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修复家庭支持系统助力照管对象袁某操守保持的案例
案例内容
【案例背景】
俗话说,“一朝吸毒,终身戒毒”。禁毒戒毒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作,怎样帮助照管对象更好地回归家庭社会、保持戒毒操守、积极健康生活是我们后续照管工作的终极目标。实践证明,参与后续照管的回归人员戒断成功率远远高于其他人员。
家庭的支持和配合对照管对象操守保持具有重要作用。由于吸毒、戒毒的反复,大多数照管对象家庭成员之间对于情感的表达和接受程度较低,但不可否认的是照管对象内心最希望得到亲情,尤其是女性照管对象对于家人的渴望和接纳较常人更加强烈。本案例是以修复亲情关系为切入点,通过多种途径来帮助戒毒人员重获家人信任,重塑戒毒信心,认清身份,调整心态,积极投入生活的典型案例。
【案例基本情况】
(一)基本情况
照管对象袁某,女,1974年出生,小学文化,江苏省南京市人,离异,育有一子现上高中,父亲植物人,母亲无工作。袁某原先有一份稳定的工作,生活平静而忙碌,一次偶然的机会,她被“朋友”洗脑——偶尔的尝试吸毒并不会成瘾,感觉会非常奇妙等,鬼使神差下让她走上了吸毒的道路,后被强制隔离戒毒两年。
(二)方案制定
为做好袁某后续照管工作,南京后续照管指导站主动与戒毒所对接,联合其它部门工作人员与袁某家人,为袁某制定了如下照管目标和方案:
开展面谈:全面掌握袁某现实状况,整理各方面信息,为后续照管工作打牢基础;
亲情修复:以传统孝道文化为切入点,帮助修复亲情关系,完善家庭支持系统,多管齐下为袁某营造一个和谐温馨的戒毒环境;
对症下药:帮助袁某渡过难关,稳定生活信心,找准切入点,解决袁某就业问题,护航操守保持;
坚持回访:加强戒毒教育,做好心理辅导,坚定戒毒信心,督促袁某保持戒毒操守。
(三)方案实施
1.开展面谈调查,完成信息对接。
依托强制隔离戒毒人员信息管理系统,了解袁某基本信息、强戒期间表现等情况,建立信息库,为其建档,平台信息内容及时维护。
对接初期,袁某情绪低落,表现出承压能力差、情绪不稳定、容易暴躁等情况,接受照管的主动性积极性不高,对保持操守的信心不坚定,对未来生活较迷茫。
通过对袁某多次耐心细致的谈话及通过街道网格员了解得知:袁某与家人基本上不联系,见面也不怎么说话,与家人时有争吵。同时,因为袁某多次被行政处罚,家人对袁某十分失望,对其重新回归正途没有信心,加上袁某本身存在认知偏差,认为即使自己有所改变,也不会有家人关心,无法说服自己重拾信心。因此,袁某不敢面对现实,有自暴自弃的念头,始终处于困惑迷茫中,复吸风险极高。
2.加强教育引导,修复家庭关系。
在充分了解情况后,后续照管指导站决定利用多种教育手段对袁某进行帮扶,缓解袁某与家人的紧张关系,争取家庭支持,提升戒治信心,为袁某操守保持做好保障。
司法所不定期组织在职和退休教师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邀请后续照管对象参与文体活动、听文化讲座等,帮助消除抵触情绪,释放精神压力,建立内在的安全感。通过开展毒品知识的普及教育,帮助他们认清毒品危害,认清现实,远离毒品,使各项规章制度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从袁某的表现和与家人的关系来看,袁某曾经让家人非常伤心,母女关系比较紧张,但是母亲还是希望袁某能够回归正途,还是对袁某放心不下。针对这一情况,后续照管指导站工作人员商量认为,缓解母女关系是教育帮扶的关键。首先采取心理咨询,让袁某正确认识亲情和了解母亲在得知其吸毒后的态度变化的原因所在。对袁某的心理咨询进行了五次。第一次以倾听为主,通过共情引导袁某把压在心底的不满和抱怨表达出来,建立了良好的咨询关系。第二次袁某觉得自己对母亲的那份亲情只是理智上的,内心深处她还是觉得母亲对自己的爱和包容太少。第三次袁某叙述了很多自己的经历,在袁某的潜意识中,她认为母亲并不爱她。第四次咨询,袁某逐渐意识到母亲之所以如此对待自己是因为母亲对于袁某恨铁不成钢,袁某在其父亲生病期间威胁家里拿钱供其吸毒的行为一直积怨于心,在她吸食毒品后母亲用冷漠甚至粗暴的方式来对待自己,在母亲看来这样的做法也是情非得已。在第五次咨询过程中,袁某逐渐认识到自己对待母亲的方式是不对的,是因为自己被父亲从小娇惯的结果,使自己丧失了对待亲人的耐心,也丧失了对母亲心结的理解。
