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让HIV戒毒人员孙某某重拾生命希望的教育矫治案例
案例内容
【案例背景】
戒毒人员孙某某,男,现年31岁,陕西省榆林人,具有舞蹈教练的从业经历,因吸食冰毒并感染HIV在陕西省眉县强制隔离戒毒所特殊病管理区接受治疗和戒毒。入所初期,对于HIV认知不到位,存在恐惧心理,对生活不再抱有希望,戒治不积极。家庭情况:离婚后单身,父母健在,有一个姐姐在西安生活,家庭帮教支持力量基本健全。
民警通过个别谈话,对其基本情况进行了了解。孙某出生在陕北黄土高原一个偏僻的小山村,父亲是村小学教师,母亲是一位贤惠能干的农村妇女。父母用黄土一样深厚感情养育了孙某和姐姐一对儿女,姐弟俩没有让父母失望,姐姐是第一个走出他们村的大学生,孙某也考取了梦寐以求的舞蹈学院。毕业后,孙某进入歌舞团正式工作,又被聘为音乐学院舞蹈系教师,收入可观、事业蒸蒸日上,在西安买了房和车。27岁时,与相恋了三年的妻子喜结连理,生活幸福美满。
第一次吸毒发生在和3个朋友的酒聚中,当时几个人一起吃饭、喝酒,结束后,一个朋友说去他家有好酒,去了以后接着喝了白酒和红酒,已经处于醉酒的眩晕状态。这时,一个朋友拿出冰毒与另外两人一起开始吸食,孙某处于好奇,就问他们吸的是啥?那个朋友骗他说,是解酒的。孙某没多想就一起吸食毒品了。在酒精和毒品的刺激下,孙某和朋友们精神状态异常兴奋、大胆,膨胀到了疯狂的地步,丧失了最后的警惕性,找来了几名失足妇女,在没有任何安全防护措施的情况下玩起了“性派对”,做出了突破生命底线和后悔终生的事情。
自从有了第一次吸食冰毒的体验之后,性狂欢带来的生理刺激和快感使孙某难以自拔、沉迷其中。刚开始回家只是越来越晚,到后来整夜不归,半年时间体重从130斤降到了100斤。孙某变得情绪极不稳定,易恼易燥,经常与父母、妻子吵架。但是冰毒带来的快感使他完全丧失了自我意识,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变化。在吸食冰毒刺激下,没有安全防护措施的性行为带来的快感是正常性行为的好多倍,孙某感到更刺激、更放纵,从而丧失了人形。妻子看到孙某明显的变化以为生病了,带他去就医,而检测结果让所有人都无法接受,孙某感染了HIV。
孙某原本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妻子美丽贤惠。所幸孙某与妻子没有打算要小孩,每次性行为都带了安全套,妻子没有感染HIV。妻子在得知孙某有不洁性行为并感染HIV后,并没有立即离开他,而是安慰他患病不可怕,告诫他不要再去吸毒。但是这时孙某感觉自己已经活不了多久,也不想活下去了,甚至出现过自杀的念头,破罐子破摔,继续沉迷在毒品之中。半年后,妻子看不到丝毫希望,终于提出了离婚,孙某也以无所谓的态度,平静地结束了自己的婚姻。
当父母知道孙某患病和离婚的消息之后,从陕北老家来到西安,没有过分责备他,而是给他贴心的安慰和战胜疾病的鼓励。父母带着孙某去心理咨询,去医院了解HIV的治疗途径,有时会听到父亲在低头叹气、母亲在暗自哭泣,看到年迈的父母来回奔波,满脸沧桑,头发也白了许多,这一切深深刺痛了孙某。在父母的开导和关怀鼓励下,孙某的心情慢慢平静了下来,不论为了父母还是为了自己,至少应该活着,因为活着才有希望。从此,孙某的心态渐渐地平和起来,对生活也有了丝丝希望。
【案例基本情况】
