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服务首页
司法行政人员首页
欢迎您访问司法行政(法律服务)案例库
首页 > 运用戒毒新技术修复吸食苯丙胺类毒品戒毒人员戴某功能损伤的教育矫治案例

运用戒毒新技术修复吸食苯丙胺类毒品戒毒人员戴某功能损伤的教育矫治案例

分享
案例内容
【案例背景】

近年来,我国吸食苯丙胺类毒品违法人员呈上升趋势,苯丙胺类合成毒品会对大脑神经产生直接的、不可逆的损害,较其他毒品具有更为强烈的神经毒性作用,对于长期反复使用苯丙胺类物质的戒毒人员,会出现可导致戒毒人员额叶、顶叶和枕叶等多个脑区的损伤,戒毒人员往往会表现出注意功能减退、推理能力下降、抑制功能减退、冲动性增加、情绪易激惹、抑郁等多种不良表现。上海市高境强制隔离戒毒所运用重复经颅磁物理治疗、虚拟现实戒毒矫正技术有效干预一例吸食苯丙胺类毒品的戒毒人员。

基本情况:

戴某,男,27岁,上海市奉贤人,本科学历,未婚,从事广告营销工作,吸食冰毒1年余,使用频率每1-2天一次。末次使用时间为2016年11月2日下午,吸食方式为烫吸,用量0.4克/次。

戴某为家中独子,幼年时家境殷实,父亲为中学数学教师,母亲是医生,从小受到良好教育。但母亲在其10岁时因病去世,父亲于同年再婚,其由奶奶养大,与奶奶关系最好,与父亲疏远。成年后与几位朋友开了一家广告公司,在一次会务期间,出于好奇心,在朋友的唆使下接触毒品。吸毒后与父亲关系僵化,父亲对其不闻不问。戴某奶奶在其被执行强制隔离戒毒期间去世,对其打击较大。入所后戴某戒治表现一般,一直认为别人要伤害他,与同组其他戒毒人员交流甚少,说话语气恶劣,经常在言语中夹带粗话与脏话,人际关系紧张。

【案例基本情况】

一、方案制定

通过查看戴某入所体检报告,排除其身体疾病后,所诊断评估中心对其进行16PF人格测试,测试结果显示其有中度抑郁倾向,表现为在应付生活上所遭遇的阻扰和挫折时,容易受环境的支配,而心神动摇不定;不能面对现实,时时会暴躁不安,心身疲乏。结合日常观察和沟通了解,初步分析:戴某由于长期反复使用苯丙胺类物质,大脑神经功能受到一定程度损伤,存在一定的情绪问题。

民警先运用倾听技术,认真听取戴某的讲述,并向他宣讲心理、生理健康的一般知识,心理疾病的内外部病因和一般规律,帮助其树立治愈“心病”的初步信心。针对戴某的症状综合采取重复经颅磁物理治疗、虚拟现实戒毒矫正技术等,帮助修复其功能。

二、实施过程

(一)建立信任沟通关系

在专职民警面前,戴某多次提到他所谓的“病情”、家人,自诉家人对他很歧视,让他有一种被抛弃的感觉。民警首先表达了大队、警官对其的关心,并明确指出只要符合规定能帮助的一定会尽全力帮助他。之后,民警注重建立信任关系,始终保持平等、尊重、共情的咨询态度,运用倾听技巧,鼓励戴某将心理感受和过往经历真实、充分地表达出来,将压抑的情绪宣泄出来,同时,详细记录其日常戒治行为表现、基本情况、异常情况等。在整个沟通过程中,民警都尽可能让戴某感受到被尊重、接纳、信任和理解,为后续工作深入开展打好基础。

(二)问卷调查采集数据

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PHQ-9、汉密尔顿焦虑量表GAD-7、匹斯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PSQI问卷,分别评估戒毒人员戴某两周的抑郁、焦虑水平和最近一个月的睡眠情况,筛查出其符合rTMS治疗的合成性指标。排除标准是:有心脏起搏器、金属支架、心导管、电极者,近期脑电检查异常;癫痫、既往抽搐发作史及其他传染病患;安装人工耳蜗者;埋植其他神经刺激器(如DSB、皮下迷走神经刺激器者);中度以上高血压;脑气质性疾病史、脑部外伤或头部手术史、有重大疾病、重型精神障碍;身体安装金属假牙、牙套、钢板。本案例中的戒毒人员戴某没有以上禁忌,符合治疗指标,可以开展相应的治疗。

(三)利用VR技术进行评估

通过VR毒瘾渴求程度进行评估,在进行评估过程中看到虚拟现实场景中的画面,一个家居环境,一男一女坐在沙发上,桌子放着一个自制“冰壶”,“冰壶”上插了两个长长的吸管。画面中的女人吸了一口冰壶里的东西,仿佛变得飘飘欲仙,紧接着画面中的男人也吸上了一口,吸管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吸食者的嘴里冒出了烟雾。此时,戒毒人员戴某喉咙动了一下,他下意识地吞了吞口水,表明戴某对毒品的渴求程度达到较高。

(四)采用经颅磁精准治疗

重复经颅磁主要的生理效应是通过不同的参数刺激,改变不同脑区的血流、代谢、兴奋性及内分泌功能发挥治疗作用。采用重复经颅磁刺激物理治疗,可以缓解戒毒人员焦虑、抑郁、睡眠等情绪问题的症状,起到改善认知功能、焦虑抑郁的作用。治疗时间为2个月。治疗时,让戒毒人员戴某放松坐在椅子上。标记刺激位点:干预部位为头部左背外侧前额叶。刺激频率:10Hz。间隔时间:5s。刺激时间:15s。每天8min。第一月每周2次,第二个月前二周每周2次,后二周每周1次,共计14次。随着治疗的逐渐深入,戴某向民警反馈称,整个人轻松舒服了不少。

【案例思考】

民警观察到,戴某出现异常言行的频率越来越少,与同组其他戒毒人员沟通交流明显较以前增多,各方面基本能够达到所规队纪的要求,还能参加大队各项劳动,主动用心帮助其他戒毒人员,以积极乐观的一面去感染他们。本人也表示希望本本分分,早日解除回归家庭。利用虚拟现实戒毒矫正技术对其进行评估,评估显示戒毒人员戴某对毒品渴求程度由较高转为较低。向好的戒治效果也充分证明了运用重复经颅磁物理治疗结合虚拟现实戒毒矫正技术能够改善吸食苯丙胺类合成毒品戒毒人员的戒治表现。

吸毒会导致意志力减退、行为活动减少,吸毒成瘾者典型的特点是对毒品的身体依赖和精神依赖,其生理、心理和行为特征与正常人相比有着显著的不同。要帮助戒毒人员戒除毒瘾、提高拒毒能力、促进身心康复,需通过专业化、科学化、信息化的手段,精准干预治疗方案,动态调整干预策略,并努力破解信念不足、信息冲突、不良身心状态等阻碍因素。在实际操作中,必须根据戒毒人员身心特征和具体实际,严格遵守保证安全、循序渐进、分类实施等原则,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多元整合各类优质资源,因人因时灵活施策,切实满足戒毒人员实际需求、解决实际问题、改善戒瘾状态。

您的满意度:
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您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