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服务首页
司法行政人员首页
欢迎您访问司法行政(法律服务)案例库
首页 > 运用绘画艺术疗法帮助戒毒人员稳定情绪的心理咨询案例

运用绘画艺术疗法帮助戒毒人员稳定情绪的心理咨询案例

分享
案例内容
【案例背景】

戒毒人员温某,自2016年3月入所后,担心家人不理会自己,女朋友也会离开自己,一直很烦躁,极易发脾气,经常因一点小事就与人发生争吵,甚至违纪打架,消极对待戒治。经大队民警推荐,对其开展心理咨询。

温某,男,26岁,广东云浮人。父亲在他1岁时开始吸毒,先后戒毒4次,他12岁时父亲去世了。温某家境贫寒,小学毕业便辍学在家,从小就缺少陪伴,习惯用吵架和拳头保护自己。15岁他到佛山亲戚家的工厂打工,第一次吸毒是在厂里赶生产任务,通宵加班,亲戚说吸海洛因可以解乏,他听信后就开始吸食了。前两年吸得少,但逐渐对海洛因产生了依赖,后来吸食冰毒。每当心烦气躁时,他就会以吸冰毒麻醉自己,逃避现实的问题。这次入所后,他的心情也一直烦躁,经常因为一点小事就与他人发生争执,睡觉也睡不好。

心理诊断分析:《卡特尔16PF个性量表》心理测试结果显示温某稳定性因子分为2分,情绪易波动,对自我评价稍低、心理较脆弱。

【方案制定】
在心理测试与访谈的基础上,心理咨询师与温某共同制定了咨询目标:无条件积极关注和接受温某,与其共情,以较好的情感支持辅助改善其情绪。协助其反省自身情绪问题,并改变自身错误的认知,为其注入戒毒希望,重新帮助其订立戒毒的目标和计划,意识到自我成长的重要性。针对来访者的情况,心理咨询师依据积极心理学理论,重点运用绘画艺术疗法,结合认知行为疗法、动机晤谈法等方法分阶段进行治疗。
【实施情况】
(一)建立关系,通过绘画了解内心世界 当温某走进心理咨询室时,面色凝重,步履沉重,流露出沮丧的表情。心理咨询师积极倾听,运用共情的技术,与其建立良好咨询关系,同时在第二次咨询时运用绘画艺术疗法,让其以“心中的自我”、“以前的自己”、“原生家庭”、“理想中的亲密关系”和“房树人”五个主题进行绘画,其中第二幅画(如图一)中“以前的我”在“摔杯子”,双眼圆瞪,嘴巴的不规则线条表现出生气愤怒的情绪。画中呈现出温某的自动化行为反应模式,内心其实缺乏安全感,面对矛盾和冲突时,不懂得如何处理。 同时,在“我和女友的理想状态”主题画(如图二)中,太阳是自己的象征,表达出希望自己给女友幸福和爱,但是“画中的笑脸”极不自然,反映温某不知如何表达自己心中的爱。心理咨询师鼓励温某认清自身心理问题的本质,一切的发生都是有价值的,只要不断认识自我,接纳自我,才能活出幸福开心的自己。

