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服务首页
司法行政人员首页
欢迎您访问司法行政(法律服务)案例库
首页 > 教育适应区戒毒人员人际关系冲突心理情景剧应用案例

教育适应区戒毒人员人际关系冲突心理情景剧应用案例

分享
案例内容
【案例背景】

心理情景剧(Psychodrama)最初由精神病理学家莫瑞诺 (J.L.Moreno,989-1974)创造于20世纪30年代。心理情景剧也称社会剧,是一种团体心理疗法,它借助于特殊的心理方法,揭露出参演者的人格特征、人际关系、心理矛盾和情绪障碍,并在心理治疗者的间接干预和同台参演者的帮助下,使心理问题得到解决。戒毒场所心理情景剧的应用是以心理剧的理论为基础,在强制隔离戒毒场所这一特殊环境下,由心理辅导老师根据戒毒人员的生理、心理特点,启发戒毒人员通过参与自编、自演解决自我的心理问题、促进其成长。

教育适应区的戒毒人员,因到队时间短,环境适应不良、人际关系融洽度差,相互之间存在着因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导致纠纷摩擦的情况。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将颇受戒毒人员欢迎的小品与团体心理辅导相结合,即将心理情景剧的形式融入到入所适应性教育中。由心理辅导老师指导戒毒人员参与自编自演戒治生活中的真实事件,戒毒人员既是参与者,又是观众,由自己去评判、去分析、去体会,从而达到纠正错误意识、提高人际处理能力的目的。在这一过程中,无论是参演者还是观看者都受到教育与启发。

【案例基本情况】

(一)要素设定

本案例摘取了教育适应区一个小小的戒治生活事件,由两名成员进行现场演绎,请团体成员辅助参演并讨论分享、提出建议。按照团体成员建议的应对和处理方式,再由两名成员进行继续演绎,视事情的发展走向,再次进行讨论分享和演绎。

活动目的:通过角色扮演和角色训练,帮助戒毒人员在团体成员的互动与分享中,去体会和纠正一些人际交往中的习惯性错误认知和处理方式,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增强交往意识,构建和谐人际关系,为后续的戒治生活奠定良好的人际关系基础。

参加对象:教育适应区戒毒人员20人。

技术方法:角色扮演,角色训练。

导演:心理辅导老师2人(一名主讲,一名助教);

主角:戒毒人员2名;

辅角与观众:其他团体成员具有双重身份,既是观众,又是辅助参演者。

场地: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室。

(二)剧情演绎与小组讨论

时间:晚上休息时间;

地点:教育适应区201房;

人物:戒毒人员A和B及同宿舍人员。剧情演绎:戒毒人员A正在铺位旁边坐着小凳子吃方便面,这时候戒毒人员B走过来,一不小心把A的方便面碰翻了,洒了A一身,并溅到了床上。

指导老师:戒毒人员A和B之间发生了一件在我们的戒治生活中,平常不过的小事?假如你是A和B,你会怎样应对处理?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呢?我们大家讨论,然后进行分享。团体成员3人一组进行讨论,每组1名代表发言。汇总大家的意见和事情可能的发展走向,有以下几种:

A非常气愤,张口就骂,B与之对骂,事件升级;

A非常气愤,张口就骂,B再三道歉,表示不是故意的,但A仍然态度强硬、不依不饶;

A非常气愤,张口就骂,B再三表示道歉,不是故意的,并提出可赔偿A的损失(一碗面),帮他洗衣服和床单,A表示接受道歉,婉拒了赔偿……

其他可能情况……。

(三)场景再现演绎

1.在辅导老师的指导下,A和B演绎情况一:

事情发生后,A直接骂B:“你有病啊,把我弄了一身……”,B反唇相讥“你才有病,……”,事件升级。

2.在辅导老师的指导下,A和B演绎情况二:

事情发生后,A直接骂B:“你有病啊,把我弄了一身……”,B连连道歉“对不起,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

此时指导老师喊暂停。请问大家,在B诚恳道歉的情况下,A会如何处理呢?请大家讨论。

汇总反馈: A在B诚恳道歉的情况下,大多数人的意见是A的气应该也消了一些,应该原谅B的过失,友好解决,这也是我们所希望看到的。但是还有一种情况,那就是在B一直道歉的情况下,A的态度仍然强硬、不依不饶,会发生什么呢。

继续演绎:接上场景,A依然态度强硬“你他妈就是有病,故意弄我一身,……”,B“你他妈才有病,……”。

3.在辅导老师的指导下,A和B演绎情况三:

指导老师:我们已看到了几种最常见的应对处理方式,特别是B的两种不同态度所带来的不同结果。下面,我们按照大家前面讨论的建议,事情发生后,如果A的初始应对态度不同,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呢?

