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服务首页
司法行政人员首页
欢迎您访问司法行政(法律服务)案例库
首页 > 运用接纳承诺疗法(ACT)的“启承转合”模式对戒毒人员陈某的教育矫治案例

运用接纳承诺疗法(ACT)的“启承转合”模式对戒毒人员陈某的教育矫治案例

分享
案例内容
【案例背景】

接纳承诺疗法(ACT)是行为疗法第三浪潮的核心疗法,ACT“灵活六边形”,接触当下、认知解离、接纳放下、以己为景、澄清价值、承诺行动,提高人的心理灵活性。2020年世界卫生组织在官方网站,将接纳承诺疗法推荐为新冠疫情期间唯一的减压方法。大量研究已经证明,ACT对于许多心理行为问题或障碍,如各种类型的抑郁症、各种焦虑障碍(惊恐障碍、社交焦虑,广泛性焦虑等)、强迫症、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物质滥用等均有疗效,目前已经成为美国心理学会(APA)认可的循证疗法。

国内的ACT领航人,祝卓宏教授从2005年将ACT引进国内,16年来一直致力于ACT的研究、实践、推广,结合近25年咨询经验,他创造了一套中国本土化的单次有效的心理咨询操作模式,“启承转合”太极四步法。“启承转合”模式,可以灵活多次使用,在矫治戒毒人员戒毒场所适应困难、应急障碍、焦虑、抑郁、“毒瘾”等心理问题都有独特的实践意义。

【案例基本情况】

(一)个案情况

戒毒人员陈某,男,初中文化,今年53岁,离异,这次是第四次强戒,有二十多年的吸毒史。有从军经历,有三兄妹,自己排行老二,跟母亲感情比较好。该戒毒人员出生在农村,当兵回来后在村里做干部,后与一女子结婚,育有两个子女,女儿在某航空公司当空姐,儿子在读高一,比较叛逆。1996年开始吸毒,后来失去了工作,2018年与妻子离婚,2019年初来深圳找工作,因偷吸毒品,被朋友举报被抓。

大队民警反映该戒毒人员,2019年9月入所以来经常以腰痛、失眠等身体原因,对抗大队民警的管理和教育,不能正常融入到教育矫治生活中。大队民警多次带他去卫生所就诊,诊断为“腰肌劳损”,大队民警对其进行多次谈话教育,了解到该戒毒人员情绪较为低落,戒毒意愿消极,缺乏戒毒信心,说“我活得没什么意义,有可能在所内出现生命安全问题”等过激言语。心理测试结果异常,症状自评量表(SCL-90),1-5级评分标准,总分263;阳性项目数52;躯体化2.7;强迫症状2.5;抑郁3.2;人际关系2.8;焦虑2.5;敌对1.1;恐怖1.2;偏执1.2;精神病1.8;其他1.4。抑郁自评量表(SDS)分55分;焦虑自评量标(SAS)62分,测试显示求助者有中度焦虑,轻度抑郁。心理评估表明,陈某存在心理问题,心理咨询师主动介入。2019年10月5日,该戒毒人员打亲情电话时,突然得知母亲去世,表现出更加悲观抑郁,不愿与其他戒毒人员交流,喜欢独来独往,同宿舍戒毒人员反映其性格怪异,寡言,晚上就寝时不能按时入睡,失眠,白天打瞌睡,有时夜里在被子里偷偷哭泣。

(二)矫治过程

心理咨询师拟定矫治方案:采用接纳承诺疗法,咨询步骤运用祝卓宏教授的“启承转合”太极四步法。

第一步:启

主要步骤:建立咨访关系,帮助其发现资源、接纳肯定欣赏,明确咨询目标。

1.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咨询师首先通过尊重、热情、真情、共情、积极关注等心理咨询的基本态度,打开了陈某的心扉,接纳他的负面情绪,采用倾听与共情等技术,鼓励他合理宣泄他的愧疚、悲伤等情绪,陪伴陈某的成长;咨询师还积极与大队民警及医生联系,通过正念练习治疗他的失眠等,通过认真倾听、真心帮助、及时关怀,从而建立了信任、稳定和可持续的关系。

