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学习奥运精神提升戒毒人员教育矫治效果的案例
案例内容
【案例背景】
疫情笼罩下,2021年8月8日,史上最难的一届奥运会虽然已经平安落幕,但奥林匹克精神没有尽头,对每一名戒毒人员而言,这都是一个感悟爱国情怀、体会努力拼搏、实现自我超越的契机,更是一堂鲜活、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大课。
山西省临汾强制隔离戒毒所在疫情常态化工作期间坚持“教育工作不间断 思政教育不断线”,将做好戒毒人员思想政治教育列为教育工作的重点内容来抓,第32届东京奥运会期间,紧抓时事热点,同频共振,活化教育形式,深入开展了“走进奥运”系列活动,引导戒毒人员领悟奥运精神内涵,激发爱党爱国热情,强化责任担当,坚定戒毒信念。
【案例基本情况】
弘扬奥运精神强化国家认同
奥运会序幕拉开前,该所组织举办了“奥运知识”专题讲座,从回顾古代奥运会、盘点现代奥运会、中国奥运情结三个方面入手,结合2008年北京奥运会盛况,向戒毒人员介绍奥运会的起源、发展现状、历届奥运会中国健儿取得的辉煌成就,对奥运精神的内涵以及北京奥运会留下的精神遗产作了深刻阐述,教育引导戒毒人员深刻体会“为国而战”的荣誉感,增强国家认同意识。
该所教育科联合信息办根据东京奥运会转播时间和中国队热门夺金比赛项目,结合戒毒人员的作息安排,在多媒体课堂教学计划中,对戒毒人员观看电视节目内容进行了适时调整,增加了央视奥运频道收看时间,最大限度保证戒毒人员及时观看奥运赛事及精彩瞬间,充分调动戒毒人员关注奥运、与奥运同频共振,为中国体育健儿加油呐喊,用奥运精神鼓舞自己积极面对戒治生活,将爱国热情转化为与毒品坚决做斗争的坚定信念。
观看奥运盛况 激发爱国热情
奥运会序幕拉开后,该所教育科和各大队就把组织戒毒人员收看奥运盛况作为开展政治教育的主要课堂。
7月24日上午女子十米气步枪决赛,中国队杨倩以251.8环的总成绩夺得金牌!获得本届奥运会首金!观赛现场戒毒人员中爆发出了热烈的掌声和喝彩声“恭喜杨倩,为国争光夺得首金!”
7月25日18点50分,男子举重67公斤级决赛,中国队谌利军出战。当看到谌利军两次抓举失败,落后对手6公斤,关键时刻裁判改判的不利局面后,观看比赛的戒毒人员紧张的屏住了呼吸。令大家倍感激动的是,不轻言弃的谌利军,在逆势下稳稳地举起了187公斤,一举逆转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在谌利军发出夺冠怒吼的瞬间,戒毒人员也激动得起身欢呼!“这就是顽强拼搏的体育精神,不到最后一刻,永远不能放弃!”执勤民警立刻利用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及时对他们进行教育引导,帮助他们紧密联系戒治生活实际,深入理解和领会“顽强拼搏、永不服输、永不放弃”的竞技体育精神,激发他们的戒治热情和动力。
7月27日,在中国女篮大胜波多黎各女篮小组比赛中,作为中国队首发队员李月汝为小组贡献了21分12篮板5助攻,全场得分最高。当听到执勤民警介绍完李月汝山西籍的身份后,观看现场顿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戒毒人员张某激动地站起来举拳高呼“让我们为山西籍奥运健儿加油!为中国加油!无论结果如何,她站上去那一刻就是最棒的!”
