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传统24节气文化促进戒毒人员心理生态系统改善的案例
案例内容
【案例背景】
家庭是社会的重要细胞,而女人作为一个家庭的“定海神针”,在家庭中扮演着女儿、妻子、母亲、儿媳等极其重要的角色,肩负着引领孩子成长,连接家人情感,给家庭带来生机和希望的重任,是一个家庭的核心和灵魂。而女性戒毒人员大多来自破碎的家庭,缺乏母亲的关爱,形成了叛逆的性格,导致步入社会后处处碰壁。
为改善女性戒毒人员心理健康状况,使其顺利回归家庭、回归社会,回应好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向往,江西省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充分运用“二十四节气”心理建设方法,引导和帮助女性戒毒人员进行心理调适,促进她们内心的和谐、关系的融洽,最终实现最佳的心理状态。
【案例基本情况】
(一)基本情况
通过对200名戒毒人员开展问卷调查及随机访谈,民警从中了解到女性戒毒人员现实状况:她们大多受教育程度较低(文盲占4%,小学文化占18%,初中文化占60%,高中文化占6.5%,中专占7.5%,大专占4%),吸毒年龄呈年轻化(18-30岁的占47.5%,31—45岁占45%,45岁以上占7.5%),在不良的家庭环境中成长(放任不管、纵容溺爱、非打即骂等不良家庭教育方式占88.5%),应对问题时选择逃避、依赖家人等消极方式的占65%,婚姻状况令人堪忧(未婚未育占32.5%;未婚已育占10%;已婚稳定占18%;已婚不幸占11%;离异占28.5%),与原生家庭的关系不尽人意(关系一般的17%;满意占38.5%;不满意44.5%)。
(二)方案制定
活动通过张榜招募的方式,在全所戒毒人员中招募了50余名有强烈成长意愿的戒毒人员,经过筛选最后留下30名有类似心理问题的戒毒人员,成立了个人成长工作坊,通过读书会与团体辅导相结合的方式带领戒毒人员与“24节气”同行,进行长达1年的心理矫治,通过24次辅导活动,帮助她们重建心理生态系统,实现人生的完美转身。
例如:立春时,引导戒毒人员立下志向并帮助其完成心愿;雨水时,帮助戒毒人员调节爱的失衡状态;惊蛰时,引导戒毒人员做到知行合一;春分时,帮助戒毒人员掌握调和夫妻关系达到平衡状态的技巧;谷雨时,引导戒毒人员将心灵的“霉点”晒一晒;小满时,帮助戒毒人员学会与青春期的孩子顺利度过成长中的分水岭;芒种时,引导戒毒人员正确看待得与失;小暑时,帮助戒毒人员除去心理上的“湿气”,消除抑郁情绪;大暑时,引导戒毒人员预防情绪中暑,保持情绪平稳;处暑时,引导戒毒人员学习顺应自然的发展规律;白露时,帮助戒毒人员掌握更多处理两性关系的良方;等等。
(三)实施过程
此计划根据24个节气,精心设计了24次辅导活动。本案例挑选了春、夏、秋、冬四季中的六个节气作为代表,具体实施情况如下:
立春计划—— 种下理想希望,培育积极品质。
俗话说:“一年之季在于春”。处于青年时期的女性戒毒人员恰逢春天,如果抓住了这个成长的机会,会让她们的人生重新拥有幸福的可能。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提出幸福的五个要素:积极的情绪、和谐的人际关系、投入、生活有意义、有成就。而要获得成就感,首先,就要种下理想,明确目标,并为之不懈奋斗。
此计划是心理咨询师带领每个小组成员在立春的这天许下一个或几个愿望,并把它写下来,放在自己储物柜的愿望袋里;每个人找一个心中的榜样人物,然后在这一年中专注了解这位榜样的精神品格。在此期间,咨询师组织小组成员在读书会中学习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经典故事,如古代“四大贤母”的教子故事,学习战国苏秦“锥刺骨”、汉代孙敬“头悬梁”的故事等,并组织小组成员在讨论这些人物的优秀品质的同时,充分挖掘自身的优秀品质,进一步巩固自己对积极品质的认同和吸收,逐渐内化成为自己内在的心理财富,如:乐观、勤奋、坚韧、宽容、自律等,不断提升自己的心理资本。
