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服务首页
司法行政人员首页
欢迎您访问司法行政(法律服务)案例库
首页 > 戒毒康复认知行为团体治疗案例

戒毒康复认知行为团体治疗案例

分享
案例内容
【案例背景】

在戒毒康复人员入戒毒康复所康复过程中,发现戒毒康复人员普遍存在想法不合理和认知偏差等问题,从而产生不良情绪和行为。因此,有必要应用认知行为治疗技术,确认和改变失调的想法,通过对想法的质问,当这些想法不合理或者没有用处的时候,再对它们进行重建。从而使戒毒康复人员明白,一个简单的情景可能有很多的解释,也可以有很多种不同的反应方式,进一步达到当心瘾来临的时候,不去采取吸毒的行为,达到制止吸毒的目的。同时,在治疗过程中通过对中间信念和核心信念的挑战,使戒毒康复人员正确认识自我,达到疗愈人格的目的,通过预防复吸的行为策略表训练,训练预防复吸的有效管控方法。本案例的戒毒康复人员通过刚开始的教育引导,到咨询团体的建立和打开自我,通过相互分享,顺利组织开展了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团体治疗对象:通过个别访谈,结合自愿参加的原则,最终筛选出胡某等5名康复人员能够保证全员参加。其中,4名吸食毒品冰毒,1名吸食海洛因;4名男性已婚,1名女性未婚,平均年龄29岁,均未有拘留史;4名男性均有正当职业,1名女性在家待业;4名男性吸食毒品均在2年以上,1名女性吸食冰毒时间仅为3个月。

【方案制定】

(一)确定团体治疗目标。通过认知行为治疗,使成员能够改变不良和失调的认知,保持良好情绪水平;通过行为预防策略,掌握防复吸的技能,促进保持操守时间。

(二)制定团体计划。共计划组织12次团体治疗,分为6个部分进行,包括认知行为教育、自动化思维寻找练习、评估和挑战自动化思维、评估和挑战中间信念或试情况评估和挑战核心信念、预防复吸的行为策略、总结和分享。

(三)实施团体评估。团体治疗采用的评估方法是利用《复吸高危及保护性因素量表》的前后测量以及戒毒康复人员回归社会后家人和民警督导情况作为依据。

【实施情况】

从2017年2月23日到2017年7月6日,每周组织1次,每次1小时,组织进行了12次认知行为团体辅导咨询,经过前后测的对比和戒毒康复人员的实际反应,以及戒毒康复人员学习结束后的总结体会来看,治疗收到了明显成效,整体共分为六个阶段的治疗。

(一)第一阶段:首先组建团体,进行认知行为教育

咨询师首先提出一个问题让戒毒康复人员思考:“戒毒为什么是世界性难题”,戒毒康复人员谈到了心瘾、环境等因素;然后引导戒毒康复人员讨论何时心瘾发作最强烈,大家谈到了情绪影响、高危场景等内容;咨询师引导戒毒康复人员认识到了毒瘾存在的生理基础和心理基础,在认识到了毒品是化解内心痛苦的一种方式,与情绪和认知有密切关系,同时也认识到了预防复吸需要在行为上进行规避,引出了认知行为治疗。第二次主要进行认知行为治疗的心理教育,讲解认知行为治疗的模式和理念,指出想法、情绪和行为之间的关系,理顺核心信念、中间信念以及自动化思维之间的关系,让戒毒康复人员认识到戒毒康复治疗不仅仅是在行为策略方面学会预防,更重要的是在认知层面,并在自我认识层面有深刻提高,明白戒毒就是“戒人”的道理,提高对进一步实践认知行为治疗的积极性。

(二)第二阶段:进行自动化思维的寻找练习

首先讲解了什么是自动化思维,让戒毒康复人员理解自动化思维的特征,在活动中主要通过举列子说明。咨询师举例了上一期戒毒康复人员作业的一个例子来说明自动化思维的概念,在食堂发鸡蛋时,当时是自管会委员的张某去领鸡蛋,结果管理员把他们大队的鸡蛋给了别的队,让张某去要,张某愤怒情绪很大,在写自动化思维时写成是食堂难为他,但后来他分析后写的自动化思维是食堂管理员是故意的,是不尊重他,这样他才明白了如何找准确自动化思维。通过生动的例子,戒毒康复人员明白了什么叫自动化思维,并理解了三联表的内容,包括情境和事件以及自动化思维,对情绪进行命名和强度打分。

戒毒康复人员在反馈中主要提到了三个方面的问题:一个是对情绪的种类不太清楚,二是自动化思维和想法的区别;三是如何打分的问题,对此进行了分别的说明。情绪填写按照下发的图表进行分类。

(三)第三阶段:评估和挑战自动化思维,观察情绪和行为的变化

老师通过戒毒康复人员的三栏表作业,又进一步讲解了歪曲思维表现的八个方面。让团体成员去分析自己的自动化思维分别属于上述哪一个方面,对照八个方面进行查找,找到自己思维中歪曲的那个自动化思维,和其他人一起探讨,自己的自动化思维局限在哪里,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自动化思维。在讲解思维歪曲清单的时候,戒毒康复人员感受到了自己确实在某一个方面存在着歪曲的部分,开始有所反思,认识到了自己在遇到问题的时候自动化思维偏的部分。