7月28日,在赛艇女子四人双桨的决赛中,河南姑娘吕扬与队友合作,以6分5秒13的成绩成功夺冠,同时创造了世界最好成绩。当听到解说员介绍完吕扬河南籍的身份后,戒毒人员中再次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在河南的抗洪救灾中,我们看到了中国人的团结和顽强。在赛场上,河南姑娘用一枚金牌,给了祖国和人民最好的回馈。”执勤民警充分利用每一个夺金点激发戒毒人员的爱党爱国热情。
吹进戒毒人员当中的奥运热风,让戒毒人员在感受了奥林匹克精神的同时,也接受了深刻的爱国主义的洗礼,更加激发了他们奋勇拼搏的精神和戒除毒瘾的坚定信念。
讲好奥运故事 增强戒毒信心
奥运期间各大队适时在戒毒人员中开展了“讲好奥运故事”主题班会,培养戒毒人员爱国主义情怀,把奥运精神生动实践融入戒治生活中,激发戒毒人员牢固树立正确的戒毒理念,增强必胜的戒毒信心。
“讲好奥运故事”班组会中戒毒人员有讲这届奥运会中获奖年龄最小运动员全红婵的故事,她的5个动作跳出了3个满分,取得了466.2的总分,只比整套动作满分477分差10.8分,成绩的背后是全红婵无比刻苦的付出;有讲苏炳添这位有着“亚洲飞人”称号的故事,他虽然未获奖牌,但他所取得的成绩却创造了新的亚洲纪录,让世界看到了黄种人在百米赛道上矫健的身影;有讲被誉为世界女子乒乓球巅峰对决比赛的中国乒乓球女团队员陈梦、孙颖莎和王曼昱的故事,中国队以3比0的战绩击败日本队夺得金牌,体育健儿们将顽强拼搏的精神发挥到了极致;有讲老将巩立姣的故事,等了21年,终于圆梦东京奥运会……
故事中无论是讲全红婵不怕吃苦的刻苦训练精神,还是讲苏炳添绝不言弃的超越精神,还是讲乒乓球女团顽强拼搏的团体精神,还是讲老将追求梦想坚持不懈的精神,都是体育健儿们不畏强手、勇于竞争、开拓进取的中国故事,都在诠释着奥运精神,这精神就像黑夜中的火炬一样,照亮着我们中华民族的奥运征程。组织民警充分抓住每一个故事所折射的奥运精神,及时对戒毒人员进行教育引导,帮助他们紧密联系戒治生活实际,深入理解和领会“顽强拼搏、严守规则、超越自我”的竞技体育精神,激发他们的戒治动力和戒毒信念。
因势利导授课 坚定戒毒信念
在戒毒人员观看比赛时,执勤民警充分利用每一个激动人心时刻,及时对他们进行教育引导,帮助他们紧密联系戒治生活实际,深入理解和领会“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新格言,激发他们的戒治热情和动力。
三大队观赛分享会上民警讲述着几位“特殊”的中国运动员实例,他们出生并成长于海外,但成年后却选择放弃外国国籍、回归中国。在东京奥运和即将举行的北京冬奥会上,他们选择为中国而战!
1、中国首位奥运马术骑手华天,1989年出生于英国伦敦,2007年,18岁的华天放弃英国国籍,成为体育历史上第一位注册国际四星级马术三项赛参赛资格的中国骑士。
2、要为姥姥圆奥运梦的郑恩来、郑妮娜力兄妹。郑恩来1997年出生于加拿大,郑妮娜力1998年出生于加拿大,他们出生在体育世家,很早便展现出极高的运动天赋。郑恩来3岁滑冰,5岁开始打冰球,十二、三岁已能打WHL冰球联赛,被认为是一名颇具潜力的防守型后卫。郑妮娜力曾在女子七项全能U20选手中排名世界第一。他们的姥姥是中国田径名宿郑凤荣,曾创造了中国第一个田径世界纪录,姥爷段其炎同样是一名跳高运动员,曾获得中国首届全运会的跳高冠军。他们入籍中国,从今年4月起开始代表中国队参加比赛。郑妮娜力本届奥运会参加女子七项全能的唯一一名中国选手。获田径女子七项全能比赛第十名。
3、前脚归化中国,后脚拿冠军的谷爱凌,2003年出生于美国旧金山,她的父亲是美国人,母亲来自北京,曾是一名滑雪教练。在妈妈的影响下,谷爱凌3岁开始接触滑雪,9岁就拿到全美少年组滑雪冠军;11岁摘得全美自由式滑雪13岁以下坡道障碍赛冠军以及全能亚军;2019年自由式滑雪世界杯意大利站,她斩获坡面障碍冠军。当年6月,谷爱凌在社交媒体宣布自己已经正式加入中国籍,因此这块金牌是她代表中国在正式国际比赛中夺得的首枚金牌。
4、追梦花滑运动员朱易、林姗。2002年出生的朱易,16岁就获得全美花滑锦标赛新人组女单冠军,2018年下半年,朱易加入中国花样滑冰集训队,2019年朱易首次代表中国队参加中国杯世界花样滑冰大奖赛女单短节目比赛,虽然和世界顶级选手还有差距,但她对未来充满信心。出生于2003年的林姗在美国达拉斯长大,2019年加入中国籍,父母是从上海到美国的,她说,自己最大的梦想是登上奥运会领奖台。
6位天才运动员的爱国实例,再一次激发了戒毒人员的爱国热情,他们纷纷表示要以6名“特殊”的中国体育健儿为榜样,用奥运精神来激励自己,牢固树立正确的戒毒理念,坚定必胜的戒毒信念,积极参与戒治生活,以“更快”的速度达成戒毒目标,“更高”的标准提高自身追求,“更强”的定力抵御毒品诱惑。