图一 以前的自己

图二 我和女友的理想状态 (二)制定目标,运用技巧逐步转变情绪 温某渐渐认识到自身的问题,同时也通过进一步交流和协商,心理咨询师与他共同确定了“拥有积极的情绪”、“多角度看待事物”、“学会沟通的方法”以及长期的“成长为更好的自己”四个循序渐进的咨询目标。 在中期的咨询中,心理咨询师以“贵人语迟”故事作为引导,协助温某理解情绪问题都是来自于不同的应对方式,遇到事情需要慢一点,“先睁眼看清楚,再动脑想明白,后开口说清楚”,按照三步走的方式去面对沟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进而有效地控制情绪。 与此同时,咨询师采取绘画审美治疗,每次咨询给温某布置一次命题作画,题目包括“大好河山”、“旅途风景”、“秀丽佳人”等,通过一次次绘画的创造过程,温某内在的情感得到了充分的表达,原本烦躁、低落的情绪得到进一步缓解。 (三)启发认知,进一步激发主观能动性 在后期的咨询中,心理咨询师帮助温某分析了他情绪不稳定的主要原因:是感觉自己不被大家理解,内心没人懂,所以会以吵架、打架、吸毒等夸张的、伤害性的方式来吸引大家的关注。启发他思考如果换成现在的自己会用什么样的方式去面对问题,如何用合理的方式与他人沟通,替代自我毁灭的应对方式。 经过咨询师启发后,温某自述“原来觉得自己怎样努力都没用,没信心,没力量,事还没开始做就否定自己。你的话让我感到很温暖,很有力量”、“现在回想一下以前发生的事情,不会像以前那样怨天尤人,也会想一想未来的工作和生活”。 通过与温某一起讨论分享,咨询师帮助温某认识到影响他情绪的往往是自身错误的认知,从改变认知做起,一步步从旧有阴暗的樊笼走出来,才能迈向新生。 (四)规划未来,进一步坚定戒治信心 在帮助温某改变认知的基础上,咨询师与他一起讨论“你理想中未来的自己是怎么样的?”温某希望自己成为一个“阳光积极”的人,咨询师请他对“阳光积极”进行具体化描述,他认为是“身体健康”、“语言幽默”、“家庭和谐”。 咨询师根据所内康复训练中心为其制定日常康复训练计划,督促其每日按时按量完成。同时,咨询师送给温某几本实用易懂的书如《幽默与口才》、《亲密之旅》,帮助他学习换位思考,思考用更好的方法解决问题,让他多角度地看自己,看他人,学会全面看待问题。慢慢学习积极乐观地表达自己,以幽默轻松的方式与人沟通。 与此同时,大队民警主动邀请温某家属来所参加亲情帮教活动,鼓励温某学习与家人沟通的技巧,通过写家书、打亲情电话等形式逐步修复与家人原已破裂的关系。在这个过程中,温某也逐步掌握了与他人沟通的技巧,学会了自我反省,也会站在不同的角度去理解他们的想法和行为,对未来充满了憧憬,也更加坚定了戒治的信心。
【案例基本情况】

【方案制定】

在心理测试与访谈的基础上,心理咨询师与温某共同制定了咨询目标:无条件积极关注和接受温某,与其共情,以较好的情感支持辅助改善其情绪。协助其反省自身情绪问题,并改变自身错误的认知,为其注入戒毒希望,重新帮助其订立戒毒的目标和计划,意识到自我成长的重要性。针对来访者的情况,心理咨询师依据积极心理学理论,重点运用绘画艺术疗法,结合认知行为疗法、动机晤谈法等方法分阶段进行治疗。


【实施情况】

(一)建立关系,通过绘画了解内心世界

当温某走进心理咨询室时,面色凝重,步履沉重,流露出沮丧的表情。心理咨询师积极倾听,运用共情的技术,与其建立良好咨询关系,同时在第二次咨询时运用绘画艺术疗法,让其以“心中的自我”、“以前的自己”、“原生家庭”、“理想中的亲密关系”和“房树人”五个主题进行绘画,其中第二幅画(如图一)中“以前的我”在“摔杯子”,双眼圆瞪,嘴巴的不规则线条表现出生气愤怒的情绪。画中呈现出温某的自动化行为反应模式,内心其实缺乏安全感,面对矛盾和冲突时,不懂得如何处理。

同时,在“我和女友的理想状态”主题画(如图二)中,太阳是自己的象征,表达出希望自己给女友幸福和爱,但是“画中的笑脸”极不自然,反映温某不知如何表达自己心中的爱。心理咨询师鼓励温某认清自身心理问题的本质,一切的发生都是有价值的,只要不断认识自我,接纳自我,才能活出幸福开心的自己。




 






图一以前的自己

 








图二  我和女友的理想状态

(二)制定目标,运用技巧逐步转变情绪

温某渐渐认识到自身的问题,同时也通过进一步交流和协商,心理咨询师与他共同确定了“拥有积极的情绪”、“多角度看待事物”、“学会沟通的方法”以及长期的“成长为更好的自己”四个循序渐进的咨询目标。

在中期的咨询中,心理咨询师以“贵人语迟”故事作为引导,协助温某理解情绪问题都是来自于不同的应对方式,遇到事情需要慢一点,“先睁眼看清楚,再动脑想明白,后开口说清楚”,按照三步走的方式去面对沟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进而有效地控制情绪。

与此同时,咨询师采取绘画审美治疗,每次咨询给温某布置一次命题作画,题目包括“大好河山”、“旅途风景”、“秀丽佳人”等,通过一次次绘画的创造过程,温某内在的情感得到了充分的表达,原本烦躁、低落的情绪得到进一步缓解。

