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曼陀罗涂色练习降低戒毒人员复吸倾向的案例
案例内容
【案例背景】
吸毒人员在戒毒期间往往伴随着强烈的焦虑、抑郁、痛苦、恐惧等负面情绪,这些负面情绪虽然在不同的戒毒人员身上表现不同,常规的戒毒治疗虽然可以消除生理以来,但对于情绪问题的改善并不理想,尤其是对于男性戒毒人员,疗效甚微。戒毒实践中不应当忽略这些方面,因为已有的研究发现,负面情绪往往是戒毒人员复吸的重要因素。
复吸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是意志力,在量化的角度上看,意志力可以近似的用自我控制能力来量化。在心理学上,自控能力自我控制是指个体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为了实现某一目标而控制行动的过程。对于戒毒人员而言,对毒品的自我控制可以理解为戒毒者为了实现戒断毒品的目标,有意识地调节内在的心理活动,克服对毒品的心理渴求,抑制吸毒冲动,并管控自己的行为不从事吸毒活动的能力。
结合过往的研究,焦虑和自控能力是戒毒路上的两个重大障碍,由此可以推测:通过一定的训练,改善戒毒人员的情绪并提升自我控制,可以达到降低复吸倾向的效果。
涂色疗法是绘画疗法的一种,它往往会给定结构化的几何图案,让来访者为图案上色。Belchamber(1997)提出,“涂色疗法”是一种结合了艺术疗法和冥想,较为常见的一种减少压力的方法。涂色疗法的基本原理是,当人们在对复杂的几何形状进行涂色时,他们可以暂时抛开现实生活中支配、困扰他们的负性思想和情绪,进而沉浸在涂色活动中,进行“内在对话”,从而达到降低焦虑的作用。曼陀罗的来历与宗教有很大的关系,但心理学家荣格从心理学的角度对这一技术进行乐改造和推广,用于心理治疗,使之成为分析心理学在心理治疗中的常用技术。Pisarik,Christopher和Larson(2011)通过让被试在进行曼陀罗绘画前后进行测量,发现被试自我觉察和主观幸福感提升显著。从技术上而言,曼陀罗涂色练习可以达到改善参与者情绪和自控能力的目的。这就是曼陀罗涂色练习用于戒毒人员康复训练的依据。
【案例基本情况】
(一)方案制定
本案例采用量化研究方式进行问卷调查,探究男性强戒人员的焦虑、自我控制和复吸倾向之间的内在联系,采用曼陀罗涂色练习对男性强戒人员进行干预,干预组分为自由曼陀罗涂色和迫选曼陀罗涂色两个组,分别进行了16次的涂色练习,每周4次,每次40-60分钟;另外设置控制组,不进行干预。在进行干预前后,分别对干预组和控制组进行焦虑、自我控制和复吸倾向的问卷前后测。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配对样本t检验等统计方法分析前后测数据差异,并结合被试的主观反馈,对干预效果作出评估。旨在探索曼陀罗涂色练习对于戒毒康复的作用。
具体计划如下:
干预前: 前期准备 (2019年12月上旬) |
签署知情同意书、统一组织完成前测问卷;完成随机分组,进行编码(后期被试匿名),每个实验组选出两位组长。 |
干预中: 涂色训练 (2019年12月中旬——2020年1月下旬) |
涂色期:干预组成员需每周完成4次涂色任务手册,时间分别为周一、周三、周五和周日。其中,周三的练习由研究员进行带领的集体涂色练习,在戒毒所内阶梯教室中进行,在涂色手册完成后,由研究员引导成员进行作品展示与感受分享,并由助手进行文字记录,单次干预时长约90分钟。其余3次练习,由各小组组长进行组织,在各中队活动室内进行,时间安排在19:00-19:40。 每次涂色,成员都需要严格按照所发放的涂色任务手册指导语,依次完成如下个步骤:1.情境冥想。需被试代入所给定的情境,诱发被试焦虑情绪。2.反馈情绪感受。完成3个有关当下情绪感受的3个书面简答题。3.涂色练习。对给出的结构性曼陀罗图案进行涂色,自由曼陀罗涂色干预组可自由决定涂色使用的颜色和方式,迫选曼陀罗涂色组则需要参照给定的彩色图形模板,对图案进行涂色。4.涂色感受及想法反馈:完成涂色后,成员需在手册上回答有关涂色意象的3个半结构式问题,对涂色作品及过程联想进行反馈。5.反馈情绪感受。成员需书面反馈在涂色练习后,自己的情绪感受及想法(结构式问答)。以上步骤用时约40-60分钟。干预期内,共计完成了16次曼陀罗涂色练习,其中5次为集体涂色。 |
干预后: 效果评估 (2020年1月25) |
后测期:涂色训练期结束3-7天后,完成后测问卷。 |
(二)方案实施
人员选定:对南京市大连山所内350名男性强制戒毒人员,进行问卷调查。收到有效问卷329份,样本有效率94%。并从中筛选出60名自愿参加涂色练习干预研究的人员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干预及问卷前后测,另随机抽取了30人作为控制组不进行任何干预。
干预措施:自愿参与曼陀罗涂色练习的戒毒人员进行了为期4周,每周4次,每次40-60分钟,共16次的涂色干预,此外设置控制组,不做干预。干预组和控制组都进行了问卷的前后测调查。
测试方法:使用《焦虑状态自评量表(SAS)》、《自我控制量表(SCS)》、和《强制戒毒者复吸倾向性心理调查表》(耿文秀编制)对参与者进行测量,并加入开放性问题:请描述你的作品像什么、看到你的作品时你有什么感想?
