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服务首页
司法行政人员首页
欢迎您访问司法行政(法律服务)案例库
首页 > 通过特色教育修复戒毒人员刘某亲子关系的教育矫治案例

通过特色教育修复戒毒人员刘某亲子关系的教育矫治案例

分享
案例内容
【案例背景】

为丰富教育戒治内容,提高场所戒治成效,深圳市司法局第二强制隔离戒毒所积极探索创新教育矫治工作方式和方法,以身心健康并举、益智情操共进为宗旨,打造特色戒治文化,开设了炫酷魔方、书法、剪纸、十字绣、腰鼓等形式多样的特色教育课程。其中,魔方是一种具有广泛群众基础、老少皆宜的益智玩具,具有锻炼人的手、眼、脑协调性及敏捷思维的功能。因此,开设“炫酷魔方”课程对于增强戒毒人员的身体素质具有较为明显的作用。让人意想不到的是,魔方课程在改进戒毒人员亲子关系、培养戒毒人员父子感情等方面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案例基本情况】

刘某,男,现年37岁,育有一子,是一名“二进宫”戒毒人员。其既想戒除毒瘾修复父子关系,但因为多次复吸失去孩子的信任,在父子关系中处于自卑状态,很容易产生焦躁情绪。民警针对其内在需求,循循善诱,找到缓解父子关系的突破口,最终获得教育矫治效果。

(一)内在需求受重视,教育引导抓契机

入所后,民警发现刘某在参加场所教育矫治和康复训练活动时,对于耗时较长,需要考验耐力、意志力、专注力的项目都缺乏坚持的动力和信念,容易中途放弃。在一次参加完所里组织开展的情绪管理讲座后,刘某跟民警透露,自己向来脾气不好,对人对事都缺乏耐心,因为自己的坏脾气,父子关系非常糟糕。再加上自己吸毒者的身份和多次复吸强戒的经历,让儿子在同学面前深感自卑,自己在儿子心目中父亲的形象越来越差,父子关系也越来越疏远。面对这愈发疏远的亲子关系,刘某痛心疾首,痛哭流泪。民警在谈话中强烈地感受到刘某对儿子的爱及与儿子建立亲密关系的强烈愿望。

针对刘某的问题,民警多次对他进行心理疏导,建议他试着从儿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寻找与儿子互动的契合点,戒断毒瘾,转变在儿子心中的不良形象,逐渐培养父子间的感情。另外,鼓励他积极参加心理健康专题讲座,学习并掌握情绪管理和亲子沟通的技巧,增进亲子关系。

(二)亲子关系陷僵局,特色教育有“魔”力

在一次亲情会见后,刘某告诉民警,他从妻子那得知儿子非常喜欢玩魔方,还参加了学校组织的魔方兴趣小组,每天回家都会很投入地练习一番。于是,民警对刘某说道:“既然儿子对魔方有浓厚的兴趣,不妨你也尝试学习玩魔方,刚好所里就设有“炫酷魔方”特色教育课程,你可以报名参加,学会后与儿子共同切磋,这样既找到了和儿子交流的共同语言,又能通过与儿子一起挑战困难来改变自己的印象。”听到民警的建议后,刘某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但也表达了自己已入中年,对玩魔方这种挑战智商、耐心与记忆力的脑力游戏缺乏信心的顾虑。民警鼓励刘某先从基础起步,学习的过程本身也是锻炼自己能力的过程,只要肯努力,就一定可以“玩转”魔方。在民警的鼓励和支持下,刘某放下了顾虑,参加了“炫酷魔方”课程。

