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服务首页
司法行政人员首页
欢迎您访问司法行政(法律服务)案例库
首页 > 运用正念团体辅导提高女性戒毒人员自我效能感的案例

运用正念团体辅导提高女性戒毒人员自我效能感的案例

分享
案例内容
【案例背景】

合成毒品的滥用,对戒毒人员的中枢神经系统会产生巨大的危害。多数戒毒人员在入所后虽能在生理上较好地脱离毒品的依赖,但是容易出现情绪失控、受挫感强、人际关系处理差等问题,使戒毒人员在离开戒毒场所后无法适应社会生活,甚至陷入“渴求-觅药-复吸”的怪圈。

正念疗法是以“正念”为基础的心理疗法,由美国卡巴金博士在上世纪70年代引入西方。正念,是指有目的的、有意识的关注察觉当下的一切,而对当下的一切又都不作任何判断的察觉和注意。有研究显示正念治疗对于慢性疼痛、情绪、压力、身心问题等都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作用,可以帮助练习者回归当下,重新建立与自我、外界的良好联系,提高自我效能感,培养与消极情绪共处的能力,提高练习者的生活质量。本案例将正念技术与团体心理辅导相结合,在女性戒毒人员中实施训练。

【案例基本情况】

(一)方案制定

1.正念团辅目标

通过正念训练,引导女性戒毒人员掌握正确的心理调节方法,有效排解消极情绪,提高和改善自我效能感,摆脱渴求毒品和拒绝融入正向社会的怪现象。

2.正念团辅设计

在所内以自主报名的形式招募40名女性戒毒人员。按随机抽样原则分为试点组和对照组。试点组按照戒毒所内制定的计划进行管理、教育和训练,同时进行以正念减压干预为主的正念团辅训练,对照组则只按照戒毒所内制定的计划进行管理、教育和训练。在正念团辅实施前后采用心理量表对两组人员进行测评,采取横纵向对比的形式检验训练效果。

3.正念团辅形式

心理咨询师每周带领试点组人员进行1次约1个小时的正念团辅训练,且试点组人员每晚须进行自主练习,填写活动日志,记录每次练习的内容、身体感觉以及情绪感受。

4.评估工具

采用一般健康问卷(GHQ-12)、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孤独量表对40名戒毒人员进行前后测评。

(1)一般健康问卷(GHQ-12):广泛用于流行性学调查及心理障碍患者的筛查,重测一致性r=0.82(P<0.01),灵敏度为98.3%,特异度为44.8%。一共有12个条目,分值越高代表心理健康状况越差。

(2)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个体应对各种不同环境中的挑战或新事物时的总体自信心,一共有10个条目。

(3)孤独量表:评价由于对社会交往的渴望与实际水平的差距而产生的孤独。有20个条目,分数越高代表孤独感越严重。

(二)实施情况

1.正念团辅计划

2.实施过程

(1)正念呼吸——回归当下自我

①训练内容:戒毒人员在咨询师的指导下进行10-20分钟不等的呼吸训练,可以自主选择觉得最为舒适的姿势、或坐或躺,并跟随咨询师的指导语将注意力转移到自己的呼吸上,细致体会呼吸时的身体感受,无条件接纳觉察到的所有感觉。

②训练过程:在训练活动开始前,戒毒人员大多是紧张不安、不知所措,随后在咨询师的指导下逐渐变得放松自如,开始将注意力转移到自己的呼吸上,尝试接纳觉察到的所有感觉。在练习途中,部分戒毒人员注意力转移、不够集中,咨询师立马进行指导,引导其将注意力收回。

③效果反馈:通过活动,戒毒人员感受到内在力量,增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接纳,能及时整理凌乱的心情,保持身心平静。

(2)身体扫描——掌握自己的注意力

①训练内容:训练者跟着指导语慢慢将注意力专注于身体细小部位,进行10-20分钟不等的身体扫描练习,聆听身体的各种声音,感受身体的每个变化,和身体来一次深层次的“约会”。