戒毒人员焦虑总分得分范围为46.03±10.71。自我控制得分范围为60.42±11.03,复吸倾向得分范围为43.17±12.78。各组之间无差异。
结果分析:
表一 干预前后戒毒人员焦虑情况
|
干预前(M±SD) |
干预后(M±SD) |
t值 |
P值 |
自由曼陀罗涂色组 |
44.27±8.19 |
38.25±6.60 |
4.473 *** |
0.000 |
迫选曼陀罗涂色组 |
49.50±13.13 |
47.6±10.65 |
1.50 |
0.147 |
控制组 |
44.25±9.20 |
45.10±11.33 |
-0.77 |
0.449 |
注:*表示 p <0.05,**表示 p <0.01,***表示P<0.001
统计结果发现:自由曼陀罗涂色组的干预前后焦虑水平存在着显著差异(p<0.001),说明经过16次涂色训练后,自由曼陀罗涂色组的焦虑得分有了显著下降;迫选曼陀罗涂色对于降低被试的焦虑,没有显著性效果;而控制组被试的前后测均值上升了0.85,上升并不显著。
表二 干预前后戒毒人员自我控制得分情况
|
干预前(M±SD) |
干预后(M±SD) |
t值 |
P值 |
自由曼陀罗涂色组 |
56.84±12.23 |
65.66±9.37 |
-4.01 *** |
0.000 |
迫选曼陀罗涂色组 |
57.48±10.86 |
63.16±8.05 |
-3.246 * |
0.003 |
控制组 |
61.08±12.41 |
61.65±10.45 |
-0.409 |
0.686 |
注:*表示 p <0.05,**表示 p <0.01,***表示P<0.001
可以看出,两个干预组的自我控制在前后测均值都出现了上升,且都达到了显著性水平。 控制组则没有差异。
表三 干预前后戒毒人员复吸倾向的比较
|
干预前(M±SD) |
干预后(M±SD) |
t值 |
P值 |
自由曼陀罗涂色组 |
40.41±14.42 |
33.13±8.27 |
3.15 ** |
0.004 |
迫选曼陀罗涂色组 |
39.87±10.73 |
33.56±8.16 |
3.86 ** |
0.001 |
控制组 |
38.23±14.62 |
35.50±11.38 |
1.20 |
0.241 |
结果显示:两组人员在复吸的得分均显著下降,而控制组则没有差异。
综合以上结果,可以得出结论如下:曼陀罗涂色练习对于戒毒人员的焦虑有明显改善,增强了戒毒人员的自我控制能力,通过系统的练习,提升了戒毒人员的拒毒能力,对于戒毒人员保持操守有帮助。
两种涂色方案相比,自由涂色的效果优于规定涂色。
【案例思考】
(一)涂色练习在操作过程中需要参与者静心参与,操作任务本身又需要个人控制能力的参与,因而对于戒毒人员的情绪改善和自控能力的提升有较好的作用。
(二)实践发现,焦虑情绪和自控能力与复吸倾向有显著的相关,暂不深究其作用原理,单从现象上就可以发现:进行曼陀罗涂色练习可以同时起到降低吸毒人员复吸倾向的作用,可以作为一种康复训练的手段。
(三)涂色练习对材料、时间和空间的要求均不严格,操作灵活性较强,是一种简单易行的心理治疗模式,采取集体实施的方式可以节约成本,提升效率,方便在戒毒人员中进行。
(四)涂色练习可以结合其他团体辅导的方法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