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服务首页
司法行政人员首页
欢迎您访问司法行政(法律服务)案例库
首页 > 运用音乐疗法缓解杨某不良情绪的心理矫治案例

运用音乐疗法缓解杨某不良情绪的心理矫治案例

分享
案例内容
【案例背景】

音乐疗法是以音乐的实用性功能为基础,应用音乐作为手段治疗疾病或促进身心健康的方法。音乐疗法是一门集音乐、医学、心理、教育学为一体的新兴的边缘交叉学科,利用音乐对情绪的影响,来改变人的精神状态,为身心功能障碍、身体机能失调的患者提供有益的恢复治疗。本案例是运用音乐疗法积极引导戒毒人员杨某,缓解其焦虑、抑郁情绪。

【案例基本情况】

(一)戒毒人员基本情况

戒毒人员杨某,男,45岁,离异,初中文化,独生子,自小父母宠溺,家庭条件优越。自小爱唱歌,会弹吉他,为酒吧驻唱歌手。2015年沾染上毒品,无法自拔。家人多次劝阻,可他仍我行我素,2021年2月被强制隔离戒毒两年,6月被分流到康复巩固区。入所时,杨某在公安机关抓获过程中吞食打火机,未排出。他在入所初期经常腹疼,经过场所及时医治,体内异物顺利排出。可是不久发现他虽然能够做到按时参加常规教育戒治活动,但矫治积极性不高,习艺能力较差,效率偏低。常规教育戒治基本处于应付状态,时常出现“走神”现象,难以集中注意力,在与人交往过程中话语比较少,不愿与人交谈,自己想法一般不愿意同他人分享失眠、情绪失常,成天眉头紧锁,闷闷不乐。民警多次个别谈话后得知他非常不适应场所的戒治生活,自己在外面酒吧风风光光,现在却受民警的管教,心理的落差比较大。

大队心理咨询师通过心理量表进行测评,了解《SCL-90症状自评量表》:总分185,躯体化得分3.2分,焦虑得分3.5分,身体有明显不适,焦虑。《焦虑自评量表(SAS)》:测量分为62分,提示杨某有中度焦虑。《抑郁自评量表(SDS)》:测量分为61分,提示杨某有中度抑郁。

(二)矫治方法

针对杨某的思想情况,民警制定了融入生活、热爱生活、接纳自己、走向戒治成功的目标,经过大队民警的讨论,让他加入到音乐疗法的教育矫治小组,通过团体的方式来矫正他的不良情绪。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

1.听音乐,缓解心理压力

通过想象塑造的方式,帮助杨某建立主动排斥毒品的联想路径,缓解心理压力。具体治疗流程如下所示:

第一,放松训练。通过播放舒缓音乐的方式,放松肌肉及肢体,使其进人一个十分放松的状态。第二,音乐引导杨某基本放松后,为其播放事先准备好的引导音乐,营造便于杨某进行自发联想的音乐情境,缓解杨某在联想时暴露其潜意识中的矛盾与压力。第三,积极引导治疗。当杨某开始想象时,首先以积极的引导语引导杨某进行想象,如:“此刻你正站在一片原始森林中,正午的阳光透过参大大树的缝隙,斑驳地照在你身上,你的左边是触手可及的野葡萄,右边的树梢上则立着一只啃着松子的小松鼠……”通过语言为杨某的联想提供方向。第四,积极引导探讨问题。当音乐放松环节结束后,由心理咨询师与杨某共同讨论聆听音乐过程中产生的相关体验及不同体验之间的关联变化,并从专业角度进行解析,帮助杨某更加深人地认识到自身的心理压力、矛盾,并正视这此不足,最终加以改正。

2.唱歌曲,宣泄不良情绪

在心理矫治治疗中,大队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唱歌时间,也让杨某能够发挥唱歌优势。具体治疗方法如下:

运用不同的团体音乐活动形式,营造良好的氛围,以音乐为媒介,宣泄自身不良情绪,同时提高其社会交往功能。例如,可采用合唱方式,培养戒毒人员的合作能力,戒毒人员在合唱过程中,不仅会受到音乐氛围的感染,其配合他人音调等行为可有效提高戒毒人员的社会交往功能。

