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曼陀罗绘画帮助戒毒人员潘某缓解压力积极戒治的案例
案例内容
【案例背景】
曼陀罗起源于宗教,意为“圆坛”、“坛城”,是一种由各种几何图形、圆圈或方块组成的图形,具有高度对称性。曼陀罗绘画治疗是在20世纪30-40年代由分析心理学之父卡尔荣格,将佛教密宗修炼所使用的曼陀罗图案应用在自我治疗中并获得良好治愈效果的方法。本案例是一起运用曼陀罗绘画缓解压力引导戒毒人员积极戒治的案例。
【案例基本情况】
(一)基本情况
戒毒人员潘某,女,32岁,大专文化,江苏省南京市人。2018年因吸食冰毒被送至江苏省女子隔离戒毒所戒毒。该戒毒人员是因其母亲报警被抓强制隔离戒毒,不知如何去处理和母亲的关系。一方面知道自己吸毒后让家人很操心,也想要好好孝敬母亲;另一方面表示自己恨母亲,是母亲让其失去了自由,自己以前在事业单位做中层,不知道这次的隔离戒毒会对以后工作造成什么影响,也不知道即将出所的自己如何去处理和母亲的关系,自我压力大。
(二)方案制定
1.绘画图案准备:选择正圆且较为对称的绘画图案。
2.参与人员选择:无精神病史、小学学历以上能简单识字;解戒期至少剩3个月
3.方案设计:本次绘画最终选择30名戒毒人员进行参与。民警在活动期间要身体力行,以身作则。要熟悉绘画流程,要尊重戒毒人员意愿。一周进行4次涂色,活动开始前进行问卷前期测验,中期测验在涂色2周后进行,后期测验在涂色结束后10天内完成。
4.问卷选择:提前准备好《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吸毒原因、复吸倾向、戒毒意志力问卷。开展三次测验,并将数据记录在册。
(三)方案实施
1.参与曼陀罗绘画地点:大队图书阅览室(较为安静的地方)。
2.参与曼陀罗绘画材料及工具:
①测量问卷:《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吸毒原因、复吸倾向、戒毒意志力问卷)。
②曼陀罗绘画图案。
③彩色铅笔、卷笔器材。
3.操作指导流程,如下:
曼陀罗绘画时间安排表 |
||||
内容项目 |
时间安排 |
|||
问卷前期测验 |
1月5日上午 |
|||
涂色训练(20-30分钟/次) |
1月13日 |
1月15日 |
1月17日 |
1月19日 |
1月20日 |
1月22日 |
1月24日 |
1月26日 |
|
问卷中期测验 |
1月27日上午 |
|||
涂色训练 |
1月27日 |
1月29日 |
1月31日 |
2月2日 |
2月3日 |
2月5日 |
2月7日 |
2月9日 |
|
问卷后期测验 |
2月17日上午 |
|||
作品保管、展示 |
后期测评一周内 |
注意内容:
①一周涂色4次,单词涂色时间为20-30分钟。
②前期测验一周后开始进行首次涂色。
③涂色过程中保持现场安静,民警不要参与涂色辅助,不要参与点评。
④涂色过程中要求学员尽可能认真、细致,尽量涂得完整一点。
(四)实施效果
1.前期测验结果显示潘某的SAS:51分(标准分);SDS:50分,属于轻度焦虑、无抑郁倾向;复吸倾向为中等;戒毒意志力为中等。
2.按照绘画涂色时间安排表开展涂色训练和中期测验,显示潘某的SAS:50分(标准分);SDS:49分,属于无焦虑、无抑郁倾向;复吸倾向为中等;戒毒意志力为高等。
3、为期近一个半月的涂色训练结束后,进行后期测验,显示潘某的SAS:49分(标准分);SDS:49分,属于无焦虑、无抑郁倾向;复吸倾向为中等;戒毒意志力为高等。
【案例思考】
(一)本案例操作简单,绘画涂色期间民警未采取其他干预手段,仅通过曼陀罗绘画降低了潘某的焦虑指数,缓解了她的压力,提高了她的戒毒意志力。
(二)相对于涂色的成果,涂色的过程更为重要。民警可以思考如何在涂色开始之前充分调动戒毒人员的参与度,学会让其沉浸在涂色的过程中。因为过程更有助于稳定情绪、缓解焦虑。
(三)涂色后期测验结束后可以再追加一次问卷追踪测验,追踪测验时间可以控制在后期测验一个月之内,进一步了解参与曼陀罗绘画涂色是否对缓解情绪压力具有长效作用。如果具有作用的话,我们考虑将曼陀罗涂色长期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