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服务首页
司法行政人员首页
欢迎您访问司法行政(法律服务)案例库
首页 > 新冠肺炎疫情焦虑下戒毒人员蔡某的教育矫治案例

新冠肺炎疫情焦虑下戒毒人员蔡某的教育矫治案例

分享
案例内容
【案例背景】

疫情突发,不仅威胁着公众的身体健康,也影响到强制隔离戒毒场所内戒毒人员的身心康复。及时加强心理疏导,做好人文关怀,是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一环。

本案例的戒毒人员蔡某,男,出生在上海老城区,父母均是普通工人,中专毕业后,蔡某无心向学,经常出入娱乐场所,父母无奈想让他去服兵役,但蔡某最终因患有原发性高血压而被部队所拒。在朋友的教唆利诱下,蔡某从此走上了吸毒的道路。于2019年11月进入高境强制隔离戒毒所(以下简称“高境所”)。

2020年1月,随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全国各省市相继传播,强制隔离戒毒场所进入了封闭式“三三制”管理模式,戒毒人员蔡某在此期间出现了轻微咳嗽的症状,随后出现了眩晕感、四肢无力感、胸闷气短感。为此,戒毒人员蔡某感觉自己得了新冠肺炎,出现了明显的焦虑情绪,并带有失眠等问题。

另外,在民警与戒毒人员蔡某交流过程中发现,其有担忧新冠疫情会在场所内蔓延、担心自己会无法活着走出强制隔离戒毒场所、害怕自己无法照顾自己年迈的父母等一些焦虑、不安的想法。民警了解情况后及时介入,对其开展教育矫治工作。

【案例基本情况】

一、方案制定

蔡某目前的心理状况,可能代表着戒毒场所内一部分人的共同心理--对新冠肺炎感到压力,并且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在全国传染蔓延较为严重,媒体对本次疫情做了重点报道,强制隔离戒毒场所也采取了非常措施,减少不必要的集体活动,对戒毒人员的生活空间进行压缩,大量疫情信息和相应管控措施刺激下,部分戒毒人员产生心理应激反应,出现焦虑、失眠等症状。同时,戒毒人员蔡某年少时被诊断出终身慢性疾病,相对于他人更为敏感,容易产生焦虑、不安情绪。针对蔡某的实际情况,民警与其共同制定矫治方案,通过系统的学习与训练,消除其不良情绪,帮助其安心戒治。

一是正视压力。民警发现,蔡某虽自述压力较大,感到焦虑,伴有轻微咳嗽的现象,但几次体温测量均在正常范围之内,也无新冠肺炎诊断标准所列其他症状和既往接触史。蔡某对本次疫情和不良生理症状的认知都可能影响其对自身身体状况的判断,需进一步科学排查,合理认知,帮助蔡某正视压力。

二是克服压力。深入分析问题所在,帮助蔡某了解和掌握缓解压力的方法。

三是巩固效果。在认识自身症结的基础上,让蔡某自觉运用学到的调适方法,反复练习,巩固效果,防止问题反复。

二、具体实施

(一)消除负面信念

面对严峻疫情,真正的压力源来自独立性压力生活事件——高感染性的新型冠状病毒侵袭。在病毒的威胁还没有完全消除时,民警通过谈话,告知蔡某更应该把注意力集中于病毒防治本身,而不是其他的依从性压力生活事件,例如对自身症状过于关注,这些事件只会让蔡某感受到更多的不确定性,从而导致更强烈的压力感。

民警第一时间带戒毒人员蔡某至戒毒医疗中心寻医问诊以确诊病情,通过医生的诊断,该戒毒人员轻微咳嗽是冬季干燥疲劳所致,头晕目眩则是血压收缩压超过180mmHg所引起的,而胸闷气短则与蔡某的当前情绪相关。民警将医生的诊断结果告诉蔡某,但其并未就此打消患病顾虑,随即民警又与医生建议是否能做进一步检查确诊病情。之后,戒毒人员蔡某又在所内进行了肺部X光的检查,报告显示双肺完好,无明显异常,这才减轻了蔡某的焦虑。

通过进一步交谈,民警了解到戒毒人员蔡某对新冠疫情十分关注,同时又对新冠肺炎一知半解。针对此情况,民警从官方渠道收集了新冠肺炎的相关资料以及各种防护知识,通过个别谈话、收看视频、小组学习等途径,让蔡某逐步改变不良的认知。同时,民警也引导蔡某在没有了解清楚事情前,不要自乱阵脚,让消极情绪左右生活,既然其最担心的是感染病毒,那么其他的焦虑和顾虑可以先放一边,可以等这个最大的压力源消失以后再去面对,不要同时面对太多的压力源。

(二)开展正念冥想训练

高境所在戒毒人员中常态化开展正念冥想训练特色项目,在正态冥想训练中,人的精神高度集中,不断挑战自我,可以减轻焦虑,愉悦心情。无论是在问题聚焦还是在情绪聚焦的应对方法中,正念冥想都是非常值得推荐的手段,并且不受集中管理等场地空间限制,蔡某以前就参加过相关的练习,对这种形式的训练较为认可。民警以此为切入点,在蔡某感到压力大、焦虑时,指导其进行正念冥想练习,通过集中注意力、提高感知力、内省等方式,稳定不安情绪,调节自身状态。通过回忆家人在一起时的欢乐时光、其乐融融的交谈场景等,蔡某的焦虑情绪有所缓解。

同时,在冥想的过程中,还引导蔡某建立积极的期待,告知自己疫情终会过去,正如2003 年的非典型性肺炎疫情,当初来势汹汹,数月后便被击败。如今暴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虽然其传染性高于非典型性肺炎,但毒性较低。官方报道显示,已有不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经治疗后全愈出院,目前,上海的治愈率已接近50%。通过不断输入正向的信念,建立积极的期待,蔡某有了克服困难勇气和信心,也逐渐获得内心的平和。

(三)巩固训练成果

蔡某在接受民警的帮助后,能有意识地运用学到的方法调节自己的情绪,继续保持规律作息,坚持正念冥想,进行自我激励,适应康复运动,和同组戒毒人员交流互动。同时,民警继续安排固定的时间与蔡某进行近况交谈、情绪梳理和问题讨论,交流反思的过程也有助于蔡某客观准确了解自己当前的状况、提升调节技术的运用能力。经过一段时间的跟踪辅导,蔡某自述压力有所缓解,焦虑情绪有所减轻,夜间入睡也转为正常,这些改变让蔡某倍感欣慰。

【案例思考】

从这个案例看,心理问题的产生与背景环境、健康状况、认知过程等因素息息相关,这些内在、外在的因素导致了心理问题的产生,面对疫情,积极乐观的情绪、健康向上的心态,也是一种强大的免疫力。从个人层面来说,要保持理性平和,对疫情有科学认知,积极做好个人防护,在解决心理问题时,需要民警在疏导干预中,找准问题根源,运用尊重、真情、温暖等咨询技巧来缓解戒毒人员的心理压力,多管齐下、综合施策,才能解决实际问题。

您的满意度:
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您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