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服务首页
司法行政人员首页
欢迎您访问司法行政(法律服务)案例库
首页 > 多举措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促进场所教育戒治水平提高的案例

多举措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促进场所教育戒治水平提高的案例

分享
案例内容
【案例背景】

爱国主义教育是指引导公民树立热爱祖国的理念并为之献身的思想教育。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爱国,不能停留在口号上,而是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扎根人民,奉献国家。”

广东省女子强制隔离所(以下简称广东省女子强戒所)的戒毒人员大多数来自农村,文化水平较低,长期吸毒养成好吃懒做的习惯,接受新事物能力差,缺乏自我认同感和现代女性的爱国豪情。为此,广东省女子强戒所在长期的教育戒治实践中通过多措并举在戒毒人员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帮助戒毒人员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人生观,点燃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砥砺戒毒之志,实践报国之行,让爱国主义成为激励戒毒人员戒断毒瘾的坚定信念和精神依靠。

【案例基本情况】

广东省女子强戒所通过开展祖国成就观影、国防教育等主题的爱国特色教育课,与着手眼前小事做起等实践报国的“中国红课堂”灵活结合,以身边事、身边人提升爱国效应,激发戒毒人员爱国情怀,全面提升戒毒人员的教育矫治质量。

一是影视先行,营造爱国氛围。组织戒毒人员收看阅兵仪式、《厉害了,我的国》、《港珠澳大桥》等影视资料,了解我国近年来在军事、科技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感受祖国伟大与富强,以国为傲。不少戒毒人员在观看时激动得热泪盈眶。观影完毕,鼓励戒毒人员分享心得体会,结合自身礼赞祖国畅谈收获。戒毒人员邓某动情地说“看到祖国变得如此强大,为身为中国人而感到骄傲,对照自己,觉得很惭愧,影片激发了我坚定戒毒的信念,我要积极努力的接受教育矫治,恢复身体健康,早日回到家中,尽自己为人女、为人妻的义务。”

二是教学筑基,传承家国情怀。开展内容丰富的系列课堂教育,让戒毒人员为国自豪之余,引导她们心怀国家荣辱,不断提高精神境界,培养由个人推及家庭、社会、国家、世界的新时代家国情怀。通过开展“爱国奋斗 心系中华”为主题的国家安全形势教育,向戒毒人员介绍解说我国目前的国防概况以及国际形势,如中国周边环境存有的威胁,朝核问题、钓鱼岛问题、台海形势等,激发戒毒人员的忧国之情;运用“修身、齐家、治国”为主题的系列教育,向戒毒人员讲述古今为国奉献的爱国人士和事迹、影响深远的国家大事、意义非凡的国家成就等,深入浅出地阐明个人与家庭、社会、国家的相互关系,激发戒毒人员向榜样学习,更加坚定了她们“不为国家添麻烦,要为祖国的做贡献”的决心。

三是宣讲助力,挖掘身边故事。来自身边的故事最是打动人心,最易引起共鸣,从民警及戒毒人员中挖掘身边故事进行宣讲,拉近爱国距离,以此提高戒毒人员的爱国认同感。如:邀请曾参与2008年奥运火炬传递的我所民警向戒毒人员畅谈参与感受,分享心得体会,以此激发爱国热情,勉励戒毒人员积极戒治;组织观看解戒人员阿莲的帮教演讲,传递保持8年良好戒毒操守正能量,以其追求美好生活的真实经历道出家国情怀。同时,用好所刊、板报、橱窗等宣传阵地,大力宣传爱国主义,讲好爱国故事,进一步熏陶戒毒人员的爱国情。

四是高歌引航,唱响爱国旋律。为浓厚爱国氛围,掀起爱祖国、颂红歌的热潮,为戒毒人员精心准备丰富多彩、朗朗上口的爱国歌曲,从在烽火岁月中唤起民族斗志、吹响保家卫国号角的《长城谣》,到歌唱中华盛世自强不息坚守初心的《不忘初心》等,通过每日一唱、每周一学、每月一演、半年一考核的形式,引导戒毒人员用歌声表达对祖国母亲的无限热爱,用激昂的旋律在心中种下拼搏追梦的种子,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奋斗在戒毒拒毒路上,用奋斗的青春迎接新生。