继续演绎:接第一场景,A很生气,但没有失去理智的极度反应,只是严肃的以中性语气警示B“怎么这么不小心”,B非常不好意思的向A道歉“实在不好意思,我不是故意的,我赔你一碗面,帮你洗下衣服和床单,好吗?真的不好意思。” 

指导老师:经过团体成员的多次讨论,以及A、B两位成员的精彩演绎,我们发现:日常生活中很常见的一件小事,因为当事人A和B的即时反应态度和处理方式的不同,会导致完全不同的结果。

4.期待结局的演绎:

指导老师引导:紧接着两位成员刚才的演绎,请问大家如果你是A,在B诚恳道歉的情况下,你会怎么回答?“没错,现场所有的人一致举手同意,原谅B的过失,接受B的道歉,回绝了B赔偿面和洗衣服、床单的请求。下面请A和B按照大家期待的结局再次演绎,好吗?

结局演绎:A接受B的诚恳道歉,表示“虽然弄脏了衣服和床单,我自己洗洗就行了,面就更不用你赔了,你也不是故意的。”两人和平处理,握手言和。

全场戒毒人员自发的鼓起热烈的掌声……

(四)总结与分享

1.指导老师小结:一件日常戒治生活中常见的小事,却因为A和B的不同应对态度和处理方式,导致事情的发展走向完全不同。团体成员生活在同一个宿舍区,免不了会有矛盾和摩擦,但当遇到这些问题的时候,以什么样的心态处置,就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怎样才能与大家建立和谐、融洽的良好人际关系,老师认为:刚才A和B的精彩演绎和大家的讨论,已经给出了很好的答案:那就是宽容、理解、谦让,更多的换位思考……让我们对A和B的精彩演绎以及大家的表现送上热烈掌声。

2.分享:

音乐背景:周华健的《朋友》

每句团体成员两分钟时间思考,以一句话结束今天的课程,分享自己的收获?

每位团体成员走到其他成员旁边,特别是过去曾有过摩擦的同伴身边,做一个友好的动作(握手、拍拍肩膀、拥抱)或者说一句自己最想说的话,仔细体会此时的内心感受。

老师与团体成员围圈牵手,共唱《朋友》,团体心理辅导结束。

【案例思考】

效果分析:通过心理情景剧的场景演绎,参演戒毒人员在很短时间内就直观掌握了与他人和谐相处的技巧,那就是宽容、大度和理解,学会换位思考,不是一味的埋怨指责。大队民警也反映:由于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理解和接受能力较差,以前要苦口婆心进行的说教式行为规范教育,通过心理情景剧的形式,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收到了较好效果,戒毒人员用自己的演绎教育了自己,改变了错误的人际交往思维模式,在潜移默化中训练提高了人际交往技能,心理情景剧成为颇受戒毒人员欢迎的课程形式。

心理情景剧在戒毒人员中的使用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 下一步还将从以下方面进行完善:

一是完善剧本的编排,丰富情节内容。不断增强心理情景剧的故事曲折性和深入性,增强情节的内心矛盾冲突和感染力,进一步激发戒毒人员参与心理情景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好的打动其内心深处。

二是加强心理情景剧指导老师的培训指导,提高指导老师的引导和灵活应变能力。指导老师的正确引导在情景剧的表演中起到“方向舵”的作用,是能否达到情景剧课程目的、把握情景剧发展方向的关键,指导老师要充分吃透剧本,明确情景剧演绎的目的和方向,在表演中要及时给予引导和总结升华,启发戒毒人员在情景剧表演中有所思、有所悟、有所获,帮助当事人化解心理冲突、宣泄不良情绪,恢复积极的社会适应能力,促进个人思想认识的提升。

您的满意度:
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您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