后不爱回家,一回去就和母亲吵架;感觉母亲偏心弟弟,不爱她;她与祖父母关系好,与外祖父母关系不好;母亲对她吸毒的事总是埋怨,比如一次母亲看见地上有一小塑料袋,错怪她吸毒留下的,此事更加深了她对母亲的反感。

咨询师与其一起分析造成其母女关系紧张的原因:一是因为父母两个原生家庭的矛盾、以及婆媳关系不好把王某夹在中间,成了双方的炮灰。二是小学阶段与祖父母生活的6年与母亲自然拉开了距离,等初中回去形成隔阂。母亲自觉不自觉地表现出对弟弟的偏心,加剧了王某的怨恨心。三是因为初中正是叛逆期,加剧了冲突。四是因为父母关系不好,家庭氛围欠佳,导致其过早辍学踏入社会,不走正道,离家多,导致母女关系越来越差。

王某说,以前总是觉得母亲是性格所致,这么系统地看也不难理解母女关系紧张的原因。

第一次咨询后布置作业,一是给母亲打一次电话,二是回忆母亲之前为她所做的一切爱她的事。

第二三次咨询,现场与王某一起回忆。列举妈妈对她做的事,她列举了七条:六岁前离不开妈妈的照顾;我的手受伤时妈妈带我去缝针,妈妈说了我一句天不怕地不怕,我反感却忽略了她陪我去的好;上学时有一次我被同学欺凌,我妈把那男生打了一顿,从此那个男生再也没有欺负过我;我在学校惹了事后,妈妈去找老师交流,从此老师经常鼓励我;我吸毒后,妈妈很心疼我;我在外流浪时间长了,妈妈会心疼我,不让我出去。

咨询师:写完这七条后是什么感受?

王某:以前我一度怀疑我不是亲生的,写完后我感觉我就是我妈亲生的。

咨询师:假如你妈听到这些她会怎么想?

王某:大概她也会哭的,她的心也是很软的。

咨询师:我看到你渴望与你妈和好,你妈渴望与你和好吗?

王某:应该也想好。

咨询师:你把你写的这七条,下次打电话给你妈听吧。  

王某:说不出口,还是写信吧。

三次咨询后,王某表达了对母亲的不满,也充分的理解了母亲的不易,放下了对母亲的埋怨。几经周折,终于给母亲打通了电话,并写了信。由于她的改变,其母亲对她的讲话方式也发生了改变。

2.关于出所后,是否还和贩毒前男友在一起?(第4-5次)

王某初二辍学后,与母亲关系不好,混入社会。在QQ聊天时认识了一个已婚男士,此男士已有三个女儿。和他相处的目的是为了让她给生儿子。带她到外地出差,给她衣食无忧的生活。当她怀孕两次后,意识到不能就范,因此逃离。但是已养成了挥金如土的习惯,离开这个男人后,心情不好,又心有不甘,开始吸毒,结识了贩毒的现男友。现男友是个毒贩,离异,能给她提供她想要的富足的生活,但会动手打她,打得很厉害。她说,通过进戒毒所我意识到不能再吸毒了,但是我还不想和男友分手,因为这个男友他反对我吸毒,对我今后戒毒不会有影响,他能给我提供我想要的生活。我该怎么办呢?

咨询师告诉她,这是现实问题,不属于咨询的范畴,但可以帮她分析各种情况的利弊。

布置作业让其自己对照比较。下次来谈。

第五次咨询,王某说,我知道我的选择不好,可是我还是想选和前男友在一起,没有什么理由可以说服我和他分开。

咨询师:关于你是否和前男友在一起生活,你自己决定。下面我和你一起探讨。出所后摆在你面前的有两条路,一条是正路,一条是旧路。你能分别描绘这两条路的样子吗?

王某:正路是不吸毒,正常结婚生子工作,然后经常陪父母。旧路是和贩毒前男友生活在一起,但是能控制住不吸毒。

咨询师:好,咱们分析一下这两种选择的利与弊。

王某:选正路的好处是:一让家人放心;二有正常婚姻家庭小孩;三复吸的可能性是0%;四平淡幸福;五平安风险小。不足是物质不像旧路那样富裕,生活平淡。旧路的好处是:物质满足,在乎对方,有面子。坏处是:他可能还会因贩毒抓,我又要一个人面对;被暴力甚至可能失去生命;对方不忠、背叛,可能被抛弃;对方不顾家;在乎儿子比在乎我多;被打后无依无靠,得不到家人的支持;家人不放心;复吸的可能性是80%;最终一无所有;钱来的快,花的也快,大部分用于吸毒后打电脑游戏输掉(和他在一起大概花了50万用在游戏上花了45万,5万用于日常开销);经常独守空房孤独;活得人不像人,鬼不像鬼,没有尊严;不自由;挥霍年龄;未来不确定担惊受怕。