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苏格拉底的提问,进行了挑战和评估。通过对戒毒康复人员自动化思维的挑战,戒毒康复人员认识到了自己偏差的地方,并且按照老师教给的方法开始了五栏表的作业。戒毒康复人员在五栏表作业后发现,自己的情绪强度明显有了降低,并且也找到了自己调整后的念头和想法。咨询师针对团体中一名成员胡某的三栏表作业情况进行了讨论,胡某列举了几个自己的自动化思维列表。第一个是在大队举行的一个分享会上,他发言的时候,在没有经过他同意的情况下别人打断了他,并说了一些和他的观点不一致的话,他的自动化思维是对方不尊重他,相信程度75分,当时的情绪是不愉快(70分),郁闷(60分);第二个是他带妻子去买衣服,妻子不让买,还拉着个脸,当时他的自动化思维是妻子不心疼他,不考虑他的感受(80分),情绪是不愉快(70分),窝囊(70分),生气(60分),第三个是早晨起床想起了以前的一些事情,自动化思维是自己有能力把毒品戒掉吗,情绪是烦恼(80分),急躁(80分)。

在对胡某进行自动化思维分析时,首先指出哪些是正常的反应,哪些是偏的自动化思维,为此利用苏格拉底提问的方式对其进行了询问,比如在他举的第一个场景事件中,指出了说对方不尊重他,问胡某还有哪些正方的证据证明和他说不同观点的人是不尊重他的,为此胡某回答不上来,反思平时确实没有什么其他的言行表明该名康复人员是不尊重他,而相反的证据也说不出来,同时又询问他换个角度如何思考,然后让在座的同学们分析他们怎么认为这个事件,成员反应也许就是急于表达他自己的观点而已,并没有表示出不尊重他的意思,当时胡某表示自己现在想想也很同意大家的说法。这个时候让胡某再次对他那个表格里的情绪进行打分,他把不愉快变成了20分,郁闷变成了30分,明显看到了改变后的成效。

(四)第四阶段:进一步评估和挑战中间信念,并视情况决定评估和挑战核心信念

首先是利用箭头指向技术找到中间信念,咨询师进行了举例:胡某举例子说自己曾经和一个戒毒康复人员发生了矛盾和冲突,他当时自动化思维认为就是该人故意针对他,情绪是愤怒的强度(90分),并表示自己差点和对方动起手来,利用箭头指向技术,假设该人就是故意针对他,故意羞辱他,对他来说意味着什么?他回答说:“对我来说就是对方是危险的,不安全的。继续追问,假设危险是真的,不安全是真的,你会怎么样?他回答说:自己会感到害怕,咨询师又问假如害怕真的发生了,对他来说意味着什么?胡某回答说:意味着自己很无助,感到很恐惧,没有人帮助自己,然后在此基础上讨论他的成长经历,通过三栏表依次找到自己的中间信念,并利用苏格拉底的提问对中间信念和核心信念进行了评估和挑战。

(五)第五阶段:探讨认知行为治疗对成瘾行为的分析,找出模式和规律进行角色扮演和行为训练

主要从易感因素、直接诱发因素、渴求感、矛盾期、冲动行为五个方面形成了认知行为的表格化防止复吸的策略,并教给了24小时应付卡片、拒绝训练、转移控制等方法,并进行了现场的训练,戒毒康复人员分成两个人一组进行了有效地练习,掌握了CBT的行为训练方法。

(六)第六阶段:总结和交流

最后一次团体进行了总结分享,戒毒康复人员感到收获很大,各自从本人的收获角度谈到了自己的体会和理解,比较深刻的如胡某、马某等则谈到了自己感到认知部分对自己的启发很大,现在遇到问题不再按照以前那样的想法了,而是有了个停顿,让自己能够缓和下来,最主要的是对自己的核心信念有了认识,这是最大的收获。其他人则主要是从行为训练的防复吸表格中收获了方法,感到受益很多,并表示在实践中这个方法对自己很管用,保证自己请假出去也不复吸并继续用这种方法保持操守。

【案例思考】

(一)效果评估

1.量表测量结果:通过《复吸高危及保护性因素量表》前后测的结果分析,量表总分均分由前测的117.8下降为后测的总分均分为88.8,下降明显,有2名戒毒康复人员达到较好水平,不合理认知项均达到较好水平,说明在认知水平上有了明显提升,在情绪管理项上达到较好水平的为3人,比前测有明显进步。

2.出所适应社会的督导情况:出所后5名参与治疗人员均接受民警督导和家属督导,保持电话联系。从实际情况看,除1名出所后复吸外,另外4名均保持操守。家属反映戒毒康复人员变化较大,能够和家人进行良好沟通,遇到事情能够较好地调整情绪,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二)总结与反思

本次咨询也存在不足,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戒毒康复人员寻找自动化思维难度较大,部分人依然存在找不准的问题,虽然经过老师的引导,但在完成作业的质量上不高;二是中间信念和核心信念的治疗还不全面,有的只是完成一部分,没有全面彻底,部分戒毒康复人员完成作业质量不高;三是时间安排还是觉得比较短,尤其是训练部分做的不到位,督促戒毒康复人员做行为训练的作业起不到明显作用,今后还需要深入研究解决,丰富完善认知行为团体治疗的戒毒矫治方法。

您的满意度:
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您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