杨某初二辍学后,长期混迹在酒吧担任驻场歌手,唱歌已有15年之久,为了让他在音乐中静下心来,改变目前困境;一是进一步学习唱歌、作曲,通过演唱喜闻乐见的歌曲,培养自信心,增进自我意识,大队民警鼓励他多学歌曲,通过大队多媒体平台来学习,通过不断学习歌唱的技巧来提高自己的唱歌水平。二是唱歌抒情,在中秋节、国庆节的时候,主办晚会,一展歌喉,获得赞誉,进一步增进自信心,三是让杨某担任唱歌老师,教会其他戒毒人员唱歌,让他能够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增强他的沟通管理能力。经过几个月的教育,在音乐的旋律和节奏中,杨某又找回了自信心,民警会适时给予鼓励并提出要求,引导他要能够正确认识自我,正视自身的优缺点,体验满足感和幸福感,形成自信和乐观的人生态度等品质,要广泛结交益友,要感受生活的乐趣,明白人生的意义。

3.严纪律,规范行为养成

在对杨某进行教育矫治过程中,杨某的思想和行为出现多次反复,偶尔会出现抱怨的情绪,对此,民警对其进行教育疏导的同时,加强所规队纪的学习,督促其行为养成和规矩意识。第一,严格要求,正向激励。大队在做好日常工作对其遵守纪律、生活卫生、生产劳动、康复训练、教育学习等各方面严格要求,对其存在的问题及时予以指出,对其取得的进步及时进行表扬,强化正向激励;第二,建立良好的周围环境,搭建良好的人际关系。在日常戒治生活中,对表现好的戒毒人员进行公布,每月进行总结交流,树立榜样,起到正确示范的作用。另外,与杨某加强沟通,组织活动,引导他学会换位思考,帮助他人等优良的品质,并从中体验合作、互助带来的愉悦。从而改变杨某不正确的戒治态度,增强身份意识,激发杨某参加教育矫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心理测验结果

五个月后杨某《SCL-90症状自评量表》:总分145分,各因子分均低于2.0分。《焦虑自评量表(SAS)》:测量分为46分,提示没有焦虑。《抑郁自评量表(SDS)》:测量分为45分,提示没有抑郁 。综合心理测验结果验证显示:症状减轻,方法有效。自身焦虑情绪消除,“心结”解开,与其他戒毒人员也相处的较好,睡眠质量好了,自信心加强了,对未来充满信心。

【案例思考】

(一)近年来,戒毒人员的毒品戒断效果逐渐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心理矫治作为戒断治疗的基本构成,其治疗效果直接影响戒毒人员的心理健康及生活质量。当前戒毒人员的心理矫治中仍然存在较多不足,对此,可通过引人音乐疗法的方式,丰富戒毒人员的辅助治疗体系,并改善其治疗效果。

(二)对强制隔离戒毒人员保持尊重与理解,用真心、真情,用爱心、诚心、细心和耐心引导强制隔离戒毒人员摒弃错误观念,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再出发,重新认识并定位自己,树立戒治新目标。

(三)在戒毒人员心理矫治辅助治疗中引人音乐疗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为提高戒毒人员的毒品戒断率,促进其生理、心理及社会功能的全面康复,可分别根据其辅助治疗需求,选用适宜的音乐疗法,纠正戒毒人员的不良认知,使其直面自身矛盾与压力源,提高其治疗自信。此外,随着戒毒人员心理矫治需求的不断变化,应加强音乐疗法的更新,确保其可于各类戒毒人员的戒断治疗中发挥功能。

(四)目前,音乐疗法大都用于某类疾病的辅助治疗,而将音乐疗法的对象扩展到戒毒人员才刚刚起步。由于戒毒场所受戒毒人员的年龄、文化程度、民族、语言、对音乐的喜好程度等因素对音乐疗法的影响,治疗效果参差不齐。所以,在建立和发展过程中,需要结合戒毒人员的戒治康复情况,以形成适合于戒毒场所的治疗方法和技术。

您的满意度:
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您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