②训练过程:一开始有些戒毒人员会感觉到紧张、不适,咨询师鼓励她们尽量在呼气时放松、释放,将注意力逐步转移到下一部位,确保整个人都身心舒畅。

③效果反馈:在“投入-保持-转移”这一循环中,戒毒人员学会掌握注意力,摆脱情绪困境,回到自我与身体的联结中。

(3)葡萄干练习——提升自我觉察

①训练内容:在训练中期加入葡萄干练习,戒毒人员要跟随指导语用视觉、嗅觉、触觉、味觉等感官全面观察葡萄干的色泽、纹理、气味、触感。

②训练过程:在这个训练过程中,部分戒毒人员无法及时跟上指导语的指示。咨询师立即根据训练者的特点进行了个性化的调整,适当延长“葡萄干练习”训练内容,帮助其夯实训练基础。

③效果反馈:通过一段时间集中专注一件事物,戒毒人员对细微处的觉察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对自己的消极情绪及时发现辨识。

(4)正念伸展——学会与不适共处

①训练内容:在训练后期加入正念伸展训练,训练者在咨询师的指导下进行一系列温和的站立拉伸,静心地感受身体每个部位。

②训练过程:在此次训练中,参与的部分戒毒人员会出现不适的感觉,咨询师当下是建议她们不要急于改变姿势,而是学着与不适共处,如果真的疼痛难忍,也须在保持正念的状态下改变姿势。

③效果反馈:通过这个练习,可以让训练者更贴近身体的知觉,接受自己本来的面貌,帮助她们正确地看待自我、接纳自我,发自内心肯定自我价值。

(三)效果

1.量表测试结果

前后测数据显示,试点组人员心理健康水平、一般效能感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在负性情绪的改善上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者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

2.戒毒人员自评

戒毒人员自诉经过8周正念团辅活动,她们能直观感受自己训练前后的变化,发现自己以前忽视了身体的感觉,常常忍耐着身体的不适去做一些事情,现在学会关爱自己的身体,有效控制自己的脾气,变得更加自信,人际关系变得更加和谐了。

3.民警反馈

据试点组所在大队民警反映,参与训练的20名戒毒人员戒治心态比活动前有了很大进步,能以积极的心态面对习艺、教育等戒治工作,违纪违规次数也大幅度下降,参与戒治生活的积极性得到有效提升。

【案例思考】

(一)促进改善,独具优势。实验干预实施后,试点组在一般效能感和负性情绪的改善上要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而在孤独感上则无明显差异(P>0.05)。由统计结果可以看出,正念训练对女性戒毒人员的自我效能感的改善有着积极意义,通过正念训练来提升戒毒人员的心理健康是切实可行的途径。正念训练不需要借助过多的道具、器材,在任意一个环境中均可练习,且在戒毒人员掌握训练方法后就不需要咨询师时刻在旁引导。

(二)鼓励尝试,积极引导。整个训练过程中并不是十分顺利,部分戒毒人员对正念疗法的原理、方法以及实际效果持怀疑、抵触的心理,民警通过积极引导,鼓励其先用平和的心态去尝试,了解每个训练内容和训练的注意事项。

(三)倾听内心,正念干预。虽然大部分戒毒人员在生理戒断上能较好地脱离毒品依赖,但是由于情绪容易失控、人际关系不会处理、适应不良、受挫感强、社会排挤、家庭婚姻不和、没有较好的朋辈认同等社会心理原因影响,使得她们在离开强制戒毒机构后,仍然无法较好的适应外界世界和生活。而自我效能感被认为对吸毒人员的成瘾和复吸行为都有重要影响,因此通过正念干预训练,给予其情感上的理解与支持,帮助其重新认识自我、重拾生活信心,逐步提高与改善自我效能感,对于戒毒人员离开戒毒场所后尽快适应社会生活,摆脱“渴求-觅药-复吸”的怪圈有着积极意义。

您的满意度:
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您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