后咨询师就她认为和贩毒男友在一起有面子的问题进行面质,假如让街上随机找100人,认为那样的生活有面子的大概有多少人?她说,恐怕不多。让她给她和前男友的爱情满意度打分,她对男友打70分,男友对她的爱只有40分,她看清了他们之间的真相。让她对第一次让她生儿子的男人和第二个男人相比哪个更好时,她说,第一个把我当生儿子工具,第二个把我当狗一样,都不是我要的。此时,她恍然大悟,斩钉截铁地说,没有疑虑了,我不会再走旧路了。

咨询师鼓励她,离开第一个男人时年仅20岁,能从贪图享乐中拔出来,相信这次你也可以。

3.关于戒毒(第6-7次)。咨询师让她谈了毒品给她带来的危害,她说,让我远离亲人,事业上让我放弃了正当的职业,没有正当的朋友,耽误了我个人的正常结婚生子,让男友打得生不如死,记忆力减退,身体大不如前。咨询师引导她反思如何戒毒,如何抵制生理依赖,比如转移注意力,敢于过平淡贫穷的日子,用自己会美甲等技能为自己生存努力,鼓励其认识到戒毒必须停止贩毒。

(四)哀伤处理。(第8-10次)正当她满怀信心准备迎接美好生活时,突然得到54岁的母亲突然因心脏病去世的噩耗。在大队民警及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下,不到一个月时间她便从哀伤中走出来,投入到正常的戒治生活当中。

第一步,提前打好预防针,做好最坏的打算。五月份的一天王某正常给母亲打亲情电话,接电话的是她弟弟,告诉她母亲在医院ICU抢救,王某着急焦虑,一晚上没睡着,咨询师给她做了咨询,对于她母亲的病情有两种可能性,对不同的可能性都让她有不同的心理准备。

第二步,当得知噩耗后的处置。当她后来知道母亲因抢救无效死亡后,一时感到天都塌了。禁不住放声大哭。“天哪,我刚和妈妈缓和了关系,还没有回到身边尽孝,老天就不给机会了,我刚想改邪归正,可是谁给我机会了?”

咨询师对她紧急进行了一次危机干预咨询,让她痛痛快快地哭完后,引导其对母亲说了想说的话,王某朝着家乡的方向跪地重重地磕头。

第三步,安排她拨打亲情电话,关注其母亲后事处理情况,弟弟对她进行了安慰,她得知父亲因为母亲去世几天不吃不喝。看到父母的和解,她的心情得到宽慰。

第四步,引导其看到虽然没有回去,但是在母亲生前能用电话和解已经是最好的结局。她弟弟告诉她,在母亲第一次被抢救过来时弟弟告诉母亲,她打过电话,算是和母亲有最后的链接。

二、绘画治疗

2021年5月到12月,王某参加了绘心日记辅导,每轮90天,共180天。每天固定时间作画,记录心情,发泄情绪等。比如和别人发生冲突时,画一画心情会好些,改变以往用暴力解决的方式;心情好时画朵花或彩虹,放大了喜悦之情,记录平时的点点滴滴,绘画成了那段日子必不可少的部分。通过绘画治疗,她学会坚持,看到自己能持之以恒地做好一件事,提升了信心。

三、其它教育形式的成效

心理健康教育让其掌握了心理健康常识,学会管理情绪。团体课每次不同的主题有不同的效果。如“盲行”让她接受正确的指引,不能感性地任性作为。“我的动物园” “我是谁”、OH卡牌,均给她不同的渗透、成长。家庭治疗团体帮助她从系统地角度看问题,要有边界感,能设身处地地理解亲人。

目前,王某戒毒意愿强烈,各方面表现积极,教育矫治效果明显。

【案例思考】

一、精准戒毒项目整合全所资源力量,集中发力,让参与者全方位接受教育矫正,心理矫治、身体康复,使她们在情绪调节、明辨是非、应对困难等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心理咨询手段的充分应用,效果更加明显。比如,本案例中,咨询师充分挖掘积极资源,帮助来访者找回自信,比如,王某与第一任男友的相处,咨询师指出她有力量从中逃离,依此,成为其与第二任贩毒男友果断分开的力量资源。再如,咨询师运用利弊分析法因势利导,引导王某直观分析对比,看到自己没有看到的部分,通过自己的认知做出正确的抉择,使心理咨询成效显著。

二、家庭变故对于戒毒人员来讲,比其在外面面对时打击更大,民警要及时给予关怀,循序渐进地帮助其完成未完成事件,帮助她们顺利走出哀伤,这于戒毒人员本人安心戒治以及场所安全稳定均有裨益。本案例中,咨询师及时介入心理危机干预,较好地引导王某进行了哀伤处理,有效帮助王某度过了情绪低落期,这对于场所的安全稳定和王某的思想蜕变都产生了积极影响。

您的满意度:
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您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