2018年3月26日孙某被送到陕西省眉县强戒所特殊病管理区,在这样一个充满阳光心态和积极生活状态的HIV戒治大家庭中,孙某被周边戒毒人员昂扬的精神状态所感染,他深深意识到了这是一个救赎心灵的地方。刚入病区,大队民警给他下发了HIV防治手册,介绍了常驻病区的西安市第八医院医护人员,看到了病区温馨的戒治环境,孙某忐忑不安的心开始平静下来。大队民警张警官与孙某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谈话,了解了孙某戒治的情况,详细讲解了HIV防治的知识,告诉他通过治疗,艾滋病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病情会向着越来越好的方向发展,身体恢复到一定程度可以进行阻断治疗生育小孩,坚持正规治疗可以和正常人一样活到终老。有很多这样的病例是孙某不知道的。张警官要求孙某好好戒治、努力学习,相信世界无末日,未来有美好。这次谈话,彻底改变了孙某对于HIV的认知。从此,孙某打开了一个广阔的生活思想空间,对生活、对未来有了美好的向往,开始想象着戒治期满回家后开始一个崭新的生活。
2018年8月一个雨过初晴的午后,空气格外清新,深蓝色的天空漂浮着几朵白云,绿色的塑胶操场显得干净、整洁。孙某身着红色蒙古族舞蹈服装,在舒缓音乐的伴奏下,翩翩起舞,饱含感情地跳起来舞蹈《站在草原望北京》。他脸上的表情是那么自然、庄重,舞步是那么坚定、有力,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都透出坚毅和信念,整个舞蹈跳得那么流畅、那么投入,显现出舞者阳光、健康的心态。在场的民警和戒毒人员被他的舞姿所吸引,没有人意识到这是一名吸毒人员、一名HIV患者。
有今天这样精彩舞蹈的表演,孙某也是经历了一场脱胎换骨的训练。民警马教导了解到孙某曾经是舞蹈教练,有意安排孙某带领特殊病区戒毒人员排练舞蹈,活跃病区戒治气氛,促使孙某摆脱抑郁的状态。孙某欣然接受了这一任务。病区的戒毒人员刚开始积极性很高,愿意学习舞蹈。孙某制定了训练计划,排出了训练步骤,在民警的指导下开始了舞蹈的排练工作。但是,戒毒人员大多从未接触过舞蹈,身体协调性差,听不懂节奏,排练了整整5天,许多人连基本的两三个动作都做不好。加之,天气炎热,许多人心烦气躁、没有了耐心,有打退堂鼓的想法。孙某面对这样的问题,整夜睡不着,想办法去解决。他想起了曾经当舞蹈教练给小朋友上课的方法,就是通过“做游戏、讲故事”的方法来调动大家的兴趣和信心。果然,两天之后,其他人员的状态和学习能力恢复了,他们在音乐中找到了快乐,有了新的体验。通过10天时间全身心的排练,第一个舞蹈《倍儿爽》终于排练成功了,在本队试演,就获得了民警很高的评价和鼓励。
自从开始排练舞蹈以后,孙某的精神状态比以前好多了,心情也开朗了。在一次班会中,马教导讲到近期通过排练舞蹈、打太极拳、做手语操等活动,病区戒毒人员整个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对孙某着重提出了表扬。这一切,使孙某意识到自己不单纯是一名戒毒人员,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帮助到他人,给他人带来这么多的益处,感觉到自己活着的价值和意义,从内心深处真切地告诉自己是一个有用的人。
接下来,在第二个舞蹈《站在草原望北京》的排练中,孙某更努力、更有耐心了,全身心的投入到舞蹈之中。这是一个蒙古民族舞蹈,对于其他没有舞蹈基础的戒毒人员真正是一个考验,一个动作要练习几十遍,天气也到了一年最酷热的时候,有的戒毒人员渐渐失去了耐心。孙某用自己的热情感染他们,帮民警疏导他们的不良情绪,团结、鼓励大家坚持排练,一个动作、一个队形、一个步伐的演示,整整坚持了三周,舞蹈终于成形了。但是,距离上台表演熟练度还有一定的差距,他们就利用晚饭后、学习休息时间,加班练习,用自己的毅力、恒心和热情将舞蹈排练成功了。
