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服务首页
司法行政人员首页
欢迎您访问司法行政(法律服务)案例库
首页 > “四法”并用帮助戒毒人员李某克制冲动情绪的心理咨询案例

“四法”并用帮助戒毒人员李某克制冲动情绪的心理咨询案例

分享
案例内容
【案例背景】

戒毒人员李某,成长于父母溺爱的家庭环境,好奇心重,追求刺激,结识毒友。入所后情绪不稳,有时行为不能自制。心理测试结果显示:思维迟钝、抽象思维能力较弱;轻松兴奋;依赖、随群、附和;矛盾冲突;适应能力不强。

结合李某日常行为表现,遇事偏激、爱计较,容易与小组戒毒人员产生矛盾;面对警官不予理睬,甚至顶撞警官;自述经常头疼,容易疲劳,睡眠差,感觉不快乐,很难从日常活动中得到乐趣。对此,建议其接受心理咨询。

【案例基本情况】

一、方案制定

在心理测试与聆听的基础上,咨询师与李某共同制定了咨询目标,分为近期目标和长期目标。近期目标主要是引导其敞开心扉,建立与咨询师之间的信任感,积极主动袒露自己的内心世界;长期目标是帮助李某缓解冲动情绪,改善李某急躁偏执的性格特点,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改变错误认知。针对来访者的情况,主要运用了“自我揭示法”“情绪宣泄法”“行为规划法”“共情法”。先是建立信任感,逐步引导其发泄内心不满,再引导其进行行为规划,朝着目标努力,最后在此基础上帮助其培养共情能力。在建立信任、释放自我、行为规划、感知共情基础上,对其分阶段开展咨询。

二、实施情况

第一阶段:建立信任,引导自我揭示

初次与李某接触的时候,她目光敌视,一副抵触的姿态中又透露出几分忧愁。与她谈话时,李某不断重复自己的要求,眼神中透露出不屑和藐视,语气咄咄逼人。咨询师尊重她的想法与情感,运用倾听技术帮助她调适不良情绪。

经过4次咨询后,李某急躁又偏执的情绪才略微缓和,也逐渐对咨询师产生了一定的信赖,运用自我揭示法,引导她主动诉说自己的曾经以及对未来的初步打算。在整个过程中,咨询师不断鼓励她表达内心真实想法,敞开心扉与咨询师对话,让她感受到咨询师对她的关怀,逐步使她卸下防备,情绪也变得平稳起来。

第二阶段:情绪宣泄,释放真实自我

随着多次咨询所建立的信赖关系,咨询师运用情绪宣泄法使她发泄心理压力与负面情绪,引导她把自己积郁的消极情绪倾诉出来,鼓励并支持她通过拳击以及大声叫喊的方式宣泄自己的内心,从而排除沉重的压力。

李某来到情绪调适室,带上拳击手套,不断狠狠击打沙袋,同时发出叫喊,从她的宣泄过程中可以看出她对自身所处的状态很不满,从她的叫喊中得知她的真实想法,后悔自己不该屡次经不住诱惑,导致失去自由。在酣畅淋漓的重拳发力中发泄了自己的不良情绪。

事后通过交流讨论,引导她明白每个人都会有或多或少的负面情绪,在拳击宣泄过程中,改善她急躁易怒的心理状态,引导她通过合理的宣泄方式,释放内心不快。

第三阶段:行为规划,达成预期目标

在与她讨论“现实中的自我以及理想中的自我”的过程中,李某自述“我现在遇事急躁,在日常生活中时常控制不了自己的脾气,比较以自我为中心,与周围人的关系较差,但理想中的我应该是大方得体、处事沉稳、热心助人、受人爱戴的人。”她对自身的缺点分析得当,也对向往的方向具体阐述。

针对李某的目标,咨询师与她深入探讨,并制定了初步的行为规划,包括腹式呼吸法,自我奖赏法,降低期望值等,引导李某在心情起伏较大时运用腹式呼吸法,把注意力转移到一呼一吸上,通过引导她每日总结当天的闪光点与不足点,对于自身的小目标达成时,即时奖赏自己,可以用看喜欢的书、吃喜爱的零食等进行自我鼓励。咨询师还帮助李某通过心理减压,学习降低期望值,避免把目标定得太高,导致短时间无法达成造成焦虑失落心态。

经过不断调整适合的目标,李某告诉咨询师她现在逐渐能感受到内心的变化,从最初的眼高于顶,制定不切实际的目标,到如今能脚踏实地一点一滴逐步改变。咨询师感受到她心态的变化,情绪不再随着无关紧要的小事所起伏。

第四阶段:音乐放松,感知共情情绪

咨询师通过给李某播放大自然声音、悠扬沁人的古筝名曲、柔美优雅的钢琴乐曲,让她通过音乐舒缓自身的情绪,冥想音乐的创作背景,在细心聆听中领悟到共情的能力,引导她感悟积极、美好乐观的生活态度,体会人生的意义,学会在现实生活中也能设身处地感受他人想法,感同身受理解他人,从而使她明白正确的人际交往方法,改善她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足之处。

在几次音乐治疗的过程中,她把在音乐上感悟到的共情能力应用在日常的戒治生活中,能尽自己所能帮助小组戒毒人员,在遇到矛盾时懂得站在对方的立场思考问题,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法,人际交往方面有了良好改善,也进一步使她对人生充满信心。

【案例思考】

本案例分为四个阶段来实施,分别为建立信任、释放自我、行为规划、感知共情,每一阶段都是层层推进的。先是建立信任感,再逐步引导其把内心不满的情绪发泄出来,之后引导思考未来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朝着目标努力,最后帮助其培养共情能力,纠正自身缺点,改善人际关系,让自己的内心感到愉悦。针对李某情绪不稳定,疑心重,难以打开心扉,戒治目标不明确,共情能力差,人际关系紧张等特点,选择采用建立信任、释放自我、行为规划、感知共情分步施治,利于循序渐进地引导其敞开心扉,建立信任,推进咨询,从而一步步达成目标。该四阶段方法对像李某这类戒毒人员的心理咨询,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操作性强。

在四阶段方案设计下,经过一年多的咨询,咨询效果是显著的。心理测试结果显示李某的情绪已逐步平稳,变得开朗、阳光,对未来也有自己的打算,家人觉得李某成长了许多,不再自私任性,让他们担心了。

通过对李某的心理咨询工作,咨询师感受到:一是心理咨询的生命力就在于它是针对咨询者的“个性”进行真诚接纳,不仅要因人施教,更要注重在咨询时的语言和非语言交流,尊重求助者,逐步让其敞开心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二是运用合适的科学技术,帮助求助者解决每个时段的心理诉求和问题,不能祈求立竿见影,需要持续跟进心理困惑,及时调整施治方案。三是维护戒毒人员的心理健康需要咨询师、民警、家属、社会等的共同努力,找准靶点、汇聚力量、齐心协力,才能使戒毒人员真正拥有正能量,积极面对今后人生。

您的满意度:
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您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