(三)启发认知,进一步激发主观能动性

在后期的咨询中,心理咨询师帮助温某分析了他情绪不稳定的主要原因:是感觉自己不被大家理解,内心没人懂,所以会以吵架、打架、吸毒等夸张的、伤害性的方式来吸引大家的关注。启发他思考如果换成现在的自己会用什么样的方式去面对问题,如何用合理的方式与他人沟通,替代自我毁灭的应对方式。

经过咨询师启发后,温某自述“原来觉得自己怎样努力都没用,没信心,没力量,事还没开始做就否定自己。你的话让我感到很温暖,很有力量”、“现在回想一下以前发生的事情,不会像以前那样怨天尤人,也会想一想未来的工作和生活”。

通过与温某一起讨论分享,咨询师帮助温某认识到影响他情绪的往往是自身错误的认知,从改变认知做起,一步步从旧有阴暗的樊笼走出来,才能迈向新生。

(四)规划未来,进一步坚定戒治信心

在帮助温某改变认知的基础上,咨询师与他一起讨论“你理想中未来的自己是怎么样的?”温某希望自己成为一个“阳光积极”的人,咨询师请他对“阳光积极”进行具体化描述,他认为是“身体健康”、“语言幽默”、“家庭和谐”。

咨询师根据所内康复训练中心为其制定日常康复训练计划,督促其每日按时按量完成。同时,咨询师送给温某几本实用易懂的书如《幽默与口才》、《亲密之旅》,帮助他学习换位思考,思考用更好的方法解决问题,让他多角度地看自己,看他人,学会全面看待问题。慢慢学习积极乐观地表达自己,以幽默轻松的方式与人沟通。

与此同时,大队民警主动邀请温某家属来所参加亲情帮教活动,鼓励温某学习与家人沟通的技巧,通过写家书、打亲情电话等形式逐步修复与家人原已破裂的关系。在这个过程中,温某也逐步掌握了与他人沟通的技巧,学会了自我反省,也会站在不同的角度去理解他们的想法和行为,对未来充满了憧憬,也更加坚定了戒治的信心。

【案例思考】

在一系列咨询结束后,咨询师又让温某根据主题进行绘画,画面中呈现出线条连贯清晰,色彩斑斓明快(如图三),人物力量感强,象征物的选择很有创意,如用红色的太阳代表爸爸,蓝色的月亮代表妈妈,绿、红、蓝、黄4种粗线条画成彩虹代表兄弟姐妹,取名《一家六口》(如图四),表达了内心整合得健康和谐有力,和之前画的“原生家庭图”明显不一样。

 

图三 理想中的自己

 

图四 一家六口

经过长达6个月心理咨询,心理咨询师综合运用绘画艺术和认知行为疗法,温某的《卡特尔16PF个性量表》心理测试结果稳定性因子分为8分,表明其情绪稳定性有了极大改善。温某表示自己开始学会思考,不再好逞一时之勇,并认识到了忍让一时,并不是自己软弱无能,而是表达自己的友善与心胸的宽广;明白世界正是因为多元化而丰富多彩,开始学习多角度看问题、看世界。民警反映,温某从最初的心灰意冷、消极面对,脾气暴躁易怒不接受管理,经过心理咨询后,精神焕发,主动参加各种集体活动,愿意主动帮助人,和大家关系良好。

通过对温某的咨询,咨询师深刻体会到:一是“绘画艺术疗法”,尤其适用于不善表达自我且文化程度较低的戒毒人员,能够快速地进入其内心世界,将其心理问题直观地呈现在画面中,让压抑的情感得到充分的表达。此外,该疗法可以帮助戒毒人员获得身心缓和的空间,减少情感上的冲突,提升自我洞察力。二是在开展戒毒人员的心理工作时,需要持有真诚接纳、充分尊重的态度,秉承助人自助的原则,才能真正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进而了解他们、帮助他们。三是戒毒人员性格有缺陷,缺乏各种沟通与处事的方法,自怨自艾已成为通病,对他们心理咨询需要循序渐进,不可图快。要帮助他们从改善情绪入手,逐步学习积极的应对方法,避免陷入重复性的、局限性思维行为模式,最终才能自我成长,走向新生。

您的满意度:
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您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