(三)教育成效破迷津,亲子改善促戒治

经过半个月的基础学习与训练,刘某掌握了魔方的口诀和基本方法,能顺利完成六面魔方的拼接。在民警和妻子的帮助下,刘某给儿子拨打了入所后的第一个亲情电话。电话中,刘某将自己正在练习魔方的事情告诉了儿子,并骄傲地向儿子分享着自己对于魔方的见解、魔方中存在的难点与技巧,刘某在侃侃而谈中逐渐找到了和儿子交流的语言与自信。在后续的学习中,民警又在网上找了一些技巧分解图和视频作为参考资料为刘某的魔方进阶提供支持。在刘某的积极投入和坚持努力下,一个月后,刘某不仅熟练掌握了层先法、角先法、棱先法三种拼魔方的基本方法,还提高了拼接速度,能在3分钟之内还原六面魔方。渐渐地,刘某也成为了大队中最爱钻研并乐于找队友“竞技”的魔方迷。之后的每一个月,刘某都会通过亲情电话与儿子一起交流玩魔方的心得,这让父子间的感情逐渐亲近和深厚起来。

数月后的一次亲情会见,儿子第一次主动要求来所会见刘某,这也是父子俩在戒毒所内的第一次见面。魔方打破了厚重玻璃的阻隔,其乐融融地面对面切磋交流。会见期间,儿子告诉刘某,学校近期将举办魔方比赛,他很想报名参加,但是比赛不仅有较高难度的进阶要求,还要比拼完成的速度,自己对此没有太大的信心。刘某鼓励儿子勇敢报名参加比赛,并和儿子约定,他会陪着儿子一同备赛,继续和儿子挑战更高难度的魔方进阶,提高完成的时限速度。最后,刘某叮嘱儿子一定要潜心备赛,并向儿子郑重承诺:他一定会积极戒毒,戒除毒瘾,早日回家,陪儿子一起玩魔方,做一个守护家庭的好爸爸。父子俩就此达成了他们人生中的第一个约定。

为帮助刘某实现他与儿子订立的约定,民警安排魔方课程指导老师为刘某提供课后的“一对一”特别辅导,提高他的魔方进阶水平。刘某也将指导老师教授的方法和自己的体会及时传授给儿子。

一个月后,刘某激动地向民警报告了儿子魔方比赛获奖的喜讯,他难掩激动的情绪说道:“非常感谢民警推荐我参加了魔方课程,不仅丰富了我的业余生活,磨砺了我的耐性,还彻底改善了我和儿子的关系。另外,也非常感谢民警的教导和关心,让我找到了内心的期盼和动力。我一定会好好表现,好好戒治,戒除毒瘾,不辜负你们和家人的期望。”

如他所言,浪子回头,刘某的戒治态度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大进步,2018年11月18日,因表现优异,刘某被批准提前解戒出所。

【案例思考】

(一)在目前戒治手段尚不完善,无法彻底解决毒品成瘾难题的现实背景下,转变场所戒治工作的视角,丰富场所戒治内容,促进戒毒人员的自我完善、自我成长、自我重建就显得至关重要。特色教育的多样化可以丰富场所教育戒治活动形式,加强戒毒人员的人文和审美教育,提升戒毒人员的综合修养。在丰富戒毒人员业余生活的同时,培养戒毒人员良好的兴趣、爱好和耐心,帮助他们摆脱精神空虚,转移对毒品的渴求,认识到自己存在的价值,找到生活的源动力,自觉抵制毒品,回归正常生活。

(二)在场所戒治工作中,教育方向和内容需要注重针对性和实效性,因人而异,关注戒毒人员的思想实际和内在需求,选择适宜的教育内容与模式,避免方式单薄、方法单一。戒毒人员在不同时期、不同情境下会有不同的实际需求和心理状态,只有以细致、敏锐的视角去观察,运用扎实的工作经验去辨识,才能找到成效显著的戒治路径,才能不断增强戒毒人员对所内民警工作的理解和信任,提升认同感和亲和力。

(三)家庭关系常常是场所戒治工作不可忽视的一个切入点,戒毒人员心理或行为的偏差,有些不单纯是个人的问题,更多的是个体在不良家庭的影响下,形成各种各样的不良个性以及心理问题。针对这种戒毒人员,就需要着眼于戒毒人员的整个家庭关系系统,关注系统内包括家庭成员的认知、夫妻关系、亲子关系的互动情况,通过亲情修复,家庭环境的改善来促成戒毒人员对亲密关系的信心和期待,进而增强戒治的内驱力。

您的满意度:
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您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