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正念干预消除女性戒毒人员张某负性情绪的教育矫治案例
案例内容
【案例背景】
科学研究表明,导致戒毒人员复吸的主要原因在于负性情绪以及心理依赖(即毒品渴求)。当负性情绪出现时,戒毒人员无法对其进行正确的认识和调节,为了逃避这种负性情绪便容易造成复吸行为。
正念是指有目的、有意识的、非评判的关注觉察当下的一切。正念干预则是基于正念相关理论而产生的一系列训练流程,它通过冥想、关注呼吸等方式使个体专注觉察当下,能更好地对身体状态进行觉知,采取合适的自我调节与管理方法,进而提高身体功能。戒毒人员可以在正念练习时以非批判性的、接纳的态度来应对渴求和负性情绪,而不是立即去寻求解决,从而达到降低渴求,消除负性情绪,预防复吸的目的。
【案例基本情况】
戒毒人员张某,女,41岁,小学文化程度,离异,湖南省耒阳市人,育有两子。十年前因前夫出轨有私生女而离异,后因苦闷难解接触毒品,八年前认识现男友同居至今。入所后,张某因担心在强制隔离期间与现男友长期分开而被再次抛弃,因而产生失眠、头痛、情绪低落、兴趣减退,人际关系紧张,对戒除毒瘾缺乏信心,无法正常完成戒治任务。
为了能更好地对张某进行精准戒治,民警通过电话联系张某现任男友深入了解双方相处的情况并反馈给心理咨询师。在此基础上,心理咨询师主要运用“正念干预”对张某分阶段开展解决情绪焦虑、调节身体功能的心理干预。
干预核心是掌握“负性情绪——认知模式——负性情绪”的恶性循环,利用“正念”打破循环的过程,引导张某感受自发的、无意识的行为,识别自动化反应,觉察自身的吸毒渴求并正视自身的真正需求,以“不批判、接纳”的态度观察、体验这种情绪,有技巧的将吸毒的线索提取出来并不对其做出反应,有效地将吸毒想法和行为分离,以便缓解张某的负面情绪,降低其复吸的可能。
(一)明确正念干预的目标效果
1.评估诊断。咨询师通过多方面了解和摄入性谈话,判断张某本人思维清晰,主客观世界统一,对自己的症状能自知,精神活动的内在协调一致,对负性生活事件表现出情绪低落、悲伤等情绪。
2.设立目标。通过心理咨询,张某学会正念干预的相关技能并长期运用,减少其负性情绪困扰,能专心投入戒治生活、与他人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建立独立、健康的人格,能够心平气和的体验、接受生命中发生的事件。
(二)教习正念练习的方法步骤
咨询师在前期的咨询中,首先教习张某正念练习的方法步骤,以缓解张某失眠、头痛、情绪低落等身体不适症状,主要练习方式为静坐冥想、身体扫描。静坐冥想对象选择的是张某自己的呼吸。主要练习步骤如下:
1.进行简单的腹部呼吸放松练习,三次腹部深呼吸;然后调整呼吸,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面,只是感觉呼吸的存在,不做任何评判。期间若有注意力转移,则把注意力再次简单转回到呼吸即可,这样持续3分钟。
2.快速做一次身体扫描,觉察身体异样的感觉存在,接受异样感觉的存在,不做任何改变,只做观察;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随着呼吸的次数和呼吸的加深,对异样感觉的存在和接受也逐渐加深,体会在接受这种存在后的放松感觉,时长15分钟。
3.转移注意力,用体会到的放松去洗涤全身,从头到脚,洗涤每一个细胞,时长约1分钟。
4.注意力回到呼吸上面,随着呼吸的每一次加深,对身体异样的感觉接受加深,最后腹部深呼吸三次,接受感再次加深,结束冥想训练。
5.静坐1-2分钟后结束本次正念练习。
6.布置作业:每天正念冥想练习45分钟。
(三)在戒治生活中巩固正念练习
在张某通过一对一的正念练习学会方法步骤后,咨询师着重指导张某在日常生活中习惯性地运用正念来缓解负性情绪。
1.经常关注自己的呼吸。通过关注一呼一吸的感受,可以使人的思绪迅速恢复专注,摆脱不断进入脑中的杂念。在开始探索正念之前,先学会集中注意于像呼吸这样的事情,把注意力带回到身体。
2.通过禅绕画建立正念联系。民警在指导张某进行兴趣活动的时候,发现她对禅绕画有较大地投入感。因此,在她进行禅绕画活动的时候,咨询师指导她逐项专注于手上的铅笔、描绘的纹路等。要求其在整个过程中保持深呼吸,思考禅绕画的形成。
3.充分享受感官体验。感官系统的主要作用是连接外部环境与大脑,为大脑决策提供信息。如吃饭的时候让张某仔细观察食物,注意其颜色、形状,入口时口腔不同部位的感受等。使其在生活中识别那些看似微不足道,但却可以抓住感官、愉悦身心的时刻。
4.固化正念探索模式。咨询师要求张某在每晚入睡前利用半小时的时间进行瑜伽、冥想。在每一个体式的练习过程中,觉察自己的呼吸,觉察自己身体在各个动作中的感觉,包括动态的和静态的,达到与身体产生联结的目的。
(四)有技巧的接纳
在一对一正念练习及日常练习的过程中,咨询师引导张某回忆过去引发吸毒的情境,鼓励她在这些情境中用正念的方法去保持对此刻的觉察而不是对它作出反应,并通过瑜伽、冥想等方式探索对不舒适的体验和负性情绪的不同应对方式。找到想法和吸毒的联结点,觉察吸毒的直接动因,将想法和吸毒的行动分离开,引导张某以中立的观察者姿态去观察这些想法。将联结打断后,有技巧的接纳、正视并处理好种种不适和负性情绪,最终指向正常合理的行为。
(五)经验总结和后续练习
咨询师引导张某回顾正念练习和自己的负性情绪觉察过程,确定诱发负性情绪的线索和应对方式,比如列出对其有帮助的替代活动,练习冥想、呼吸训练等。回忆从开始正念训练到目前为止自己学到了什么,将正念运用到生活之中。
(六)正念干预效果
在张某主动配合和积极练习下,她的焦虑情绪得到了很大的改善,逐步学会接受现实和察觉自身需求,愿意与其他戒毒人员交往,睡眠情况良好,能正常参加各项集体活动和戒治生活,宽容地解读和接纳生活中的人和事,建立其经过自己体验、感受、内化后的价值观,对自我的评价明显提高。
【案例思考】
通过张某的案例,获得以下启发:
(一)正念干预对女性戒毒人员消除负性情绪有良好的干预效果,有助于她们觉知自身的身体状态,增强自我控制,调整心理行为,进而提升身体功能水平,以促进戒毒人员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相比其他的治疗方法,正念干预主要通过冥想、瑜伽等方式进行,耗费成本少,方法简单,更容易被戒毒人员学习,并且可以在她们出现负性情绪时能随时随地练习,以达到及时有效处理负性情绪的目的。
(三)受日常工作安排限制,正念干预的方法、手段有限。如果条件允许,可根据场所实际情况,制定常态化的正念干预团体心理辅导的工作机制,提高场所内戒毒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维护场所的安全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