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服务首页
司法行政人员首页
欢迎您访问司法行政(法律服务)案例库
首页 > 由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引发焦虑情绪的教育矫治案例

由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引发焦虑情绪的教育矫治案例

分享
案例内容
【案例背景】

本案例中的戒毒人员王某为湖北武汉人,2020年年初,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在武汉暴发,很快形势危急,全国投入抗疫战斗,身处强制隔离戒毒场所的王某十分担心远在武汉老家的家人,而随着疫情防控措施的迅速升级,场所内的管理模式也发生变化,给王某心理带来一定冲击。王某出现了明显的紧张焦躁情绪,并与同组戒毒人员发生口角冲突。为稳定好该名戒毒人员的状态,确保疫情期间场所安全稳定,戒毒所及时精准施策,改善不良情绪,纠正错误认知,王某焦虑情绪得到大大缓解,目前在场所内继续安心戒治。

【案例基本情况】

一、戒毒人员基本情况

戒毒人员王某,男,1992年出生,籍贯武汉,父母早年离异,家中有妻儿,儿子刚满月。王某的父母均从商,家庭条件优越,在物质上对王某较为溺爱,但疏忽对其的引导和关爱。王某高中毕业后即混迹于各种娱乐场所,后染上毒瘾,与妻子在酒吧相识并结婚,两人感情深厚。王某前来上海游玩期间,被公安机关查获有吸毒行为,被处以强制隔离戒毒,于2019年11月进入上海市高境强制隔离戒毒所。

二、入所现实表现

在与王某的谈话中了解到,王某是第一次进入强制隔离戒毒场所,对场所较为陌生,但人际融入较快,是小组内的开心果,能活跃小组氛围,也经常在力所能力范围内帮助其他戒毒人员,同戒人员对王某的评价不错。年前积极参加了所内的春节联欢活动,也获得好评。原本计划节后被分流的他,还主动感谢民警在这期间对他的照顾。但随着冠状病毒疫情的暴发,全国各地确诊人数节节上升,疫情严重性远超出人们的想象。王某在所内的心情也随之沉重了起来,特别是新闻对家乡重灾区情况和确诊人数攀升的报道令王某担忧不已。王某经常在嘴里念叨妻儿老小,变得坐立不安,询问家中来信情况,未得到家中消息,陷入沉思少语。一天晚上看新闻期间,同戒人员看到武汉的疫情后,无意间说到:“都怪武汉的疫情,原本能节后分流的,现在不知道要拖到什么时候了!”王某听到后勃然大怒,与同戒人员发生了言语争执,在民警及时介入下,王某恢复了平静。针对王某的情况,随即对其开展教育矫治工作。

三、方案制定

疫情发生后,场所疫情防控措施逐步升级,实行“三三制”警务模式封闭式管理,同时,对戒毒人员日常作息进行了调整,活动范围进行了一定限制,减少感染风险。而王某的情绪较为负向和不稳定,容易焦虑、烦躁,经常坐立不安,对于他人的言语极其敏感,特殊时期的管理措施也可能带来心理上的压力和焦躁,针对王某的现实情况,需要及时介入,对他的不良情绪加以疏导和干预。为此,民警一方面加强对组内戒毒人员新冠肺炎防护知识的宣教,以“隔离病毒不隔离爱”为切入口,引导其他戒毒人员换位思考,体会王某的感受和忧虑,积极营造互帮互助的小组氛围;一方面采取谈心谈话、放松训练、改善认知等对王某进行教育疏导,让王某感受到大家的关心,释放负性情绪,纠正不良想法,并安排亲情电话,通过平和的沟通消减心中担忧,改善情绪状态,形成合理认知,渡过难关,安心戒治。

一是通过小组讲评会讨论疫情面前如何爱人爱己。

二是教授简宜的放松训练方法帮助缓解紧张情绪。   

三是安排亲情电话沟通避免无端猜想。

四是运用认知行为疗法改善不合理想法。

四、具体实施

(一)特殊讲评——营造互爱氛围

在特殊的时期,民警召开了一场特殊的小组讲评会,既是对防疫知识的再教育再宣传,也是对一些认识误区的及时纠正和提醒。引导戒毒人员认识到:虽然疫情最先在武汉暴发,然而,除去那些非法猎杀、食用野生动物的人,其他武汉人民也是受害者,却受到指责辱骂,这对于他们是更大的痛苦。大家虽然处于场所内,但给予武汉人民理解和情感支持,服从管理,安心戒治,也是另一种贡献,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一起打好这场人民战“疫”。同时,也让王某知道,他并不孤单,社会各界都在驰援武汉,与他们共渡难关。