2.发现资源。在咨询过程中,咨询师发现陈某,自我感到人生很失败,对父母没有尽到赡养之力,对孩子的教育也没有尽到责任,特别是他的父母在他戒毒期间先后去世,心理充满了愧疚和悔恨。在咨询过程中,他很想戒毒,应该抓住这一契机,加强亲情帮教,鼓励戒毒人员主动联系其子女,修复其与子女的关系,帮助其恢复社会功能,寻找自己的人生价值。

3.接纳肯定欣赏。咨询师首先采用共情,接纳该戒毒人员母亲去世的悲痛,教会他练习正念、冥想等方法,如ACT中采用正念观呼吸与身体扫描等方法,缓解了他的压力,他的睡眠慢慢好起来,他的情绪也慢慢好起来。咨询师肯定他的坚强,欣赏他在困境中挣扎的不易,带着慈悲心倾听与回应。咨询师肯定他对父母的孝顺,对子女的牵挂,及时肯定他的戒毒意愿等,帮助他寻找人生的方向。

4.明确目标。在与陈某沟通后,共同商定如下咨询目标。

(1)近期目标,用ACT进行心理疏导,通过练习正念,冥想,觉察当下,如:正念观呼吸,身体扫描等方法,治疗他的失眠,引导他从母亲去世的悲伤情绪中走出来。

(2)中期目标,改变陈某不合理认知,及对痛苦采取的的逃避的方法,通过接纳放下、认知解离,活在当下,以己为景,接纳自己的过去,增强其心理灵活性,减低其焦虑、抑郁情绪,改善其人际关系,增强场所适应能力。

(3)最终目标,在达到上述目标基础上,修复家庭关系,戒除毒瘾,促其改变;达到其心理健康和谐发展,促进人格完善,最终拥有健康、有意义的生活。

第二步:承

主要步骤:丰厚故事,评估模式,创造无望,激发他的改变。

1.丰厚故事。咨询师与大队民警共同制定了矫治方案,他开始不愿谈及自己的故事,故意搪塞,对民警的谈话教育有较大的抵触情绪,民警仍不厌其烦地主动找他聊天谈心,接纳他的情绪,真诚关心他。陈某终于被民警的真诚打动,慢慢地敞开了心扉。自述1986年在河南参军,退伍后在村里做村干部,在工作之余,经常出入娱乐场所,在朋友的引诱下沾染上毒品,因为吸毒失去了工作。亲人发现后,他们多次都劝其戒毒,但还是没有戒除“毒瘾”。

2.评估模式。在外打工期间,他受周围毒友影响,多次吸毒而又多次戒毒。2018年初,因为吸毒,其妻子与他离婚,父亲于2018年6月去世,他很悔恨,不敢与亲人联系,心理充满对亲人的愧疚;他与母亲感情很深,2019年10月母亲突然离世,这件事对他打击很大,心中满是未能给母亲养老送终的愧疚和遗憾。他面对困难或压力时,一般都是用吸毒等逃避方式处理,事后又很后悔,即“问题-回避-吸毒-痛苦”模式,认为毒品已经毁掉了他的人生。由此可见,陈某有回避问题和逃避痛苦的倾向,存在着价值不清、概念化自我的认知融合。

3.创造无望,激发他的改变。个体与自己的思想做斗争,就像与“怪兽”拔河或“在流沙中挣扎”的隠喻,咨询师让来访者充分体会,通过让其写成长日记:什么时候会挣扎?触发挣扎的事件是什么?挣扎的结果如何?通过多次正念练习,知道痛苦乃人生常态,接纳自己的痛苦,“我有一个……想法”等解离技术,“关注当下”、“以己为景”,扩大背景,增强来访者心理灵活性;陈某在民警的悉心帮助下,走出了抑郁情绪,服从大队的管理,失眠也好转,积极参与大队的习艺劳动。陈某也体会到回避带来的心理痛苦,当下的痛苦的根源是回避、控制所导致,他很想做出一些改变来改善失眠、抑郁等症状。