在全所汇报演出、专题拍摄、艾滋病宣传等活动中,孙某和特殊病区的戒毒人员一起身着红色的舞蹈服装,在舞台上尽情的展现自己,他们早已忘了自己是一名戒毒人员、一个HIV患者。台下的观众也被他们的舞姿和表现出来的精神状态所吸引,不敢相信这是一群HIV患者的表演。
通过特殊病管理区民警的不懈努力,孙某的精神状态和对毒品的认知水平显著提高了,但是“心瘾”依然是他戒治成功的最大障碍。民警马教导对孙某开展了多次个别心理辅导,引导他认识“心瘾”,学习防毒拒毒的技巧,掌握控制情绪的方法,合理的疏导自己不良情绪,结交一些正能量、上进的朋友,培育跳舞、健身等兴趣爱好。在学习过程中,孙某戒治成功的信心更加坚定了,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在和民警的交谈中,孙某给自己制定了一个个小目标。首先离所后一年之内不接触毒品,一年之后再坚持。其次他打算离开西安回到陕北老家,开办一个舞蹈培训学校,对孩子们开展艺术教育,尽力去帮助留守儿童。其实这也是他一直以来的梦想,这次为了戒毒成功,能够实现这样的梦想,真是令他兴奋而激动。
【案例思考】
感染HIV的戒毒人员入所后都面临着一个接受事实的心理障碍问题,他们大多很年轻,生活原本充满着希望和幸福,都是因为毒品,他们陷入了这一境地。所以,他们既后悔自己过去放纵的思想和行为,又渴望新的突破口。在孙某的矫治过程中,民警比较成功的做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民警通过个别谈话,引导孙某深入地反思自己的过去,对自己的成长经历、家庭情况以及放松思想警惕开始吸食冰毒,导致感染HIV的整个过程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成为孙某进一步提高认知、转化思想的基础。民警在谈话中能够让孙某彻底地打开自己的心扉,认真反思过去,取得谈话工作的成效。
(二)发挥舞蹈专长,让孙某在舞蹈排练中,发现自己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排练舞蹈,孙某全身心的投入,克服了种种困难,终于取得认可。这一过程,孙某走出了自我封闭,情绪和精神状态都得到改观。排练舞蹈,就是民警利用体验式的教育手段,让孙某自我感觉、自我教育,从而转变思想。这一教育手段运用得十分成功,不仅孙某都得教育,而且带动了特殊病区许多戒毒人员的思想转化。
(三)充分发挥集体的心理暗示作用,让艾滋病戒毒人员在一个精神状态健康向上的集体中生活,接受教育戒治,每一个人都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不自觉地转变生活态度。陕西省眉县强戒所特殊病管理区文化活动十分丰富,经常开展读书、唱歌、绘画、游艺、太极拳、八段锦等活动,团体心理辅导项目按计划实施,整个病区的精神状态是昂扬向上的,带动了孙某的思想转化。
不足之处主要有:一是对戒毒人员“心瘾”的矫治尚显欠缺。下一步要引导戒毒人员认识自己吸毒的潜意识,模拟吸毒的高危情景,学会防毒拒毒的技巧。二是帮助戒毒人员提高对HIV治疗的认知,对于治病机理、监测数据、服药量次、后续照管等知识加强学习,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生活方式和生命价值观。三是对HIV戒毒人员教育戒治过程中,社会、家庭力量的支持尚显薄弱。HIV戒毒人员最怕的是亲人的抛弃和社会的不接纳,这些支持力量对他们树立戒治信心至关重要。在孙某的戒治中,应该加强父母、姐姐等亲人的关爱,及时引入原有学校、工作单位的理解支持,将促进孙某的戒治发生质的飞跃。