(二)转移注意——缓解紧张情绪

针对王某过于关注疫情信息可能引起紧张焦虑情绪的情况,民警引导王某可以适度转移注意力,不要把过多的精力用于关注疾病方面的信息,该学习学习,该运动运动,并教授王某简单的放松技巧——五步放松法,让王某找一个舒适的位置静坐,闭上眼睛然后用鼻子来吸气,用嘴巴呼气,缓慢吸气呼气,默数“一二三四五”,数到“五”的时候缓慢呼气,这样从头到脚渐次放松全身肌肉,一个循环后再重复。当每次紧张的时候,让王某如此练习重复五六遍,直至放松下来。

(三)隔空牵挂——消减心中担忧

民警也特意为王某安排了亲情电话,便于他及时了解家里的近况,消除心中无端的猜想思虑,王某在与妻子互通情况后,嘱咐妻子要保护好自己和家人,少出门。王某妻子安慰王某不要担心他们,告知他小区做了很多防护工作,小区干部也很关心他们,自己一定会照顾好儿子和父母,让他好好安心戒治,等疫情过去来看望他。得知家人一切尚好,王某悬在半空的心慢慢落了下来。

(四)认知治疗——改善消极想法

咨询师初次见到王某,王某还是有些紧张,一直在搓着双手,为了缓解他的紧张情绪,咨询师说到:“不用紧张,我看了你春节联欢的表演,很精彩,这么多人看着你,你都没有紧张,现在就更不用紧张了。”王某听后,眉头有所舒缓,说到:“警官你看到我的表演了?”“是的,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呢。”咨询师给予了肯定的眼神,王某不好意思地笑了。咨询师又继续问道:“你是武汉人?”王某答道:“是的,最近我很担心家乡的疫情。”“从新闻上看武汉确实是一个重灾区。”王某听到了疫情的消息,就打开了话匣子,继续说:“我的妻儿老小都还在武汉,我十分担心他们,因为疫情他们没法来看我,我也不能顺利分流,所内防护措施也越来越严,我觉得自己不自在。”咨询师又继续问道:“那上次与同组人员发生争执又是怎么回事?”王某还是有些气愤地说到:“原本我就很担心家乡的疫情了,但他却用责怪的语气,我心情不好压力大,气愤不过,就和他发生了争执。”在较为轻松的对话中,咨询师了解了王某内心的想法,对其表示理解,并委婉地指出了他想法中的一些不合理之处:如认为疫情使家人不能前来探访、自己不能被分流、场所管理更加严格,导致自己压力过大;小组戒毒人员故意用言语来针对自己。

在后续的对话中,咨询师和王某就不合理的想法逐一进行了讨论,重点是要让王某明白自己有情绪往往是因为当时的想法片面了,如果换个角度想问题,结果可能就不一样了。从与王某的沟通中,咨询师了解到他只是看到了疫情发生后各种防护措施给自己和家人造成的不便,没有真正理解措施背后的用意。当讲明白暂停探访等活动都是为了保护戒毒人员及其家属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减少感染病毒的危险,而且不管是谁外出,都有被感染的风险,在家人健康面前,还有什么是更重要的呢,王某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对于同戒人员的不恰当言语,王某也坦言,冷静下来想想,他也可能没有恶意,自己还是存在地域歧视的想法的,认为自己是外地人,怕被人看不起。当咨询师提到小组其他戒毒人员对他的评价还是挺高的,他显得有些意外,表示以后会多与小组人员沟通,更好地融入集体。

为了巩固效果,咨询师给王某布置了自我练习作业,让他继续学习使用ABC理论,识别、记录自己的不合理想法,并用合理的想法来代替不合理想法,经过4次咨询,王某的焦虑情绪有所缓和,负性想法明显减少,与小组人员的沟通也顺畅了许多。

【案例思考】

在抗“疫”的特殊阶段,做好戒毒人员心理防护工作十分重要,本案例中的王某在疫情压力下产生了明显的焦虑、担忧心理,不加引导和干预,可能产生身心伤害和管理风险。面对新冠肺炎的心理应激,需要我们及时介入,积极采用情绪调节、认知策略、身心放松、亲情关爱等措施综合处理,使应激者平稳渡过这一特殊时期。一是采用切实可取的方式方法来帮助戒毒人员,戒毒人员的心理状态比较复杂,如果不能深入他们的内心,效果会适得其反。二是重视亲情帮教,家人对于戒毒人员的重要性不可忽略,家人始终在戒毒人员心中占据重要位置,通过家庭系统的支持更能帮助戒毒人员解决问题。三是要真切引导戒毒安心戒治,帮助戒毒人员树立正确的观念,消除不良情绪,保持乐观向上,为戒治之路提供良好的精神支持。

您的满意度:
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您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