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认识在教育矫治中的应用与发展案例
案例内容
【案例背景】
戒毒人员周某,女,四川省什邡人,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的工薪家庭,从小受着良好的家庭教育,聪明的父亲一心想要让家人过上富足的生活,毅然辞掉了不错的工作,独自一人去了外地下海经商。由于父亲最初的经商失败,直接导致了父母离异。那年她刚好18岁。之后,周某凭借自己的努力考上大学参加了工作。在参加工作6年后遇到了同事卢某,她便和卢某经常一起游戏,一起沉迷于毒品无法自拔。2017年9月28日,周某在家吸食冰毒时,被其母亲发现并报警,被公安机关逮捕。
周某来到四川省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六大队的第一天,值班民警对其进行情况摸排,整个谈话过程中发现她思维清晰,戒毒态度十分端正,戒治动机也很明确,不论是对丈夫及孩子的愧疚,还是对自己的失望,她都能平静的回答。丝毫看不出内心的怨愤与不满,给家人拨打亲情电话也是三言两语告诉自己的情况后就匆匆挂断,没有过多的嘘寒问暖。在之后的一段时间里,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卫生,周某都表现平平,经过民警的观察,她聪明伶俐,多才多艺,不该是一个如此平凡黯淡的人。就在疑惑之际,一次意外的探访,打破了周某内心伪装的平静。该员母亲和丈夫来所探访,她崩溃的嚎啕大哭,在探访室就说出了心底的哀怨。母亲狠心地将她送进了戒毒所,把她心爱的儿子也交给了丈夫的父母,她对母亲充满了怨恨。
大队民警根据了解该员情况,制定了个别矫治方案,除了不定期的个别谈话外还进行了特别的心理疏导,重心全部放在增强戒治意愿,正确认识自我上面。很快周某被民警从崩溃的边缘拉了回来。通过近两年的时间,她逐渐的树立了戒毒信心,励志出所后正面接受自己的过去,勇敢面对自己的未来,做一名合格的母亲和孝顺的女儿。
【案例基本情况】
一、方案制定
找出心理问题,分析问题症结,进而帮助摆脱困境。
二、实施情况
(一)开展活动让该员融入其中
由于性格孤傲,周某不爱与其他同戒说话,自入所后,从不违规违纪,让人找不出纰漏。大队民警找她谈话,她采取谈不主动,听不拒绝的态度,针对周某的情况,大队民警决定按兵不动,等待时机,慢慢地把她融入到集体中来。在过年时,大队举行了各种活动,并购买了各种零食,大家都欢欢喜喜,其乐融融,唯独周某一人在角落里闷头嗑瓜子,不说话。民警见状,提议以寝室为单位,开展小游戏,每个人都必须参加。大家都积极参与其中,但周某表情依旧冷漠,旁若无人,拍打着衣服上瓜子壳,直到有人去邀请她,她才不好意思推辞默许参加了。经过这次活动,民警洞察到了周某的些许改变,但该员仍然不愿与她人交流。
(二)深入谈心谈话,了解实质情况
为了详细了解周某的封闭性格,大队民警再次与她谈心谈话,终于找到症结,原来周某从小成绩优异,自学成才考上了大学,毕业后在一家不错的事业单位上班。婚后由于丈夫常日不在家,朋友也逐渐增多,生完小孩没两年,就背着丈夫沾染上了毒品。在一次偶然的情况下,母亲帮忙打扫房间时发现了吸毒工具,二话没说,在没有任何预兆的情况下将她送进了戒毒所。所以她怨恨母亲的绝情。原来周小小的亲情观念淡薄是这样造成的。于是,民警试着提及到了她的儿子,一说到孩子,周小小的眼泪像断了线的珍珠,止不住往下掉。民警以自己也是女人,也是孩子的母亲的立场理解她的感受并递上纸巾安慰她。虽然现在强戒所,但并未失去爱的能力,只要积极戒治,好好表现,是极有可能提前解除强戒的。并鼓励该员给母亲写一封信,有些话在电话里不好表达,可以用写信的方式表达出来,要是想念孩子,还可以让家人寄张孩子的照片,休息时可以拿出来看看以解想念之愁。
(三)认识自我,敞开心扉
与家人书信后,周某的笑容多了,每次与室友说起儿子她都乐意的把儿子的照片拿出来分享自己的快乐。就是这样她等来了入所以来母亲的第一次探访。这一次探访她彻底消除了对母亲的怨恨,也重新得到了母亲和丈夫的信任,增强了周某彻底戒除毒瘾的信心。
【案例思考】
如今的周某仿佛已经成了另外一个人,担任着六大队新戒员组长,面临各种各样的入所新戒员,保证她们的思想安全和人身安全都不在话下。工作认真负责,谨小慎微,任劳任怨,帮助了一批又一批新戒员改掉坏习惯,端正自己的戒治态度,找准自己的戒治方向,用一颗阳光积极的心去面对自己的戒治生活,树立了好的榜样。带动其他戒毒人员积极参加所内组织的各项活动,发自内心的去关心她的同戒,虽然失去了两年的自由,但民警唤回了一个重生的她。
(一)审视自己找准方向
随着戒治工作的不断开展,我们深刻认识到使戒毒人员正确认识自己是世界上最难的事情,也是最有意义的事情。认识自己非常不易,但又十分重要。要让戒毒人员知道戒治路上会遇到各种困难,是哪些因素导致的。对毒品毒瘾的认识是否正确,下一步该如何继续。只有让戒毒人员正确了解审视自己,摒弃对毒品的错误认知,发现自我潜能,勇于面对挑战,找准努力的方向和目标,才能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二)家庭帮扶支持,坚定戒毒信念
与此同时,也让我们认识到家庭对于一个正在被强制隔离戒毒的群体来说是有多么重要。家人就是注入戒毒人员身体上的一股清泉,戒毒工作中没有家属的帮扶就像是一口没有生命的枯井,了无生趣。只要有了家人的信任和支持,以及戒毒人员的戒毒意念和信心,才能使戒毒人员摆脱复吸的困境。强制隔离戒毒所既有严格的规章制度,也为戒毒人员成长进步,成功戒毒提供了众多资源。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做事如此,戒毒也是如此。只要有强烈的戒毒意愿和坚定的信心,有切实可行的计划,愿意脚踏实地的付出,我们就能取得胜利。
周某的案列并不复杂,却很成功。我们除了对她进行不定期的谈话和疏导外,更多的把重心放在了找出实质的心理问题上,分析出问题的症结,从而帮助摆脱困境,事实证明这样的方法是可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