五是巧用活动,深化爱国情怀。巧妙运用特色教育活动将爱国主义与戒治生活联系起来,抒发爱国之情,坚定戒毒决心。首先是用活升旗仪式,每周一定期定时举行升旗仪式,从戒毒人员中挑选好苗子,成立国旗队专班,展示戒毒人员标兵风范,以此激励积极戒治。借力国旗下的威严,通过升国旗及国旗下讲话两种仪式,切实增强戒毒人员的民族自豪感、使命感、责任感,不断升华爱国热情,引导她们把爱国热情转化为实际行动,自觉遵规守法,坚定戒毒拒毒信念;其次是用好文艺表演。结合场所实际,在民警带领下编排贴近戒治生活、具有时代气息的文艺节目,形式多样、创意十足的歌曲、舞蹈、小品,诗歌轮番上阵,戒毒人员在表演中展现出积极戒治、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表达出对祖国的无限热爱,诵出对祖国美好的祝福;最后是办好心理座谈。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到团体心理辅导中,帮助戒毒人员正确认识自己,敢于直面身上的不足,学会合理表达自我,树立理性爱国观念。在分享交流环节,引导戒毒人员联系戒治心得和自身实际分享自己的爱国领悟和感受,抒发爱国之情,坚定戒毒决心。

六是小处着手,践行爱国主义。爱国从来都不是空洞的口号,引导戒毒人员把爱国化为身体力行的行动,从日常小事做起。一是加强日常教育,养成注重细节的良好习惯。引导戒毒人员认真写好每月稿件、做好每一个零部件产品、走好每一步路队等,关注戒治生活中的细节问题。在每天的集体讲评上表扬当天的典型人物、突出事例,起到激励作用。通过举行“最美的瞬间”照片展,通过展示戒毒人员日常的良好习惯瞬间,加深对良好习惯养成的认识,营造和谐共处的环境。二是成立志愿小组,培养关爱他人的良好品质。结合戒毒人员自身特点,成立雷锋小组、书香小组、技艺小组等,或开展爱心清洁行动,或传播传统文化知识,或教授劳动生产技术技巧……以此实现自身价值,提高戒毒人员的成就感、自豪感,更直观地让戒毒人员明白得到他人关爱是一种幸福,关爱他人更是一种幸福。

经过爱国主义教育的洗礼,戒毒人员受到了爱国文化熏陶,浸润了心灵,激发了戒除毒瘾的内生动力,燃起了爱国情怀之火。在教育过程中,她们积极主动发言,畅谈心得体会,甚至在拨打亲情电话或写书信时与亲友沟通了解国家发展,讨论国家发生的巨大变化,获益匪浅。许多戒毒人员把爱国规划到人生目标中去,活动感受写得情真意切,令人感动,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油然而生。她们表示会立足当下、安心戒治,要以实际行动争取彻底戒断毒瘾、重塑自我走向新生,这是践行爱国主义的最好体现,是对国家、社会、家庭最好的报答和献礼。

【案例思考】

通过在戒毒人员中开展爱国教育,我们得到以下启示:

一是教育选材要戒毒人员接受认可、喜闻乐见,这样才能深入人心,起到事半功倍的教育目的。否则,选了不接地气或是过于高大上的教材,一来戒毒人员文化程度低,听不懂,不想听。二来长久之,让教育戴上了一种走过场、流于形式的帽子,不利于后面教育工作的开展。

二是把握好爱国主义教育的时间节点。充分利用好“五一”、“七一”、“八一”、“十一”等契合爱国主义教育的时间节点,开展灵活多样的设计主题教育,要利用多种形式将爱国主义精神有机结合起来,输送给戒毒人员,培养她们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这样既能活跃节日气氛、丰富文化生活,又能陶冶情操、提高戒毒人员认知,促进场所安全稳定。

三是爱国主义教育需要接地气,切勿空泛。要注重以小见大,将爱国教育贴近戒毒人员的生活,灌输从小爱到大爱,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的思想,让她们在亲身体验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帮助戒毒人员在思想上认同爱国主义,在情感上认知爱国主义,以此使爱国主义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您的满意度:
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您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