清明计划——完结心理仪式,提升自身能量。
清明既是节气,也是传统节日。祭祖扫墓,感恩先人,是清明节的重要活动,同时也是个人成长、处理分离性创伤的最佳时节。戒毒人员大多都是自小跟随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生活并长大,与他们感情深厚,但由于自己吸毒给亲人带来了很大伤害,在他们离世时因各种原因没能参与告别仪式,因而在心里留下了诸多隐痛。这些哀伤事件如果没有及时处理好,就会留下隐患,心理咨询师便选择在清明节气,帮助戒毒人员疗愈与亲人分离带来的痛苦和创伤。
在活动现场,心理咨询师运用内外圈技术让她们重新体验与亲人分离的场景。戒毒人员站成内外圈,两两相对手拉手,内圈的成员用力拉着外圈成员的手,一边用力拉一边大声说“不要走”,而外圈的人说“我要走”,各自重复五遍。在音乐《朋友别哭》的导入下,咨询师引导她们在这个安全的环境里,允许自己哀伤,允许接纳自己的不完美,让她们感知到那个爱我的人和我爱的人从未远离。随后,咨询师让她们坐下来给天堂的亲人写信,有的成员已经泣不成声,当她们写完给亲人的信时,咨询师再次让她们站成内外圈,两两相对,只是这次内圈的成员对外圈的成员大声说“对不起,请原谅”,外圈的人对内圈的人说“我很好, 别担心”,各自再重复五遍。这时,有的成员已经哭得站不起来了,咨询师适时介入,引导她们互相给对方一个紧紧的拥抱......
心理咨询师通过全程陪伴、倾听、引导、抽离等方式,帮助小组成员处理未完成事件,让她们负面情绪得以表达和宣泄,内在情结得以升华,让搅扰她们内心安宁的“杂草”得以及时清理,使心灵归于宁静。
立夏计划——重做生涯规划,改写人生轨迹。
夏天,是四季里主生长的一个季节,阳气上升,是浩然之气比较充盈的一个季节,也是做人生规划的好时节。咨询师巧妙地抓住了这个时机,根据她们的实际状况,引导她们重新规划职业生涯,为回归社会做好准备。
活动中,咨询师根据每个戒毒人员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文化素质、特长等对她们的职业生涯进行指导。在分享过程中,戒毒人员熊某某说道:“我原来学过三年的美容养生,而且我也喜欢从事这个职业。回归社会后,我想开一家美容养生馆。”戒毒人员李某某说:“我学了五年的瑜伽,回归社会后,我想先去瑜伽馆工作一段时间,日后能成为一名受人尊敬的瑜伽教练。”戒毒人员蔡某分享道:“我的优势是营销和管理,我想回归后去商场工作,这样又可照顾到上小学的孩子,让他健康成长,也让年迈的母亲安享晚年!”咨询师听完每个戒毒人员的分享后,针对她们的实际情况,对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建议,引导戒毒人员认识到只要自己确定好了人生目标,并朝着自己的目标奋进,就一定能改写自己的人生轨迹,同样可以成为对社会有贡献、有价值的人。
夏至计划——传递积极能量,改善人际关系。
夏至这个节气来临的时候,天气开始转热,正能量一直往前冲,到了这个节气,阴开始萌动,我们要管理好自己的阳气,要守阳知止。
活动通过运用戴高帽技术,培养戒毒人员的自信,更多的看见并认同自己身上的优点。每个戒毒人员都有一个机会上到台前,其他的小组成员分别写出该成员的五个以上的优点,并上去把自己精心制作的高帽为该成员戴上,并蹲在该成员面前握住她的手,真诚地看着对方进行表达。有的戒毒人员都被夸得不好意思,说道:“谢谢你对我的认可,虽然我没有你说的那么好,但是我会努力的......”活动结束后,心理咨询师布置家庭作业,每名组员要向五名戒毒人员传播积极的消息。通过这种方式,戒毒人员之间的关系越来越融洽,矛盾了少了许多,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做到互相包容。
秋分计划——改写消极体验,塑造积极体验。