在此基础上,后续照管工作人员请求袁某家人积极参与进来,给袁某鼓励和信心,并主动将袁某参与社区活动的情况及照片发给其家人,动员其家庭主动接纳袁某,帮助排查不良社会关系,并成立照管小组,对复吸倾向行为要坚决予以阻止,必要时可以向工作人员求助或者报警。经过后期不断沟通,其家人慢慢放下芥蒂,最终答应尝试与袁某进行沟通,还参加了后续照管工作站举办的家属学校系列活动。袁某慢慢融入到社区与家人的氛围中来,情绪相对稳定,也重新感受到亲情的温暖,内心不再冷漠,脸上的笑容也多了起来。
3.齐心助力就业,创造美好生活。
经过一段时间调整,袁某情绪比较稳定,但是一直没有找到工作,所以对未来生活充满迷茫,再加上身体还不太好,孩子在上学,压力很大。司法所为其申请了500元临时救助金,帮助她解决过渡性和暂时性困难,让其感受到社会的温暖,重拾生活的信心。同时将袁某情况上报后续照管指导站,为其申请困难补助,助其渡过难关。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就业是操守保持的一个重要助力器。回归人员如果整天无所事事,很容易与曾经的“毒友圈”再融合。在多次与袁某沟通交流后,在其本人的申请努力下,根据袁某的工作技能和身体情况,后续照管指导站协助袁某通过网上投递简历、协调社区推荐等方式,最终在社区的便利店给袁某争取到了一次面试机会被录用了。目前,袁某操守保持良好,下班后回家照顾家人,每月有稳定收入,每日努力工作,培养孩子,承担起自己该尽的家庭责任,袁某表示,“非常感谢后续照管,如果没有你们一开始的不离不弃,我现在也许就已经走上复吸的道路了。我今天能够过上普通人的生活,真的很珍惜,我一定不会再碰毒品了。我要和你们一起,加入禁毒行列。”相信她一直坚持下去,以后的生活会越来越好。
4.坚持日常回访,护航戒毒操守。
通过前期后续照管机构各成员的共同努力,目前袁某情绪比较稳定,有一个稳定的工作,操守保持良好,还经常参加社区的公益活动。2020年司法所举办戒毒宣讲会,袁某应邀分享戒毒心路历程,目前袁某还是社区的禁毒志愿者。近期袁某找了一个男朋友,打算开始新的生活,对未来生活充满希望,后续照管工作站坚持每月回访,在不影响袁某正常生活的情况下,为袁某生活上工作上遇到的一些疑惑给予及时的支持帮助,鼓励袁某处理好家庭、社会、生活三种关系,协助袁某制定新的生活计划,从而做到准备充分、计划周密,进一步增强操守保持的信心和决心,激发彻底戒除毒瘾的内在动力。
【案例思考】
(一)做好对接工作,是戒毒康复工作的基础前提
在接收到后续照管人员信息资料后,及时登记做好衔接、建档、评估和后续照管工作。了解后续照管对象家庭接纳和生活思想状况,在回归后的第一时间通过电话建立联系。前期的工作开展必须及时,防止照管对象在所谓的“还愿”理念下复吸。做好后续照管宣传工作,让照管对象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能找到“自家人”。
(二)修复亲情关系,是戒毒康复工作的关键环节
家人的支持和配合对后续照管对象操守保持是很重要的一环。要深入了解后续照管对象的原生家庭情况,寻找合理的切入点,对症下药,从而解除其后顾之忧,真正促其由“要我戒”到“我要戒”的转变。适时开展信念教育、传统道德教育、社会化教育及心理辅导等,共同架设照管对象与家人、社会之间的爱心桥梁,营造一个和谐温馨的戒毒环境,坚定照管对象操守保持的信心,巩固戒治效果,共同提升操守保持。
(三)多方协调帮扶,是戒毒康复工作的重要举措
帮助照管对象协调解决就业、申请低保和社会保险等事宜,是各级后续照管机构一项经常性、长期性的工作任务,也是工作的难点所在,应加强与民政、人社等与照管对象生活息息相关部门的联系沟通,积极与各相关部门协调配合,切实帮助后续照管对象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同时要做好回访工作,关心照管对象的生活状态,对他们进行鼓励也是一种警醒,及时发现复吸的高发点,从而有效开展跟踪监督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