第三步:转

主要步骤:接纳痛苦、积极赋义、扩大背景、化病为水。

通过体验式练习和隐喻故事,觉察人生痛苦的常态及背后的价值,烦恼即菩提,痛苦背后即价值。心理咨询师利用ACT的观察性自我、接纳等技术,接纳不能改变的,改变可以改变的,促使来访者从“我不要”到“我想要”、从“我害怕”到“我愿意”,帮助其从自动化的、防御的反应转化为主动的、开发的反应方式。通过正念、冥想练习,他意识到他对过去采取逃避的方式,觉察到他想消除吸毒的痛苦,反而会更痛苦,如何让自己的痛苦在大脑里来去自由,接纳痛苦,心理会舒服很多。

第四步:合

主要步骤:点石成金,知行合一,迈出一步,评估强化。

通过多次咨询和练习,陈某不再回避自己的过去,带着问题去成长自己,咨询师让来访者看到自己的价值,启发他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假如母亲还在世,她也不想你过得这么痛苦”,“你母亲最想对你说的一句话是什么呢?”,他回答说“把毒品戒了,好好地生活”。陈某更深刻的认识到毒品的危害,感慨道“这次戒毒,我才真正认识了自己”。疫情期间,陈某的子女是他最大的牵挂,咨询师和大队民警及时沟通达成一致后,咨询师鼓励陈某与子女进行了电话联系,了解女儿的状态,女儿寄来两张照片,陈某拿着照片看了许久说:“谢谢民警的关心!”陈某从“我不敢联系子女”到“我想要多给子女写信”转变。

(三)实施效果

陈某从入所对抗教育管理,受母亲突然去世打击,内心封闭、焦虑、抑郁,心理咨询师通过多次应用“启承转合”模式,通过运用接纳、认知解离、隐喻、观察性自我等技术,接纳了不完美的自己,接纳生活中那些不可避免的悲痛(母亲去世);通过正念,活在当下,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和状态,积极参与场所的戒治生活,陈某敢于面对自己的过去,深深体会到毒品的危害,决心戒除毒瘾;在咨询师的鼓励下陈某改善了与子女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模式,自我认识提升、人际关系改善和社会功能恢复,开创丰富、充实且有意义的生活,从中获得价值感。《个案概念化表格》(见附件)测试前后对比,1—10分,陈某接纳量表(由3分变为7分),关注当下量表(2分变为8分),解离量表(3分变为7分),以己为景量表(3分变为7分),价值量表(2分变为7分),承诺行动量表(3分变为7分)。

【案例思考】

(一)突显了ACT的优点——疗程短、复发低、效果好

接纳承诺疗法(ACT)属于第三代认知行为疗法,“启承转合——心理太极”四步法,单次有效,具有疗程短,复发率低,效果持续久,被越来越多的心理咨询师以及精神科医师所接受。来访者与咨询师之间信任的关系是开展有效服务的前提,咨询师的角色是助人者、引导者。

(二)突显了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心理矫治观

ACT六边形模型(病理模型及治疗模型,见图1)对刚接触的戒毒人员来说,比较抽象,也难以理解。ACT就是通过正念觉察,接触当下、解离、接纳、以己为景、价值、承诺行动,提高心理灵活性。ACT可以兼容其他行为治疗技术,不是理性的、逻辑的辩论和教育,而是通过非言语的、具体的、体验的、隐喻的方式来启发来访者顿悟,提高心理灵活性。接纳真实含义:接纳那些你无法控制的,然后承诺采取那些能丰富自己生活的行动。当来访者能跳出语言规则的束缚、不再被头脑所束缚、能够投入到当下的生活时,一切问题就都不是问题了。

(三)突显了传统东方文化处理心理问题的优势

来访者的心理问题都是僵化的,僵化背后是因为受语言规则的控制。左边的小人代表咨询师,右边的小人代表来访者,小球代表来访者的主诉问题。来访者所有的问题都是僵化的,通过“启承转合”模式,接纳来访者的痛苦,共同探讨来访者的故事,看到背后的价值,就像东方文化下的太极图,就看黑的一部分,但是中间有个白点,可能就是你的价值;同样这个白的部分,也不全是白的,而是带有一定的黑色的痛苦,帮助来访者做一些转变,关键是视角的转变,引导来访者自我成长,能够接纳问题的存在而不是回避,能够带着问题去行动,能够追求价值而不是回避问题。

图1  ACT六边形模型(病理模型及治疗模型)

您的满意度:
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您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