俗话说得好,“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也是检验年初播下理想和希望种子收获的时候。这个节气,咨询师带领戒毒人员回看自己年初播下了哪些愿望和理想,有哪些愿望得以实现,还有哪些目标需要努力。读书会现场,戒毒人员纷纷把自己愿望袋里的小纸条拿出来,咨询师看到有的戒毒人员脸上有欣喜的表情,有的戒毒人员还在和其他戒毒人员比谁的收获大。
在音乐的烘托下,戒毒人员根据咨询师的引导,对照自己年初定下的目标,对自己前面十六个节气的成长做了一个总结。每个戒毒人员都在认真盘点自己走过的心路历程。在分享自己的收获时,戒毒人员邹某开心地说到“自己年初定下的目标是通过努力年底能评上年度文明学员,依现在的表现很有信心”,戒毒人员刘某激动地说“自己的第一个目标就是要让父母能够重新信任自己并接纳自己,而正是通过这么多次的成长活动,自己和父母的关系已经和好如初了,第一个心愿已经达成,接下来还要继续完成下一个目标,那就是继续成长,成长为一个自己喜欢的样子”,戒毒人员付某某开心的说到“自己的目标是将来回归后要成为一个称职的母亲,让孩子健康成长。现在,自己感觉成长了不少,收获了很多快乐,和以前比,觉得自己的人生变得有意义了”……
在分享过程中,咨询师对每个人成长中的卡点进行点评和指导,引导她们把较难完成的目标细化成若干个小目标,让她们完成了一个心愿就划掉一个,并鼓励她们坚定信心,持之以恒地去完成下一个目标。
大雪计划——管理净化心灵,重新获得力量。
梅花,常用于象征高风亮节的品格,而雪晶莹洁白,象征着心灵世界的洁白无瑕。因此,在大雪这个节气,非常适合进行“忏悔”。在心理学中,忏悔是管理心灵的一种方式,是表达内心诉求的一个机会,可以帮助戒毒人员认识和改善自己的心理环境。
古人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戒毒人员由于吸毒,曾经给家人、朋友带来了很大的伤害,而积压在内心深处自责、内疚的情绪得不到有效宣泄和纾解。本节气就是为她们提供一个很好的管理心灵的机会,雪的洁白和梅花的清香有非常有助于洗涤心灵,净化灵魂。
活动现场,戒毒人员吴某哭诉说“自己一生罪孽深重,把最好的闺蜜带上了吸毒的道路,自己也亲眼看见闺蜜因毒瘾发作从十九楼一跃而下,给朋友及她的家人带来巨大的伤害,这么多年来,自己活得就像个罪人一样”,戒毒人员张某诉说“由于自己的吸毒,多次流产,导致自己永远失去了做母亲的资格”……
通过忏悔,戒毒人员向曾经伤害过的人表达歉意,使自己得到内心的宽恕,走出内疚与自责的阴影,重新获得新生的力量。
【案例思考】
在“24节气计划”实施过程中,有中途退出的,最后留下来的28名戒毒人员在每个节气计划中都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成长。戒毒人员熊某某在回归社会后寄来了一封感谢信,戒毒人员张某为大队寄来了一箱书籍,戒毒人员单某邀请咨询师去她工作的单位,戒毒人员李某加入了湖南省十佳禁毒志愿者胡新刚的团队并也成为了一名光荣的禁毒志愿者,戒毒人员郜某现在在一家公司成了社区的一名禁毒宣讲员,戒毒人员蔡某也成了一家商场的经理……她们都通过各种方式在向社会、向关心帮助过她们的民警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同时也在给社会回馈着她们的善意。
她们虽曾偏离了人生的正轨,但在党和政府的挽救下,在民警的关心帮助下,最终活成了她们自己期待的样子。民警从她们回归的状态中也看到了自身努力的价值,同时也进一步坚定了带领戒毒人员继续成长下去的信心,并期待今后有更多的学习、实践机会让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专业人才,为建设健康中国、平安中国、法治中国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