随着合成毒品的出现,吸食海洛因等传统毒品的人数呈下降趋势,而吸食合成毒品尤其是冰毒的人数则呈显著上升趋势。一线工作多年的四大队民警发现好奇心重、喜欢寻求刺激的年轻人更容易受合成毒品的诱惑。近几年新收治的戒毒人员中,90后占比上升,甚至00后也有不少。这个年龄结构与本届东京奥运会参赛运动员的年龄结构不谋而合。本届中国体育代表团431名运动员中,300多名“80、90”后已成为中坚力量,“00”后达到50余名,而中国金牌近1/3都是他们拿到的。像跳水运动员全红婵,气步枪运动员杨倩,体操运动员管晨辰,乒乓球运动员孙颖莎,举重运动员李雯雯,游泳运动员杨浚瑄、汤慕涵等等,00后的崛起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竞技体育的未来。而80、90后的坚持更让我们每一个人看到了中国竞技体育的精神,像有着“亚洲飞人”称号的田径运动员苏炳添,女子铅球运动员巩立姣,女子标枪运动员刘诗颖,男子67公斤级举重运动员谌利军、男子200米个人混合泳运动员汪顺、男子73公斤级举重运动员石智勇、男子81公斤级举重吕小军等等,都十分典型的展现了运动健儿们为追求梦想坚持不懈的精神。
观赛分享会上民警将两组年龄结构做了个比较:相同的结构之间形成了强烈对比,一组展现的是为国争光、刻苦训练、顽强拼搏、绝不言弃、超越自我的青年一代朝气蓬勃的姿态;一组表现的是祸国殃民、害人害己、好逸恶劳、情感冷漠、意志消沉的年轻的劣汰群体。戒毒人员听完民警的对比分析后内心感到了无比羞耻,沉沉的低下了头,一名戒毒人员垂头说道:“他们都胸怀祖国荣誉、身怀大义、一往无前,他们以拼搏定义人生,以奋斗礼赞时间,让青春拔节生长,舒展成最美的模样,而我却在辜负年华,我为自己的自私和过错感到惭愧!民警抓住时机及时引导:很多时候,跌倒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站起来的勇气,真正的对手不是别人,而是自己,突破自我、超越自我才能克服戒毒过程中的种种困难,成功戒毒,回归社会。
发扬奥运精神 培养运动理念
东京奥运会闭幕日正值国家全民健身日,按照国家“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的主题,该所及时调整康复训练课程。理论课上体育指导师民警普及运动项目选择、训练方式、比赛规则等相关知识,讲述运动员荣耀背后不为人知的付出和努力,让戒毒人员深刻理解顽强拼搏、永不服输、永不放弃的体育魅力。实践课上带领戒毒人员体验举重、球类运动、田径运动等部分奥运项目,为戒毒人员打造全方位健康戒治生活。 同时以大队为单位分别组织戒毒人员开展康复训练成果展示汇报,集中展示了太极拳、太极扇、太极操、八段锦、花样跳绳等康复训练成果,既检验了康复训练成效,又让戒毒人员感受到了运动的乐趣,在运动中领悟奥林匹克精神。
通过系统全面的康复训练,不仅锻炼了戒毒人员的身体,振奋了戒毒人员的精神,滋生了内在的力量与信念,还增强了他们的戒治信心,把全所的运动戒毒工作推向了新的高度。戒毒人员纷纷表示在今后的戒治生活中一定发扬强烈的团体精神、顽强的拼搏精神、追梦的坚持精神、绝不言弃的超越精神、不怕吃苦的训练精神,努力进行康体训练,遵守所规队纪,积极参加各项戒治活动,早日戒除毒瘾,开启全新人生。
【案例思考】
一、思想政治工作,在任何时候、任何形势下都是教育戒治戒毒人员最管用、最有力的方法和手段,任何时候、任何形势下都不能放松甚或放弃。
二、思想政治工作要紧密结合实际和形势,结合目标和任务,才会达到预期的效果。全球疫情下的第32届奥运会从某种意义上说,比拼的不仅是运动员的体能技能,体现的不仅是运动员的个人实力、个人荣誉,更是国家实力、国家形象、国家荣誉。而国家实力、国家形象、国家荣誉在运动员们身上最现实的体现就是爱国主义精神。组织戒毒人员实时观看奥运动赛事就是提升戒毒人员爱国情感的有利时机,更是对戒毒人员上好爱国主义教育大课的有利时机,充分利用奥运会这一特殊事件,开展系列活动,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思想政治工作一定要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灵活机动、培养兴趣。“走进奥运”系列活动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充分调动和激发了全体戒毒人员的参与热情(参与率100%),大大提升戒毒人员知识水平、思想觉悟、个人修养,一定程度上达到了重塑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戒治目标。
四、思想政治工作一定要抓住时机、循循善诱。本次活动中,大队民警遵照安排,同步跟进,及时引导、营造氛围,使戒毒人员通过观赛分享会、“讲好奥运故事”主题班会、课堂授课、康体运动等方式,分享奥运感悟,深度思考奥运精神,激发内生动力,坚定戒毒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